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哥达纲领批判》

《哥达纲领批判》

《哥达纲领批判》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232篇,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经济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8篇;相关期刊182种,包括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中共中央党校学报、党课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十四届四校博士生学术论坛等;《哥达纲领批判》的相关文献由236位作者贡献,包括万资姿、冯浩、叶焕勤等。

《哥达纲领批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1 占比:96.25%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42%

专利文献>

论文:8 占比:3.33%

总计:240篇

《哥达纲领批判》—发文趋势图

《哥达纲领批判》

-研究学者

  • 万资姿
  • 冯浩
  • 叶焕勤
  • 孙文淑
  • 张翔
  • 张超
  • 张雯
  • 徐斌
  • 曾红宇
  • 朱熙宁

《哥达纲领批判》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林进平; 林展翰
    • 摘要: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及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被不少学者视为马克思倡导的分配正义原则,但这种解读越来越受到质疑,因它不仅与马克思在该文本中对“平等的权利”“公平的分配”的批判多有相悖,而且诠释为分配正义的汉译也明显带有计划经济的时代印记,未能体现法语、德语原文表达的原意。结合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图景,基于唯物史观的立场,被译为“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文,更宜译为“各尽所能,各得所需”,且与其将它理解为分配正义原则,不如理解为个性原则更合适。
    • 夏莹
    • 摘要: 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针对《德国工人党纲领》所进行的批判基于对劳动与财富积累之关系的再讨论,彰显了以“价值”来讨论“劳动”所隐含的资本主义社会历史境遇,破除了该价值论在拉萨尔主义者那里固有的普通原则,从而凸显了拉萨尔主义在如工资规律以及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等问题上的错误看法。其中“分配正义”原则由于未能触及生产资料所有权之根基,因此其“正义”之本质规定也只是资本主义社会内在要求的“正义”,马克思的这一指认对于揭示当下英美政治哲学之本质具有现实意义。
    • 张晓
    • 摘要: 《哥达纲领批判》中包含了马克思完整的经济和政治批判逻辑,这些逻辑在之前马克思的文本中就已经初步展现出来。面对拉萨尔主义在德国左派阵营中的泛滥,马克思在该作品中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从平等自由观和国家理论出发,建构了完整的逻辑,尖锐批判了拉萨尔主义的改良主义错误,强调要彻底同资本主义政治话语划分界限,体现出正确的无产阶级唯物史观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论,明确了真正的社会主义运动目标,对世界社会主义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 宋珊珊
    • 摘要: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这关涉社会分配领域的公平正义之实现。分配正义是人类追求的价值理想。为真正实现社会共享、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我们迫切需要回到马克思阐述分配正义问题的直接文本《哥达纲领批判》中,回溯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视域中所呈现的分配正义思想。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其核心在于抓住了生产资料所有制这一根本问题,掌握了分配的特殊性与普遍性辩证法,进而厘清了实现和超越分配正义的两重原则: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这彰显了马克思分配正义思想的整体性意蕴。
    • 李念烛; 王宁西
    • 摘要: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拉萨尔派所谓的公平分配思想进行了深刻批判,并系统阐述了自己的分配思想,主要包括公平分配是一个历史范畴、分配方式取决于所有制性质、按劳分配思想三部分。重温《哥达纲领批判》中的分配思想,对于新时代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指导分配制度改革、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大的现实启示作用。
    • 张超; 杜玉华
    • 摘要: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德文版中“das bürgerliche Recht”的“Recht”的翻译大致经历了“权利”“法权”到“权利”的变迁,“Recht”与平等相关联,也体现了利益分配制度,有必要从法学角度对纯粹法学用语的“权利”的意涵做出重新诠释;其中一直被理解为指向资产阶级的“bürgerliche”遭到质疑,“bürgerliche”的阶级属性值得重新推敲。可得出结论:“权利”具有经济学意味和法学意味;“das bürgerliche Recht”被翻译成“市民权利”能与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权利的阐释形成逻辑上的自洽,同时《哥达纲领批判》内在包含了对“资产阶级权利”的深刻批判。回到马克思著作的原初语境是研究这个问题的出发点。
    • 刘雨肖
    • 摘要: 平等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的平等观是在对拉萨尔平等观批判的基础上初步确立的,主要表现在经济上劳动的平等、政治上公民权利的平等、文化上教育平等、社会上社会保障的平等。百余年来,马克思平等观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启示。
    • 梁皓智; 武晟
    • 摘要: 写于1875年的《哥达纲领批判》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献,马克思在书中对《德国工人党纲领》中的拉萨尔主义进行了深刻批判。从价值哲学的角度看,马克思对拉萨尔主义的批判在于,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不应将有产阶级作为价值主体,而应将无产阶级作为价值主体;不应以改良主义为价值原则,而应以革命主义为价值原则;不应以建立“自由国家”为价值目标,而应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为价值目标。分析《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价值哲学观点,对全面、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 彭霞
    • 摘要: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驳斥了拉萨尔派平等的国民教育,揭露了由国家实行国民教育的实质,精辟阐述了生产劳动与早期教育相结合的思想。深入研究《哥达纲领批判》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有助于强化新时代党性原则,同各种错误思潮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坚持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时代教育思想。
    • 王冉
    • 摘要: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有力地批驳了拉萨尔派空想式的分配思想,深刻体现了对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分配不公的深层次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未来社会分配问题的构想。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呈现出的分配思想,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重要渊源之一,而且对当前中国深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