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叶位

叶位

叶位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302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园艺、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3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25679篇;相关期刊155种,包括中国植保导刊、热带作物学报、作物学报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第九届全国作物生理学研讨会、2006年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年会等;叶位的相关文献由115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国顺、史宏志、曹卫星等。

叶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3 占比:0.23%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25679 占比:99.76%

总计:125976篇

叶位—发文趋势图

叶位

-研究学者

  • 刘国顺
  • 史宏志
  • 曹卫星
  • 朱艳
  • 田永超
  • 姜卫兵
  • 李佛琳
  • 王勇
  • 姚霞
  • 张振贤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夏文银; 吴劲轩; 王香君; 夏川林; 叶晶晶; 王志斌
    • 摘要: 为了进一步明确不同叶位、不同老嫩程度的桑叶对桑叶茶的活性成分的影响,以茶桑品种桂桑6号制备的桑茶为对象,测定了6种桑叶茶样品的总糖、还原糖、水溶性糖、多糖、总黄酮、1-脱氧野尻霉素(DNJ)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叶位桑叶加工的桑叶茶活性成分含量差异显著,随着桑叶叶位的增加,桑叶茶的多糖、黄酮和DNJ含量整体呈现显著降低趋势,一级春桑多糖和DNJ含量最高分别为14.99%和2.81mg/g,霜桑绿茶黄酮含量最高为34.06 mg/g,比中间值高12.9%,同时总糖、还原糖和水溶性糖含量均最高,而茉莉桑茶的活性成分均远低于其他桑茶,可能与其萎凋、发酵等制作工序有关。结论认为:桑叶茶的活性成分含量与桑叶所含的功能成分以及加工工艺密切相关,通过选择适宜的原料桑叶叶位(成熟度)、采收季节、加工工艺可以提高桑叶茶的品质。
    • 张泽宇; 曹红霞; 裴书瑶; 李曼宁
    • 摘要: 为明确干旱胁迫下不同叶位光合、荧光特性的变化规律,进而选择出典型叶片来准确测量干旱条件下植株光合、荧光参数,以实现干旱条件下植株光合能力的快速评价。研究通过盆栽试验对不同干旱处理下(充分供水(CK):75%~85%田间持水量;中度胁迫(MS):65%~75%田间持水量;重度胁迫(SS):55%~65%田间持水量)辣椒幼苗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荧光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充分供水时,随叶位的增加,气体交换参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化学淬灭系数、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第3叶位达到最大值;在干旱条件时,各叶位的参数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在1~3叶位逐渐减小,4~6叶位先增加后减小,并在第4叶位达到最大值(C_(i)、F_(0)、F_(v)/F_(m)、NPQ除外);水分胁迫对辣椒叶片光合作用影响较大,MS与SS处理,第3叶位的Pn分别较CK下降14.05%和55.91%,第4叶位的P_(n) MS处理较CK增加25.20%,SS处理较CK降低15.42%;第3、4叶位是对辣椒幼苗生长具有主要贡献的叶片,但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第3叶位光合参数、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异系数较第4叶位更大,尤其对于C_(i)、Chlb、F_(0),在光合参数、叶绿素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中变幅最大,其第3叶位的变异系数分别较第4叶位增大了133.33%,180.00%及200.00%。第3叶位对于水分胁迫更加敏感,因此,在干旱胁迫实验中,宜选用第3叶位测量辣椒幼苗光合、荧光参数。
    • 曾珊珊; 陈潇敏; 邵淑贤; 廖龙华; 吴文晞; 赵峰; 叶乃兴
    • 摘要: 以福建安溪、云霄和大田苦茶资源为研究对象,‘福鼎大白茶’为对照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UPLC-MS/MS)测定了茶树春梢不同叶位的儿茶素组分和嘌呤生物碱组分含量。结果表明:福建安溪、云霄和大田苦茶含有特异成分表没食子儿茶素-3-O-(3-O-甲基)没食子酸酯(EGCG3"Me)和苦茶碱(TC),其中云霄苦茶和大田苦茶的TC含量大于30 mg·g^(-1),属于高苦茶碱茶树种质,云霄苦茶的嘌呤生物碱总量大于70 mg·g^(-1),属于高嘌呤生物碱茶树种质;对照种福鼎大白茶不含TC,仅在第一叶中检出EGCG3"Me(含量为3.07 mg·g^(-1))。参试苦茶资源的儿茶素总量在茶树新梢上的分布是随着叶位的增加,其含量先增加再减少,在第三、第四叶位达到最大值,嘌呤生物碱含量与鲜叶成熟度呈负相关关系。不同叶位的EGCG3"Me和TC含量差异显著,安溪苦茶和云霄苦茶的EGCG3"Me和TC含量随叶位增加呈递增,而在大田苦茶中的变化规律不明显;3份苦茶资源春梢第三、第四叶的EGCG3"Me含量均大于10mg·g^(-1),本研究结果可为福建特异茶树种质资源的挖掘,苦茶资源的研究与利用提供参考。
    • 黄艳梅; 周菲菲; 罗立民; 黄海涛; 葛志伟; 杨江帆; 屠幼英; 吴媛媛
    • 摘要: 本研究从茶叶中分离纯化出2种酰基化黄酮四糖苷{quercetin-3-O-[(E)-p-coumaroyl-(1→2)][α-Larabinopyranosyl-(1→3)]-[β-D-glucopyranosyl-(1→3)-α-L-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F1;kaempferol-3-O-[(E)-p-coumaroyl-(1→2)]-[α-L-arabinopyranosyl-(1→3)]-[β-D-glucopyranosyl-(1→3)-α-L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F2},通过自主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定量检测方法,系统研究了F1与F2在茶树不同组织、叶位、品种中的分布特点,探究光照对F1和F2含量的影响,以及两者在乌龙茶加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F1主要在叶和茎中分布,F2仅存在于叶中;根中未检测到F1与F2。随着叶片成熟度的增加,F1与F2的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42个茶树品种中,F1和F2含量范围分别为0~2.31、0~1.56mg/g;F1在‘黄金菊’中含量最高,在‘本山’和‘绿芽佛手’中未检测到;F2在‘黄金菊’中含量最高,在‘绿芽佛手’‘金面奇兰’‘中黄2号’和‘本山’中未检测到。对3个茶树品种进行遮阴实验,发现遮阴处理组F1含量显著降低,说明光照对其形成具有重要作用。选取‘福建水仙’鲜叶进行乌龙茶加工,F1和F2含量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呈降低趋势,且在杀青工序中降幅最大,做青工序中降幅最小,表明不同加工工序对两者的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 王彬彬; 贾漫丽; 范伟; 李季生; 杨贵明; 李娜; 杨晓东
    • 摘要: 为了获得药用价值较高的桑树原料,以我国北方地区的3个耐寒桑品种国桑21号、冀桑2号和桲椤为试材,采用氯甲酸芴甲酯(FMOC-Cl)柱前衍生RP-HPLC荧光检测法,对桑树不同不同部位以及不同叶位桑叶和叶片不同部位的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DNJ)含量进行了测定,并比较了DNJ含量在不同部位、不同叶位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叶位桑叶的DNJ含量均随叶位(成熟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且桲椤的DNJ含量显著高于国桑21号和冀桑2号;桲椤和冀桑2号桑枝皮层的DNJ含量均明显高于桑叶,其中桲椤皮层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冀桑2号,桑枝不同部位的皮层中DNJ含量顺序为上部叶柄>全叶>叶脉,但差异均不显著,其中叶片和叶脉的上半部DNJ含量高于下半部.河北省传统抗寒桑树品种桲椤桑的DNJ综合含量较高,其中皮层含量远高于桑叶.桑树中DNJ含量与品种、叶位和采摘部位等密切相关,DNJ的合成可能与叶片的生长有关,DNJ合成后通过叶脉和叶柄进而运输到桑树的各个部位.
    • 胡锦; 朱迪; 张恒; 李金星; 夏忠文; 班国军; 高焕晔
    • 摘要: 为探索打顶调控对黔中烟区及黔西南烟区烟叶碳氮代谢主要产物的影响,本试验研究黔西县林泉镇与安龙县普坪镇'云烟87'在打顶后不同时期的烟叶糖碱变化规律.结果 表明,(1)烟叶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在两个烟区随烟叶部位变高和打项后烟叶采收时间的延长均呈不断下降的趋势.(2)烟叶中总氮含量在两个烟区均随烟叶部位变高呈现上升的趋势;在烟株打顶后随时间的延长,烟叶中的总氮含量呈下降趋势.(3)烟碱在打顶调控前分配给下二棚的最多,随着部位的升高,烟碱含量下降;打顶调控后,随着时间的延长,两个烟区各部位烟叶烟碱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4)从两个烟区来看,黔中烟区在打顶后相同时间段、相同部位烟叶的总氮和烟碱含量高于黔西南烟区,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则低于黔西南烟区;黔中烟区的下二棚采收时间为打项后7d,黔西南烟区则是打项后14d.两个烟区上二棚和腰叶的采收时间均为打项后14 d;打顶后21d,两个烟区的项叶均可采收.本研究可为解释黔西南烟区的高糖低碱及探索两个烟区适宜的田间烟叶采收时间提供重要参考.
    • 毛佳琦; 郑允允; 张二强; 王培; 付玉洁; 王瑶
    • 摘要: [目的]探讨烟叶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受控因素,为烟草种植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及生态适应性机理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国西南、东南、长江中上游和黄淮4个主要一级烟草种植区生理成熟期烟叶进行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分析.[结果]供试烟叶样本δ13C值分布在-27.76‰~-25.39‰,平均值为-26.46‰.烟叶δ13C值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经度每增加1°,烟叶δ13C值减小0.09‰;与纬度呈二次抛物线关系.不同叶位烟叶δ13C值具有显著差异,表现为上部叶片>中部叶片>下部叶片.4个种植区烟叶δ13C值为西南种植区≈黄淮种植区>长江中上游>东南种植区.利用碳同位素对不同香型烟叶聚类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清香甜香型和醇甜香型烤烟能够被明确聚类,而对焦甜焦香型、清甜蜜甜香型、焦甜醇甜香型和蜜甜香型4种香型烤烟没有明显的聚类效果.[结论]烟叶稳定碳同位素组成与经度呈负相关关系,与纬度呈二次抛物线关系,不同叶位烟叶稳定碳同位素组成不同,利用δ13C值可以对清香甜香型和醇甜香型烤烟进行有效聚类.
    • 仰勇; 沈维治
    • 摘要: 以粤桑11号桑品种不同叶位为原料,采用优化后的加工工艺制备桑叶乌龙茶,通过对所制茶样进行活性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总多酚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叶位Ⅰ和叶位Ⅱ总多酚含量均显著高于叶位Ⅲ;总多糖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叶位Ⅱ含量最高,其次是叶位Ⅲ,叶位Ⅰ含量最低;游离氨基酸总量和水浸出物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含量均为叶位Ⅲ>叶位Ⅱ>叶位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