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控制法
合成控制法的相关文献在2011年到2020年内共计105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经济学、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5篇、相关期刊75种,包括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论坛等;
合成控制法的相关文献由205位作者贡献,包括余静文、刘秉镰、张海峰等。
合成控制法
-研究学者
- 余静文
- 刘秉镰
- 张海峰
- 刘澍
- 卢亚娟
- 史亚东
- 吴学鹏
- 孙红燕
- 尹彦辉
- 张先锋
- 张婉玲
- 张超
- 张铭洪
- 李莹
- 杨栋旭
- 王微
- 王新爱
- 肖挺
- 胡榕霞
- 苑晓蕊
- 陈小红
- 陈燕
- 黄启才
- 丁日佳
- 乔沛
- 于津平
- 任再萍
- 何康
- 何韵文
- 俞飞颖
- 傅蕴英
- 冯文芳
- 冯苏苇
- 刘传明
- 刘伯凡
- 刘凤娟
- 刘华
- 刘叶
- 刘奕豪
- 刘学之
- 刘小兵
- 刘志红
- 刘林龙
- 刘洋
- 刘璐
- 刘甲炎
- 刘祎
- 刘绍涛
- 刘辉
- 化丽娜
-
-
刘辉;
狄乾斌
- 《资源开发与市场》
| 2020年
-
摘要:
南水北调工程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战略性工程,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正确评价其效益不但能对后续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而且能对其他跨流域调水工程提供借鉴.运用合成控制法,探讨了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通水后对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结果 显示:①合成控制法很好地拟合了通水前处理组城市的经济发展趋势.②工程通水后对泰安市、济宁市经济发展无明显影响,抑制了枣庄市经济发展,促进了徐州市、宿迁市、淮安市、扬州市等4市的经济发展.③运用排序检验、迭代法对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检验显示合成控制法结果是稳健的.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两方面的政策启示.
-
-
王金营;
贾娜
- 《人口与经济》
| 2020年
-
摘要:
利用省域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检验和测度了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中由政策转变演进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发现:在京津冀区域发展政策干预初期,区域人均GDP增长速度损耗平均达15%—16%,最高达21.06%;随后政策调整,转为强化区域内部协同规划,区域人均GDP增速平均提高3%—4%,最高达8.6%,大大修正了前期政策中的负面效应.可见,早期政策干预没能释放京津冀区域经济增长的潜力,而后面针对区域内部的规划整合与合理疏解,对优化区域整体发展有了积极作用.因此,政策制定者应把握区域发展阶段特征与变化趋势,相机优化政策设计,使政策调整更加符合区域发展的规律,使得区域内部及区域与区域之间相互协同.
-
-
郝枫;
化丽娜;
张圆
- 《城市问题》
| 2020年
-
摘要:
健康城市建设是推动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关键抓手.由于起步较晚,我国尚未对健康城市试点政策效果进行系统性评估.基于1991-2016年我国23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健康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合成控制法对我国首批健康城市试点政策效应进行了评估.结果 显示:试点政策促进了健康城市建设,良好的健康环境是促进健康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一线城市的试点政策效应最为显著,沿海城市的政策效应较弱,西部欠发达城市的政策效应不明显.认为注重时欠发达城市的政策引导与激励、因地制宜地选择发展模式是全面推动健康城市建设的关键.
-
-
任再萍;
黄成;
施楠
- 《中国软科学》
| 2020年
-
摘要:
本文将金融业增加值作为中间传导因素,利用合成控制法和多元回归,分三步实证分析了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与开放对上海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发现,上海自贸区金融政策直接拉动了上海金融业增加值,金融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拉动作用,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创新与开放政策对GDP的贡献显著,呈逐年递增趋势.最后对提高自贸区金融创新与开放水平提出了加大负面清单力度、推动自贸区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联动、完善营商环境等建议.
-
-
刘秉镰;
秦文晋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年
-
摘要:
以合成控制法作为主要方法,从“丝绸之路经济带”我国沿线地区整体层面和单个省份层面的两维视角,定量识别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对我国沿线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的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由于各省份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自然环境等层面存在差距,倡议对各省份表现出不同的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和开放效应,提出我国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战略思路.对因地制宜有效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经济效应和开放效应、完善沿边开放机制、引导产业开放并实现产业衔接有启示作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