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后屈曲

后屈曲

后屈曲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349篇,主要集中在力学、一般工业技术、航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4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77600篇;相关期刊134种,包括大连理工大学学报、复合材料学报、机械科学与技术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东北三省力学学术会议、第17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第十届全国冲击动力学讨论会等;后屈曲的相关文献由641位作者贡献,包括沈惠申、黄宝宗、朱菊芬等。

后屈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4 占比:0.40%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77600 占比:99.58%

总计:77926篇

后屈曲—发文趋势图

后屈曲

-研究学者

  • 沈惠申
  • 黄宝宗
  • 朱菊芬
  • 李新祥
  • 傅衣铭
  • 柴亚南
  • 童明波
  • 冯宇
  • 张建武
  • 徐秉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高伟; 成炜; 赵常飞
    • 摘要: 为有效提高复合材料主承力结构效率,变厚度复合材料层压结构承载能力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ABAQUS中Continuum Shell单元模拟变厚度复合材料层压结构,采用特征值法和渐进损伤失效法求解长桁横截面积不同的两块变厚度复合材料加筋壁板剪切屈曲及后屈曲承载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其屈曲载荷和后屈曲载荷数值分析值与试验值相对误差不大于4%,即该模型构建及求解方法可以准确预测其屈曲载荷和后屈曲载荷;加筋壁板剪切载荷承载能力由蒙皮起决定性作用,通过改变长桁横截面积不能有效提高其屈曲载荷和后屈曲载荷。
    • 王昭惠; 马玉娥
    • 摘要: 加筋壁板是航空结构中常用结构形式,不同筋条形式和不同制造工艺会影响其力学行为及其失效模式。针对钛合金加筋板,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T型、L型和Z型3种不同截面形式筋条对加筋板的屈曲模态和破坏形式的影响机制,分析了焊接、点焊和铆接不同制造工艺对加筋板的屈曲载荷和后屈曲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型加筋板的屈曲载荷和破坏载荷均为最大;不同制造工艺对破坏载荷和后屈曲承载能力的影响较大,其中焊接加筋板后屈曲承载能力最大;然后给出600 mm×600 mm加筋板结构效能最大的加筋方式。
    • 王维阳; 李伟; 曹奇凯
    • 摘要: 基于Mindlin板理论和拟协调层板单元理论构建了帽形复合材料加筋壁板层合板屈曲及后屈曲行为的有限元求解列式。采用Hoffman准则针对单层板的破坏效应进行描述。采用弧长法和基于渐近分析的路径转换技术定义了三种逐渐破坏状态,进一步确定了壁板的后屈曲承载能力。通过板梁结构的数值分析对本文层合板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进一步针对典型的帽形长桁复合材料壁板结构屈曲及后屈曲行为进行了数值分析,预测了临界压力和后屈曲承载极限。方法的构建为复杂的长桁加筋结构板屈曲临界荷载预测及后屈曲承载能力预测提供了理论及软件技术基础,为进一步类似复杂加筋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有效方法,可有效降低试验成本并提高设计效率。
    • 李正良; 王静超; 于伟; 朱万旭
    • 摘要: 针对新型干式煤气柜柜体(大型薄壁纵环离散加筋圆柱壳)轴压后屈曲的缩尺模型设计和相似预报问题,基于离散加筋理论与结构体系的总能量推导出结构轴压后屈曲的广义相似条件和缩尺原理公式.对含不同初始缺陷类型和模型材料的纵环加筋圆柱壳,开展轴压后屈曲不完全相似模拟研究.研究表明:纵环加筋圆柱壳缩尺模型的轴压后屈曲特性,结合结构轴压后屈曲不完全相似的相应缩尺原理公式,能较好地预测其原型结构轴压后屈曲的结果.当模型与原型的材料泊松比相同时,模型能准确预测其原型的轴压后屈曲特性.随着模型与原型的材料泊松比偏差增大,预测原型的后屈曲特性与其原型结果的偏差逐渐增大.提出的缩尺模型设计方法和缩尺原理公式,适用于不同初始缺陷类型和模型材料的纵环加筋圆柱壳轴压后屈曲相似预报,为实际工程中类似结构轴压后屈曲缩尺模型设计和试验提供参考.
    • 谭敏尧; 程文明
    • 摘要: 在大位移和扭转的前提下,通过一中等弯曲扭转的位移场描述了薄壁箱形梁在偏心载荷作用下的静稳定性问题。该非线性公式可用于分析简支薄壁箱形梁在不同载荷作用下的屈曲和后屈曲行为。采用伽辽金方法将非线性微分系统离散,并通过牛顿-拉普森增量迭代法求解得代数方程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当前屈曲位移不可忽略时,经典的横向屈曲预测是保守的,而非线性屈曲的分析解更为可靠。其中考虑了载荷高度参数对非线性屈曲性能的影响,并将计算的屈曲响应结果与采用壳单元的有限元结果(ANSYS)进行了比较。
    • 刘存
    • 摘要: 作为飞机结构的基本元素,加筋短板有较为宽广的非线性后屈曲区间。通常采用工程计算方法作为加筋板的设计依据,未充分利用结构的后屈曲强度。为研究加筋短板的后屈曲特性,求解加筋短板的后屈曲路径以及极限载荷,采用GMNIA(Geometrically and material nonlinear analysis with imperfections)仿真分析方法预测了加筋短板的极限载荷,得到了反映后屈曲路径的载荷—应变曲线,并与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加筋短板初始屈曲发生在蒙皮的自由边,长桁是后屈曲的主要承载部位;有限元仿真的极限载荷与试验破坏载荷的相对误差为0.46%,有限元仿真的后屈曲平衡路径与试验吻合较好。因此,采用GMNIA仿真分析方法能够准确的分析加筋短板的后屈曲特性,达到减轻结构重量、提高结构效率的目的。
    • 胡波涛; 孙晓博; 梁青祥龙
    • 摘要: 筋条-蒙皮界面失效对复合材料加筋壁板在后屈曲阶段的承载能力具有重大影响。研究表明,厚度方向的压缩会对复合材料加筋壁板的筋条-蒙皮界面性能产生影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数学方法推导出一种考虑厚度方向影响筋条-蒙皮界面失效表征方程。建立单元表征试验的有限元模型,利用虚拟试验确定了各项待定系数,给出了失效包面。该方法可用于指导单元表征试验的实施。
    • 王鹏飞; 金三强
    • 摘要: 大型飞机机翼盒段结构静强度问题复杂,开展典型盒段稳定性研究,对机翼结构优化设计和降低研制成本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材料非线性和结构几何缺陷,对机翼典型盒段进行了后屈曲仿真分析,并通过破坏试验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机翼典型盒段后屈曲仿真分析的失稳载荷和承载能力与试验值误差在5%以内,预测的破坏模式与试验结果相似,可为大型飞机机翼结构稳定性设计提供参考。
    • 成李南; 徐思文; 陈向明; 李新祥; 屈天骄
    • 摘要: 本文对复合材料帽形加筋壁板后屈曲破坏过程中粘接面失效问题开展了研究。首先设计并完成了无缺陷、含预埋缺陷的帽形单筋板四点弯曲试验以表征加筋壁板典型区域的后屈曲失效;然后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利用内聚力模型(CZM)对无缺陷和含预埋缺陷试件弯曲受载时的界面脱黏进行了渐进破坏分析。结果表明:采用cohesive单元和考虑厚度方向压缩影响的层间失效准则方法建立有限元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复合材料加筋结构界面脱黏;凸缘-蒙皮预埋缺陷对帽形加筋壁板起裂载荷基本没有影响,筋条内角和填充区界面预埋缺陷会显著降低帽形加筋板的承载能力,但起始裂纹均发生在筋条内角和填充区的粘接界面。
    • 侯祥林; 成永刚; 赵晓旭; 张啸尘; 殷晓薇
    • 摘要: 目的 针对组合载荷作用下的Ludwick型材料悬臂柱,提出不同端部角度下屈曲载荷的优化算法。方法 由Ludwick本构关系推导弯矩-曲率之间的表达式,以曲率半径表示子段在局部坐标系中的位置;根据局部坐标系与整体坐标系之间的变换式,得出整体坐标系下子段两端点的坐标关系,并通过迭代实现悬臂柱两端点坐标之间的联系;以无量纲屈曲载荷为设计变量,固支端转角形成目标函数,建立用于求解屈曲载荷的优化算法,并对比两种不同载荷作用下的无量纲屈曲载荷以及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结果 随着端部角度的增大,悬臂梁自由端处水平位移减小,垂直位移增大;两种不同载荷作用下无量纲屈曲载荷均表现为:当端部转角从10°增加到40°时,无量纲屈曲载荷减小;当端部转角从40°增加到90°时,无量纲屈曲载荷增大。结论 相较于数值方法,该优化算法的优势在于计算不同端部角度下屈曲载荷、水平位移及垂直位移时更加直接快速;硬化指数是决定后屈曲平衡路径是否稳定的关键因素,笔者取硬化指数为1/0.9;单一载荷或组合载荷作用下Ludwick型材料悬壁柱的后屈曲平衡路径均为不稳定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