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叙事声音

叙事声音

叙事声音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17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世界文学、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0篇、专利文献12126篇;相关期刊138种,包括文教资料、黄冈师范学院学报、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等; 叙事声音的相关文献由172位作者贡献,包括代莲、陈淑华、魏恩文等。

叙事声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0 占比:1.38%

专利文献>

论文:12126 占比:98.62%

总计:12296篇

叙事声音—发文趋势图

叙事声音

-研究学者

  • 代莲
  • 陈淑华
  • 魏恩文
  • 严雯丽
  • 何新敏
  • 刘娜
  • 刘琳
  • 吴瑜
  • 姚娜
  • 张勉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作者

    • 冯源
    • 摘要: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珀涅罗珀记》戏仿《奥德赛》,用多元化的叙事声音重述了史诗中的故事。女性叙事主体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男性叙事和男性权威,表明了作者的女性主义观点。此外,个人型声音、男性声音和集体型声音等多元化的不同的叙事声音相互碰撞,在叙事的过程中分别建构起了自己的权威,逐渐揭开被官方叙事掩盖的故事真相,表明了权威的不可靠性和真相的不确定性。
    • 丁礼明; 高若云
    • 摘要: 加拿大当代女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长篇小说《可以吃的女人》,细腻而深刻地描写了女主角玛丽安在长期遭受职场和生活的双重压制下,逐渐开始主动抗争,最后寻回自我的曲折历程。文章以女性主义叙事学代表人物苏珊·兰瑟的叙事声音为理论框架,通过对文本叙事技巧探究,分析小说在个人型叙事声音和作者型叙事声音结合作用下,女主角玛丽安如何在寻觅自我过程中重塑女性气质,获得意识觉醒以及阿特伍德如何隐藏在作品背后构建女性作家叙事权威,以此揭示当代社会女性性别政治斗争的现状,传递女性之声。
    • 李晓
    • 摘要: 《他们眼望上苍》是赫斯顿的经典代表作之一。该小说在内容上不仅颠覆了传统的西方社会中以白人及男性为中心的思想,同时在叙事以及伦理选择等方面也表现出了很多的艺术特色。本文从叙事声音和伦理选择的角度出发,基于叙事学的自由间接话语理论,对小说中的珍妮声音的消逝到重现,以及在伦理困境下做出的选择进行分析,从而揭示珍妮完成了作为一个女性独立意识的追寻之旅。
    • 李艳非; 宋根成
    • 摘要: 露西亚·柏林的短篇小说《清洁女工手册》体现了其具有个性的叙事技巧以及高超的叙事布局能力。第一人称同故事叙事者保证了叙事的张合有度,开合自由。第一人称固定式内聚焦手法的采用保证了主人公声音可以推向台前,使读者信服,同时多种叙事声音的存在也弥补了第一人称内聚焦的缺陷。对叙事时间的把握更是体现了作者的匠心所在。
    • 马哲
    • 摘要: 小说《紫颜色》是美国现代著名女作家沃克的代表作。很多学者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剖析该作品,也有学者讨论这部小说的叙事技巧。苏珊·兰瑟和罗宾·沃霍尔提出的女性主义叙事学,通过对主人公叙事声音的分析,解读和探讨沃克对女性权威的身份建构,体现了女性主义批评与叙事技巧的有效结合。同时,沃克在这部作品中有效地消除男性话语的支配权,建立女性自己的叙事权威,有助于读者进一步理解该小说中沃克的创作意图。
    • 刘云
    • 摘要: 用后经典叙事学理论考察麦家小说,可见其叙事话语中体现出较鲜明的男性性别模式,主要表现在:一,塑造男性威权形象,强化男性叙事权威;二,将女性叙事设置为男性主体叙事的补充,使女性叙事边缘化,弱化女性叙事权威;三,用男性叙事解构女性叙事,降低女性叙事的可靠性。另外,麦家小说中女性的叙事声音总是表现出情绪化、非理性、个人性、私密性的特征;而男性叙事声音则更多与宏大叙事相关联,体现出社会性、公共性色彩,并且对与男权社会规范不相符的女性进行批判。通过这种男性中心的叙事策略,麦家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多沉稳、理性、智慧、伟岸,而女性形象则基本与之相反,从而或隐或显地传达出麦家男性至上的性别观念。
    • 陈泽帆; 陈穗湘
    • 摘要: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的《蛇结》是一部书信体小说,叙述者路易讲述了他对妻子和子女的仇恨以及想要剥夺他们继承权的计划。然而,在故事的结尾,他却发现了自己的错误,重新找回了爱和信仰。小说的力量不在于情节的发展,而在于叙述者的不可靠叙述及其修正。通过对小说叙事声音的分析,我们将阐明小说的叙述者与受述者、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的关系,挖掘小说的不可靠叙述及其修正,发现作者通过叙事技巧表达的对叙述者的同情,最终揭示小说的意义以及莫里亚克关于家庭、爱、信仰的看法。
    • 王江平; 代立
    • 摘要: 叙事视角和叙事声音的关系究竟如何,在文学叙事学的研究中,有着不同的认识,两者关系从一致性、同步性的混成状态走向差异性和边界不断明晰的状态,进而在特定条件下不断融通裂变,这些现象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在新闻叙事学的实践中,类似的变化也同样存在,只是具体到新闻叙事文本,呈现着特殊形式,在叙事文本中,视角和声音复杂交织在一起,集中体现着新闻文本的特质.
    • 梅佳
    • 摘要: 索杰纳·特鲁斯是19世纪中叶美国废奴运动的杰出领导人和女权主义的早期倡导者,其自传《北方黑奴:索杰纳·特鲁斯叙事》讲述了身为女奴的特鲁斯在纽约州1827年奴隶制即将废除之际所受到的来自种族和性别的迫害与暴力。《紫颜色》是美国20世纪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长篇小说,小说展现了女主人公深受性别和种族双重压迫的悲惨遭遇以及她面对压迫的反抗。两部作品都是从女性主义视角来呈现,而且巧妙地把叙事技巧与性别政治结合起来,揭示黑人女性的自我经历、自我认同的成长历程,为处于社会最底层的黑人女性实现叙事话语权威作出贡献。
    • 刘佳
    • 摘要: 传统观点认为,《堂吉诃德》的写作动机是清除骑士传奇对人们的不良影响,也确实实现了这一目标.但现代研究者越来越认识到这一努力的结果是背反的,它在表层上解构了骑士传奇的装腔作势,却在深层上让骑士传奇模式得以重生.这种"解构-重构"的张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维度:其一戏仿手段令文本在"肯定-否定"双重力量中互相指涉;其二多重叙事声音弱化了作者话语的权威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