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吸虫

吸虫

吸虫的相关文献在1966年到2022年内共计1295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基础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997篇;相关期刊166种,包括海洋通报、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兽医导刊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动物学会成立65周年年会等;吸虫的相关文献由2421位作者贡献,包括胡薇、冯正、林矫矫等。

吸虫—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7 占比:22.93%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997 占比:76.99%

总计:1295篇

吸虫—发文趋势图

吸虫

-研究学者

  • 胡薇
  • 冯正
  • 林矫矫
  • 刘金明
  • 戴建荣
  • 傅志强
  • 徐斌
  • 韩泽广
  • 梁幼生
  • 邢云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铁翠莲
    • 摘要: 目的分析“一次净”防治舍饲牛寄生虫病的效果。方法选择碌曲县区域内养殖户饲养自然感染消化道线虫和吸虫的牦牛38头,随机分为2组各19头,试验组给予0.5 g/(kg体重)“一次净”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10 mg/(kg体重)丙硫咪唑口服治疗,观察2组牛的治疗效果。结果投药前1 d两组牛群的线虫EPG和吸虫EPG数差异不大,投药后5 d和10 d后试验组线虫EPG为0,减卵率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7.26%和76.69%;吸虫EPG分别为7和28,减卵率分别为88.52%和54.1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5.86%和41.3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净”口服后对牦牛消化道线虫和吸虫具有较好的驱除效果,且给药方法简便,省时、省力、安全范围较大,一次给药能同时驱除多种寄生虫,可在临床范围内推广使用。
    • 王福增; 徐中相
    • 摘要: 绵羊被各种各样的内部和外部寄生虫寄生。大多数成虫阶段的蠕虫(如蛔虫)和许多影响绵羊健康的体外寄生虫(如蜱虫),由于它们身体体积较大,肉眼轻易可见。然而,对于体内寄生虫,通常只能通过对内脏进行活检,才能观察和检测成虫阶段。一般而言,胃肠道、肺和肝脏中的寄生虫,可以通过对适当样本(通常是粪便)的寄生虫学检查来检测其卵、包囊或幼虫阶段的存在。本综述侧重于对绵羊许多重要寄生虫病的临床和实验室诊断方法,特别是寄生虫性胃肠炎和显示存在抗蠕虫药性的物种的检测,以及其他疾病,如肝吸虫病和球虫病。外寄生虫感染的诊断通常要简单得多,因为它们较大,在皮肤表面就可以被观察到。但是,如果没有适当的寄生虫识别经验,可能会发生错误识别。准确和正确的诊断是控制寄生虫的良好基础,否则可能会发生治疗失败。
    • 陆静; 吴敬泽; 冀煜; 王文龙; 高珍珍
    • 摘要: 为了找到制作肝片吸虫、胰阔盘吸虫、鹿前后盘吸虫和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这4种吸虫玻片标本的最适染色方法,本试验采用苏木素染色法和硼砂卡红染色法对4种吸虫进行染色对比。结果显示:硼砂卡红染色后,肝片吸虫除子宫结构完整清晰,其余生殖器官均颜色相近,不易分辨,消化系统中肠管的中、后段界限不清晰;胰阔盘吸虫雄性生殖系统各组织器官之间边界不清晰,不易看清各部结构;鹿前后盘吸虫内部器官色差不大,生殖孔结构不清晰,卵巢和卵黄腺模糊,不易区分;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睾丸颜色与周围组织相同,不易分辨。苏木素染色后,肝片吸虫和胰阔盘吸虫的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各部位颜色深浅不同、边界清晰、组织器官结构层次清晰;鹿前后盘吸虫虫体内部器官色差大,消化系统与周围其他组织器官边界清晰,生殖孔结构清晰,紫色的卵巢颜色较深,和淡紫色的卵黄腺易于区分;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染色后睾丸为深紫色,与周围其他组织器官界限分明,立体感强、易于观察,雄虫抱雌沟结构分明,雌虫在抱雌沟内清晰可见,食道在腹吸盘前方分为2条肠支。结果表明,与硼砂卡红染色相比,苏木素染色对4种吸虫的效果较佳,更有助于观察虫体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
    • 马兆禧
    • 摘要: 绵羊肝脏和瘤胃吸虫可能导致一系列不良症状,如腹泻、食欲不振和消瘦。该文对片吸虫(Fasciolidae)、柳叶刀吸虫(Dicrocoelium spp.)、同盘吸虫(Paramphistomidae)3类吸虫生命周期、临床症状和诊断治疗进行综述。
    • 孙瑞东
    • 摘要: cqvip:禽鸟最重要的内寄生虫在分类学属于线虫类。它们有纺锤形身体,锥形末端,如蛔虫。卵在宿主的粪便中排出。当一只禽鸟从环境中摄入含胚胎的卵(直接生活周期),或吃掉感染的中间无脊椎宿主(间接生活周期),就会发生感染。其他有诊断意义的内寄生虫是绦虫和吸虫。本文阐释了禽蛔虫、盲肠蠕虫、毛细线虫和绦虫病的流行特点,以及发病后应采取的治控方法。
    • 摘要: (1)防治对象。吸虫、绦虫及线虫的成虫和幼虫。(2)防治药物及剂量。首选丙硫咪唑,防治线虫病和绦虫病的剂量为5~10 mg/kg,防治肝片吸虫病的剂量为20 mg/kg。(3)线虫、绦虫、吸虫冬季驱虫方案。一般在幼虫阶段(元旦以后、春节以前为最佳时期)进行驱虫,可以杀死组织期幼虫,可以有效地防治线虫春季高潮。(4)绦虫病的防治。绦虫感染严重地区,对幼畜可用10 mg/kg剂量的丙硫咪唑,在8~9月份进行1次全面驱虫。
    • 摘要: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家畜寄生虫病创新团队揭示扁形动物蠕虫免疫逃避新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通讯生物学(Communications Biology)》上。该研究通过高质量全基因组、转录组等解析,系统比较了其他绦虫、血吸虫等免疫调节相关基因的遗传进化机制,揭示绦虫以内含子保留型的基因可变剪接作为主要免疫逃避策略,而吸虫却以基因家族扩增为主要免疫逃避策略。
    • 徐铮奎
    • 摘要: 提起伊维菌素,首先要介绍一下它的母体药物--阿维菌素的来龙去脉。阿维菌素系日本微生物学家大村智和爱尔兰科学家坎贝尔两人在60年代末所发现的一种链霉菌次生代谢物。西方药学研究人员随后所做大量研究发现:阿维菌素是一种优秀的杀虫药,它对(除了绦虫和吸虫之外)几乎所有动物体内的常见寄生虫均有强大杀灭作用,而且它对人畜安全无害。
    • 管子华; 张新梅; 樊国芳
    • 摘要: 本研究报道1例难治性皮下曼氏裂头蚴感染合并肺吸虫感染病例.患者曾有食用蛙类及醉虾等流行病学史,反复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多伴皮肤瘙痒,经多周期口服治疗剂量的吡喹酮后痊愈.本病例提示临床医师在处理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多的病例时,需要认真筛查寄生虫感染的可能.
    • 郭逢军
    • 摘要: 肝片吸虫病,又被称作使肝蛭病,片形属吸虫寄生在动物肝脏胆管内,导致的慢性或者急性肝炎、胆管炎,且同时伴随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等症状。患有该病的牲畜体重下降、消瘦,甚至会出现死亡情况,主要危害牛和羊,给畜牧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下文针对农区肉羊肝片吸虫病的调查与防治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有效防治肝片吸虫病,促进农区肉羊养殖长期稳定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