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可控震源

可控震源

可控震源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190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地球物理学、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37篇、会议论文71篇、专利文献46538篇;相关期刊176种,包括地球、物探与化探、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31种,包括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中国石油学会2015年物探技术研讨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九届年会等;可控震源的相关文献由1880位作者贡献,包括陶知非、林君、马磊等。

可控震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37 占比:1.56%

会议论文>

论文:71 占比:0.15%

专利文献>

论文:46538 占比:98.29%

总计:47346篇

可控震源—发文趋势图

可控震源

-研究学者

  • 陶知非
  • 林君
  • 马磊
  • 陈祖斌
  • 姜弢
  • 刘金中
  • 李刚
  • 黄志强
  • 郝磊
  • 赵永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陈习峰; 管文华; 石一青; 庞全康
    • 摘要: 车逻高精度三维工区地表障碍复杂,整个三维井炮正点率只有45.8%。在东部高铁、北部高邮城及西部大运河等地区大范围实施的可控震源使得地震资料联合处理面临较大的挑战,而且实际数据处理中,西部大运河区成像尤其困难。分析认为对于可控震源和炸药震源的联合处理,除相位校正以外,还要重点分析二者面临不同的激发、接收条件及可能的静校正问题。在影响范围达到10 km^(2)的大运河区,根据野外表层结构调查成果,明确了堤坝区可控震源资料时差影响因素,并构建了堤坝区表层速度模型。最终依托可控震源最小相位化校正、基于堤坝模型的静校正及剩余静校正完成了两种震源数据的相位和时差校正,提高了大运河堤坝区地震资料成像质量。
    • 苏云; 游洪文; 李令喜; 孟凡冰; 李敏杰; 唐娟; 谢金丽
    • 摘要: 银额盆地拐子湖凹陷沙漠探区特殊的地形、地貌条件对地震资料的激发和接受产生不利的影响,其表层被巨厚且松散的沙土覆盖,沙丘厚度在50~100 m间。在该区开展可控震源采集时,受可控震源机械特征和近地表结构双重影响,在近道范围内,形成“黑三角”干扰,导致地震记录信噪比低。“黑三角”干扰具有能量强、频带宽、分布广、形态差异大等特征,在共炮点域、共检波点域等单一排列内,无法准确统计其振幅强度,导致压制“黑三角”噪声后残留噪声过多,为此提出先按照共炮—偏移距域进行数据重排,然后进行去噪处理的思路,基于银额盆地拐子湖地区的实际可控震源资料应用,验证了该方法在有效压制“黑三角”的同时,能有效保护近道反射信号,特别是深层弱反射信息,也验证了该方法在提高资料信噪比上的有效性。
    • 亓增刚
    • 摘要: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煤田勘探开发阶段具有重要作用,为煤矿开采部署工作面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本文以内蒙宝力根煤矿为依托,精细设计了合理的观测系统,充分试验获得了最佳野外施工参数,突出重点对原始数据进行了细致处理,提高了资料信噪比,利用人机联作的方式精细化解释,保证了解释精度,取得了研究区主要可采煤层的精细赋存形态和断层发育情况。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对巷道布设提供了科学指导和参考。
    • 陶知非
    • 摘要: 可控震源是地震勘探中产生地震波的激发源之一,有别于炸药等脉冲源,可控震源激发频率与振幅可控、作业更加安全,现已成为安全高效绿色地震勘探的主要激发源。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可控震源的研发,历经四十载、三代人,走出了一条从引进、吸收到自主可控,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创新超越之路,成为中国石油科技创新自立自强的杰出代表和重要标志。
    • 陈亚萍; 陈刚
    • 摘要: 可控震源作为地震勘查中重要的激发震源,具备频率可控的优势,能够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进行震源分析,研究煤炭勘探中可控震源地震采集技术。基于可控震源激发震波扫描频率,最低频率下设置地震信号采集模型,划分煤炭勘探过程中震源受力限制区间,灰色区域成像扩展震源完成地震信号采集,完成煤炭勘探中可控震源地震采集技术的应用设计。实验结果:采用可控震源地震采集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可控震源的地震采集效率,具有实际应用效果。
    • 张志立; 焦艳艳; 戚宾
    • 摘要: 在使用可控震源地震勘探作业的过程中,尽管其施工效率相对较高,但是在地震资料处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众多的问题,只有对地震资料进行合理的处理,才能推动可控震源地震勘探作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根据可控震源地震勘探作业的基本特点,结合目前常见技术的发展情况,提出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提高地震资料处理质量奠定基础。
    • 罗春波
    • 摘要: 可控震源是种绿色环保、安全高效、可控性强、施工效率高的地震勘探装备,广泛应用于“两宽一高”地震采集中。可控震源振荡器作为可控震源的关键部件,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平板与大地表面接触传递能量。近地表的各种几何及物理因素,影响着可控震源振荡器输出信号的精度、及平板振动力信号的传递。本文通过建立振动模型,研究了不同近地表因素对可控震源激发效果的影响。
    • 王德福
    • 摘要: 为解决目前工程地震勘探中震源能量较弱问题,采用可控震源小型化的方法,将可控震源引入工程地震勘探领域,以提高工程地震勘探的精度和准确性。可控冲击震源工程试验表明:可控冲击震源较锤击震源能量强,可用于高分辨工程地震勘察,探测长度可达180 m;在Ⅲ级围岩地质条件下,可控冲击震源可替代炸药用于长距离超前地质预报。
    • 路交通; 张庆淮; 孟祥顺; 吴安楚; 刘声运
    • 摘要: 可控震源高效地震采集技术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在保障地震数据品质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地震采集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谐波能量衰减规律的时间距离(T-D)高效地震采集参数设计方法,即梯形式T-D规则,替代常规台阶式T-D参数设计,同时利用加滑动时窗来改进T-D质控精度。具体如下:首先在台阶式T-D参数曲线中嵌入斜坡,在短激发距离范围内根据谐波能量随炮检距呈近似反函数衰减特征确定T-D规则中滑动扫描的最短距离,在远激发距离范围内调整斜坡斜率使得T-D变化同谐波能量衰减趋势一致;然后分析对比常规T-D质控及加滑动时窗改进T-D质控方法,指出常规质控方法的不足,最后根据改进方法实现任意激发炮点间T-D质控并识别大量常规质控方法不能发现的废炮。梯形式T-D采集参数设计方法及改进的T-D质控技术在某实际地震采集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既提高了地震采集效率又避免了质量事故的发生。
    • 徐雷良; 张剑; 赵国勇
    • 摘要: 目前常用的可控震源扫描信号相关子波具有较多、较大旁瓣,相关时产生较强的相关噪声,尤其是在中国西部低信噪比地区,严重地影响了地震资料品质。雷克子波虽是旁瓣小、分辨能力强的理想子波,但其能量主要集中在主频段,具有低频成分少、频带窄等问题,不符合宽频带勘探的要求。为此,提出了一种子波旁瓣小、低频丰富、频带宽的阻尼雷克子波,并定义了其计算公式;然后运用阻尼雷克子波进行可控震源宽频非线性扫描信号设计,获得的扫描信号具有频带宽、旁瓣小的特点,并进行了正演模拟;最后通过应用试验对比说明了该方法能够改善可控震源激发效果,提高地震资料品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