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哲学史

哲学史

哲学史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1180篇,主要集中在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哲学、中国共产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77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335篇;相关期刊471种,包括江汉论坛、内蒙古社会科学、人文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郑天挺先生110周年诞辰暨中国古代社会高层论坛、第二届势科学与信息动力学学术论坛 等;哲学史的相关文献由1066位作者贡献,包括俞吾金、王东、葛兆光等。

哲学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77 占比:77.74%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13%

专利文献>

论文:335 占比:22.13%

总计:1514篇

哲学史—发文趋势图

哲学史

-研究学者

  • 俞吾金
  • 王东
  • 葛兆光
  • 云南省文明办
  • 冒从虎
  • 刘永富
  • 周瀚光
  • 姚定一
  • 张世英
  • 张尚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海锋
    • 摘要: 黑格尔指出:“哲学史的本身就是科学的,因而本质上它就是哲学这门科学。”概括地讲,哲学就是哲学史,哲学是思想中所把握到的时代,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以下简称“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史,我们会清晰地看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伟大实践相结合,取得了辉煌的学术成就,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境界。
    • 杨耕
    • 摘要: 历史常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即一个伟大的哲学家的某个理论以至整个学说往往在其身后,在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历史运动之后,才充分显示出它的本真精神和内在价值,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促使人们“重读”。可以说,“重读”是哲学史,乃至整个思想史上常见的现象,黑格尔重读柏拉图、皮尔士重读康德、歌德重读拉菲尔……在一定意义上说,一部哲学史就是后人不断“重读”前人的历史。所以,哲学史被不断地“重写”。
    • 唐国尧; 周文杰
    • 摘要: 萧父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史家,他的思想涵盖中西、贯通古今,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史观和历史与逻辑结合的方法论研究,将中国哲学文化的发展与历史相结合。他研究了17世纪以来中国近代革命难产的原因,分析出了中国哲学启蒙的特殊道路。他告诫学者们应当反思历史,自觉地、有选择地吸取外来文化,找到中西文化中的差别,超越中西对立、体用两橛的思考模式,从而发掘出中国文化思想中现代化的生长点。他重视中国传统历史与文化的逻辑性与多样性,对传统文化不断地进行反思,并发掘其中蕴含的思想价值。
    • 王路
    • 摘要: 分析哲学是20世纪产生并形成的一种哲学形态,在很长的时间里,它是哲学的主流,它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哲学的研究方式。随着分析哲学的推广和发展,它所讨论的问题不断深入发展,产生了著名的意义理论,并围绕意义理论产生各种真之理论;它所使用的理论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承认和接受,并且用于各种哲学问题研究,包括哲学史的研究。
    • 徐瑾
    • 摘要: 《认识世界:古代与中世纪哲学》作者:【德】理查德·大卫·普莱西特译者:王俊等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4月定价:89.8元专为大众写的哲学史,如连载小说一般,将一位位哲学家带到我们眼前,将他们的哲学思考融入故事之中,探讨与我们密切相关的问题:“什么是好的生活?什么是真理?是否有正义?生命是否有意义?人在自然和宇宙中居于何种地位?”
    • 美彼得•基维; 王树江(译); 杨梦娇(校)
    • 摘要: 詹姆斯·波特(James I. Porter)近来对克利斯特勒"现代艺术体系"的许多批评可谓切实且富有启发性。但他对启蒙时代这一美学和艺术哲学史上的伟大时期所发生的某些(一些)事却描述得极为拙劣,而且毋庸置疑,在某些方面这些描述和克利斯特勒的论述一样存在问题。较之于总体性地拒绝,尝试挽救那些可以被修正的内容,于哲学史而言是有利的。而这一挽救工作正是本文的意旨所在。
    • 王齐
    • 摘要: 赵汀阳在《中国哲学的身份疑案》一文中对当前汉语西方哲学研究提出了较多“复述”、较少“意义续篇”书写的批评。在接受这个批评并承认书写“意义续篇”是汉语西方哲学研究的最终旨归的前提下,本文尝试论证,考虑到西方哲学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批量引入中国且研究时间较短、与本源文化差距较大等现实因素,尤其考虑到赵汀阳提出的“当代性”概念,在当代中国哲学知识体系建设当中,作为“学问”的西方哲学研究仍有其不可忽视的建设性意义,在西方哲学著作的文本转化、基础研究、正本清源等方面,学界仍有大量工作需要完成。作为“学问”的西方哲学建设是书写“意义续篇”的前提,更是中西哲学在未来共同创制一种“新概念的哲学”的保证。本文对赵汀阳对哲学史概念的质疑和“哲学之城”的构想也做了简要回应。
    • 王齐
    • 摘要: 赵汀阳在《中国哲学的身份疑案》一文中对当前汉语西方哲学研究提出了较多"复述"、较少"意义续篇"书写的批评.在接受这个批评并承认书写"意义续篇"是汉语西方哲学研究的最终旨归的前提下,本文尝试论证,考虑到西方哲学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批量引入中国且研究时间较短、与本源文化差距较大等现实因素,尤其考虑到赵汀阳提出的"当代性"概念,在当代中国哲学知识体系建设当中,作为"学问"的西方哲学研究仍有其不可忽视的建设性意义,在西方哲学著作的文本转化、基础研究、正本清源等方面,学界仍有大量工作需要完成.作为"学问"的西方哲学建设是书写"意义续篇"的前提,更是中西哲学在未来共同创制一种"新概念的哲学"的保证.本文对赵汀阳对哲学史概念的质疑和"哲学之城"的构想也做了简要回应.
    • 张慧敏
    • 摘要: 《苏菲的世界》是一部关于哲学史的小说,前半部分叙述主人公苏菲与她的哲学课程,后半部分写另一主人公席德阅读其父亲手稿“苏菲的世界”。哲学课程、苏菲的故事与席德的故事形成了小说的三重虚构的框架,体现出元小说的文本特征。其中哲学课程所讲的哲学与哲学史不仅是小说的主要内容,而且统领着小说情节与人物命运,构成这部小说的哲学内涵。
    • 杨宝富
    • 摘要: 对黑格尔哲学史观的讨论,不宜将他的个别断言抽象出来进行所谓重构论证或批判分析,而是必须到他的体系内部把握其哲学史观的基础问题.本文认为,黑格尔哲学史观在他的体系内的根据是理性与历史之间的本质关联,即理性的历史性和历史的合理性.此外,哲学史在黑格尔体系内的地位可以通过其与宗教史-政治史、与逻辑学的关系得到确切规定,这就是,哲学史作为"能思维的理性"的历史,具有二重性,既是特殊的理性历史,又是普遍的理性历史;哲学史与逻辑学分别表现"能思维的理性"的历史发展和逻辑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