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吐鲁番地区

吐鲁番地区

吐鲁番地区的相关文献在1976年到2022年内共计941篇,主要集中在园艺、财政、金融、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08篇、会议论文30篇、专利文献12798篇;相关期刊359种,包括西域研究、新疆金融、吐鲁番学研究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第十一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古代钱币与丝绸高峰论坛暨第四届吐鲁番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暨论坛等;吐鲁番地区的相关文献由928位作者贡献,包括白文静、库德热提、汤士华等。

吐鲁番地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08 占比:6.61%

会议论文>

论文:30 占比:0.22%

专利文献>

论文:12798 占比:93.17%

总计:13736篇

吐鲁番地区—发文趋势图

吐鲁番地区

-研究学者

  • 白文静
  • 库德热提
  • 汤士华
  • 王惠卿
  • 周存胜
  • 李红艳
  • 张永兵
  • 曾继勇
  • 雷宏
  • 周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列成
    • 摘要: 吐鲁番地区位于新疆中部,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使其成为中西方不同种群和文化碰撞融合的前沿阵地。从吐鲁番地区遗址考古情况来看,早期铁器时代(公元前七世纪至前三世纪),当地的畜牧业、种植业生产及农产品加工技术有所发展,对动物、植物性食品资源的加工利用达到一定的水平。由此可知,吐鲁番地区先民的生产作业方式由半定居半游牧逐步发展为定居的畜牧业,同时兼有粗放的农业生产,精耕细作的园艺业开始出现。其生产作业方式转变的主要原因是新疆周边各地区的人群和文化因素在吐鲁番汇集,带来了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最终因为自然环境的选择,使吐鲁番地区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绿洲农业、畜牧业和园艺业。
    • 李雪华; 王辉
    • 摘要: 肉苁蓉是一种寄生在荒漠、沙漠盐生植物根部的寄生植物,寄主有红柳、梭梭、盐穗木、盐沼沼、四翅滨藜、碱蓬等,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素有“沙漠人参”之美誉,是中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其味甘、咸,性温,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道、抗衰老、调整内分泌、促进代谢等作用。
    • 王志科
    • 摘要: 瑞库拉是荷兰瑞克斯旺种苗集团公司选育的甜瓜新品种,于2020年引入新疆吐鲁番。该品种坐果性好,优质高产,货架期长,适合在北方甜瓜栽培区露地或设施栽培。由于吐鲁番地区气候独特,昼夜温差大,该品种瓜肉绵甜、味道醇香、甜度适中,颇受消费者青睐。
    • 肖雨朦
    • 摘要: 新疆由于处于边远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清政府必须要强化对边疆地区的统治,规范吐鲁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力求与内地做到统一。“执照”就是其中的表现形式之一,《清代新疆档案选辑》中收录了大量晚清时期关于吐鲁番地区的档案,而本文将以档案中摘录的“执照”入手,对档案中出现的执照进行分类归纳,并研究其内容及所起到的作用,用以还原晚清吐鲁番户民的社会生活的一方面,以及官府对该地区的管理手段及运行。
    • 卡吾沙尔·依明江
    • 摘要: 我国城市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高速发展,但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的研究迫在眉睫.本文是在认识乡村旅游发展的规律和经验基础上,了解乡村旅游发展的规划和建设,笔者通过阅读相关文献、问卷调查、实地调研以及数据分析等方法,针对吐鲁番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以吐鲁番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为研究对象,对吐鲁番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 白世践; 户金鸽; 蔡军社
    • 摘要: 为丰富吐鲁番地区葡萄品种多样性,优化品种结构,2011年从山东省葡萄研究院引入贵妃玫瑰葡萄进行区域试验,观察其栽培表现并与主栽品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品种在吐鲁番地区引种表现良好,果穗、果粒中等大小,整齐一致性较好,果粒黄绿色,具浓郁玫瑰香味,外观、内在品质兼优,植株生长势中等,丰产性中等、稳产性好,易栽培,适宜吐鲁番地区种植.贵妃玫瑰葡萄的引入丰富了本地区中早熟鲜食葡萄品种多样性,改善了鲜食葡萄品种结构.
    • 张元; 闫雪梅; 陈涛; 蒋洪恩
    • 摘要: 哈拉和卓古墓群位于新疆吐鲁番盆地,与阿斯塔那古墓群共同组成晋唐时期高昌城乡居民的公共墓地。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被发现以来,学术界对哈拉和卓古墓群及其出土器物和文书的研究一直方兴未艾,构成了吐鲁番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然而,已有研究对晋唐时期吐鲁番先民的农业经济活动和植物利用等方面探讨较少,尤其缺乏来自考古发现的实物证据。本文对哈拉和卓古墓群出土的植物遗存进行了精细的分析鉴定,结果共发现粟、小麦、大麦、青稞和大麻等五种粮食作物以及枣和葫芦两种果蔬植物。结合其它同时期遗址的植物考古研究成果和出土文书的记载,可以看到晋唐时期吐鲁番地区农业生产发展迅速,无论是农作物品种,还是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业理念与内地已基本相同。
    • 张东山
    • 摘要: 依托连霍高速(G30)吐鲁番至小草湖段公路建设项目路面工程,通过室内试验、工程验证等手段,对吐鲁番地区水稳砂砾基层配合比和施工技术进行研究,针对全厚一次摊铺的水稳砂砾基层,设计了特制水稳砂砾基层配合比,提出了重型双钢轮与重型胶轮组合的"半遍碾压"工艺,并研制一种薄膜覆盖机具及提出了"封闭固定"养生法.工程实践表明:特制配合比和关键技术成果在吐鲁番地区应用,解决了特高温大风干旱气候环境下水稳砂砾基层施工技术难题,提高了基层施工质量.
    • 许国芳
    • 摘要: 新疆吐鲁番地区有着特殊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种植西瓜,该产业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进一步提高新疆吐鲁番地区西瓜栽培技术水平,结合实践对吐鲁番地区西瓜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当地瓜农提供一些种植经验,实现吐鲁番地区西瓜种植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 黄婷婷
    • 摘要: 斑点马,是一种身体上有带色斑点的马匹,斑点的外观由马匹等位基因和修饰基因共同决定。这种外观独特的马类型多样,但因数量稀少而倍显珍贵,也由于身上的斑点而被认为优于普通杂色马。早在约2.5万年前的欧洲洞穴岩画中,就出现了一种白底黑斑的斑点马形象。莫高窟壁画中出现了多种斑点马形象,如:初唐第323窟北壁“张骞出使西域图”中的褐斑点青马、盛唐第130窟东壁《涅槃变》中的红褐斑点栗马、中晚唐第144窟北壁《恶友品》屏风画中的褐斑点黄褐马、晚唐第156窟南壁“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中的褐斑点白马和黑斑点白马等等。其中,类似第130窟的红褐斑点栗毛马形象,在盛唐时期的吐鲁番地区与长安地区均有发现。艺术塑造中在马匹身上绘制斑点,一定是当时画工有意为之的创作,这可能是对实体马形象的重现,也可能是特定的文化象征符号。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