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史家

史家

史家的相关文献在1952年到2022年内共计84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史学理论、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4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篇;相关期刊469种,包括江汉论坛、求索、人文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历史·史学·社会"学术研讨会等;史家的相关文献由791位作者贡献,包括瞿林东、张广智、当年明月等。

史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42 占比:99.64%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2 占比:0.24%

总计:845篇

史家—发文趋势图

史家

-研究学者

  • 瞿林东
  • 张广智
  • 当年明月
  • 林聪文(图)
  • 舒展
  • 方成
  • 王东
  • 许凌云
  • 陈光崇
  • 陈其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方华(文/图)
    • 摘要: 立祠祭项羽自古以来,成者王侯败者寇。在这样一种中国文化环境里,从史家到文人,乃至普通百姓,竟给予了一个“败寇”少有的推崇和尊敬。史家以王侯的规格为其立传,文人墨客以赞颂英雄的笔墨感叹抒怀,老百姓则给他立祠供奉。这个人,就是秦末楚汉相争时期的西楚霸王——项羽。
    • 李斌
    • 摘要: 何刚兄的新著《中国现代史学与史家脞论》即将出版,我有幸读到书稿,觉得有话要说。何刚兄是我十多年的老朋友了,收入本书中的很多文章在发表之初我就拜读过了,这次系统学习,又获得很多启迪。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一如何刚兄的为人:平实而低调。
    • 陈武
    • 摘要: 一个去北大荒寻找灵感的年轻作家,意外住进了当地村民老史家中,也结识了史家三个美丽的女儿。冰天雪地难掩村民们的热情,不动声色下尽是细密的心事。很快年轻人便发现,除了如诗如画的美丽,这片茫茫雪原之下还藏有难言的秘密——老史的心机和少女们的心思。
    • 杨绪敏
    • 摘要: 刘知几在《史通》中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以"多讥往哲,喜述前非",甚至疑古、惑经,诽议上圣而被后人指斥为"名教罪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他却是一个谨小慎微、明哲保身的谦谦君子.这种双重人格的形成与他本人的境遇和当时的大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封建专制统治者的高压政策造成了他性格的扭曲.面对严酷的现实,他不敢也不愿抗争,采取了随波逐流、与世沉浮、明哲保身的消极态度.而在学术领域,他不改耿直刚正的本性,勇敢地拿起批判的武器,矛头直指被封建统治者奉为神圣不可动摇的儒家经典,并实事求是地评说历代史籍的长短得失,表现了一个正直史家所应具有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 刘明
    • 摘要: 贾谊创作的《过秦论》名篇包括上和下两篇,经文本的细读,上篇中的部分文句存在模拟李斯《谏逐客书》之处,只是略经改写.此例是贾谊曾阅读李斯作品的明证,也是创作风格受到李斯影响的印证.另外上篇和下篇对赢政的称谓有不同,上篇称"始皇",下篇则称"秦王",经考察,这符合贾谊创作的原貌.此称谓不同之例,表明上下篇并非创作在同时,上篇创作于文帝初年,下篇则应创作于贾谊任梁怀王太傅期间,属对上篇的补写.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所录《过秦论》,则统一改写为"秦王",以弥合上下篇称谓不同之间的矛盾,而褚少孙《陈涉世家》所录的上篇则保留称"始皇"的旧貌.这样便出现同是录在《史记》里的上篇,却存在不同文字面貌的现象,改写是造成这种异貌的主要方式.
    • 刘明
    • 摘要: 贾谊创作的《过秦论》名篇包括上和下两篇,经文本的细读,上篇中的部分文句存在模拟李斯《谏逐客书》之处,只是略经改写。此例是贾谊曾阅读李斯作品的明证,也是创作风格受到李斯影响的印证。另外上篇和下篇对嬴政的称谓有不同,上篇称"始皇",下篇则称"秦王",经考察,这符合贾谊创作的原貌。此称谓不同之例,表明上下篇并非创作在同时,上篇创作于文帝初年,下篇则应创作于贾谊任梁怀王太傅期间,属对上篇的补写。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所录《过秦论》,则统一改写为"秦王",以弥合上下篇称谓不同之间的矛盾,而褚少孙《陈涉世家》所录的上篇则保留称"始皇"的旧貌。这样便出现同是录在《史记》里的上篇,却存在不同文字面貌的现象,改写是造成这种异貌的主要方式。
    • 范有为
    • 摘要: “威武南巡”是发生于明武宗正德十四年的一起重大事件,史家对朱厚照此举议论纷纷。但南巡之事却以别样的姿态存留于南京文人作品之中。通过南京文人对“威武南巡”的反复吟哦,可以对这一事件和明武宗生成新的认识。
    • 王晴佳
    • 摘要: ―、何谓“史学史”?如果说历史研究以过去为研究对象,那么史学史的研究对象则是历史学家的过去。通俗地说,史学史就是研究历史是怎样被书写的。英文historiography一词,系指历史的书写,亦即“历史编纂学”。不过,有时英文中也会用history of history来指称史学史,因为history一词既有“过去发生的事情”的意思,也有“书写、记录的历史”的意思--后者与historiography相类。近代以来的史学史研究,常以著名史家的代表性著作为主要内容。
    • 樊国相
    • 摘要: 晚明何乔远兼具儒者、史家、文士三重身份,其各类著述富含诗文批评思想.作为儒者,他主张文以载道,推重温厚和平的文风,寄望以此挽救明代诗文创作之弊,具有鲜明的经世致用倾向;作为史家,他认为明代诗文发展面临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困境,故当在复古的基础上融入作家个性与时代精神,以此创作属于明人的一家、一代诗文,表现出理性通达的史学精神;作为文士,他视诗文创作为富于创造而又极困难的精神活动,表现出重气重廉的散文观与重情重声的诗歌观,较为切近诗文创作的艺术规律.作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何氏的诗文批评思想既是对明代诗文创作的一次自觉总结,也对明清之际的诗文批评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 屈濤
    • 摘要: 東漢後期儒者相互標榜的風氣,長期以來被學者視作觀察漢魏之際變化的重要現象。南朝史家對此已有論述,“標榜”一詞即出自《後漢書·黨錮列傳》。范曄在描述第一次黨錮事件的影響時,論及“自是正直廢放,邪枉熾結,海内希風之流,遂共相摽搒,指天下名士,爲之稱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