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古DNA

古DNA

古DNA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10篇,主要集中在人类学、古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1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6991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西域研究、南方文物、环球科学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古生物学会古脊椎动物学分会第十届年会暨第四纪古人类一旧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等;古DNA的相关文献由220位作者贡献,包括周慧、朱泓、崔银秋等。

古DNA—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1 占比:0.59%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6991 占比:99.40%

总计:17094篇

古DNA—发文趋势图

古DNA

-研究学者

  • 周慧
  • 朱泓
  • 崔银秋
  • 蔡大伟
  • 赵欣
  • 赖旭龙
  • 张全超
  • 杨东亚
  • 王海晶
  • 谢承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郑泽权; 付巧妹; 刘逸宸
    • 摘要: 发酵生产是人类最原始的对微生物的应用和实践,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分子证据的匮乏,人类发酵生产的演变历程及相关发酵微生物的演化和驯化历史尚不清楚。本文以目前最常见的两类发酵食品——酒及发酵乳品为例介绍了发酵食品考古和相关发酵微生物的演化和驯化研究,以及古微生物学和发酵古微生物的研究现状,并讨论了将微生物古DNA技术应用于古代发酵微生物研究的可行性和难点,展示了古DNA捕获技术在本领域的应用潜力,为发酵微生物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王晶; 徐海
    • 摘要: 广泛分布的湖泊为连续沉积和保存历史时期多样化生物核酸分子提供了绝佳的自然档案。随着近年来古DNA提取和测序技术的进步以及组学技术的发展,利用湖泊沉积物古DNA重建古生态演化及其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差异性响应得到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回顾了古DNA研究的历史背景、理论基础,以及湖泊沉积物古DNA保存的影响因素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流程;重点评述了湖泊沉积物古DNA在揭示气候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及流域生态系统演化、物种定殖与外来物种入侵、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生态功能基因演化及其在细胞器基因组和古生态时间序列分析研究中的诸多应用和进展。同时还介绍了当前研究面临的局限和挑战以及组学技术在古DNA研究中的发展概况,分析了当前研究尚存的不足,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努力方向。
    • 卢云
    • 摘要: 2021-27《科技创新(三)》纪念邮票记载了5项科技成果,-5票图名为“古DNA揭秘中国史前人群迁徙动态与族群源流(图1)”,两股有规律地交叉的飘带贯穿整个画面,象征DNA链;丛林中的古代人和高楼下的现代人表现古今对比;背衬是由棕至褐再由绿至蓝的带状波纹,一个小圆圈内画有行驶在海上的小舟,反映了古地层和海洋文化。
    • 刘函
    • 摘要: 传统的考古方法主要依靠人力调查遗址,通过考古人员的主观经验挖掘遗迹,判断文物的历史信息。科技考古指的是利用高新技术手段,进行现代化的古文物挖掘、鉴定工作。随着科技考古理念的诞生,数字考古、古DNA研究等科技考古方法逐渐与传统考古方法相结合,助力考古事业的发展。基于此,现以科技考古与传统考古方法相结合的意义为出发点,探讨科技考古与传统考古相结合的方法,希望能为考古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 吉植; 王传超
    • 摘要: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奖者是著名生物学家、进化遗传学家斯万特·帕博(Svante Paabo)。他通过研究已灭绝古人类的基因组,对探索人类演化作出了巨大贡献。文章介绍帕博及其团队关于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研究和发现,以及古DNA领域近30年的发展和最新成果。
    • 摘要: 考古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它不会成为很热门的专业,所以在宏观层面.考古学科的发展依赖于国家经济的强盛和公众文化水平的提升;从微观来看,干考古这_行则需要兴趣作为动力。——安家瑶。在古DNA出现之前,考古学家根据古代骨骼的形状和人工制造物的类型的演变来推断人群的变动,但是这些数据很难给出一个圆满的解释。而现在通过对古代人类的全基因组测序,我们可以了解到栩栩如生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细节。
    • 莱利·布莱克; 施怿(翻译)
    • 摘要: 从骨骼和牙齿化石的记录情况可以推断出,加拿大育空地区最后的猛犸象在大约12000年前就已经灭绝了。但是,使用新的基因取样技术得出的结果却表明:它们与野牛和麋鹿在北极苔原上共同跋涉的时间,比我们预期的多出数千年。它们的故事就埋藏在土壤中。骨骼化石能提供丰富的史前遗传信息,但它们并不是唯一的信息源。从冰河时代脱落的皮肤细胞到松针,都可能成为储存在土壤中的基因记录。长期以来,古生物遗传学家一直在从土壤中提取和分析“环境DNA”,但如何在不破坏这些脆弱线索的前提下去除其中的非DNA物质,—直是一项令人生畏的任务。
    • 白帆; 张明
    • 摘要: cqvip:东亚与东南亚在地理上紧密相连,文化上相互影响。从史前到历史时期,两地一直存在着人群迁徙和融合,而古DNA研究提供了有别于传统考古学和现代人群遗传关系的新见解。
    • 蔡大伟; 张乃凡; 赵欣
    • 摘要: 家养动物的起源与扩散与农业起源、古代贸易、文化交流密切相关,一直是考古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山羊(Capra hircus)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之一,为早期人类提供了重要的肉食资源、奶、羊毛和毛皮,在古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在中国,由于早期动物考古研究的局限性,动物考古学家并没有仔细区分考古遗址中出土的绵羊和山羊,而是笼统地以羊来代替,导致我们对山羊在中国的起源、驯化及其传播情况并不十分清楚.本文系统整理了中国古代遗址中出土的山羊资料,同时结合现代山羊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以及古代山羊的古DNA研究,阐述了中国古代山羊的起源与扩散过程,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
    • 王李玲; 胡靖扬; 匡卫民; 于黎
    • 摘要: 非损伤性取样被广泛应用在动物保护遗传学、分子生态学和分子进化等研究领域.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基因组学时代的到来,如何从非损伤性取样样品中获取能够用于进行基因组测序的高质量DNA是研究者面临的难题.本文总结和比较了非损伤性取样中最常用的粪便样品和考古材料或博物馆标本两类样品中富集宿主DNA的方法及应用,以期为非损伤性取样在动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