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标准] 抗恶劣环境电缆手工焊接要求发布单位:
中国-山西省地方标准(CN-DB14)
标准状态:未生效
标准号:DB14/T 2972-2024
发布时间:2024-01-17
中标分类:K00 电工 - 电工综合 - 标准化、质量管理
国标分类:29.060 电气工程 - 电线和电缆
实施时间:2024-04-15
摘要: 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抗恶劣环境电缆的质量保证 -
发布单位:
中国-国家标准(CN-GB)
标准状态:现行
标准号:GB/T 4074.7-2024
发布时间:2024-10-26
中标分类:K12 带绝缘层电线
国标分类:29.060.10 电线
实施时间:2025-02-01
摘要: 根据IEC 60216-1的规定,本文件规定了在大气压力下通过定期监测交流试验电压的变化来评定一种未浸渍或经浸渍剂浸渍的漆包线和薄膜绕包圆、扁线温度指数的试验方法。本试验方法不适用于纤维绝缘线或无机纤维薄膜绕包线。
注:按本试验方法得到的数据可为设计者和研发工程师提供 进一步评定绝缘系统和设备试验并选择绕组线的依据。获取标准 -
3.[标准] 电工圆铜线发布单位:
中国-国家标准(CN-GB)
标准状态:现行
标准号:GB/T 3953-2024
发布时间:2024-03-15
中标分类:K11 裸电线
国标分类:29.060.10 电线
实施时间:2024-10-01
摘要: 本文件规定了电工圆铜线的型号、结构、规格、表示、技术要求、交货要求、包装、储存、运输和标志,描述了试验方法,确立了验收规则。本文件适用于电线电缆、电机及其他电气电子器件用的圆铜线制造、检测和应用。获取标准 -
4.[标准] 绕组线试验方法 第4部分:化学性能发布单位:
中国-国家标准(CN-GB)
标准状态:现行
标准号:GB/T 4074.4-2024
发布时间:2024-04-25
中标分类:K12 带绝缘层电线
国标分类:29.060.10 电线
实施时间:2024-11-01
摘要: 本文件描述了绕组线下列试验方法:--试验方法12:耐溶剂--试验方法16:耐冷冻剂--试验方法17:直焊性--试验方法20:耐变压器油术语、定义、试验方法通则和绕组线试验方法目录见IEC 608511。获取标准 -
5.[标准] 绕组线试验方法 第2部分:尺寸测量发布单位:
中国-国家标准(CN-GB)
标准状态:现行
标准号:GB/T 4074.2-2024
发布时间:2024-04-25
中标分类:K12 带绝缘层电线
国标分类:29.060.10 电线
实施时间:2024-11-01
摘要: 本文件描述了绕组线下列试验方法:--试验方法4:尺寸测量。术语、定义、试验方法通则和绕组线试验方法目录见IEC 608511。获取标准 -
6.[标准] 绕组线试验方法 第6部分:热性能发布单位:
中国-国家标准(CN-GB)
标准状态:现行
标准号:GB/T 4074.6-2024
发布时间:2024-04-25
中标分类:K12 带绝缘层电线
国标分类:29.060.10 电线
实施时间:2024-11-01
摘要: 本文件描述了绕组线下列试验方法:--试验方法9:热冲击;--试验方法10:软化击穿;--试验方法15:温度指数;--试验方法21:失重;术语、定义、试验方法通则和绕组线试验方法目录见IEC 608511。获取标准 -
7.[标准] 绕组线试验方法 第1部分:一般规定发布单位:
中国-国家标准(CN-GB)
标准状态:现行
标准号:GB/T 4074.1-2024
发布时间:2024-04-25
中标分类:K12 带绝缘层电线
国标分类:29.060.10 电线
实施时间:2024-11-01
摘要: 本文件描述了绕组线试验方法的一般规定,同时也给出了IEC 60851(所有部分)中使用的术语和定义。GB/T 4074.2—2024~GB/T 4074.6—2024的内容一览表见附录A。获取标准 -
8.[标准] 绕组线试验方法 第3部分:机械性能发布单位:
中国-国家标准(CN-GB)
标准状态:现行
标准号:GB/T 4074.3-2024
发布时间:2024-04-25
中标分类:K12 带绝缘层电线
国标分类:29.060.10 电线
实施时间:2024-11-01
摘要: 本文件描述了绕组线下列试验方法:--试验方法6:伸长率;--试验方法7:回弹性;--试验方法8:柔韧性和附着性;--试验方法11:耐刮;--试验方法18:热黏合。术语、定义、试验方法通则和绕组线试验方法目录请参照IEC 608511。本文件在附录B中提供了推荐的摩擦试验方法。获取标准 -
9.[标准] 架空导线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芯发布单位:
中国-国家标准(CN-GB)
标准状态:现行
标准号:GB/T 29324-2024
发布时间:2024-04-25
中标分类:K11 裸电线
国标分类:29.060.10 电线
实施时间:2024-11-01
摘要: 本文件规定了架空导线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芯(简称“复合芯”)的产品型号和表示方法,结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接收和拒收,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架空导线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芯的制造、检测和应用。获取标准 -
10.[标准] 架空导线用镀锌钢线发布单位:
中国-国家标准(CN-GB)
标准状态:现行
标准号:GB/T 3428-2024
发布时间:2024-04-25
中标分类:K11 裸电线
国标分类:29.060.10 电线
实施时间:2024-11-01
摘要: 本文件规定了架空导线用镀锌钢线(包括锌镀层钢线和锌铝合金镀层钢线)的型号及表示方法、材料、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包装和标志,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架空导线结构用和(或)加强用镀锌钢线的制造、检测和应用等。获取标准 -
11.[标准] 电工用铝包钢线发布单位:
中国-国家标准(CN-GB)
标准状态:现行
标准号:GB/T 17937-2024
发布时间:2024-04-25
中标分类:K11 裸电线
国标分类:29.060.10 电线
实施时间:2024-11-01
摘要: 本文件规定了电工用铝包钢线的分类、技术要求、检验规则、交货长度和包装、接收和拒收,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不同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的电工用硬拉裸铝包钢线,包括应用于架空绞线及所有铝包钢绞线的铝包钢线和铝包殷钢线的制造、检测和应用。获取标准 -
12.[标准] 绕组线试验方法 第5部分:电性能发布单位:
中国-国家标准(CN-GB)
标准状态:现行
标准号:GB/T 4074.5-2024
发布时间:2024-04-25
中标分类:K12 带绝缘层电线
国标分类:29.060.10 电线
实施时间:2024-11-01
摘要: 本文件描述了绕组线下列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5:电阻;
——试验方法13:击穿电压;
——试验方法14:漆膜连续性;
——试验方法19:介质损耗因数;
——试验方法23:针孔试验;
术语、定义、试验方法通则和绕组线试验方法目录请依照IEC 60851-1。获取标准 -
发布单位:
中国-国家标准(CN-GB)
标准状态:即将实施
标准号:GB/T 11017.1-2024
发布时间:2024-09-29
中标分类:K13 电缆及其附件
国标分类:29.060.20 电缆
实施时间:2025-04-01
摘要: 本文件描述了额定电压66 kV和110 kV固定安装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系统、电缆本体及其附件本体的试验方法并规定了相应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通常安装和运行条件下使用的电缆及其附件的试验,但不适用于特殊条件下使用的电缆及其附件的试验,如海底电缆以及连接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和纸绝缘电缆的过渡接头。获取标准 -
发布单位:
中国-国家标准(CN-GB)
标准状态:即将实施
标准号:GB/T 11017.3-2024
发布时间:2024-09-29
中标分类:K13 电缆及其附件
国标分类:29.060.20 电缆
实施时间:2025-04-01
摘要: 本文件规定了额定电压66 kV和110 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附件的使用条件、产品命名、技术要求、试验和验收规则、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一般安装条件下额定电压66 kV和110 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使用的户外终端、GIS终端、油浸(变压器)终端、直通接头和绝缘接头。获取标准 -
发布单位:
中国-国家标准(CN-GB)
标准状态:即将实施
标准号:GB/T 11017.2-2024
发布时间:2024-09-29
中标分类:K13 电缆及其附件
国标分类:29.060.20 电缆
实施时间:2025-04-01
摘要: 本文件规定了额定电压66 kV和110 kV铜芯、铝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的基本结构、型号命名、技术要求、试验及验收规则、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通常敷设和运行条件下额定电压66 kV和110 kV单芯电力电缆的设计、制造和检验。获取标准 -
发布单位:
中国-团体标准(CN-TUANTI)
标准状态:现行
标准号:T/SDWCIA 0026-2024
发布时间:2024-01-04
中标分类:-
国标分类:29.060.20 电线和电缆 - 电缆
实施时间:2024-01-10
摘要: 主要技术内容:5 评价指标及要求5.1 评价指标分类5.1.1 概述0.6/1kV~1.8/3kV铝合金电缆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基础指标、核心指标和创新指标。5.1.2 基础指标5.1.2.1 0.6/1kV~1.8/3kV铝合金电缆基础指标包括结构尺寸、电缆标志、电性能(包括导体直流电阻、成品耐压及绝缘电阻常数)、护套老化前后机械性能、聚氯乙烯护套低温/高温压力/热冲击试验(ST2型额外需热失重试验)、聚乙烯护套炭黑含量/热收缩试验(ST7型额外需高温压力试验)、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低温/高温压力/吸水试验、SE1弹性体护套热延伸/浸热油试验、各类燃烧特性试验、铝合金单线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铝合金导体化学成分测定、铝合金单线的抗压蠕变试验、铝合金带联锁铠装的柔韧性试验、铝合金带联锁铠装的抗张性试验、铝合金导体与金具的连接性能试验。5.1.2.2 3.6/6kV~18/30kV铝合金电缆基础指标包括电缆各结构尺寸、电缆标志、电性能(包括导体直流电阻、成品耐压、tgδ测量、冲击电压及随后的交流电压试验、加热循环及随后的局部放电试验、老化前后内外屏蔽电阻率)、护套老化前后机械性能、聚氯乙烯护套低温/高温压力/热冲击/热失重试验、聚乙烯护套炭黑含量/热收缩/高温压力试验、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低温/高温压力/吸水试验、SE1弹性体护套热延伸/浸热油试验、各类燃烧特性试验、铝合金单线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铝合金导体化学成分测定、铝合金单线的抗压蠕变试验、铝合金带联锁铠装的柔韧性试验、铝合金带联锁铠装的抗张性试验、铝合金导体与金具的连接性能试验。5.1.2.3 21/35kV和26/35kV铝合金电缆基础指标包括电缆各结构尺寸、电缆标志、电性能(包括导体直流电阻、成品耐压、tgδ测量、冲击电压及随后的交流电压试验、加热循环及随后的局部放电试验、老化前后内外屏蔽电阻率)、护套老化前后机械性能、聚氯乙烯护套低温/高温压力/热冲击/热失重试验、聚乙烯护套炭黑含量/热收缩/高温压力试验、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低温/高温压力/吸水试验、SE1弹性体护套热延伸/浸热油试验、各类燃烧特性试验、铝合金单线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铝合金导体化学成分测定、铝合金单线的抗压蠕变试验、铝合金导体与金具的连接性能试验。5.1.3 核心指标5.1.3.1 0.6/1kV~1.8/3kV铝合金电缆核心指标包括绝缘老化前后抗张强度变化率、绝缘老化前后断裂伸长率变化率、交联聚乙烯绝缘绝缘吸水试验、交联聚乙烯绝缘热延伸/热收缩试验、各类乙丙胶绝缘热延伸/耐臭氧试验、硬乙丙胶绝缘硬度/弹性模量试验、铝合金单线的反复弯曲性能试验。5.1.3.2 3.6/6kV~26/35kV铝合金电缆核心指标包括绝缘老化前后抗张强度变化率、绝缘老化前后断裂伸长率变化率、交联聚乙烯绝缘吸水试验、交联聚乙烯绝缘热延伸/热收缩试验、各类乙丙胶绝缘热延伸/耐臭氧试验、硬乙丙胶绝缘硬度/弹性模量试验、绝缘偏芯度、铝合金单线的反复弯曲性能试验。5.1.3.3 核心指标分为三个等级,包括领跑者水平,相当于企业标准排行榜中5星级水平;优质水平,相当于企业标准排行榜中4星级水平;达标水平,相当于企业标准排行榜中3星级水平。5.1.4 创新指标5.1.4.1 0.6/1kV~1.8/3kV铝合金电缆创新指标为绝缘偏芯度。5.1.4.2 3.6/6kV~26/35kV铝合金电缆创新指标为成品电缆不圆度。5.1.4.3 创新性指标暂不划分等级,鼓励企业根据条件成熟情况适时增加与产品性能和消费者关注的相关创新指标 -
17.[标准] 极细铜及铜合金圆导体发布单位:
中国-团体标准(CN-TUANTI)
标准状态:现行
标准号:T/GDWCA 0112-2024
发布时间:2024-02-19
中标分类:-
国标分类:29.060.20 电线和电缆 - 电缆
实施时间:2024-03-08
摘要: 主要技术内容:本文件规定极细铜及铜合金圆导体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代号、状态、规格和表示方法、技术要求、试验方法、交货长度、验收规则、包装、标志和运输保存。本文件适用于汽车、机器人、无人机、医疗、消费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电线电缆极细铜及铜合金的圆导体 -
发布单位:
中国-团体标准(CN-TUANTI)
标准状态:现行
标准号:T/HEBQIA 237-2024
发布时间:2024-02-28
中标分类:-
国标分类:29.060.20 电线和电缆 - 电缆
实施时间:2024-02-28
摘要: 范围:本文件适用于额定电压0.6/1.0 kV及以下的BTLY隔离型(柔性)矿物绝缘防火电缆;主要技术内容:本文件规定了额定电压0.6/1.0 kV及以下的BTLY隔离型(柔性)矿物绝缘防火电缆的型号、规格及表示方法、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和标签、交货长度、包装、运输和贮存 -
19.[标准]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 聚氯乙烯绝缘阻燃耐火电缆发布单位:
中国-团体标准(CN-TUANTI)
标准状态:现行
标准号:T/DXDLDQCT 001-2024
发布时间:2024-01-15
中标分类:-
国标分类:29.060.01 电线和电缆 - 电线和电缆综合
实施时间:2024-02-15
摘要: 主要技术内容:6 电缆结构的一般要求6.1 导体芯数:1芯。导体应符合GB/T 3956和JB/T 8734规定的要求:——第1种实心导体;——第2种绞合导体;——BVR类导体。每根导体20℃时的电阻值不应超过表1、表2及表3中规定的最大值。表1 第1种实心导体标称截面积mm2 20℃时导体最大电阻Ω/km不镀金属 镀金属0.5 36.0 36.70.75 24.5 24.81.0 18.1 18.21.5 12.1 12.22.5 7.41 7.564 4.61 4.706 3.08 3.1110 1.83 1.8416 1.15 1.1625 0.727 —35 0.524 —50 0.387 —70 0.268 —95 0.193 —120 0.153 —150 0.124 —185 0.101 —240 0.0775 —300 0.0620 —400 0.0465 —表2 第2种绞合导体标称截面积mm2 导体的最少单线数量 20℃时导体最大电阻Ω/km圆形 紧压圆形 不镀金属 镀金属0.5 7 — 36.0 36.70.75 7 — 24.5 24.81.0 7 — 18.1 18.21.5 7 6 12.1 12.22.5 7 6 7.41 7.564 7 6 4.61 4.706 7 6 3.08 3.1110 7 6 1.83 1.8416 7 6 1.15 1.1625 7 6 0.727 0.73435 7 6 0.524 0.529表2 (续)标称截面积mm2 导体的最少单线数量 20℃时导体最大电阻Ω/km圆形 紧压圆形 不镀金属 镀金属50 19 6 0.387 0.39170 19 12 0.268 0.27095 19 15 0.193 0.195120 37 18 0.153 0.154150 37 18 0.124 0.126185 37 30 0.0991 0.100240 37 34 0.0754 0.0762300 61 34 0.0601 0.0607400 61 53 0.0470 0.0475表3 BVR类导体标称截面积mm2 导体的最少单线数量 20℃时导体最大电阻Ω/km不镀金属 镀金属2.5 19 7.41 7.564 19 4.61 4.706 19 3.08 3.1110 49 1.83 1.8416 49 1.15 1.1625 98 0.727 0.73435 133 0.524 0.52950 133 0.387 0.39170 189 0.268 0.27095 259 0.193 0.195120 259 0.153 0.154150 336 0.124 0.126185 427 0.0991 0.1006.2 绝缘6.2.1 材料挤包在导体上的绝缘应为以下聚氯乙烯混合物:固定敷设用耐热70℃电缆 PVC/C型内部布线用耐热90℃电缆 PVC/E型不同型号聚氯乙烯混合物的试验要求见表6规定。6.2.2 挤包绝缘绝缘应紧密挤包在导体上,在剥离绝缘时,应不损伤绝缘体、导体或镀锡层(若有),并通过检验及手工测量检查是否符合要求。6.2.3 厚度绝缘厚度的平均值应符合表4及表5第3栏的规定值。但在任一点的厚度可小于规定值,只要不小于规定值的90%-0.1mm。厚度测量结果应按GB/T 5023.2中的规定,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绝缘电阻应不小于表4及表5第4栏的规定值。表4 300/500V电缆电线绝缘标称厚度导体标称截面积mm2 导体种类 绝缘厚度规定值mm 70℃时最小绝缘电阻MΩ·km0.5 1 0.6 0.0150.75 1 0.6 0.0121.0 1 0.6 0.011表5 450/750V电缆电线绝缘标称厚度导体标称截面积mm2 导体种类 绝缘厚度规定值mm 70℃时最小绝缘电阻MΩ·km1.5 1 0.7 0.0111.5 2 0.7 0.0102.5 1 0.8 0.0102.5 2 0.8 0.0094 1 0.8 0.00854 2 0.8 0.00776 1 0.8 0.00706 2 0.8 0.006510 2 1.0 0.007016 2 1.0 0.005025 2 1.2 0.005035 2 1.2 0.004350 2 1.4 0.004370 2 1.4 0.003595 2 1.6 0.0035120 2 1.6 0.0032150 2 1.8 0.0032185 2 2.0 0.0032240 2 2.2 0.0032300 2 2.4 0.0030400 2 2.6 0.00286.2.4 老化前后的机械性能绝缘聚氯乙烯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弹性,能保证正常工作。应按表6规定的试验检查,并符合表6的要求。表6 聚氯乙烯(PVC)绝缘非电性试验要求序号 试验项目 单位 混合物的型号 试验方法PVC/C PVC/E 标准编号 条文号1.1.11.1.21.21.2.11.2.21.2.3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交货状态原始性能抗张强度原始值——最小中间值断裂伸长率原始值——最小中间值空气烘箱老化后的性能老化条件——温度——时间老化后抗张强度——最小中间值——最大变化率a老化后断裂伸长率——最小中间值——最大变化率aN/mm2%℃hN/mm2%%%12.512580±27×2412.5±20125±2015.0150135±210×2415.0±25150±25GB/T 2951.11GB/T 2951.11GB/T 2951.12 9.19.18.1.3.122.12.2失重试验老化条件——温度——时间失重——最大值℃hmg/cm280±27×242.0115±210×242.0 GB/T 2951.328.133.13.2 非污染试验b老化条件——温度——时间老化后机械性能℃h80±27×24100±27×24GB/T 2951.328.1.4同1.2.2和1.2.344.14.2 热冲击试验试验条件——温度——时间试验结果℃h150±21150±21 GB/T 2951.319.1不开裂表6 (续)序号 试验项目 单位 混合物的型号 试验方法PVC/C PVC/E 标准编号 条文号55.15.2高温压力试验试验条件——刀口上施加的压力——载荷下加热时间——温度试验结果——压痕深度(最大中间值)℃%见GB/T 2951.13—2008中8.1.4见GB/T 2951.13—2008中8.1.5 GB/T 2951.318.180±250 90±25066.16.2 低温弯曲试验试验条件——温度c——施加低温时间试验结果℃-15±2-15±2 GB/T 2951.148.1见GB/T 2951.14—2008中8.1.4和8.1.5不开裂77.17.2低温拉伸试验试验条件——温度c——施加低温时间试验结果——最小伸长率℃%-15±2— GB/T 2951.148.3见GB/T 2951.14—2008中8.3.4和8.3.520—88.18.2 低温冲击试验试验条件——温度c——施加低温时间——落锤重量试验结果℃-15±2— GB/T 2951.148.5见GB/T 2951.14—2008中8.5.5见GB/T 2951.14—2008中8.5.4见GB/T 2951.14—2008中8.5.699.19.2 热稳定性试验试验条件——温度试验结果——最小平均热稳定时间℃min————200±0.5180GB/T 2951.329a 变化率为老化后的中间值和老化前的中间值之差再与老化前中间值之比,用百分数表示。b 如果适用。c 根据我国的气候条件,低温试验温度规定为-15℃,但经供需双方协商同意,允许调整试验温度。6.2.5 绝缘线芯识别电缆的绝缘线芯应用着色绝缘或其他合适的方法进行识别,除用黄/绿组合色识别的绝缘线芯外,电缆的每一绝缘线芯应只用一种颜色。黄/绿组合色绝缘线芯的双色分配应符合以下条件:对每一段15mm的双色绝缘线芯,其中一种颜色应至少覆盖绝缘线芯表面的30%,且不大于70%,而另一种颜色则覆盖绝缘线芯的其余部分。7 标志7.1 产地标志和电缆识别电缆应有制造厂名称、产品型号和额定电压的连续标志,厂名标志是制造厂名称或商标的标志。标志可以用油墨印字或压印及其他合适方法印字在绝缘上。7.2 标志连续性一个完整标志的末端与下一个标志的始端之间的距离应不超过275mm。7.3 耐擦性油墨印字标志应耐擦,按GB/T 5023.2中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应符合要求。7.4 清晰度所有标志应字迹清楚。8 成品电缆试验8.1 电缆的耐电压试验300/500V成品电缆应进行AC 50Hz 2000V/5min浸水试验,不击穿,无放电闪络现象。450/750V成品电缆应进行AC 50Hz 2500V/5min浸水试验,不击穿,无放电闪络现象。8.2 燃烧性能要求8.2.1 单根垂直性能单根阻燃性能应符合表7的要求。表7 单根阻燃性能代号 样品外径dmm 供火时间s 合格指标 试验方法Z d≤25 60±2 1)上夹具下缘与上炭化起始点之间的距离应大于50mm;2)上夹具下缘与上炭化起始点之间的距离不大于540mm;3)试验过程中燃烧低落物未引燃试样下方的滤纸。 GB/T 18380.12a和GB/T 18380.1325<d≤50 120±250<d≤75 240±2d>75 480±2a 导体总截面积0.5mm2以下细电线电缆或细光缆采用GB/T 18380.12试验方法供火时可能熔断,应采用GB/T18380.22的试验方法,并不进行GB/T 18380.13的试验。8.2.2 成束燃烧性能成束阻燃性能应符合表8的要求。表8 成束阻燃性能代号 样品外径dmm 供火时间s 合格指标 试验方法ZA 7 40 试样上的炭化范围不应超过喷灯底边以上2.5m。 GB/T 18380.33ZB 3.5 40 GB/T 18380.34ZC 1.5 20 GB/T 18380.35ZDa 0.5 20 GB/T 18380.36a 适用于外径小于或等于12mm的小电线电缆或光缆以及导体标称截面积小于或等于35mm2的电线电缆。8.3 耐火性能耐火性能应符合表9的要求。注:特殊工况条件下,试验时间可由制造方和购买方协商确定。表9 耐火性能代号 试验时间 试验电压 合格指标 试验方法N 90min供火+15min冷却 额定电压 1) 2A熔断器不断2) 指示灯不熄灭 GB/T 19216.218.4 交货长度长度100m,成圈无接头。长度大于100m,可根据客户需求,协商确定交货方式。长度误差应不低于0% -
电气装置用电缆槽系统和电缆管道系统第1部分:一般要求
发布单位:国际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IX-IEC)
标准状态:现行
标准号:IEC 61084-1:2017+AMD1:2024 CSV
发布时间:2024-02-14
中标分类:-
国标分类:29.120.01 电工器件 - 电工器件综合
29.060.01 电线和电缆 - 电线和电缆综合
实施时间:摘要: IEC 61084-1:2017+AMD1:2024 CSV specifies requirements and tests for cable trunking systems (CTS) and cable ducting systems (CDS) intended for the accommodation, and where necessary for the electrically protective separation, of insulated conductors, cables and possibly other electrical equipment in electrical and/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stallations. The maximum voltage of these installations is 1 000 V AC and 1 500 V DC.This document does not apply to conduit systems, cable tray systems, cable ladder systems, power track systems or equipment covered by other standards.This second edition cancels and replaces the first edition published in 1991 and Amendment 1:1993. This edition constitutes a technical revision.This edition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ignificant technical changes with respect to the previous edition:- classification;- constructio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This part of the IEC 61084 series is not intended to be used by it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