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147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机械、仪表工业、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1篇、专利文献567550篇;相关期刊67种,包括实验技术与管理、科技资讯、煤炭学报等;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的相关文献由392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孟元、邹李兵、弋英民等。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1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567550 占比:99.98%

总计:567641篇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发文趋势图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

-研究学者

  • 陈孟元
  • 邹李兵
  • 弋英民
  • 张恒
  • 张毅
  • 李昊洋
  • 李骊
  • 秦国威
  • 罗元
  • 胡衡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臻; 兰天然; 蒋朝阳; 何志祝; 宋正河
    • 摘要: 针对无人驾驶车辆在卫星信号缺失等特殊环境下的定位失败问题,通过分析视觉SLAM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在无人车领域的应用情况,以无人驾驶算法测试数据集KITTI作为数据源,进行了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算法评估。以主流视觉SLAM算法VINS-Fusion为测评对象,采用绝对位姿误差(APE)和运行时间作为评价指标,实现了多传感器融合模式及不同工况下的定位精度、算法效率测试,并进行误差结果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基于VINS-Fusion算法的视觉SLAM技术绝对定位精度区间为0.2~15 m,为视觉SLAM技术在无人驾驶领域与其他硬件单元的集成应用效果提供了参考依据。
    • 周自强; 李汉阳; 孔一鸣
    • 摘要: 随着基于机器人操作系统(ROS)的移动机器人的相关学习和研究不断深入,移动机器人已成为相关应用领域的关注热点。为实现移动机器人同步定位、地图构建、巡航等功能,本文设计了一种机器操作系统环境下,利用激光雷达技术实现同步定位和地图构建的移动机器人。系统主要包括传感器信息的预处理和,基于粒子滤波的Gmapping算法。并通过差速驱动,实现机器人的移动功能,具有低成本、开源、可拓展性强的优点。
    • 吴叶兰; 谢宇忻; 刘杰; 廉小亲; 于重重
    • 摘要: 针对特征法视觉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耗时久、纹理缺失场景易跟踪失败而只能重建稀疏点云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半直接视觉里程计的SLAM稠密重建算法。该算法以ORB-SLAM2框架为基础,视觉里程计采用直接法最小化光度误差求解相机初始位姿,采用特征法最小化重投影误差优化位姿,提高相机位姿的输出频率;以一种冗余关键帧删除算法计算帧间相对运动距离,删除视野重叠的关键帧;使用筛选后的关键帧进行闭环检测,构建稠密点云地图,滤波后转换为存储效率更高的八叉树地图。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有效解决相机快速运动场景和纹理缺失场景跟踪失败的问题,实现三维地图重建,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与实时性。
    • 伍子嘉; 陈航; 彭勇; 宋威
    • 摘要: 移动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下依靠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实现自身的精确定位,目前大多数视觉SLAM系统在运行时均假设外部环境是静态的,但在实际应用场景下该假设并不成立,传统的视觉SLAM系统在动态环境下易受移动目标的影响,导致系统定位精度下降。提出一种新的视觉SLAM系统,将轻量级网络MobileNetV3作为目标检测网络YOLOv5s的主干网络,从而减少模型参数量,提高算法在CPU上的推理速度。将目标检测网络、光流法与ORB-SLAM系统相结合,使SLAM系统前端提取ORB特征点的同时能够有效剔除动态特征点。仅利用静态目标上的特征点进行帧间匹配,从而求解相机位姿,提高系统在动态环境下的定位精度。在TUM动态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ORB-SLAM3系统相比,该系统的位姿估计精度提升了80.16%,与DS-SLAM、DVOSLAM系统等动态SLAM系统相比,该系统在定位精度上有大幅提升,相比使用MASK-RCNN的DynaSLAM系统,在保持相近ATE指标的情况下,该系统具有更高的实时性。
    • 罗景文; 秦世引
    • 摘要: 针对传统FastSLAM算法需要大量粒子构建地图导致计算复杂度高、难以提高估计精度等问题,研究构建了一种基于智能优化箱粒子滤波(IOBPF)的移动机器人FastSLAM算法。首先,将萤火虫算法(FA)的动态寻优机制引入箱粒子滤波(BPF),建立了箱粒子的荧光亮度更新公式、吸引度计算公式和位置更新公式,使箱粒子集智能化地向高似然区域移动,避免了箱粒子的退化现象。然后,以改进的智能优化箱粒子滤波进行机器人位姿估计,并采用扩展区间卡尔曼滤波(EIKF)完成地图的构建和更新。移动机器人的模型仿真和实体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智能化FastSLAM算法可有效提升箱粒子的性能,并降低地图构建所需粒子数,从而显著提高FastSLAM的定位精度和地图构建的鲁棒性。
    • 袁珊; 瞿安朝; 钱伟行; 吕昊; 苏晓林
    • 摘要: 针对高动态环境下视觉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系统的可靠性受运动模糊的限制,研究了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和AKAZE特征点的运动去模糊视觉SLAM方案。首先,对因相机快速运动而产生的模糊图像进行AKAZE特征点的提取与检测,并根据特征点分布的丰富程度计算图像块权重,结合灰度图像的方差信息建立特征点与模糊程度之间的量化关系表;然后,将达到模糊分数阈值的图像同步输入至改进GAN模型,该网络以端对端的形式恢复中心模糊帧的纹理信息;最后,对输出的清晰图像重新进行位姿估计,以参与ORB-SLAM2后端优化过程。在公开数据集TUM上进行测试,对于受模糊影响较严重的数据集,该方案可以显著降低相机轨迹估计的整体误差,同时维持较好的鲁棒性。
    • 杨林; 马宏伟; 王岩
    • 摘要: 煤矿巷道、采掘工作面等作业区域具有典型的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环境特征,且GPS无法在煤矿井下直接应用,亟需构建适用于煤矿井下移动机器人的自主定位系统方案,解决机器人精确定位、状态估计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惯性的融合SLAM算法,实现了移动机器人在煤矿井下实时输出稳健的6DOF状态估计和全局一致的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该算法由前端迭代卡尔曼滤波和后端位姿图优化2部分组成。该方法首先在前端,将传感器数据经过预处理,构建了观测模型和预测模型,建立了迭代卡尔曼滤波器,结合机器人先验位姿经过预测和观测的状态传播过程,使其状态更新后的后验位姿更加准确,如此循环迭代得到了基于紧耦合的激光惯性里程计,增强了机器人在这种非结构环境下的鲁棒性。其次在后端,部署了关键帧的选取策略,以限制状态估计的数量,满足其在大尺度场景下实时性的要求。同时,在优化框架中添加了地面约束和回环检测,优化了相邻关键帧之间的相对位姿,以确保全局地图的一致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机器人6DOF状态估计的整体精度。最后,分别在公开数据集和自采数据集上验证了该算法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针对煤矿井下这种特殊的非结构环境,与现有的激光SLAM算法相比,提出的算法使机器人具有更高的精度、实时性和鲁棒性,有效降低了系统的累积误差,保证了所构建地图的全局一致性。
    • 秦正泓; 刘冉; 肖宇峰; 陈凯翔; 邓忠元; 邓天睿
    • 摘要: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是当前机器人定位导航的研究热点,可靠的闭环检测是图优化SLAM的关键。而在大范围的复杂环境下,通过视觉或激光雷达进行闭环检测的可靠性低且计算开销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WiFi指纹序列匹配的图优化SLAM算法。所提算法采用指纹序列进行闭环检测,由于指纹序列中包含多个指纹数据,信息量比单个指纹点对的数据丰富,因此将传统的基于指纹点对的匹配扩展到指纹序列的匹配可以大幅减小闭环误判的几率,从而确保了闭环检测的准确性,满足了SLAM在大范围复杂环境下的算法高精度要求。采用两组实验数据(机器人从不同的起点开始)对所提算法进行验证的结果表明:与高斯相似度的方法相比,所提算法的精度在第一组数据上提高了22.94%;在第二组数据上提高了39.18%。实验结果充分验证了所提算法在提高定位精度、确保闭环检测可靠性方面的优越性。
    • 席志红; 温家旭
    • 摘要: 针对室内场景中动态对象严重影响相机位姿估计准确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目标检测的室内动态场景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系统。当相机捕获图像后,首先,利用YOLOv4目标检测网络检测环境中的动态对象,并生成对应边界框的掩膜区域;然后,提取图像中的ORB特征点,并将掩膜区域内部的特征点剔除掉;同时结合GMS算法进一步剔除误匹配,并仅利用剩余静态特征点来估计相机位姿;最后,完成滤除动态对象的静态稠密点云地图和八叉树地图的构建。在TUM RGB-D公开数据集上进行的多次对比测试的结果表明,相对于ORB-SLAM2系统、GCNv2_SLAM系统和YOLOv4+ORB-SLAM2系统,所提系统在绝对轨迹误差(ATE)和相对位姿误差(RPE)上有明显的降低,说明该系统能够显著提高室内动态环境中相机位姿估计的准确性。
    • 汪红; 刘科; 康怡琳; 王斌; 陈铂垒
    • 摘要: 基于语义地图导航的智能化服务机器人系统,以搭载深度相机和二维激光雷达的差分轮智能车的形式呈现.系统以树莓派作为主控制器,利用OpenCR控制电机驱动和辅助驾驶传感器,通过ROS机器人操作系统将机器人控制器、智能信息处理模块和各类传感器融合成一个有机整体.所构建的机器人系统在服务过程中,通过感知周围环境、收集数据完成静态、动态物体的辨识,然后结合二维地图数据完成目标检测和语义地图的构建.为了提升系统智能化程度,配合深度推理神经计算棒,并结合Mobile-Net网络架构下的SSD目标实时检测算法,提高了视觉感知的实时程度以及准确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