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器物

器物

器物的相关文献在1960年到2022年内共计1590篇,主要集中在文物考古、中国史、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3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458篇;相关期刊525种,包括考古与文物、文博、文物天地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北京舞蹈学院建校60周年暨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器物的相关文献由2183位作者贡献,包括买健诚、徐安赐、流沙等。

器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31 占比:71.13%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458 占比:28.81%

总计:1590篇

器物—发文趋势图

器物

-研究学者

  • 买健诚
  • 徐安赐
  • 流沙
  • 张越
  • 戴伟翰
  • 树晓荣
  • 王滨
  • 吴哲元
  • 张岩
  • 王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简圣宇
    • 摘要: “器物美学”和“造物美学”的命名需要进一步商榷。该命名显现出的是艺术学学科地位尚未得到充分重视的问题,这就导致本该在艺术学理论领域内研讨的议题被错置于美学学科之下。推动造物艺术理论研究,就应当将学科定位从“美学”移向“艺理”,针对以往被“大美学”所忽视但又极为重要的艺术学理论细分议题开展深度研究和细致阐释。只有构建起一套能与艺术实践相适应的造物艺术理论,才能更好地为艺术批评的开展提供学理支撑。
    • 荆雷; 许大海
    • 摘要: 传统器物在材料、工艺、造型、装饰等方面表现出卓越的品质,一方面得益于精湛的工艺智慧和传统;另一方面与社会文化环境、思想观念的塑造戚戚相关。由于长期秉承礼乐之治形成的社会规范——秩序,自然而然地传导到器物的生产管理、质量体系、师承相授等环节,并必然反映在器物的材料选择、质量标准、造型形态、装饰内容等方面。因此,礼乐之道所内隐的文化密码是打开理解传统器物设计发展规律的钥匙;同时,以器物形态观之,可以更加有助于理解礼乐文化的内涵和实质。
    • 蔡芳
    • 摘要: 《北上》在历史与现实的时空交错中,通过器物将整个的小说故事化为几个分散的部分,而各个部分之间又"藕断丝连"。其中,相机与《大河谭》作为中心与总和,在历史与现实、历史与文化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在文本中,多个他者视角的加入在叙述真切、客观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扩展了中国与世界、历史与现实的一种联系。基于此,处于整个叙述背景下的大运河不仅仅是一种运输渠道,从古老到当下,它更是一条社会的河、一条历史的河,对于整个中国文化与历史有着重要的"运输"意义。
    • 王雨晴
    • 摘要: 《花间集》含有庞大的闺阁器物意象群,直接影响了花间词风格的呈现。花间器物品类繁多,取材琐细,包括帘帷、衾枕、屏风、香熏、灯烛、乐器和镜匣扇笼七大类及其下属众多品类。外观审美上,呈现富贵精奢之貌、鲜明亮丽之色、轻薄纤巧之质与清新淡雅之韵。艺术表现上,有聚焦动态感、营造光影感、构建层次感,刻画细腻与综合运用多种感官的特色。器物形态与女性情意达成了外在同构与内在沟通,通过使用修饰性描述与图案意象,充当女性活动的陪衬和道具等模式,透露出女性复杂的内心世界、微妙的感觉体验以及鲜明的性情气质。
    • 马婷婷; 范霄鹏
    • 摘要: 老城的街巷空间从发生到发展,均由生活于其间人们的需求而成就。当代老城街巷的空间更新和品质提升,建设的规则与逻辑亦当如此。就北京老城的物质空间而言,其保护与更新从整体到合院有多个层级,各层级涉及到的价值和内涵又存在差异,由此落实到空间更新中所聚焦的关注点就各有侧重,并使得老城空间更新在方法上有了类型乃至流程的差别。北京老城的保护与空间更新,在街巷和合院层级与人群日常生活的对应最为紧密。基于此,在这两个层级的空间更新中,将关注点从硬环境的“器物”转向软环境的“人群”,即从器物空间更新转向对基层居民需求的关注,以延续老城空间在街巷和合院建造上的规则。老城空间保护与更新的层级不同,关注点和类型的多样,利于形成各层级之间的相互协同,以完善老城空间更新的规则逻辑和持续管控。
    • 郑丽虹; 许大海
    • 摘要: 器物之美是多维度的:从实用功能看,解决实际生活、生产等问题,使用方便简单,价廉物美、耐用是美的东西;从欣赏角度,材质精良、色彩协调、造型恰当、装饰合理、工艺精湛的器物也是精美的良器。但无论从哪个层面,中国传统器物之美包含了独特美的韵味。建立在器物制作基础之上,包括选材、工艺、造型、装饰、使用等要素,与生产、生活方式、民俗等密切相关,在更深层次上则反映了传统思想文化观念,或隐或现地表现在器物制作、使用和审美过程中。
    • 陈思雨
    • 摘要: 宋元景德镇民窑器物作为我国陶瓷发展史中的重要组成,是中国传统造物哲学的代表之一。它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记录了陶瓷技术的变革,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映射了多元化的文化意识和审美形态。笔者从胎釉原料、生活方式、审美观念3个方面探讨了宋、元两个时期景德镇民窑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变迁。
    • 郑巨欣
    • 摘要: 一般的理解,在器物上勒刻工匠名字是出于保证产品质量需求而实施的一种生产管理制度,但是从系统观角度作进一步考量,还能发现物勒工名起源的文化的契机,其“工名”所的包含多重身份,勒名的功用与物仅无关,主要在于承担生产的责任,同时能够反映出所在社会的等级差别、相关的人力移易与政策革新等方面的信息。
    • 胡琰梅
    • 摘要: 对玉器研究者而言,器物的纹饰是极其重要的一个考察方面,它不仅是玉器断代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研究器物所蕴含的思想文化内涵的重要切入点。因而,对于纹饰的认识,不可流于表面,浅尝辄止。战汉时期玉器纹饰丰富,纹饰命名不统一、同名不同纹、同纹不同名的现象较为普遍,而在多数早期发掘报告和研究论文中都没有足够清晰的图片,容易造成对器物本身信息的误读。
    • 宋文
    • 摘要: 《红楼梦》被喻为十八世纪中国的百科全书,是了解那个时代中国人生活的一面镜子。其最大的特色之一便是对生活细节的极尽描摹,所涉及的各类器物达千余件。诚如张爱玲所言:“就因为对一切都怀疑,中国文学里弥漫着大的悲哀。只有在物质的细节上,它得到欢悦。”但由于其“真事隐,假语存”的写作方式,再加上其中的许多器物今天已不再使用或称呼发生了变化,故两百多年后的我们在遇到这些形形色色的器物名称时,不免如坠云雾之中,或不知其所指为何,或难以分清其真假虚实。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