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后囊破裂

后囊破裂

后囊破裂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1年内共计214篇,主要集中在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89543篇;相关期刊105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浙江临床医学、眼科新进展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交流会等;后囊破裂的相关文献由459位作者贡献,包括郭海科、丘少杰、李林等。

后囊破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3 占比:0.24%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89543 占比:99.76%

总计:89757篇

后囊破裂—发文趋势图

后囊破裂

-研究学者

  • 郭海科
  • 丘少杰
  • 李林
  • 陈子林
  • 伍海建
  • 关红霞
  • 刘久英
  • 刘彦才
  • 刘文龙
  • 叶舒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丽丽
    • 摘要: 目的 探讨前囊膜染色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在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56例白内障成熟及过熟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未染色组(26例)和染色组(30例).未染色组患者行连续环形撕囊、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染色组在未染色组基础上联合撕囊前前囊膜染色(台盼蓝)处理.观察2组术中撕囊、后囊破裂及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情况,并监测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染色组连续撕囊成功率(100.00%)显著高于未染色组(79.17%),后囊破裂(0)发生率显著低于未染色组(18.75%),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100.00%)显著高于未染色组(79.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色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2/30)显著低于未染色组(26.92%,7/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撕囊前进行晶状体前囊膜染色处理,可有效提升撕囊成功率,降低后囊破裂及人工晶体植入失败风险,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许妍
    •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前囊夹持固定法植入人工晶状体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晶状体后囊大面积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对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46例(46眼)在术中发生后囊膜大面积破裂时,利用前囊夹持固定法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进行随访时间7个月~3年,平均9个月.结果 人工晶状体前囊夹持固定保持良好,位置居中,后囊破裂的大小稳定,术后随访视力0.5以上20眼(87%),远期均未出现人工晶状体相关的葡萄膜反应.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晶状体后囊大面积破裂,无法行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时,可以利用的前囊连续环行撕囊孔进行夹持固定法植入人工晶状体,良好的前囊连续环行撕囊不仅可以保证手术的安全性,而且是前囊夹持固定法植入人工晶状体的必要条件.
    • 金益; 蒋能; 蒋伟鹏; 林优
    •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硬核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术治疗时应用前后劈核法的效果与体会.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100例(100眼)Ⅳ、Ⅴ级老年硬核性白内障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应用前后劈核法行超声乳化术治疗.结果 100眼碎核乳化时间平均为(29.87±5.99)秒;术后3天、10天及1个月视力≥0.6者分别为66例(66.0%)、92例(92.0%)、96例(96.0%).并发症:术中后囊破裂者为1例(1.0%)、术后角膜水肿者12例(12.0%).结论 老年硬核性白内障患者应用前后劈核法行超声乳化术治疗具有较好效果.
    • 单蕾; 赵学武; 王楠
    • 摘要: 目的 对手术治疗后极性白内障的施行疗效予以评价.方法 随机筛选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入院接受诊治的300例(412眼)后极性白内障患者,对所有患者的术前术后视力变化情况、术时对后囊情况的记录、术后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术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都有一定提升(P<0.05);手术过程中有43眼发生了后囊破裂情况,占比10.44%;发生在处理后囊皮下皮质中央浑浊区时21眼;发生在抽吸皮质时19眼;手术中晶体掉入玻璃体3眼.结论 在后极性白内障疾病中,后囊破裂发生率比较高,但通过相关手术治疗后,临床疗效可观.在临床中,具有借鉴与实践价值.
    • 刘影; 赵镇芳; 王文坡; 韩爱敏; 王志扬; 孙欣
    •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风险因素.方法 收集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病例资料,分为后囊膜破裂组与对照组,分析性别、年龄、有无手术史、白内障类型、眼别、术前眼内压力、术前视网膜电生理结果、视敏度结果、核分级、术中发现后囊膜破裂情况、烟酒史、术前以及术后1d视力、黄斑病变等是否为后囊膜破裂的风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后囊膜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324例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视力<20/200,玻璃体积血以及网脱手术在两组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视力<20/200是影响后囊膜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3,95% CI:1.85~16.87,P=0.005).后囊膜未破裂的术后视力恢复优于后囊膜破裂患者.破裂核分级>Ⅲ度后,后囊破裂的发生率显著增高(x2=12.35,P=0.012).结论 术前视力和晶状体核分型是影响后囊膜破裂发生率的风险因素,同时后囊膜破裂的发生对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有显著影响.
    • 杨春林
    • 摘要: 目的 分析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过程中后囊破裂的原因,总结相应的对策.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行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在手术过程中后囊发生破裂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出现后囊破裂的具体情况、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导致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过程中出现后囊破裂的原因主要为眼压控制不规范、截囊、撕囊、娩核、清除残余皮质、植入晶状体操作不规范,30例患者中,8例患者为环形撕囊或者截囊时后囊破裂,15例患者为娩核时破裂,5例患者为吸皮质时破裂,2例患者为晶状体植入时破裂.结论 在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可能出现后囊破裂,这就要求手术操作者提高警惕,规范各项手术操作,以实现理想的手术效果.
    • 申家祥; 王佳
    • 摘要: 目的 分析白内障手术晶状体后囊破裂的原因,并探讨相应临床处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行白内障晶状体超声乳化手术患者307例(307眼),术中发生晶状体后囊破裂者48例(48眼)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原因并总结相应临床处理措施.结果 307眼发生晶状体后囊破裂者48眼,发生率为15.64%;主要发生于超声乳化过程,另还有发生于吸皮质过程和植入人工晶状体过程;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超0.3者44眼(91.67%),超0.5者42眼(87.50%).结论 白内障手术晶状体后囊破裂可出现于术中各步骤,术中及早发现并给予正确处理措施,可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 李宇航; 张国文; 刘新敏; 刘奎香; 秦建民
    • 摘要: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orphology of posterior pole in eyes with posterior polar cataract combined with posterior capsular rupture using Pentacam anterior segment measurement analysis system before phacoemulsification surgery and to analyze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examination for cataract surgery.Methods Three eyes of 3 patients with posterior polar cataract were enrolled in this research.All of them were examined using slit lamp microscopy and Pentacam before the operation.Three patients underwent phacoemulsification with 2.2mm corneal incisions and intraocular lens (IOL) implantation,and during the surgery these patients were confirmed with posterior capsule rupture.The morphology of posterior polar rupture in posterior polar cataract was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using pentacam examination.Results The local strong reflective mass in posterior pole of the lens breaking through the level of the posterior capsule was observed by the Pentacam examination before the operation in three eyes.The posterior capsular rupture was verified during the operation in all eyes.Two eyes underwent continuous curvilinear posterior capsulorhexis,and the intraocular lenses were implantcd in the capsular bags.The anterior vitrectomy was performed in one eye,and the intraocular lens was fixed in the ciliary sulcus.Conclusion Both Pentacam examination and slit lamp microscopy can be used to assess the opacity of posterior pole in eyes with posterior polar cataract.However,the Pentacam examination can detect posterior capsular rupture before the operation which could be advantageous for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s and reducing the intraoperative complications.%目的 探讨Pentacam眼前段测量分析系统对后极性白内障后囊破裂者术前晶状体后极部形态的观察,并分析其对手术的意义.方法 后极性白内障3例(3眼),术前均行散瞳后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和Pentacam检查,本组患者均行2.2 mm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证实3眼后囊破裂.回顾性分析后极性白内障在Pentacam术前检查中后囊破裂的表现.结果 在本组中,术前Pentacam检查发现3眼晶状体后极部局限性强反光团块状突破后囊水平,术中证实3眼后囊破裂,其中2眼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人工晶状体顺利植入囊袋内,另1眼行前部玻璃体切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睫状沟内.结论 Pentacam检查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都可以观察后极性白内障晶状体浑浊的情况,但Pentacam检查可以发现后极部白内障术前的后囊破裂,提前做好术前准备,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