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周期结构

周期结构

周期结构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3年内共计616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力学、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2篇、会议论文49篇、专利文献1771805篇;相关期刊155种,包括科学技术与工程、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振动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39种,包括2016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 、2016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中国声学学会第十一届青年学术会议等;周期结构的相关文献由1491位作者贡献,包括万水、周鹏、年玉泽等。

周期结构—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2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49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771805 占比:99.98%

总计:1772116篇

周期结构—发文趋势图

周期结构

-研究学者

  • 万水
  • 周鹏
  • 年玉泽
  • 李夏元
  • 王潇
  • 徐皓甜
  • 朱营博
  • 苏强
  • 程红光
  • 李凤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冯青松; 廖宝亮; 郭文杰; 付景文; 陆建飞
    • 摘要: 客货混运铁路在我国分布较广且具有明显周期特征,研究其弹性波传播特性对于轨道结构振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以有砟轨道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三层周期性有砟轨道结构,并提出一种基于能量泛函变分原理和平面波级数展开的混合方法,用以求解轨道结构的带隙特性。与有限元软件COMSOL仿真结果对比验证了混合方法的准确性。此外,还研究了刚度对带隙起止频率的影响规律,并从机理上解释了其成因。所提出的能量-平面波级数混合方法主要从能量的角度进行分析,为周期性轨道结构弹性波传播特性的求解提供了新的思路。
    • 张鑫浩; 赵才友; 张孝娟
    • 摘要: 为更好探究弹性波在有砟轨道结构中的传播特性,建立基本元胞平面波倒格矢下的多层有砟轨道波动方程,得到无限周期结构模型的频散曲线及各阶带隙,分别为:0~57.4 Hz、72.14 Hz~122.2 Hz、141.9 Hz~243.5 Hz。通过参数分析,得出结构中的局域共振带隙主要受到扣件、轨枕、道床刚度等轨下支撑的影响;Bragg带隙主要受到扣件刚度及元胞长度的影响。同时,建立有限周期数的多层有砟轨道模型求解结构的振动传递系数dB,得到在各阶带隙范围内dB值小于0,即弹性波明显衰减,验证了带隙的存在及计算的正确性。为探寻带隙机理,模拟多层有砟轨道的集中质量模型,推导出各阶带隙的边界频率计算公式及振动模式。最后,提取位于带隙范围内的60 Hz、90 Hz、200 Hz以及位于通带范围内的70 Hz、150 Hz、2 000 Hz下的钢轨及道床位移分布,对于带隙范围内的频率,钢轨及道床位移会沿着弹性波波动方向快速衰减,表现出带隙特性,且衰减速度与振动传递系数大小相符;而对于通带范围内的频率,钢轨及道床位移沿着弹性波的波动方向无明显变化或衰减,即表现出通带特性,这进一步阐释有砟轨道结构中弹性波的传播特性以及带隙对钢轨及环境振动的抑制作用。有关结论可为后续从波动角度研究轨道结构及环境振动提供新的思路及理论支撑。
    • 朱志辉; 王盈莹; 龚威; 冯乾朔
    • 摘要: 为准确高效求解车辆-轨道耦合系统动力响应,利用轨道结构的周期性特征,基于传递矩阵法(transfer matrix method,TMM)提出了一种便捷的轨道子系统建模和求解方法。该方法根据轨道系统结构特点,分别将有砟轨道和CRTSⅡ型无砟轨道系统的周期性重复部分划分为不同轨道元胞结构,在元胞结合面引入刚度方程假定,基于元胞结构动力方程推导元胞内部及相邻元胞间的传递关系,进而建立整体轨道子系统的状态矢量传递模型,最后结合轨道结构边界条件和轮轨间相互作用力,采用直接积分法求解轨道元胞结构的动力响应。车辆系统采用10自由度的车辆模型,并基于轮轨线性赫兹接触模型,通过轮轨相互作用力与轨道系统实现耦合。以高速动车通过无砟轨道结构为计算背景,对TMM和有限元直接刚度法(direct stiffness method,DSM)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显著地降低了车-轨耦合系统中轨道子系统的自由度数目,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且建模便捷,可有效地用于车辆-轨道耦合系统的动力响应分析。
    • 李敬; 朱翔; 李天匀; 万志威
    • 摘要: 为了进一步提高结构的减振能力,新型减振结构的研究已成必然趋势,声学黑洞作为连续幂律变截面结构,能较好地抑制结构中弯曲波的传播。为了扩展声学黑洞减振频带,本文考虑将声子晶体中周期性结构与声学黑洞结合,构造出以声学黑洞为原胞的一维声子晶体梁。基于欧拉梁理论,推导了该声子晶体梁的弯曲波带隙的平面波展开计算方法,分析了该方法的收敛性。利用传递矩阵法验证了带隙计算结果,证明了推导理论的正确性和平面波展开法计算周期黑洞结构带隙的可行性。分析了黑洞材料参数变化对结构带隙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纵波波速较小的材料组成周期黑洞梁能得到低频带隙,调整结构中材料特性的差异能得到宽频带隙。
    • 夏兆旺; 曹锐; 茅凯杰; 许祥曦
    • 摘要: 海洋平台长期处于洋流、台风及地震等恶劣环境中,其减振性能影响到设备运行和人员安全。基于周期导管结构的带隙特性,将海洋平台设计成全周期桁架结构。建立周期桁架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海洋平台周期桁架结构的响应计算,对比了传统桁架结构与周期桁架结构的响应特性,研究周期桁架的几何结构参数对海洋平台结构减振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海洋平台周期桁架结构的减振性能比传统桁架结构的减振性能提高了4.5 dB,带隙范围内的振动得到了显著降低。因此,在减振设计领域,周期结构在海洋平台桁架结构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李德志; 张春利
    • 摘要: 为研究压电半导体周期结构中的弹性波传播特性,本文采用哈密顿变分原理推导出Love型压电半导体杆的基本方程;再在此基础上,针对由压电介质材料和n型压电半导体材料构成的周期杆,分别构建压电介质杆和压电半导体杆的状态方程;通过界面连续条件给出元胞两侧状态向量(轴向位移、电势、轴向应力和轴向电位移)的传递关系,并利用Bloch理论得到压电-压电半导体周期杆的色散方程。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初始电子浓度、元胞内压电半导体相的长度比和杆半径对该周期结构的带隙结构有调控作用;当初始电子浓度、杆长比、杆的半径增加时,第一带隙均会下移。该研究结果为基于压电半导体周期结构的器件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 熊远皓; 李凤明; 张传增
    • 摘要: 周期结构(声子晶体或超材料结构)拥有良好的振动带隙特性,从而达到减振降噪的目的。在应用过程中,针对不同减振频率需求,需要对其振动带隙特性进行优化以达到应用需求。本文论述了周期结构振动带隙特性优化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通过对单胞构型、结构尺寸及材料参数等进行优化,以改进此类结构的振动带隙特性,达到不同减振需求的设计及研究方法,展望了振动带隙特性优化的研究前景及思路。周期结构振动带隙特性优化能够有效提升结构的减振特性,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武恒星; 娄佳
    • 摘要: 为了探讨一种由2种组元周期排列构成的基体材料以及周期附加的双质量谐振单元构成的新型声学超材料杆的纵波传播问题,本文采用Bloch定理给出了其纵波色散关系的解析解。研究表明:令谐振单元的固有频率与Bragg禁带的截止频率重合有利于获得宽频禁带;双质量谐振单元的引入增强了声学超材料的可设计性,可用于获得多禁带。本文的研究结果拓宽了声学超材料的设计与应用。
    • 刘杨; 陈京圳; 杜敬涛
    • 摘要: 针对不稳定热释放与声场耦合而产生的热声振荡现象,严重影响燃烧系统的稳定性和振动噪声水平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有效的热声耦合振荡抑制策略。本文基于能量原理和声压连续条件建立了周期分布局域共振薄膜结构-管腔-火焰耦合模型,研究了薄膜结构对管腔热声耦合系统热、声模态稳定性的抑制作用,并揭示了周期结构声学带隙对系统模态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薄膜结构可实现管腔耦合系统的多模态不稳定性抑制,尤其对声模态特征有显著的干涉作用。此外,可以发现热声耦合系统特征根分布受声学带隙影响较大,部分模态急剧向低频偏移,且所研究频段范围内模态稳定性均得到了改善,充分说明了本文所提出周期性局域共振薄膜在热声耦合不稳定性抑制方面的有效性。
    • 彭宇豪; 圣小珍; 张皓迪; 岳松涛
    • 摘要: 板式轨道交通引起的环境振动得到不少学者的研究,但这些研究通常将非连续的轨道板简化为连续无限长的欧拉-伯努利梁,且进一步假定轨道/大地结构在纵向(轨道延伸方向)是均匀的,这与实际情况不符。为研究上述简化方式对环境振动预测结果的影响,建立移动简谐荷载作用下板式轨道交通引起的环境振动预测模型,在模型中考虑轨道板的非连续性和钢轨的离散支承,并视轨道/大地系统为无限长周期结构。基于傅里叶变换、周期结构理论和频率-波数域中大地的动柔度方法求解该周期结构对移动简谐力的稳态响应。以典型减振型无砟轨道为例,通过对比环境振动预测模型与简化模型的预测结果,明确将轨道/大地系统在纵向简化为均匀结构对临界速度、大地频谱和钢轨导纳的影响。结果表明:轨道板的自由弯曲模态对轨道/大地系统的响应可以有重要的影响,非连续的轨道板不能简化为连续无限长的梁;均匀的轨道/大地结构的临界速度产生机制仅为相速度与群速度的重叠,而周期轨道/大地结构的临界速度产生机制还可以是两条频散曲线的聚散(veering)。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