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976篇,主要集中在电影、电视艺术、中国文学、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70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7351篇;相关期刊936种,包括瞭望、电影文学、中国电影市场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17届中国电影学博士论坛、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地震预报学术研讨会等;唐山大地震的相关文献由1713位作者贡献,包括钱钢、程才实、张本等。

唐山大地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70 占比:10.19%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7351 占比:89.78%

总计:19327篇

唐山大地震—发文趋势图

唐山大地震

-研究学者

  • 钱钢
  • 程才实
  • 张本
  • 本刊编辑部
  • 何叶舟
  • 徐广明
  • 李杨
  • 王学义
  • 王开岭
  • 俞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杨延岭; 于沈尉; 田董炜; 陈玉龙
    • 摘要: 唐山大地震已经过去45年,对震后再建民居的研究对于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意义深远。为解决唐山各地区震后再建民居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查阅文献、实地测量、问卷调查等研究方式,对唐山市10个区县的47个村庄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建造年代的不同,将唐山地区震后再建的民居分为4类。另外,通过问卷访谈了解居民的重点需求,对调研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归纳演绎,着重对民居矛盾最突出的建筑平面功能排布、院落空间利用、室内家具配备等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唐山震后再建民居的不足主要集中在建筑功能布局、院落利用、家具品质这3方面,包含建筑功能公私分区混乱、无障碍设施缺乏、功能不齐全;院落交通不便、功能弱化;现存家具使用不方便、质量低7类问题。对该地区震后再建民居的功能缺陷进行研究对民居更新的方案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 曹金娜
    • 摘要: 1976年唐山大地震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震后基础设施瘫痪,天气炎热潮湿,灾区疫情告急,唐山人民面临着防疫艰巨任务;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世界暴发,让唐山人民再次面临防疫重大考验。两次不同类型的疫情防控,彰显了唐山人民两次硬核战疫的强大精神力量,充分展现出中国精神的巨大凝聚力和中国制度的强大优势。
    • 苏大军
    • 摘要: 23秒、46年……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中国河北省唐山市丰南一带发生强度里氏7.8级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时间持续23秒。撕心裂肺般的悲壮、天崩地裂般的惨景、歇斯底里般亲人的哭嚎……让活着的人无法不掬一捧痛彻之泪!此灾难距今已46载。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伤,位列20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第二。一位唐山大地震亲历者说,大地震真正靠救援部队救起的生命不足2万人!地震发生在“文革”结束之前的几个月,虽是天灾,但没有现在的国民安全意识、应急机制和国力,是导致大地震伤亡人数巨大的原因之一……
    • 龙海云; 董康杰; 崔满丰
    • 摘要: 2022年,汶川大地震14周年,唐山大地震46周年,“逝者如斯夫,生者长已矣”。恩格斯有句名言:“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中国是地震多发国家,震级大、频度高、分布广、灾情重是我国地震灾害的基本特点,我国以占世界7%的国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
    • 姜奕彤
    • 摘要: 《余震》是华裔女作家张翎在唐山大地震30周年纪念日当日,无意间翻看《唐山大地震亲历记》,被其内容触动后所作。四年后,冯小刚导演将小说改编后的《唐山大地震》搬上荧幕。两部作品均非主要讨论地震,主题也全然不同。本文以作家和导演的身份背景入手,从电影的主题基调,即亲情疗伤、中国的伦理道德以及电影的国族意识和社会时代精神三方面,讨论《唐山大地震》对小说《余震》的主题改造。
    • 魏青锋
    • 摘要: 岳父出生于1955年10月,17岁参军,曾服役于铁道兵13师65团。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后,京津地区遭遇持续降雨,密云水库局部出现险情,京畿重地安全直接受到威胁。当时铁道兵13师正在密云县修建沙通铁路(北京沙河至内蒙古通辽),全体官兵接令紧急停工,就地投入密云水库抗洪抢险,当时的口号是:“人在阵地在,与坝共存亡!”岳父所在的汽车连主要负责“金沟围堰”:从水库中线新筑一条副坝把库区一分为二,以减轻主坝水压,同时还要争分夺秒对主坝进行除险加固。他们每天开车从30公里外运来沙土,装入草袋内,随后肩挑背扛到船上,再由船运送到指定位置施工。
    • 徐露
    • 摘要: 多年以来,唐山大地震相关文献十分庞杂,相关研究成果虽较为丰富,但基于口述角度的内容并不突出。2016年至今,我们展开了系统的唐山大地震口述收集、整理与研究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口述史料和工作经验。文章以“唐山大地震口述史”研究的实践工作为主题,回顾唐山大地震口述史的发展脉络,围绕三个创新全面梳理口述实践,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通过系统地抢救性保护唐山大地震的集体记忆,着力解决唐山大地震口述平台缺乏、个人回忆视角有限、难以全面建立线索联系等问题,不仅丰富了唐山大地震的研究素材,而且对口述史研究方法进行了完善和反思。
    • 谭凯
    • 摘要: 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活跃,这些年频频发生地震灾害。如今每年的5月12日,人们总会想起让人痛心的“汶川大地震”,进而想起更早之前的“唐山大地震”。灾难无情,生命脆弱,对那些逝去生命的缅怀总鞭策着很多有志之士不断研究如何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影响。
    • 徐露
    • 摘要: 多年以来,唐山大地震相关文献十分庞杂,相关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但基于口述角度并不突出。2016年至今,我们展开系统的唐山大地震口述收集、整理与研究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口述史料和工作经验。文章以“唐山大地震口述史”研究的实践工作为主题,回顾唐山大地震口述史的发展脉络,围绕三个创新全面梳理口述实践,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通过系统抢救性保护唐山大地震的集体记忆,着力解决唐山大地震口述平台缺乏、个人回忆视角有限、难以全面建立线索联系等问题,不仅丰富了唐山大地震的研究素材,还能对口述史研究方法进行完善和反思。
    • 天舒
    • 摘要: 据说在很多巨大的灾难之后,或许是为了抹平什么痕迹,天上都会降下大雨,日本广岛经历原子弹爆炸之后就是如此。1976年7月28日凌晨,同样也有一场久违的夏天的雨,事实上这场雨从四点多钟,也就是地震发生几十分钟之后就开始飘落,起初是豆粒大小,砸在一片死寂的屋顶浮尘上,溅起如同疤痕的斑点,燠热的天空阴沉得如同铁灰,并未因雨滴的到来变得稍有凉爽,反而让周遭呼吸到的气息都带有浓烈的尘土腥味,直到许久后我才知道,这是一个铭刻在记忆中的漫长的一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