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否定辩证法

否定辩证法

否定辩证法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72篇,主要集中在哲学理论、欧洲哲学、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18篇;相关期刊65种,包括现代哲学、中共中央党校学报、法制与社会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23届学术年会等;否定辩证法的相关文献由80位作者贡献,包括何萍、张奎良、王晓升等。

否定辩证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1 占比:24.48%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34%

专利文献>

论文:218 占比:75.17%

总计:290篇

否定辩证法—发文趋势图

否定辩证法

-研究学者

  • 何萍
  • 张奎良
  • 王晓升
  • 肖绍明
  • 胡绪明
  • 袁利军
  • 郑镇
  • J·马什
  • 于永坤
  • 付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卜祥记; 朱利兵
    • 摘要: 基于马克思辩证法对阿多诺“否定辩证法”理论性质的审视,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路径。知性反思的观点执著于外在性与碎片化的对比分析,致力于探寻马克思辩证法与阿多诺“否定辩证法”的相似处和相悖点,并据此呈现阿多诺“否定辩证法”思想的理论贡献和理论局限,在这种研究路径中,阿多诺辩证法的总体性质却消失不见了。只有从辩证法的总体性观点出发,直面阿多诺面置身其中的垄断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新情况以及由此生成的阿多诺的理论总问题,才能恰当地看待“否定辩证法”的理论贡献、理论局限及其内在关联,才能把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看作一个完整的理论总体,并据此呈现其总体性质。这时我们就会发现,通常理解的阿多诺“否定辩证法”的局限性也许恰恰就是它的思想创新之所在。
    • 邝光耀
    • 摘要: 阿多诺否定辩证法建构的重要一维是对康德先验理性中非同一性的强调。康德意识到现代理性主体主义使人陷入非理性和不自由的危机,并力图通过认识论上的哥白尼式革命和严格的理性划界来拯救人的自由和尊严。阿多诺重新强调康德批判哲学中先验理性蕴含的非同一性要素,批判启蒙理性在现代社会倒退为权力支配的同一性,并结合社会批判和心理学分析否定了道德普遍主义的观念性。通过对康德先验理性哲学体系的批判性重构,阿多诺重新确立了非同一性对于经验主体和个性自由的前提性意义。
    • 王晓升; 任豆
    • 摘要: 哲学史上对物化批判的路径主要有四个:卢卡奇、哈贝马斯、海德格尔和阿多诺。这些理论路径之间存在着一种家族相似的关系。从文明史的角度来分析,物化产生的根源在于主客二元对立,如何把握主客之间的关系是他们解决物化问题的关键。卢卡奇和海德格尔只强调了主客体统一,忽视了主客体的对立。卢卡奇过度强调主体,走向观念论;海德格尔通过现象学直观把握非同一东西,而试图借此超越主客体。这两者最后都强化了物化意识。哈贝马斯强调客体的地位;这就克服了观念论的路径,但是他的主体被限制在客体中,相当于重构了物化。只有阿多诺的物化批判坚持否定辩证法,在主客体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中解决物化。这才是现代社会解决物化应选择的路径。
    • 杨林; 潘卉
    • 摘要: 贝克特在其剧作《终局》(1957)中采用的黑色幽默的创作手法曾一度成为学界研究的焦点,其荒诞不经的人物对白,混乱颠倒的叙事逻辑让这部剧作被贴上了无意义的标签,使之成为荒诞派的代表作品。然而,对黑色幽默这一形式过分的关注遮蔽了作品深层次的内容。为了深入挖掘作品创作背后的逻辑,本文以否定辩证法为切入点,分析贝克特在其作品中是如何通过拒斥人类主体地位,瓦解线性进步时间,重构传统二元构架,最终以“自律艺术”之姿在否定中建构起新的意义。
    • 李春敏
    • 摘要: 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激进话语,整体而言,阿多诺否定辩证法的思想路线主要由四个环节构成:概念的非概念与概念的客观性、唯物论的辩证法与不反映的唯物论、非同一性的展开与被中介的"个别"、语言的预设与观念辩证法的语言缺位,四个环节层层递进,每一个环节的两个面向之间都保持着理论张力。激进只是否定辩证法的表象,阿多诺的困惑涉及具体性的本真性以及与此深刻关联的意识之内思想的客观性,这本质上是关于辩证法的古老的困惑,虽然他为这种困惑注入了时代的内涵。不仅如此,阿多诺对于这种困惑的解决之道,总体而言,亦是他所批判的观念辩证法的衍生物,他并没有在实质上完成对辩证法的重构和推进。
    • 付威
    • 摘要: 马克思与阿多诺的批判理论都是建立在辩证法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前者提出了否定辩证法即在同一性中把握"否定",而后者提出"否定的辩证法"即以破除"同一性"的方式实现"否定".尽管两者共同的理论旨趣都在于颠覆西方传统形而上学,但方法论的差异导致了两者批判理论的泾渭分明.马克思通过否定辩证法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批判,在历史规律的同一性中揭示出了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灭亡的趋势,并要求通过实际的革命消灭资本主义制度.阿多诺通过否定的辩证法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文化批判,以解构的方式力图从意识形态角度破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禁锢.然而,他的批判割裂了个体与社会、历史与现实的辩证关系,最终导致了虚无主义.
    • 杨顺利
    • 摘要: 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系列讲座中,阿多诺将第一批判看成是体现同一性思维、非同一性思想之间的辩证纠缠的绝佳范例,他对康德的解读是想完成自身趋向非同一性思想的哲学议事日程.首先,这一客观解读将康德的抽象体系理解成一个具有社会蕴涵的思想文本;其次,它指出,批判哲学坚持心智、世界之间有不可跨越的认知鸿沟,对待人类经验中那些不可被化约的内容最为公正,这使得康德接近于成为一位非同一性哲学家,相反,以消除直观、概念之间的二元对立为己任的德国观念论,却退步到前批判时期的独断论;最后,否定辩证法拒绝通过合题来达成和解,这使它回到强调了矛盾的不可化约的先验辩证法,否定辩证法最重要的来源是让张力、冲突自然涌现的康德式辩证二律背反思想,而不是最终消除了矛盾冲突的黑格尔辩证法.
    • 单斌
    • 摘要: 阿多诺一直将胡塞尔现象学作为其哲学批判对话的对象,其认识论元批评的核心即是从事物的超越性问题出发分析胡塞尔范畴直观、本质直观,试图从胡塞尔思想内部找到Noema与Noesis之间并不是直接性的,而必须是中介性的,先验哲学追求的起源根本无法达到.依此阿多诺以否定辩证法来描述其认识论批判所揭示的同一性哲学的真实困境.然而这种否定辩证法是以忽视和歪曲胡塞尔超越论现象学为代价的,忽视胡塞尔意向性结构及其发生现象学对起源的深入探索是超越主体—客体二元对立框架的.是崩溃、模糊的否定辩证法还是起源探问的先验现象学依然是我们在当下哲学论争中面临的抉择.
    • 郑镇
    • 摘要: 唯物辩证法作为无产阶级变革社会的理论武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理论形态和不同的理论功用.在革命时期,它的“合理形态”是“否定辩证法”;在建设时期,它的“合理形态”是“建设辩证法”.与此相应,前者倚重于“矛盾斗争性”的作用,后者则倚重于“矛盾统一性”的作用.过去我国在运用唯物辩证法中曾出现重大失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没有适时地从“否定辩证法”向“建设辩证法”转化,以至于过分重视“矛盾斗争性”的作用.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充分认识“建设辩证法”的理论形态,重视“矛盾统一性”的作用,对于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