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口头文学

口头文学

口头文学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28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文学理论、音乐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8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690篇;相关期刊206种,包括新华文摘、思想战线、新疆社会科学(汉文版)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南方丝绸之路与中华文化传播学术研讨会、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中国文学史学科百年学术研讨会等;口头文学的相关文献由252位作者贡献,包括丁伟、钱志熙、黄中祥等。

口头文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8 占比:14.08%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30%

专利文献>

论文:1690 占比:85.61%

总计:1974篇

口头文学—发文趋势图

口头文学

-研究学者

  • 丁伟
  • 钱志熙
  • 黄中祥
  • 侯仰军
  • 刘守华
  • 刘晓春
  • 夏艳
  • 安少龙
  • 巫瑞书
  • 张道一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杰克·齐普斯; 莫愁(译)
    • 摘要: 历史上灰姑娘故事圈语义力量的转换,表明了一种乌托邦需求,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希望改变生活轨迹的诉求。通过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的转换,我们能够看到童话作为神话和反神话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神话和反神话在涉及教育与文化的社会改革方案中产生了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毕竟讲述或写作童话是由说或做来完成的,因此,讲童话、写童话也是一种掌握知识、权力,掌控自身命运的途径。
    • 夏云冬
    • 摘要: 佤族春节仪式歌是佤族民众以口头方式演述的民间活态文学作品。耿马县翁达村佤族春节仪式歌的演述,是用以祝福、娱乐及教育民众的节日活动。仪式歌吟唱者在歌词创作中,不仅善用四音格词、韵语和修辞等艺术手法,还能巧妙地把当地的其他民俗融入歌中。借助这些创作技巧,更能深化仪式歌演述对民众认知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也更能强化仪式歌演述所发挥的伦理道德教化功用。
    •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 摘要: 民间文学,又称口头文学,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态,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我们的社会生活、文化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应地,民间文学研究也一直相当活跃。《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21年新设“民间文学研究”栏目,意在给民间文学研究者提供一个展示研究成果的平台。栏目主要刊载民间文学理论探索以及神话学、传说学、故事学、歌谣学、史诗学等方面的新作,介绍各种研究理论和方法,也可以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分析具体民间文学作品,也可以对民间文学资源转化的案例加以分析。为呈现更多研究新成果,特向海内外相关研究者征稿,竭诚欢迎专家学者、青年才俊赐稿。本刊对于学术水平高或者有创新性的稿件,以及有研究课题或基金项目等成果的论文,经评审后将优先发表,稿酬从优。
    • 葛玲
    • 摘要: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民族村寨利用好自身的民族文化资源势必会丰富乡村基础建设,也是激活民族村落的关键所在。在这其中,口头文学资源成为了民族文化资源中的重要一环。文章以赫哲族民族实践为例,对其口头文学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进行分析,通过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族村寨对口头文学符号化提炼,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实施中的文化建设提供案例参考与借鉴意义。
    • 牛莹
    • 摘要: 通过阅读葛水平的小说,我们可以发现,她总是习惯用与民俗有关的内容来丰富和演绎小说。因此,本文旨在通过浏览和分析文本,将在其几篇代表性小说中所发现的民俗元素为切入点,来明确一个选题方向和独特的写作角度,探析民俗元素在其小说文本中的分布和分类,及其对文本的影响和作用;并由此开拓思维,试图为当下对其作品的研究进行丰富、填充,乃至可以提供另一个分析的角度和路径。
    • 陈亚文; 易德波(译); 米锋(译)
    • 摘要: 该书为丹麦汉学家易德波(Vibeke Bordahl)在中国口头文学研究领域的代表性著作。全书以她在扬州“走街串巷”获得的丰富翔实的田野调查资料作为基础素材,从语音学、西方叙事学、口头文学等视角对扬州评话进行了独特的观照,不仅令读者窥见这门口头艺术的瑰丽迷人,更为中西方口头文学的研究搭建起一-座意义重大的桥梁。此书由易德波撰写的英文版博士论文(The Oral Tradition of Yangzhou Storytelling)翻译而来,并在原论文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修订。
    • 胡映泉; 凌林(图)
    • 摘要: 本篇所谈的"平话"不是指在我国古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有说有唱的口头文学形式,而是指福州一带的方言即福州话。方言是我们真正的母语,我们一生下来就生活在它的空气里,一天到晚耳朵听到的、嘴里讲出的都是这种地地道道的家乡话。我小时候乡下电视机还很少见,也很少有外地人,因而很少有机会听到普通话,更甭说讲普通话了。后来到外地上大学需要讲普通话了,就感到有一种严重的先天不足.
    • 张怡
    • 摘要: 中世纪德语文学中流传下来的英雄人物、传说、诗歌对德国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后世德语作家灵感和隐喻的来源,并在近现代德语文学中得到继承、升华和反思.由于语言与文化的距离,中国日耳曼学者在研究中世纪德语文学时面临比德国学者更多的困难和挑战.深入了解中世纪德语文学的二语性及相关学科知识、了解基督教对德语文学创作的影响和中世纪文学与当时历史和社会的关系等问题是研究中世纪德语文学的前提和关键.
    • 闫铮
    • 摘要: 正定是歌谣之乡,《正定歌谣》是关于正定民间口头文学的成果集.《正定歌谣》的出版难点反映了民间文艺出版存在的一些问题,民间文艺出版机构要勇担重任,争取政策和项目资金支持;深入调研,关注优秀作者的发现和培养;推进融合出版,引发读者共鸣,进而加强民间文艺的出版、研究、宣传工作,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 张杰兰
    • 摘要: 评书是一门独特的"说话"艺术,以一人饰多角的方式,通过说、演、评、博的技能,跨越时空限制的手段来J展现历史事件、现实生活或神话传说.评书作为古老的中国传统口头讲说表演艺术形式,于宋代开始流行,其具有口头文学的典型特征:语言通俗浅显、生动形象,突出人物个性化及环境情境化等.与其他传统曲艺形式不同,评书的故事性较强且篇幅一般较长,书中人物众多、情节复杂,但故事结构比较简单,细节描写较多.绝大部分的评书作品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法流传下来的,不同地域、不同流派、不同演员对同一部作品的处理方式都会有所不同,这是评书语言的显著性特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