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商周时代

商周时代

商周时代的相关文献在1961年到2022年内共计158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史、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8篇、专利文献119篇;相关期刊123种,包括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方文物、文博等; 商周时代的相关文献由166位作者贡献,包括光影剑客(图)、张辛、葛亮等。

商周时代—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8 占比:57.04%

专利文献>

论文:119 占比:42.96%

总计:277篇

商周时代—发文趋势图

商周时代

-研究学者

  • 光影剑客(图)
  • 张辛
  • 葛亮
  • 赖晨
  • J·G·安特生
  • Roni
  • 严海燕
  • 于永昌
  • 井心
  • 任重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周海滨
    • 摘要: 卢沟古渡是燕蓟地区通往华北平原的要津,是古代的驿道、御道、商道、战道。早在商周时代,就形成了一条沿太行山麓北上,经卢沟古渡、东达蓟城的车马古道。辽圣宗开泰元年(1012),改幽都府为析津府,改幽都县为宛平县,在此兴建馆舍,接待各国使节。宋人北上,一般自雄州(今河北雄安)入境,抵达燕京(今北京)0燕京城南有碣石馆,辽宋和好后,改名“永平馆”,专门接待来使。因此,卢沟古渡频繁记载于宋辽时期的史籍。富弼、王安石、沈括、包拯、欧阳修、苏辙、苏颂等人都曾使辽至燕京,是卢沟古渡上的过客。
    • 李惠新(文/图)
    • 摘要: 人物故事纹铜镜,这类通过写实的人物活动来表现社会生活场景的青铜器图案艺术,肇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秦汉,亦鲜有发现(东汉以后及唐以降的神话传说类题材,则又当别论)。它开启了以社会生活实景来取代商周时代抽象纹饰的青铜装饰艺术先河;它对于镜类器物的装饰和美化,不啻是一种重大的创新和突破。这里展示的三枚战国至西汉时期的人物故事纹铜镜,以不同的构图,来表现兵士作战、士大夫作乐和贵族游春的军事与生活场景,从而让我们一方面领略到二千多年前七国争雄、金戈铁马的战争气氛;另一方面也感受到先人对安居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汉初经过文景之治、休生养息后的承平盛世景象。
    • 摘要: 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武器。从商周时代,我国就出现了青铜戟,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戟大量用于车战,为“车战五兵”之一。汉代出现的钢铁制作的卜字戟更是一直到三国时期都是广为流行的制式兵器。这种中国特有的武器,可钩、可琢、可刺,使用技法丰富。但是在汉代之后,戟好像慢慢的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有种论调说戟是车战用武器,汉代之后战车被骑兵淘汰,所以戟也慢慢消失了,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 堰风; 光影剑客(图)
    • 摘要: 在先秦万邦时代,“鼎”是一个国家的重器,鼎重即权重。鼎作为上层贵族的重要礼器和食器,在商周时代已发展得十分成熟。在天下大一统进程中,灭国绝祀,必毁其宗庙,迁其重器。进入弱肉强食的战国时代,天下还剩七个大国,即人们熟知的战国七雄。然而,在燕赵夹缝中还有一个千乘之国,默默无闻地影响着战国走向,它便是中山国。
    • 摘要: 所谓“小名”,就是指在儿时所起用的名字,一般只在家庭和亲朋好友之间使用。从古至今,取小名是一种民俗文化。中国人对姓名的重视是从商周时代开始的。商周时,姓名逐渐礼仪化、制度化,对名的种种禁忌和限制也产生了。
    • 张丽娜
    • 摘要: 这处环壕聚落遗址由台地、城墙、壕沟及外壕堤四部分组成,以锅底山遗址为中心,周边分布有9处同时期的山岗坡地遗址,俨然一个小小王国。自2017年起的几年时间里,考古学家在这里出土了石钺、玉管、陶鼎等大量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代的器物,根据地层堆积及出土器物分析,结合碳十四样品测年,这些文明遗迹迄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
    • 海内与海外编辑部
    • 摘要: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移民历史传统,据史料记载,早在商周时代,中国人就已移民“国外”。数千年以来,每个历史时期都有数量不等的华夏儿女或迫于生计、或志存高远,飘洋过海,在异国他乡繁衍生息。
    • Roni
    • 摘要: 黄酒是真正的中国酒,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之一,唯中国独有。早在约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中国人就独创了酒曲复式发酵法,已经开始大量酿制黄酒。
    • 葛亮
    • 摘要: 由两个以上表意符号会合而成的汉字,叫"会意字"。大部分会意字都能上溯到商周时代的古文字,能以各个构件的形体和位置关系来说明造字的意图。比如我们介绍过的,一只脚("止")踏出坑穴是"出";两只脚从高山("阝"即"阜")往下走是"降"(图一.1-2,详见《古字新识》十一);一个人背着婴儿("子")是"保";婴儿从"女"的身下倒着出来是"毓(育)"(图一.3-4,详见《古字新识》十四)等等。
    • 葛亮
    • 摘要: 古汉字的字形由三类基本符号构成:表意的"意符"、表音的"音符"和无理据的"记号"。这些符号要么独立成字,要么排列组合,合成会意字、指事字、形声字,等等。(参看《古字新识(二)——汉字的构形》)不论是哪种排列组合,都是用"做加法"的方式来造字,有没有做减法的呢?也有。就像当代简化字以"業"字上部为"业"、"習"字一角为"习"、"飛"字一角为"飞"等,早在商周时代,也有少数古汉字是截取某个字形的一部分,简省而成的。这样简省的目的,有时是为了分出一个新字,有时大概就是为了省事儿。本篇要说的"世""易"二字,就分别是截取分化、截取简化的例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