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后稷

后稷

后稷的相关文献在1941年到2022年内共计16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史、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2篇、相关期刊131种,包括内蒙古社会科学、求是学刊、人文杂志等; 后稷的相关文献由168位作者贡献,包括付希亮、曹书杰、李炳海等。

后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2 占比:100.00%

总计:162篇

后稷—发文趋势图

后稷

-研究学者

  • 付希亮
  • 曹书杰
  • 李炳海
  • 段渊古
  • 赵菲
  • 单松
  • 宋雪艾
  • 尚永亮
  • 朱云
  • 李建宇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黄震云
    • 摘要: 最早的稷神是炎帝神农氏,但到夏朝后期稷没有起到作用,就不祭了。商代胡臭亶时,周弃成为祭祀的稷神,是为后稷。殷周同祭,汉代也延续了这一传统。据材料后稷为帝舜之子,而不是帝喾所生,因此得到舜的重用,主稷封邰,成为周人的始祖。《史记》虽本《诗经》,但出于当时的政治需要,略有改动。
    • 楚欣
    • 摘要: 司马迁的洪篇巨著《史记》,被尊为二十四史之首,它记述了中华民族自远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至汉武帝元狩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其中不少是通过人物传记反映的,因此也称为“传记体的通史”。可以说,人物传记(包括本纪、世家、列传等),是《史记》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司马迁着力于人物形象的刻画塑造,许多细节描写得异乎寻常,富有文学性。然而,读某些人物传记,难免也会产生疑问,觉得内中所记述的个别事不可能发生。诸如周族的始祖后稷,周幽王的宠妃褒姒,他们是如何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就太过于离奇了。
    • 王济宪
    • 摘要: 我国人民自古就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留下了许多保护、利用生态的宝贵经验,有许多还是世界首创。史料记载,周人的始祖后稷最初生活在西北高原。后稷是汉民族农耕的始祖,他带领周人进行农耕生产,由于自然生态遭到破坏,才东迁到陇、秦一带。
    • 余果
    • 摘要: 杨良杰是后稷故里——稷山县人。毕业后,他参与创办专业果农报,自学成为果树专家。"当年我画果树枝,画果树的树体结构和修剪方法,闭着眼睛都可以。"杨良杰回忆道。说起今年春节后运城下的一场雪和一场雨,杨良杰既开心又显得如释重负。"这场雪和雨对农民的帮助太大了,能让农民省下不少钱,我们运城去年冬天太干旱了。
    • 大梁如姬
    • 摘要: 作为中国历史上享年最长的王朝,周朝的建立和毁灭,并非朝夕之力。它灭亡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兴起时,自然也是经历了祖先们累世的积攒。那么,周朝这个800年的古王朝是凭借什么兴起的呢?他们的祖先又是如何栉风沐雨、朝乾夕惕,为周朝打下牢固的地基的呢?根据《国语.周语》记载:“后稷勤周,十有五世而兴",意思是,周朝的兴起,自他们的始祖后稷(弃)开始算起,一共经过了姬周家族15代人的努力。他们都是谁呢?”
    • 杜勇
    • 摘要: 关于后稷弃的族居地,传统看法在关中邰地,几无异议.近世学者激扬科学精神,强化创新意识,主张不盲从古书,大胆疑古,提出后稷居邰、公刘居豳之地均在晋南,一时信从者众,对历史学和考古学带来的消极影响至今余波犹在.然细考文献和考古资料,后稷族居晋南说并无可靠证据.而传统的邰地武功说尽管目前也未能得到考古学的有力支持,至少文献上的优势是明显的,仍需受到尊重,并将先周文化和文明的发源地聚焦在关中.
    • 摘要: 稷山县是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办地活动的分会场之一。"后稷教民稼穑于稷山"指的就是这里。稷山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正北端,古属冀州,春秋属晋,战国属魏,唐属绛州,自北魏设县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稷山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中国农业始祖后稷曾在此树艺五谷、教民稼穑,稷山县名由此而来。
    • 杜勇
    • 摘要: 周人始祖后稷,名弃,生活在尧舜禹时代,这是几千年来人们从无异议的传统见解.近世疑古思潮勃兴,一种把后稷的时代从唐虞夏初下移到夏末商初的新说风靡学界,几成主流.此说坚信春秋时期周灵王太子晋关于从后稷弃到文王历经十五世的说法,由文王前推十五世,认为后稷弃当为夏末或商初人.其实,不窋之前周人先公代数失传,不窋之父并非后稷弃,而是弃之裔孙袭为后稷者.由于后稷除了用作当时部族联合体农官和弃部落首领之名外,亦曾为弃部落继任的首领所袭用,从而演变为不窋以上周人多代先公初创大业的时代符号.
    • 朱家楠; 卫丽
    • 摘要: 后稷一般被认为是周人的直系先祖,探讨后稷问题对推进先周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姬姜两族关系入手,为探讨后稷的文化属性问题提供了可能性.从周原的先周文化与东方光社文化的关系、《生民》与《緜》关于周不同始祖和社会环境的记述、传说中很多农业神被冠以姜姓特征,以及后人对后稷形貌特征的描述等方面,推测后稷很可能起初属于姜炎文化,后在姬姜联盟的背景下被周人借为先祖,其实是其母系舅祖.
    • 路珧
    • 摘要: 周民族是一个重农也重德的民族.西周社会极力营造"德"的氛围,使"德"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人都想成德,为此开辟了一条修德的路径,即农耕.对周人来说,农耕不仅仅是一种维持生存所需的产业,更是修身养性、完成自身道德建设的重要方式.周人认识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于是不再盲目地向上天祈求恩德,而是将目光转向了自身,期望通过自我不断的修德行为得到上天的眷佑,从而形成了"以德配天"的观念意识,塑造了周民族所特有的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