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82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73篇、会议论文39篇、专利文献514878篇;相关期刊298种,包括广西中医药、河北中医、内蒙古中医药等; 相关会议32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三次中医体质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次民间医药学术交流会、第9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等;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相关文献由1434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敏、杨万章、詹光宗等。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73 占比:0.15%

会议论文>

论文:3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514878 占比:99.84%

总计:515690篇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发文趋势图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研究学者

  • 张敏
  • 杨万章
  • 詹光宗
  • 钟新民
  • 吴芳
  • 伍云贵
  • 张杰
  • 王敏
  • 谢挺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唐云; 韩为
    •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患侧“反映点”配合面肌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7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人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面肌训练和基础药物治疗,联合组给予面肌训练,基础药物治疗联合针刺患侧“反映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面肌功能简易评分量表(portmann)、面部对称详细评价系统(DEFS)评分、临床疗效和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后,两组面肌功能评分和面部对称性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联合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治疗后,联合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7.67%与81.40%,P=0.014)。结论针刺患侧“反映点”配合面肌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可增强病人面肌功能,改善面部对称性,提高临床疗效和治疗满意度。
    • 黄美英
    • 摘要: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药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PFP)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建瓯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年1月-2021年4月收治的55例PF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7)和观察组(n=28)。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炎症因子及面神经功能麻痹程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43%)高于对照组(70.37%)(P<0.05)。治疗后,观察组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面神经功能麻痹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药物治疗PFP患者,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面神经麻痹程度,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 赵茜茜; 徐君杰
    • 摘要: 周围性面神经炎是神经系统常见多发病,又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瘫。本病起病急,临床常表现为额纹消失、口眼歪斜、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眼裂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等症状 [1-2] ,好发人群为20~40年龄段,且男性多于女性,每年大约有4万新发患病人群 [3-4] 。其发病与神经性损伤、神经血管压迫及耳源性疾病等有关 [5-6] 。若延误治疗或失治误治,可使病程迁延,影响面神经功能恢复,并可能形成顽固性面瘫或遗留后遗症,甚至发生并发症 [7];因此,应尽早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本文以针刺联合自拟通痹牵正汤治疗本病,效果较理想,总结如下。
    • 袁小芳
    •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加热敏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门诊收治确诊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60例,按其门诊就诊卡号尾数分为对照组(单数)和观察组(双数),各3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观察组应用针刺加热敏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免疫功能情况,使用Portmann简易评分法(Portmann评分)对治疗前后的面神经功能进行评分。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为(3.66±0.66)g/L,免疫球蛋白A(IgA)为(3.88±0.51)g/L,免疫球蛋白G(IgG)为(16.37±2.30)g/L,均高于观察组(2.63±0.72)g/L、(3.21±0.72)g/L、(11.45±2.41)g/L,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面神经功能Portmann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提升,其中对照组为(14.34±2.14)分,观察组为(17.29±2.23)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热敏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不仅疗效良好,还能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促进其神经功能及面部肌肉的恢复,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 李德纯; 林万庆
    • 摘要: 面瘫,中医学称为“口僻”、“口眼歪斜”、“吊线风”,现代医学称之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瘫后遗症多由面瘫久治不愈所致,需要尽早治疗,若恢复不完全,则会发生面肌痉挛、面肌瘫痪、联带运动及鳄鱼泪等后遗症。面瘫常影响患者心理,如性情自卑、自闭、自我隔离等。长久的负面心态也会影响身体,出现阴阳失调、精神萎靡、失眠、忧郁、代谢障碍、脏腑功能衰弱等症状,医者不可忽视。
    • 陈耿
    •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隔姜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患者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针刺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隔姜灸,持续治疗3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面神经功能及电生理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83.33%),面神经功能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眼轮匝肌、口轮匝肌的潜伏期均低于对照组,眼轮匝肌、口轮匝肌的患健侧波幅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隔姜灸能够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利于改善面神经功能及电生理情况。
    • 王婧蕾; 陈国旗; 李艳
    • 摘要: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肌肉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PFP)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面神经功能、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PFP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给予肌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评价2种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面神经功能、红细胞免疫功能、SOD的影响。结果:疗程结束后,临床总有效率比较,联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97.33%、77.33%,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瞬目反射(BR)潜伏期、面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明显降低(P<0.05),面神经指数、面神经功能评分、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及SOD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2组比较,联合组BR潜伏期、CMAP波幅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神经指数、面神经功能评分、RBC-ICR及SOD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可显著改善PFP患者的面神经功能、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和增强机体对抗自由基损伤能力,提高PFP的临床疗效。
    • 马静; 冶尕西
    • 摘要: 目的:观察中风康复胶囊结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为院内制剂研发做探索。方法:对2017年1月~2021年12月在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针灸科门诊收治的20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中风康复胶囊 + 针刺治疗) 100例,对照组(西药 + 针刺治疗) 100例。观察组给予口服院内制剂中风康复胶囊,1次5粒,1日3次,连续口服4周;对照组给予口服甲钴胺片1次1片,1日3次,连续口服4周;2组均给予针刺治疗,每日1次,1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4周。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进行面神经功能评价、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House-Brackmann (H-B)分级量表进行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的评估,采用改良Portmann评分表对面神经功能评价。结果:House-Brackmann (H-B)分级量表进行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的评估,观察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意义(P < 0.05);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观察发现,观察组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疗效、改善面部神经功能方面均优于对照组,随治疗时间推移,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越显著,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 < 0.05),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风康复胶囊结合针刺治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确切,在促进针刺治疗本病的疗程、患者面部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症状等方面优于西药,剂型节约虫类药用量,服用更为方便,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 包龙
    • 摘要: 目的 实验将针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实施蒙医治疗,分析该措施下患者的病情康复情况.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68例作为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措施,观察组则为蒙医治疗措施,记录两组病情变化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从治疗效果上看,观察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得分为(0.62±0.11)分,对照组为(1.88±0.20)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与此同时,在治疗疗效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总效率为97.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4%(P<0.05).此外,在病情痊愈用时上,观察组的治疗时间(13.6±2.8)d短于对照组则为(17.8±2.2)d(P<0.05).结论 采用蒙医治疗措施能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病情的控制,并由此改善面神经功能,缓解疾病痛苦,提升治疗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董怡君
    • 摘要: 目的 探究康复推拿手法结合神灯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8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常规西医治疗)和研究组(44例,康复推拿手法结合神灯照射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症状体征量化表评分低于对照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面神经传导的波幅和潜伏期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推拿手法结合神灯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促进面部神经功能恢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