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吴祖光

吴祖光

吴祖光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47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戏剧艺术、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79篇、相关期刊253种,包括书摘、三月风、同舟共进等; 吴祖光的相关文献由375位作者贡献,包括吴欢、吴祖光、吴霜等。

吴祖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79 占比:100.00%

总计:479篇

吴祖光—发文趋势图

吴祖光

-研究学者

  • 吴欢
  • 吴祖光
  • 吴霜
  • 杜高
  • 王凡
  • 徐珣
  • 明红
  • 王雪
  • 李辉
  • 石湾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高强
    • 摘要: 《抗战历史剧》《读〈北京人〉——我们是第二代的“北京人”》《我发见了舞台上的孩子——看了〈表〉的演出之后》是吴祖光发表于重庆版《中央日报》的三篇集外佚文。《抗战历史剧》提出了“向历史上去找材料”,以此作为解决戏剧公式化问题的方案。《读〈北京人〉——我们是第二代的“北京人”》以诗意化的笔墨盛赞了曹禺剧作《北京人》所塑造的猿人形象,这一形象被吴祖光视作戏剧家向民族历史上寻找到的“材料”。《我发见了舞台上的孩子——看了〈表〉的演出之后》通过称许董林肯改编的戏剧《表》,对抗战时期儿童剧存在的“成人化”弊端进行了反思,纯真的儿童又被吴祖光当作戏剧家向个体历史上寻找到的“材料”。这三篇文章,从总分角度,宣扬了“向历史上去找材料”的戏剧编演路径,其最终目的,都是期望以“历史材料”编就的戏剧故事来“淬励”战时中国人民的内在精神。
    • 佟童; 厉震林
    • 摘要: 三角梅的坚韧秦怡,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吴祖光先生曾如此赞美:“云散风流火化尘,翩翩影落杳难寻。无端说道秦娘美,惆怅中宵忆海伦。”她看似文静,内心却充斥火焰,一旦走进人群,会散发出如同暗夜明珠一般的柔光,一种氤氲在人群中的独特气质,让人过目不忘。秦怡的一生,是孤独而灿烂的。
    • 马若飞
    • 摘要: 吴祖光先生的《风雪夜归人》创作于1942年,时年正值抗日战争进入到了最艰苦的阶段,民族危亡就在眼前,国共第二次合作已经过去了五年时间,全国军民上下一心同仇敌忾,与日寇侵略者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此时的文艺界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不断创作出一批又一批反映抗战题材的作品,歌颂战斗英雄,抒写悲壮事迹,在精神上鼓励支持着国人顽强抵抗,永不妥协,而吴祖光在这个时期创作出"姨太太爱上戏子"的戏码,多少总显得有点不合时宜,甚至颇有"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意味。挖掘作者深层次的创作动机,不难看出吴祖光先生在用另一种方式,发出对腐朽黑暗时代的怒吼与不平。
  • 4. 启蒙视阈下的话剧"林冲戏" 北大核心 CHSSCD CSSCI CSTPCD
    • 刘恒
    • 摘要: 中国话剧在其诞生之初便将林冲戏纳入了创作范围,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革命艺人刘艺舟、陆镜若等新剧创作者纷纷将编演林冲剧作为宣扬抗争意识的启蒙工具.抗战时期,吴永刚创作的《林冲夜奔》批评奴性思维、提倡反抗精神,吴祖光创作的《夜奔》在反思冷漠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呼唤人间温情.而所有以林冲为题材的话剧,都重注从中国传统武侠文化中寻求启蒙理论支撑,特别是后两部话剧作品分别对"道义"和"侠义"进行了阐释,以此来激发民族抗争意识、探求人际关系,重塑现代民族侠义英雄.
    • 杨慧
    • 摘要: 收录在《苗可秀志士遗墨》中东北义勇军领袖苗可秀的成仁绝笔,可与林觉民《与妻书》及方志敏《可爱的中国》并称为中国现代三大革命遗书.通过细致的史料爬梳,可见一个滥觞于《苗可秀志士遗墨》,经由黄炎培、吴瀛、顾颉刚、张曙、谢冰莹等人的引流激水,在吴祖光的四幕话剧《凤凰城》中奔涌澎湃,最终漫延至各类“通俗读物”的苗可秀形象谱系.这个植根于“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义勇军的抗日斗争现实,跨越了“七七事变”的历史关口,并在全面抗战后蔚为大观的形象谱系,不仅印证了“抗战十四年”这一分期和论断的历史真实性,更揭示出“东北”因素开启和影响中国抗战历史进程的重要意义.边患深重的东北历史记忆、淬志文史的中国古典学术训练、痛心疾首的北平流亡遭遇、艰苦卓绝的敌后抗日斗争,这样的出身和经历,形塑了苗可秀儒雅、坚定、果敢与从容的精神气质.校读《遗墨》及其衍生诸文不难发现,苗可秀未得传神写照.究其原委,“东北研究”曾经长期沉寂,以致作家难以深入地了解“东北”及其在建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过程中的地位与意义.有关“东北”的文学叙事与学术研究,仍是今日的未竟之业.
    • 新凤霞
    • 摘要: 1975年我被迫害成了残疾人,左肢行动不便,不能演戏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波及北京,吴祖光1同我躲到河南新乡他弟弟家。后来听说洛阳有个医生治疗脑血管病效果很好,祖光把我带到了洛阳。那时在洛阳吃的肉、油、豆腐、粮食等等,都是凭票供应,而我一样也没有。住医院也不可能,因为没有介绍信。一个偶然机会,碰到六一三科研机关医院的一位领导、老红军刘院长。他在抗战时期还演过祖光的戏,很同情我们,安排我们在六一三机关医院仓库住下。
    • 冯骥才
    • 摘要: 20世纪80年代初,我初人政协时,文艺界委员多是老者。比如贺绿汀、张君秋、李可染、李苦禅、张乐平等等。其中三位老人很要好,总在一起,便是吴祖光、黄苗子和丁聪。我读过吴祖光的书,喜欢丁聪的漫画,当年习画时,从黄苗子关于国画的史论中受益良多,所以与他们谈得来。一天午餐后,黄苗子对我说:“你要是不睡午觉,就到小丁(‘小丁’是丁聪的自称,也是别人对他的爱称)房间来,小丁从家里带来了笔墨,咱们一起画画。”我听了很高兴,随即去丁聪的房间,只见桌上已摆了笔墨纸砚。三老叫我先画,我理当承命,画了一小幅山水。
    • 汉文
    • 摘要: 画家吴欢的名字是齐白石起的。也许是齐白石一眼看穿了他的性格,或者是他应了这个名字寓意,吴欢到哪儿,都是欢乐一片,笑声不绝。父亲吴祖光给了他文艺基因,母亲新凤霞传给他善良宽厚,这些,都与他祖父吴瀛的文化报国思想一脉相承。不管在内地、港澳台还是海外,到哪里,吴欢都会讲他的家事,讲他引以为傲的中国故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