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古代艺术

古代艺术

古代艺术的相关文献在1955年到2022年内共计291篇,主要集中在艺术理论、绘画、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9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1495篇;相关期刊204种,包括敦煌研究、丝绸之路、紫禁城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1文化遗产保护及发展国际学术会议、第十二届全国艺术学年会暨“跨界视野中的艺术理论”学术研讨会等;古代艺术的相关文献由262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延才、王诗雨、严风华等。

古代艺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9 占比:2.45%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1495 占比:97.53%

总计:11786篇

古代艺术—发文趋势图

古代艺术

-研究学者

  • 王延才
  • 王诗雨
  • 严风华
  • 刘敦愿
  • 刘轶哲
  • 吴国霞
  • 吴小明
  • 吴江
  • 周来祥
  • 尹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诗雨
    • 摘要: 中国古代艺术时空结构是动态节奏与静态结构的有机统一,主要受尚“化”与执“中”这两种思维模式的影响。尚“化”,偏重道家思想,指向的是动态节奏,呈现的是时空结构的多变性与张力性,集中体现在“化”“游”“远”“逸”四大关键词,而“化”又是“游”“远”“逸”的基本前提和内在推动力;执“中”,偏重儒家与佛家思想,指向的是静态结构,但又静中有动,是时空结构的整一性与圆融性,集中体现在“中”“和”“圆”“通”四大关键词,并以“中”为前提。这是中国古代艺术时空结构区别于其他东西方艺术时空结构的根本之所在,并从自然、生命、主体等三个方面对中国当代艺术时空及其结构创造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及意义。
    • 周小龙; 赵泽琛
    • 摘要: 古希腊的神话与其历史纠合为一体不可分割,其神话源于民间故事及其改写,古希腊宗教文化决定了其艺术特征具有泛神性;而神话故事传播方式决定了其具有多变性。泛神性与多变性两个神话特点影响了古希腊神话艺术品创作与图样形象化的方式。古代艺术家们通过探索得出了神话文本图样形象化的四个原则,而在其原则之中也蕴含了古希腊早期艺术母题的雏形。
    • 杜武杰
    • 摘要: 冬宫博物馆作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有着极为丰富且珍贵的艺术品。文章对冬宫博物馆中所藏具有东方审美的古代艺术品进行浅述,包括馆藏埃及艺术品、希腊艺术品、乌兹别克斯坦艺术品、中国艺术品,之后对这几大艺术进行艺术特征和表现方面的简要对比。
    • 王诗雨
    • 摘要: "梦"与"酒"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的两大意象,其审美特质鲜明又各成体系.然学界对艺术的相关研究目前正处于由单一的价值判断向广阔的时空探索过渡的拓荒阶段,故其艺术精神与时空结构的丰富性与独特性尚未得到充分的关注.中国古代的时空结构是时与位的关系建构,中国古人在对时位关系的不断体认中逐步形成了颇为系统的时空观念,并以"天人合一,时空一体"为其核心主张.中国古代的艺术精神和时空结构创造深受中国传统时空观的影响,力求表现人与宇宙自然的和谐关系,实现主体与客体、虚幻与现实、有限与无限、时间与空间的有机统一.中国传统艺术无论是从儒家思想来看还是就道家思想而言,其实质都是一种"为人生"的艺术.相较于儒家艺术精神中颇为浓郁的仁义道德意味,道家的艺术精神更倾向于"以无目的为目的"的自然流露,而这种"以无目的为目的"的纯艺术精神,便是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核心之所在."梦"与"酒"作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的两大审美意象,其所承载的艺术精神是中国传统艺术核心精神的集中体现,并可大体对应概括为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两部分,具体体现在艺术家之个体精神、艺术作品之价值追求以及艺术意境之审美超越这三个层面;其所营构的艺术时空在虚与实、真与幻、主体与客体、形上与形下等间性范畴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鲜明的结构层次与巨大的结构张力,呈现出中国古代艺术时空结构的本体形态,并蕴含着中国独特的文化理论与哲学思考.
    • 王诗雨
    • 摘要: "光景"是中国古代时空观念的深层意识,亦是中国古代时空一体观的集中体现。其中,"光"是时空意识的初始感知,"景"是时空意识的有形架构。"光景"之形变见证了中国古代时空意识的外在形态,"光景"之义演则包孕着中国古代时空意识丰富的内在意蕴。本文以时空向度为研究视角,从词源学的角度切入,深入考察"光景"的形义演变,对中国古代时空观念的深层意识进行本源式探究及阐释,是清晰把握中国古代艺术时空观念发展脉络的关键,也是探讨中国古代艺术时空观念理论形态的前提基础。
    • 苏金侠
    • 摘要: 中国古代目录学著作中艺术类文献的变化轨迹,暗含着古代艺术内涵的演变过程.通过梳理汉至清代多部公私目录学著作中的艺术类文献,发现中国古代目录学著作中的艺术门类从产生到最终定型,大致经历了唐以前的发端期、唐至宋元的发展期、明代的变革期和清代的定型期四个阶段.目录学著作中的艺术种类经历了"少—多—少"的过程,内容具有"重技艺—艺术并存—以艺为主"的特点.这些变化体现了不同艺术门类之间数量和稳定性的差异,也反映出古人对于艺术的追求从实用性到审美性的转变.
    • 杨化南
    • 摘要: 油画在当今的发展必然要与中国本土的艺术发生关联,油画艺术与中国古代艺术相结合必然会产生表现中国气派的作品.利用中国古代美术资源表现中国文化成为油画家创作的重要方面,基于这一理念考察油画家通过现代主义的表达方式对山水画、传统木版年画、敦煌壁画以及古代园林建筑进行探索性的再造,进而拓宽油画与中国古代美术在创作领域的结合,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重新认识中国古代艺术的文化价值,不断提升民族文化复兴的自信.
    • 沈爱凤
    • 摘要: 丝绸之路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一个渐进的形成过程.最先不过是各区域内小范围内的人员迁徙、往来,而后随着各个相邻区域部族的迁徙和远距离交往,范围逐渐扩大.因此我们要扩大时空来探讨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产生广泛而深入交往之前,各个区域的原初文化或文明已经形成,要探讨丝绸之路古代艺术,首先应当对各个区域原初艺术的分布和交往线路有所了解.丝绸之路文化呈现出多元并存、相互影响的态势,我们必须借鉴和比较各国的文献记录,并借鉴哲学家、历史学家和思想家的种种观念.
    • 张波
    • 摘要: 中国早在夏商周时期已经建立起相当完备的工匠制度、工艺流程,但因为涉及这方面的古文献较少。所以目前学界对中国古代的工匠制度、工种、工艺的研究仍然较少。从《周礼正义》的记载和学界对其所做的研究可以大略看出,中国夏商周时期的工艺制作成就不仅在于其技术性、精湛性,更在于其严格的生产流程、产品规格,以及产品的象征意义和伦理意义,即“礼”的体现。在热议“碎片化”“眼球经济”的今天,若要提倡工匠精神,则这类中华工匠精神传统及其意义值得在文化上予以借鉴。
    • 张波
    • 摘要: 中国早在夏商周时期已经建立起相当完备的工匠制度、工艺流程,但因为涉及这方面的古文献较少,所以目前学界对中国古代的工匠制度、工种、工艺的研究仍然较少.从《周礼正义》的记载和学界对其所做的研究可以大略看出,中国夏商周时期的工艺制作成就不仅在于其技术性、精湛性,更在于其严格的生产流程、产品规格,以及产品的象征意义和伦理意义,即"礼"的体现.在热议"碎片化""眼球经济"的今天,若要提倡工匠精神,则这类中华工匠精神传统及其意义值得在文化上予以借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