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可溶性淀粉

可溶性淀粉

可溶性淀粉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95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轻工业、手工业、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9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45467篇;相关期刊127种,包括企业科技与发展、人参研究、大连工业大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2012氨基酸、有机酸产业发展论坛、全国第18届有机和精细化工中间体学术交流会、江苏省颗粒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江苏省应用化学、生物颗粒学与粉体领域学术研讨会等;可溶性淀粉的相关文献由532位作者贡献,包括李雪晶、任利亭、姬广斌等。

可溶性淀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9 占比:0.33%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45467 占比:99.65%

总计:45625篇

可溶性淀粉—发文趋势图

可溶性淀粉

-研究学者

  • 李雪晶
  • 任利亭
  • 姬广斌
  • 马武科
  • 马莉娟
  • 丁芳
  • 于金刚
  • 何蔚荭
  • 刘光海
  • 刘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肖亚雄; 石晴; 冯其明
    • 摘要: 通过单矿物浮选实验、动电位测试及吸附量的测定,揭示了可溶性淀粉在长石与石英浮选分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采用十二胺(DDA)和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作为混合捕收剂,可溶性淀粉对长石与石英皆有抑制作用,相对而言可溶性淀粉对石英的抑制作用较强,对长石的抑制作用较弱;动电位测试表明,长石在可溶性淀粉中的zeta电位相对于在纯水中的zeta电位只是略微向正方向移动,pH值为5~7的范围内,石英在可溶性淀粉溶液中的zeta电位明显向正方向移动;吸附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在中性矿浆条件下,淀粉用量在20-80 mg/L的范围内,其在石英表面的吸附量大于在长石表面的吸附量,淀粉阻碍了捕收剂在石英表面的吸附,因此淀粉能够有效地抑制石英,而对长石抑制作用较弱。
    • 鲁元竞; 魏永起; 周双喜; 魏星; 姚武; 喻乐华
    • 摘要: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中心复合设计(CCD)法设计了3D打印石膏粉末流动性优化试验,考察疏水性纳米二氧化硅和可溶性淀粉掺量对3D打印石膏粉末流动性的影响,并对优化效果下制备的3D打印粉末进行打印机铺粉、表面形貌和流速的分析、验证。结果表明:在疏水性纳米SiO_(2)掺量为1%(质量分数)、可溶性淀粉掺量为3%(质量分数)的条件下,石膏流动性能改善效果最佳,相较于未改性的石膏提高了38%,得到了响应变量粉末流动性与疏水性纳米二氧化硅和可溶性淀粉掺量的非线性回归方程,流动性最佳优化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仅为0.31%;最佳优化条件下,改性石膏粉末流速为3.16 g/s,可连续流动,粉层表面均匀无明显缺陷。本研究提高了石膏基粉末3D打印的精确度,有利于石膏材料在3D打印中的应用。
    • 张程慧; 冯叙桥
    • 摘要: 目的:采用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法优化α-淀粉酶的反应体系.方法:以淀粉为底物对象,以可溶性淀粉浓度、α-淀粉酶浓度、反应时间为考察因素,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 实验设计方法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α-淀粉酶作用底物时的反应速度的影响.结果:建立α-淀粉酶酶反应体系的最佳反应条件为12.0 mg/mL 可溶性淀粉、1.50 U/mL α-淀粉酶、10.0 min反应时间,在此条件下,α-淀粉酶表现出的反应速度达到(19.53±1.74)mmol/(L·min),接近模型中的预测数值18.75 mmol/(L·min).结论:此优化α-淀粉酶酶反应体系的方法可行,能够使α-淀粉酶在反应过程中发挥的酶活最大化,为日后在此体系下进行糖苷酶抑制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张楠; 苏姗; 朱佳诗; 崔鹏
    • 摘要: 文章以淀粉(starch,St)、丙烯酸(acrylic acid,AA)和丙烯酰胺(acrylamide,AM)为主要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高吸水性树脂.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法研究单体AA与AM摩尔比对高吸水性树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备St-g-AA-AM高吸水性树脂的优化工艺条件如下:淀粉质量为2g,单体与淀粉质量比为8:1,过硫酸铵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用量分别为淀粉用量的2% 和0.5%,AA与AM摩尔比为16:6,AA中和度为85%,此条件下制备的树脂吸水倍率为1089.65 g/g.微观表征证实,A A和A M成功地接枝到淀粉上.
    • 赵天楚; 尹思迪; 胡光凯; 黄涛; 俞昊
    • 摘要: 通过调整常规碳气凝胶的制备工艺,将聚丙烯腈(PAN)预氧化纤维炭化步骤提前,制备PAN基碳纳米纤维(CNF);以CNF作为气凝胶骨架、可溶性淀粉(Starch)及水性聚氨酯(WPU)作为纤维黏合剂,通过冷冻干燥、热处理的方式制备WPU/Starch复合增强CNF气凝胶;研究了Starch及WPU的添加质量比对CNF气凝胶的微观形貌、疏水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WPU与Starch在气凝胶热处理过程中发生了热交联,CNF气凝胶的纤维之间形成的薄膜为蛛网状多孔结构,内部呈现层状结构,有利于提高CNF气凝胶的疏水性和回弹性;随着WPU添加量的增加,CNF气凝胶的疏水性逐渐提高,当WPU与Starch的质量比为2.0:1.0时,CNF气凝胶的水接触角为150.8°,达到超疏水的疏水性能,且对常用的有机试剂表现出良好的吸附能力;当WPU与Starch的质量比为1.5?1.0时,CNF气凝胶在60%形变下压缩循环500次后塑性形变仅9.6%,所承受的压缩应力保持初始状态的85.4%,具有良好的回弹性.
    • 苗秀荣; 王雪萍
    • 摘要: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加入一定比例的β-环糊精,在高温水浴中使其糊化,得到水相;其次以大豆油作为油相的主要成分,并加入一定的复配乳化剂;然后向油相中逐渐滴入水相,在搅拌的作用下加入一定量的环氧氯丙烷交联剂,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得复合淀粉微球.对淀粉微球的溶解性和溶胀度进行了测试,发现经交联制得的淀粉微球溶解性和溶胀度均降低,表明部分淀粉发生了交联反应,对淀粉粒子遇水膨胀有抑制的作用.通过考察不同条件下复合淀粉微球对铜离子的捕集性能,复合淀粉微球在36°C,铜离子初始浓度为6 mg/L,吸附时间为125 min,pH值为6的条件下,吸附效果最佳.
    • 马砺; 刘西西; 周莎莎; 于文聪; 刘尚明; 黄霄
    • 摘要: 以丙烯酸和可溶性淀粉为主要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丙烯酰胺为单体,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高吸水树脂(SAR).通过设计L25(55)正交试验,确定SAR制备条件,并分别添加适量高岭土、蒙脱土、锂皂石制备复合高吸水性树脂.利用FT-lR和SEM-EDS、TG等对复合高吸水性树脂进行表征.考察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液性能与保水性.SAR实验条件为:丙烯酰胺与淀粉质量比5:4、合成温度45°C、引发剂0.13 g、交联剂0.01 g、氢氧化钠9 g.结果表明:此条件下的SAR吸水倍率最大为179.5 g/g,吸盐倍率为70.75 g/g.FT-lR和SEM-EDS结果显示树脂已成功制备.无机物高岭土、蒙脱土、锂皂石的加入提高了SAR的吸液性能及热稳定性,其中含高岭土SAR的吸水倍率和吸盐倍率均达到最大,吸水倍率为245.0 g/g,吸盐倍率为83.3 g/g.
    • 刘晓玉; 李娇娇; 王飞; 汪燕鸣
    • 摘要: 以可溶性淀粉和氧化石墨烯为复合碳源,采用球磨混料和固相反应法制备锂离子电池Li3 V2(PO4)3/C/rGO复合正极材料.研究碳源对材料形貌、 颗粒尺寸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淀粉和氧化石墨烯复合碳源的协同作用下可获得分散性良好的亚微米尺度团聚体颗粒,其电化学性能显著优于单一淀粉或氧化石墨烯为碳源制备的材料.Li3 V2(PO4)3/C/rGO在10C高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达到124 mAh/g,在1C倍率下循环300次的容量保持率达到95%,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使其有望应用于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曾宪阳; 李沅; 陈宪; 赵恒; 刘兆丽
    • 摘要: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氢氧化钾为辅助剂,通过水热法合成炭微球,使用氢氧化钾对其进行活化,在氮气氛围下高温热解制备了球形貌的多孔炭材料;通过FT-IR、BET、SEM对合成材料的化学结构、孔结构和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为模拟目标污染物,对所制备的材料的吸附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当炭微球与氢氧化钾的绝干质量比为1:2时,制备的吸附剂比表面积为533 m2/g,具有规整的球形外貌和丰富的孔道结构,对亚甲基蓝表现出较好的吸附性能,4 h内对10 mg/L亚甲基蓝的去除率达到98%.材料成本低,作为吸附剂在亚甲基蓝水污染处理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