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吕宋海峡

吕宋海峡

吕宋海峡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78篇,主要集中在海洋学、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测绘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5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3篇;相关期刊23种,包括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热带海洋学报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09年度全国物理声学会议、中国首届Argo科学研讨会、第四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等;吕宋海峡的相关文献由237位作者贡献,包括王东晓、刘秦玉、谢强等。

吕宋海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5 占比:74.26%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2.97%

专利文献>

论文:23 占比:22.77%

总计:101篇

吕宋海峡—发文趋势图

吕宋海峡

-研究学者

  • 王东晓
  • 刘秦玉
  • 谢强
  • 陈举
  • 陈学恩
  • 李薇
  • 杜岩
  • 胡建宇
  • 袁耀初
  • 谭烨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任强; 徐安琪; 南峰; 于非; 唐瑛
    • 摘要: 为了详细了解国产抛弃式温度测量仪(XBT)的各项海上综合性能,2018年6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吕宋海峡海域开展了XBT以及定点的温盐深仪(CTD)的剖面测量试验。以CTD现场测量数据为真值,对国产XBT的数据质量和实际使用情况进行了比测分析,并基于XBT追踪观测到的一个吕宋海峡海域直径约为400 km的中尺度涡旋进行了深入分析,投放结果显示国产XBT总体投放成功率在89%左右,对比CTD测量结果两者误差小。同时XBT成功获取了高分辨率的中尺度涡结构特征,该涡旋影响深度超过600 m,主温跃层温度异常最大,涡旋最大旋转速度约为0.6 m/s。结论表明了国产XBT性能在海洋观测中的可靠性及优势,对中小尺度的海洋观测具有一定的意义。
    • 曹宁; 李润朝; 叶颖昕; 郑兆轩; 刘春雷
    • 摘要: 【目的】揭示吕宋海峡热能输运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并评估不同海洋再分析资料计算结果的异同。【方法】基于CMEMS的1993-2019年四套海洋再分析资料,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吕宋海峡120.75oE剖面热能输运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结果】通过吕宋海峡的热能输送主要发生在500 m以浅,呈“流套型”或者“弯曲型”结构。净的热能输送以输入南海为主,夏季微弱净流出,其他季节是净流入,冬季最强。吕宋海峡净热输运年际变化存在约6 a周期,与ENSO显著正相关(P<0.05),在ENSO发展期的10月份和衰退期的4月份相关系数最高。【结论】吕宋海峡净热输运及相关流场和混合层的季节变化受南海季风和海洋环境季节变化影响显著,在年际尺度主要体现为与ENSO相关的变化特征。四套资料在描述吕宋海峡热能输运的季节和年际变化方面有较好的一致性,但是在输运强度和流场结构变化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中FOAM资料的差异性较为明显。
    • 陈子飞; 于非; 王建丰; 南峰; 任强; 孙凡
    • 摘要: 由于湍流混合直接观测技术难度大、成本高,很大程度限制湍流混合的研究,所以基于温、盐、流资料估算海洋湍流混合的方法应运而生.本文应用在吕宋海峡观测到的23个自由下降微结构湍流剖面仪观测数据和水文观测数据,首次对目前常用的Gregg-Henyey-Polzin(GHP)细尺度参数化、Mackinnon and Gregg(MG)参数化和Thorpe尺度方法进行比较研究,评估它们的适用性.发现GHP参数化方法能够很好地估算吕宋海峡的湍流混合.虽然GHP参数化方法估算的耗散率总体上要偏弱于观测的结果,但估算和观测的差异在2倍以内的结果占71%,与微结构湍流剖面仪观测到的耗散率在水平分布和垂向分布上呈现出相同的分布特征.基于MG参数化方法发现估算的吕宋海峡西侧1200m以浅的耗散率比观测值大,但总体上呈现出相同的分布特征.另外,MG参数化估算与观测差异在2倍以内的结果占58%.表明相比于GHP参数化方法,MG参数化方法的估算值更偏离观测值.Thorpe尺度方法在估算吕宋海峡的耗散率时,估算和观测的差异在2倍以内的结果仅有30%,70%的估算结果与观测结果相差高出1个量级,空间分布上与观测结果差异较大.对比吕宋海峡湍流混合参数化方法的结果表明GHP参数化方法最优,MG参数化方法其次,Thorpe尺度方法相对GHP和MG参数化方法较差.
    • 乔梦甜; 陈娟; 曹安州; 宋金宝
    • 摘要: 利用1992-2002年的温盐深数据与2012-2016年的Argo数据,基于细尺度参数化方法研究了吕宋海峡及周边海域(12°-30°N,115°-129°E)湍流混合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地形粗糙度、内潮以及风输入的近惯性能通量对湍流混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吕宋海峡和东海陆坡处具有强混合的特征,扩散率高达4×10-3m2/s,主要是由内潮产生导致的,其中吕宋海峡主要是M2、K1和O1内潮的贡献,而东海陆坡处主要是M2内潮的贡献;南海北部也呈现较强的混合,且陆坡处的混合比海盆高1-2个量级;南海中央海盆和离岸的菲律宾海混合较弱,扩散率为O(10-5m2/s).此外,在研究区域内,湍流混合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均不明显,且混合扩散率与风输入的近惯性能通量未表现出明显的季节相关.
    • 旷芳芳; 潘爱军; 张俊鹏; 黄奖; 蔡尚湛; 李家军; 李墨
    • 摘要: 本文利用在菲律宾海布放的一套锚系潜标获取的长时间海流和水温观测数据,分析了吕宋海峡以东的深海海洋环境特征,着重阐释了该海域海流的全水深垂向结构及其低频变化特征.研究表明,表层(100~160 m)平均流向为西偏北,流速约为12.5 cm/s;中层(810 m)的平均流为西向,流速为2.6 cm/s;深层(1550 m和2560 m)的平均流速在1 cm/s以内,近底(4040 m)的流向为较稳定的西南向,流速为2.3 cm/s.上层海流的动能比中层和深层大1~2个量级,总动能、平均动能、涡动动能均在表层最大,中层次之、深层最小,各层次涡动能均大于平均动能.中上层海流的低频变化具有极高的相似性,全年为81~85 d的周期振荡;近底层海流则不同,变化周期约为51 d.
    • 宋星林; 王辉; 李凯; 朱学明; 任诗鹤
    • 摘要: 利用区域海洋数值模式(ROMS)建立了南中国海三维海洋环流数值模型.基于2006-2018年逐日平均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吕宋海峡断面(120.75°E)的纬向流及通过断面的水体通量的时空变化规律,并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EEMD)分别探讨了整层和表、中、底层水体通量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 表明:断面处纬向流呈现明显的多核结构,流态分布随季节变化较小,而流速变化受季节影响较大;断面水体通量存在明显的季节、月际变化;其垂向变化在年平均、春季、秋季和冬季时都呈现“三明治”结构,分界点分别在540 m和1 720m左右,受黑潮分支强度的影响,在夏半年(5-9月)呈现“四层”结构,上表层厚度为45~80m且存在月变化,5月为发展期,6-8月为成熟期,9月为消亡期;表层水体通量的时间变化对整层的变化影响最大,黑潮入侵的强度是导致整层及表层水体通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 张博; 曾丽丽; 陈举; 谢强; 黄科
    • 摘要: Observation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NSCS) Open Cruises during 2004 to 2013 revealed abnormal subsurface salinity in the NSCS that increased by 0.1-0.14 in 2004 and 2005 after compared with the 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 (SODA) data.The temperature-salinity (T-S) profiles show that the phenomenon occurred mostly at 150 m below surface.The net freshwater fluxes in 2004 and 2005 were higher than the climatological mean values,and they were not responsible for the salty events.In 2004,the net freshwater flux was slightly greater than the climatological mean value,while the salinity at the subsurface water that came from the Luzon Strait (LS) was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e climatological value.Therefore,we believe that salt content transported through the LS wa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abnormal high salinity at the subsurface.In addition,the salinity of the LS in 2005 was slightly lower than that in 2004,while that of the subsurface water in the NSCS was enhanced in the 18°N Transection,for which meridional salt advection should be responsible.%基于2004-2013年的南海北部开放航次数据和1980-2010年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 (SODA)数据,发现南海北部次表层水体盐度在2004-2005年间盐度显著增大,相比于气候态均值分别增加了0.1和0.14,而且温盐特征曲线显示盐度增大的现象主要发生在150m以浅.2004年净淡水通量仅略低于气候态均值,2005年净淡水通量则明显高于气候态均值,因此净淡水通量不会是导致此高盐事件的有利因素.我们进一步通过块体简化盐度收支方程,定量评估盐度收支方程里中平流输运项(包括跨海盆经吕宋海峡的平流输运项和南海海盆内部南北海盆之间的平流输运项)的贡献.发现在2004年,通过吕宋海峡进入南海北部的盐含量输运显著大于气候态均值,是导致南海北部上层水体盐度迅速增大的主要原因.为探究2005年南海北部盐度持续增强的原因,我们进一步比较2004年和2005年的平流项演变,发现相对于2004年,虽然2005年吕宋海峡盐含量输运略低于气候态均值,但南海内部南海南北海盆间(通过18°N断面进入南海北部)的盐含量输运增强,即在2005年,海盆内部经向平流盐输运的贡献是促使南海北部上层盐度继续增强的关键因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