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受案范围

受案范围

受案范围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1274篇,主要集中在法律、法律、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57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20547篇;相关期刊618种,包括法学、法律适用、法制博览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2014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五届知识产权论坛、教育行政诉讼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第四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等;受案范围的相关文献由1277位作者贡献,包括莘素、姜明安、江必新等。

受案范围—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57 占比:5.76%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20547 占比:94.16%

总计:21821篇

受案范围—发文趋势图

受案范围

-研究学者

  • 莘素
  • 姜明安
  • 江必新
  • 刘德生
  • 唐业继
  • 应松年
  • 康文杰
  • 朱叶
  • 杨伟东
  • 王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韩超
    • 摘要: 2020年以来,多部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进行了修改,2020年1月1日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施行,2021年9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施行,2021年11月1日《浙江省土地管理条例》施行。这些法律法规对土地征收产生深远影响,必将有力推动征地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征地程序。笔者在此对征地全过程行为的可诉性、受案范围、适格原告、被告、起诉期限、保障被征地农民权益等方面进行逐一分析,研究法律风险,以期规范征地行为,降低行政败诉风险。
    • 高瑞
    • 摘要: 近年来,检察机关积极办理“等外”领域的公益诉讼案件,引发了学界对“等外”探索的合法性关注。该文首先通过法理分析,证成“等外”探索的合法性,为“等外”探索的全面开展创设了前提条件;并在对检察机关的“等外”探索的现状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检察公益诉讼受案范围拓展的一般性判别标准。在今后检察公益诉讼的“等外”探索中,既要符合形式意义上的合法性要求,还要满足实质意义上的公共利益标准。
    • 程镜戎
    • 摘要: 受案范围是行政诉讼中一个特有的概念,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模糊不清,其根本原因是对“公共利益”这个概念不够明确。公共利益具有不确定性和正当性。将安全生产领域和被拆迁人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引入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是现实需要。然而,从目前的立法来看,受案范围过于局限,因此要立足国情,通过明确检察机关的法律地位、发挥法律解释的作用和发挥司法实践的作用等方面,扩大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
    • 冯小敏
    • 摘要: 妇女权益检察公益诉讼制度是近年最高检联合全国妇联为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一项创新探索,也是司法针对近年来妇女权益侵害呈现的群体化趋势做出的回应。明确其受案范围是诉讼制度建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以当前《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旨在保障妇女权益的规范性文件为起点,结合两高及地方检察机关的实践探索,将妇女平等权、发展权、人格权明确纳入检察公益诉讼管辖案件范畴有其必要性。
    • 高志宏
    • 摘要: 受案范围的大小直接决定了行政公益诉讼的适用广度,也直接影响着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价值彰显。公共利益是行政公益诉讼的法益价值所在,其内涵外延是影响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的根本性因素。然而,“公共利益”这一概念本身的抽象性和社会公益问题的复杂性无疑增加了行政公益诉讼的理论认知难度和规范构造难度。从法教义学看,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采取了渐进式立法模式,虽日益拓展,但仍比较狭窄。与确定受案范围相比,制定明晰的行政公益诉讼启动标准更具有现实操作意义,即从受案范围立法转向启动标准立法。从司法实践看,对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司法判断尚未形成体系化的裁判基准,司法裁决也普遍存在概括抽象、说理不足的问题。着眼于未来,应通过类型化立法方法,优化立法例,进一步拓展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构建行政公益诉讼撤诉规则、上诉规则、执行规则等程序制度,赋予法官更大的自由裁量权。
    • 文弘
    • 摘要: 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主要设置了两种不同的案件类型,包括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与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但从司法实践来看,此两类案件的现实数量严重失衡,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的案件类型过少,未能有效发挥该制度预先设计的效用,这一定程度上归结于违法行使职权认定的模糊性以及受案范围的局限性。为此,有必要对“违法行使职权”进行重新解读,逐步由行政机关的环境职权过渡至环境职责,并在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责优化的背景下,扩大与完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
    • 江必新
    • 摘要: 引言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迎来制定25年后的首次大修,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在扩大受案范围、降低立案门槛、明晰当事人诉讼资格、完善证据规则、健全判决制度等方面作出了重大突破,得到实务界与学界的高度评价。如今,新《行政诉讼法》已实施7年,行政审判工作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困难和新的问题,值得高度重视。
    • 杨思影
    • 摘要: 受案范围是行政诉讼的基本问题,单纯依靠立法修改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实践中对受案范围的新需求,指导性案例的出现弥补了立法滞后的缺陷.22号、69号和77号指导性案例分别确立了内部行政行为、程序性行政行为和告知性举报答复行为的可诉标准,畅通了行政相对人寻求司法救济的途径.实证研究证明了指导性案例在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方面发挥了指导效果的结论.探求三个指导性案例背后的逻辑可以发现,对公民、法人权利义务产生实际影响是其隐藏条件,这一隐藏标准应是未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研究的重点和改革的方向.
    • 李潇潇; 朱俊泽
    • 摘要: 近年来,人们愈来愈关注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囿于此制度在我国刚刚起步,各项规定还未成熟.文章对实践中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方式,发现该制度存在许多难题亟待破解.为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完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包括适度扩大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明确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举证责任、加强行政公益诉讼与相关法律的衔接等.
    • 张文华
    • 摘要: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在中国的产生具有深厚的历史土壤和充分的现实需要。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始终秉承着以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先的理念,并且非常重视对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但是近年来行政机关的不积极合法履行职责或是直接不作为,致使社会公共利益被频频侵害,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发展成为各界关注的内容。本文从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存在的必要性、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建议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为将来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细化发展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