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古籍出版

古籍出版

古籍出版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868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2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016篇;相关期刊260种,包括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研究、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三届仲景学说讨论会、第十一届国际出版学研讨会、中国传统文化与2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古籍出版的相关文献由692位作者贡献,包括李鉴、刘洪权、沈益等。

古籍出版—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62 占比:45.75%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32%

专利文献>

论文:1016 占比:53.93%

总计:1884篇

古籍出版—发文趋势图

古籍出版

-研究学者

  • 李鉴
  • 刘洪权
  • 沈益
  • 秋谷
  • 邓韶玉
  • 郎筠
  • 韩亮
  • 傅璇琮
  • 官大梁
  • 徐小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代坤
    • 摘要: 《子藏·儒家部·论语卷》文献编选从层级、空间、取舍三个维度进行考虑,首先以《论语》为中心文本,围绕中心逐层收集文献,然后在横纵空间上布局和安排文献,最后权衡文献的影响和重要性,考量版本,进行取舍,确定文献数量和规模。
    • 毛瑞方
    • 摘要: 中国古籍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与感染力。文献典籍能够代代传承,主要依靠古籍研究、古籍保护与整理以及古籍出版与流通等。新时代,古籍出版社及相关从业者应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认识中国古籍整理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做好古籍保护与古籍整理工作:保持和加强古籍整理工作的专业性和严谨性、培养和输送高质量古籍专业人才、建立古籍研究机构与古籍出版机构的合作平台、为古籍出版管理和规划部门等相关管理部门输送智库资源。
    • 严峰; 顾雷
    • 摘要: 2022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提出“提高古籍保护水平”“提升古籍整理研究和编辑出版能力”“加强古籍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做好古籍工作”。文章基于《意见》精神,认为大学出版社应当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发挥自身优势,以知识服务为办社宗旨,通过不同的联合方式,整理研究、编辑出版、保护利用古籍,探索“古籍+”工作新范式,做好“中间人”,不断激发古籍活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张继海
    • 摘要: 古籍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和载体。推进古籍保护、整理和利用工作,对厘清中华文化脉络、传承宝贵遗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引发了相关领域从业者及学者的广泛关注。文章分析《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中的具体内容,从古籍出版工作实践角度出发,探讨新时代古籍工作的全局性及古籍出版工作质量的着力点,以期为进一步落实文件精神,做好古籍出版和数字化工作提供借鉴。
    • 宁稼雨
    • 摘要: 一出精彩的戏剧,分别要由台前的演员和幕后的导演共同合作完成。自导自演的成功案例或许是有的,但并不常见。不过,类似台前幕后连璧成功的故事,在中国古籍出版的最高府邸--中华书局却上演了真实版本。故事的主人公就是程毅中先生。所谓台前,是指他在古代小说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成就,而所谓幕后,是指他又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华书局整理出版大量文学古籍的规划师和操盘手。
    • 王延红
    • 摘要: 古籍点校是对古籍标点、校订的简称。在点校古籍的过程中,点校者会融合编辑、校对、批注、点评等方法,将古籍整理成内容可靠、便于进一步阅读和研究的出版物。一本精良的点校本古籍的点校过程和方法对当今的图书编校工作具有极大的启发作用。汝企和先生点校的《续编两朝纲目备要》自1995年7月由中华书局出版以来,因点校质量高,备受学界好评。2013年11月重印,足以证明该点校本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文章谨以《续编两朝纲目备要》点校本为例,就古籍点校对图书编校工作的启示加以详细分析和说明。
    • 吴长青
    • 摘要: 经过多年的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加速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成为促进我国消费升级、经济社会转型、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推动力。进入21世纪以来,出版业经历了从数字出版到深度融合的发展阶段。政府出台的各类文件为出版业融合发展作了全面部署,为出版单位探索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领域提供了行动指引。古籍出版应顺势而为,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发展道路,向深度融合领域前进。
    • 宋一明
    • 摘要: 古籍深度整理,主要是在新文化运动前后新式标点符号推广以后,在用不同版本校勘、用新式标点符号标点的基础上,再采用传统的注释方法对古籍做进一步阐释性整理,也应包括版本系统复杂古籍的系统性校勘与系统性辑佚。其历史渊源与主要形式承袭传统注释,但在学术视野上与传统的注释有所区别。目前从事古籍深度整理,宜充分利用前人基础,有所侧重且留意与古籍研究的边界,做成与时代、环境、学术条件相匹配的成绩。
    • 张彧
    • 摘要: 古籍工作是燕京大学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古籍收藏方面,燕京大学图书馆以哈佛燕京学社资金购入大量古籍,成为院校合并之后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存藏的重要基础.在古籍编目方面,燕京大学图书馆采用"汉和图书分类法"进行编目,还编有《燕京大学图书馆目录初稿(类书之部)》《中国地方志备征目》等专科目录.在古籍借阅方面,建设有完备的借阅制度,还通过举办古籍展览,办《燕京大学图书馆报》等形式为读者提供服务.在古籍出版方面,通过石印、铅印、传统刻版等形式出版了以《燕京大学图书馆丛书》为代表的多部古籍.
    • 张小思
    • 摘要: 在五千年的治水实践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水文化,留下了大量弥足珍贵的水利文献.近年来,在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对水利古籍的整理逐渐深入.其中,古代河工技术类典籍作为水利古籍的代表性文献,在整理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既有古籍整理的共性,又有水利文献自身的独特性.本文以国家古籍资助项目《中国古代河工技术通解》为例,从典籍选录、类型覆盖、调查底本、标点断句、规范用字等方面,对河工技术类水利典籍的整理问题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