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单位:
中国-国家标准(CN-GB)
标准状态:现行
标准号:GB/T 43658.1-2024
发布时间:2024-03-15
中标分类:J04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国标分类:19.100 无损检测
实施时间:2024-03-15
摘要: 本文件规定了满足检测要求以期获得满意、经济、重复性好的检测结果的胶片和数字射线照相检测的基本技术。本文件规定的技术以检测基本理论和试验为基础。本文件适用于钢管服役过程中引起的点状腐蚀、面状腐蚀和侵蚀等缺陷的射线检测。本文件中使用的“管”除其常规含义外,也包括其他圆筒形物体,如小口径管、压力管、锅炉汽包和压力容器。本文件规定的检测技术适用于腐蚀/侵蚀类缺陷的焊缝检测,不适用于焊接过程产生典型缺陷的检测。本文件描述了可能由腐蚀或侵蚀造成的管道内部或外部材料损失的评价方法。管道可能含或不含保温层。本文件规定了探测和测量壁厚方向厚度损失的切向检测技术,包括以下射线源布置:a)〓在管道中心线上;和 b)〓在管径方向上偏离中心线。ISO 207692规定了双壁射线检测技术。双壁双影技术通常和源在管道中心线上的切向射线技术联合使用。本文件适用于使用工业胶片射线照相、计算机射线照相(CR)和数字阵列探测器(DDA)的切向射线检测技术。获取标准 -
2.[标准] 馆藏竹木器文物含水率快速测定发布单位:
中国-国家标准(CN-GB)
标准状态:现行
标准号:GB/T 44420-2024
发布时间:2024-08-23
中标分类:Y04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国标分类:97.195 无损检测
19.100 艺术和手工艺品
实施时间:2024-12-01
摘要: 本文件描述了馆藏竹木器文物含水率的快速测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采用电容法原理,对经过干燥处理后含水率已与保存环境达成平衡的馆藏竹木器文物含水率进行的简易、快速测定。获取标准 -
发布单位:
中国-国家标准(CN-GB)
标准状态:现行
标准号:GB/T 43658.2-2024
发布时间:2024-03-15
中标分类:J04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国标分类:19.100 无损检测
实施时间:2024-03-15
摘要: 本文件规定了满足检测要求以期获得满意、经济、重复性好的检测结果的胶片和数字射线照相检测的基本技术。本文件规定的技术以检测基本理论和试验为基础。本文件适用于钢管服役过程中引起的点状腐蚀、面状腐蚀和侵蚀等缺陷的射线检测。本文件中使用的“管”除其常规含义外,也包括其他圆筒形物体,如小口径管、压力管、锅炉汽包和压力容器。本文件规定的检测技术适用于腐蚀/侵蚀类缺陷的焊缝检测,不适用于焊接过程产生典型缺陷的检测。本文件描述了可能由腐蚀或侵蚀造成的管道内部或外部材料损失的评价方法。管道可能含或不含保温层。本文件规定了检测壁厚损失的双壁检测技术,包括双壁单影技术(DWSI)和双壁双影技术(DWDI)。〓〓注: 本文件中描述的DWDI通常和ISO 207691确定的切向射线照相技术联合使用。本文件适用于使用工业胶片射线照相、计算机射线照相(CR)和数字阵列探测器(DDA)的在役双壁射线检测技术。获取标准 -
发布单位:
中国-国家标准(CN-GB)
标准状态:现行
标准号:GB/T 33488.5-2024
发布时间:2024-04-25
中标分类:G94 非金属化工机械设备
国标分类:71.120 无损检测
19.100 化工设备
实施时间:2024-11-01
摘要: 本文件规定了化工用塑料焊接制承压设备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以下简称为“TOFD检测”)方法的一般要求、检测设备、检测技术等级、工艺文件及工作程序、检测方法、检测数据分析、缺陷评定和质量分级以及检测记录和报告。本文件适用于以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等热塑性塑料板材、管材和管件等为原料,采用热熔焊工艺焊接,壁厚为10 mm~70 mm的塑料焊接制承压设备对接接头的TOFD检测。本文件适用于热塑性塑料的热熔焊工艺焊接接头中夹杂物、孔洞、裂纹、熔合面缺陷、冷焊缺陷的检测。本文件不适用于热塑性塑料的热熔焊工艺焊接接头中过焊、熔合面过短、不对中缺陷的检测。获取标准 -
5.[标准] 无损检测 超声导波检测 第2部分:磁致伸缩法发布单位:
中国-国家标准(CN-GB)
标准状态:现行
标准号:GB/T 31211.2-2024
发布时间:2024-04-25
中标分类:J04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国标分类:19.100 无损检测
实施时间:2024-04-25
摘要: 本文件描述了磁致伸缩超声导波检测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检测温度范围为-20 ℃~550 ℃,直径为10 mm~1 000 mm(壁厚为0.5 mm~80 mm)管材、直径为10 mm~80 mm棒材、直径为5 mm~226 mm线材和厚度为0.5 mm~80 mm板材等构件的检测。获取标准 -
6.[标准] 无损检测 超声导波检测 第1部分:总则发布单位:
中国-国家标准(CN-GB)
标准状态:现行
标准号:GB/T 31211.1-2024
发布时间:2024-04-25
中标分类:J04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国标分类:19.100 无损检测
实施时间:2024-04-25
摘要: 本文件描述了利用磁致伸缩、压电超声、电磁超声、激光超声等多种超声导波对被检构件检测的通用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管材、棒材、板材、线材(含绳、索)、型材等横截面几何形状规则的弹性固体结构件的超声导波检测。获取标准 -
发布单位:
中国-国家标准(CN-GB)
标准状态:现行
标准号:GB/T 43921-2024
发布时间:2024-04-25
中标分类:J04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国标分类:19.100 无损检测
实施时间:2024-04-25
摘要: 本文件规定了使用全矩阵采集/全聚焦技术(FMC/TFM)和相关技术的阵列超声检测的通则。旨在推广FMC/TFM技术以更好地用于制造过程检测、在役检测或修复后检测。本文件给出了定性和定量评价损伤的应用案例。本文件适用于各向同性且均匀的低碳合金钢、常规航空等级的铝合金和钛合金,对于其他材料(如奥氏体)也给出了建议。本文件未给出不连续的验收等级。使用FMC/TFM检测焊缝的应用,见ISO 23864。获取标准 -
8.[标准] 无损检测仪器 携带式工业X射线探伤机发布单位:
中国-国家标准(CN-GB)
标准状态:即将实施
标准号:GB/T 26838-2024
发布时间:2024-08-23
中标分类:N78 X射线、磁粉、荧光及其他探伤仪器
国标分类:19.100 无损检测
实施时间:2025-03-01
摘要: 本文件给出了携带式工业X 射线探伤机的产品分类,规定了携带式工业X 射线探伤机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描述了对应的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管电压不超过500 kV 的携带式工业X 射线探伤机(以下简称X 射线机)的设计、制造与检验。获取标准 -
9.[标准] 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 第1部分:总则发布单位:
中国-国家标准(CN-GB)
标准状态:现行
标准号:GB/T 15822.1-2024
发布时间:2024-09-29
中标分类:J04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国标分类:19.100 无损检测
实施时间:2024-09-29
摘要: 本文件规定了铁磁性材料磁粉检测总则。磁粉检测主要用于检测表面开口的不连续,尤其是裂纹。磁粉检测也能检测近表面的不连续,但其灵敏度随深度增加而迅速降低。
本文件规定了被检工件的表面准备、磁化技术、检测介质的要求与施加、检测结果的记录与解释。本文件未涉及验收准则。对于特殊工件磁粉检测的附加要求,由产品标准规定。
本文件不适用于剩磁法。获取标准 -
10.[标准] 无损检测 操作能力鉴定发布单位:
中国-国家标准(CN-GB)
标准状态:现行
标准号:GB/Z 44526-2024
发布时间:2024-09-29
中标分类:J04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国标分类:03.100.30 劳动资源管理
19.100 无损检测
实施时间:2024-09-29
摘要: 本文件提供了按照操作能力鉴定方案建立的文件化程序执行,对特定无损检测中无损检测人员、工艺规程和设备进行鉴定的方法。
本文件实施需要各工业部门委员会(ISC)和资格鉴定机构之间协作,以确保满足特定的预期实施效果。
本文件中描述的鉴定方法用于评价报考人在检测和评定关键不连续方面表现的能力,该能力与ISC 确定基于操作能力鉴定方案中规定检测和评定关键不连续的能力相当。
本文件确立了协助个人基于操作能力鉴定方案参加考试的准则。第二方(基于雇主的)鉴定和认可(如参考ANSI/ASNT CP-189[3]),或第三方认证(如参考ISO 9712[1] 或EN 473[2])以及随后的在职培训,并不为安全关键性检测提供所需的信任度。
本文件适用于按照操作能力鉴定方案建立的文件化程序执行的特定应用。获取标准 -
11.[标准] 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 第2部分:检测介质发布单位:
中国-国家标准(CN-GB)
标准状态:现行
标准号:GB/T 15822.2-2024
发布时间:2024-09-29
中标分类:J04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国标分类:19.100 无损检测
实施时间:2024-09-29
摘要: 本文件规定了磁粉检测产品(包括磁悬液、干磁粉、载液和反差增强剂)的主要特性及其性能核查方法。获取标准 -
12.[标准] 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 第3部分:设备发布单位:
中国-国家标准(CN-GB)
标准状态:现行
标准号:GB/T 15822.3-2024
发布时间:2024-09-29
中标分类:J04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国标分类:19.100 无损检测
实施时间:2024-09-29
摘要: 本文件描述了以下3种类型的磁粉检测设备:--便携式或移动式设备;--固定设备;--用于连续检测工件的专用检测系统,包括一系列操作工位依次排列组成的检测线。本文件还描述了磁化、退磁、照明、测量和监控用设备。本文件规定了供应商所提供设备的性能、实用性方面的最低要求和测量特定参数的方法。如适用,还规定了测量和校准要求以及在役检查。获取标准 -
13.[标准] 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树脂基复合材料制件对比试块规范发布单位:
中国-国家标准(CN-GB)
标准状态:现行
标准号:GB/T 44525-2024
发布时间:2024-09-29
中标分类:J04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国标分类:19.100 无损检测
实施时间:2024-09-29
摘要: 本文件规定了树脂基复合材料制件超声检测用对比试块的设计、制作、检验、标记和质量控制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板(含R角)、板/板胶接结构、夹层结构等制件的超声检测用对比试块的设计、制作、检验、标记和质量控制要求。树脂基复合材料其他无损检测方法的对比试块设计、制作、检验、标记和质量控制参考执行。获取标准 -
14.[标准] 无损检测 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发布单位:
中国-国家标准(CN-GB)
标准状态:现行
标准号:GB/T 9445-2024
发布时间:2024-09-29
中标分类:J04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国标分类:03.100.30 劳动资源管理
19.100 无损检测
实施时间:2024-09-29
摘要: 本文件规定了采用以下工业无损检测(NDT)方法实施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的要求。
a) 声发射检测;
b) 涡流检测;
c) 泄漏检测(不包括水压试验);
d) 磁粉检测;
e) 渗透检测;
f) 射线检测;
g) 应变检测;
h) 热成像检测;
i) 超声检测;
j) 视觉检测(不含直接视觉检测以及应用其他无损检测方法时所采用的视觉检测)。
本文件规定的体系也能适用于其他无损检测方法或已界定为无损检测方法的某种新技术,但前提是制定一个完整的认证方案,并且这一方法或技术已制定了国际、区域或国家标准,或者这一新的无损检测方法或技术已被证明是有效的且令认证机构满意。
注1:术语“工业”是指医学领域应用之外的领域。
注2:CEN/TR 14748给出了无损检测资格鉴定方法的指导。
注3:本文件规定的是对第三方合格评定方案的要求。这些要求不直接适用于第一方或第二方的合格评定,但也可参考本文件的相关部分。
注4:术语“直接视觉检测”是指观察者眼睛与检测区域之间有连续不间断光路,观察者不使用工具或设备(例如反射镜、内窥镜、光纤等)而进行的检测。
注5:不包括基于其他无损方法的应变计算。获取标准 -
15.[标准] 承压设备在线检测 红外热成像法发布单位:
中国-团体标准(CN-TUANTI)
标准状态:未生效
标准号:T/ZJASE 026-2024
发布时间:2024-03-08
中标分类:J 机械
国标分类:19.100 试验 - 无损检测
实施时间:2024-04-01
摘要: 范围:适用于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承压设备进行在线检测,非承压设备可以参照执行;主要技术内容:规定了承压设备在线检测的红外热成像检测方法,包括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人员要求、设备要求、安全要求、检测方法、记录、结果评估和报告等 -
16.[标准] 压力管道磁致伸缩超声导波B扫成像检测发布单位:
中国-团体标准(CN-TUANTI)
标准状态:未生效
标准号:T/ZJASE 025-2024
发布时间:2024-03-08
中标分类:J 机械
国标分类:19.100 试验 - 无损检测
实施时间:2024-04-01
摘要: 范围:适用于外径大于等于100mm,壁厚1~30mm,温度在0~200℃的钢制压力管道。有色金属管道磁致伸缩超声导波B扫成像检测参照执行;主要技术内容:压力管道磁致伸缩超声导波B扫成像检测的方法及结果评定,包括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检测步骤、检测实施、信号分析和等级评定、检测记录和报告等 -
17.[标准] 钢质管道非破坏极限承载能力检测评价方法发布单位:
中国-团体标准(CN-TUANTI)
标准状态:现行
标准号:T/CSCP T/CSCP0003-2024
发布时间:2024-02-26
中标分类:-
国标分类:19.100 试验 - 无损检测
实施时间:2024-02-27
摘要: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适用于管线钢、碳钢、奥氏体不锈钢等管道元件的极限承载能力非破坏检测与评价方法研究;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为:获取管件信息、判定充压条件、微应变测试、评估、抽样检验、记录和报告 -
18.[标准] 管线钢应力腐蚀敏感性的电化学快速评价方法发布单位:
中国-团体标准(CN-TUANTI)
标准状态:现行
标准号:T/CSCP T/CSCP0002-2024
发布时间:2024-02-26
中标分类:-
国标分类:19.100 试验 - 无损检测
实施时间:2024-02-27
摘要: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现场及实验室应力腐蚀敏感性的快速诊断评价,适用于海洋,土壤,大气薄液膜等水相介质环境中服役材料或结构件的应力腐蚀敏感性评价;本标准适用于管线钢、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等材质构件的应力腐蚀敏感性评价;本标准适用于现场腐蚀管理人员,标准的使用者须具备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技能以及基础的电化学知识;主要技术内容:本标准规定了应力腐蚀敏感性的电化学快速评价方法的术语和定义,原理,评价方法,应力腐蚀敏感性电化学评价参数(包括:扫描电位选择要求,扫描速率要求,拟合结果等),应力腐蚀敏感性指数计算公式;本标准根据对待评价材料或结构件的快慢扫电化学测试结果,获取相关评价参数,计算得到应力腐蚀敏感性指数,从而实现快速可靠的对材料或构件的应力腐蚀敏感性评价 -
?的标准术语?Pub Dtl?无损检测
发布单位:美国-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US-ASTM)
标准状态:现行
标准号:ASTM E1316-24
发布时间:2024-02-01
中标分类:-
国标分类:01.040.19 词汇 - 试验 (词汇)
19.100 试验 - 无损检测
实施时间:摘要: 1.1This standard covers the terminology used in the standards prepared by the E07 Committee on Nondestructive Testing. These nondestructive testing (NDT) methods include: acoustic emission, electromagnetic testing, gamma- and X-radiology, leak testing, liquid penetrant testing, 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 neutron radiology and gauging, ultrasonic testing, and other technical methods.1.2Committee E07 recognizes that the terms examination, testing, and inspection are commonly used as synonyms in nondestructive testing. For uniformity and consistency in E07 nondestructive testing standards, Committee E07 encourages the use of the terms examination or inspection and their derivatives when describing the application of nondestructive test methods. In a specific standard, either examination or inspection shall be used consistently throughout the document. Similarly, E07 encourages the use of the term test and its derivatives when referring to the body of knowledge of a nondestructive testing method. There are, however, appropriate exceptions when the term test and its derivatives may be used to describe the application of a nondestructive test, such as measurements which produce a numeric result (for example, when using the leak testing method to perform a leak test on a component, or an ultrasonic measurement of velocity). Additionally, the term test should be used when referring to the NDT method, that is, Radiologic Testing (RT), Ultrasonic Testing (UT), and so forth. (Example: Radiologic Testing (RT) is often used to examine material to detect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Note 1:The following sentences clarify this policy and illustrate its use:(a)Nondestructive testing methods are used extensively for the examination or inspection of materials and components.(b)The E07 Committee on Nondestructive Testing has prepared many documents to promote uniform usage of the nondestructive testing methods that are applied to examine or inspect materials and components.(c)Radiologic Testing (RT) is often used to inspect material to detect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d)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 (MT), Liquid Penetrant Testing (PT), and Visual Testing (VT) are often used to examine the surface of a component.(e)The Bubble Leak Testing (BLT) method is sometimes used to leak test a pressure containing component to detect leaks.(f)A guide for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additively manufactured materials will describe several methods but a practice will focus on a single inspection method.1.3Section A defines terms that are common to multiple NDT methods, whereas the subsequent sections define terms pertaining to specific NDT methods.1.4As shown on the chart below, when a nondestructive examination or inspection produces an indication, the indication is subject to interpretation as false, nonrelevant, or relevant. If it has been interpreted as relevant, the necessary subsequent evaluation will result in the decision to accept or reject the material. With the exception of accept and reject, which retain the meaning found in most dictionaries, all the words used in the chart are defined in Section A.1.5This international standard was developed in accordance with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principles on standardization established in the Decision on Principl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Guides and Recommendations issued by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TBT) Committee. ====== Significance And Use ======3.1The terms found in this standard are intended to be used uniformly and consistently in all nondestructive testing standards. The purpose of this standard is to promote a clear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NDT standards in which they are used. -
无损检测声发射检测常压和低压金属储罐底板腐蚀检测
发布单位:国际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IX-ISO)
标准状态:现行
标准号:ISO 24489:2024
发布时间:2024-01-12
中标分类:-
国标分类:19.100 试验 - 无损检测
实施时间:摘要: This document describes the testing methodology based on acoustic emission (AE) for atmospheric and low-pressure (less than or equal to 50?kPa on top of the tank) metallic storage tank floors and the classification system to be used for test results.This document applies to acoustic emission testing (AT) for corrosion severity of atmospheric metal storage tank floors.The technique is limited to tank floors made of construction steel and relies on an active corrosion process. It applies only in cases where corrosion of the floor is the governing damage mechanism. Good results will be obtained providing corrosion conditions have not chan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