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干旱区重金属污染场地的生态修复方法

一种干旱区重金属污染场地的生态修复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旱区重金属污染场地的生态修复方法。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是通过在干旱区重金属污染场地种植吸收植物,同时设置雨水收集系统,浇灌污染区,提高吸收植物的生长能力,进而提高吸收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通过收割吸收植物,实现去除重金属污染区土壤中重金属的目的。本发明的雨水收集系统包括集水沟和集水池,集水池埋设于地表地下,集水沟内充填中粗砂。本发明的吸收植物采用对重金属吸收明显的植物,可处理污染场地的Cd、Pb、Zn、Cu和As等重金属。能够有效的修复干旱区重金属污染场地,所用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技术简单有效,可操作性强。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47846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东北师范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610106238.1

  • 发明设计人 徐建玲;王汉席;

    申请日2016-02-26

  • 分类号B09C1/00;

  • 代理机构长春市东师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刘延军

  • 地址 130024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5:24:5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12-19

    授权

    授权

  • 2016-05-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09C1/00 申请日:201602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4-1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重金属污染场地的修复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干旱区重金属污染场地的 生态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强化的环境污染防治,强调重金属污染场 地的修复。当前重金属污染处理多采用化学方法,处理成本高,且容易带来二次污染。

采用生态修复方法,通过植物吸收,不但有效的降低成本,还不会带来二次污染。 当前重金属处理的专利包括:一种含重金属废水的生态处理系统(201120158775.3)、一种 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的生态水利修复系统及方法(201410497202.1)、微曝气强化生态浮床 处理污水中常见重金属的运行方法(201410553914.0)、一种原位固化移除土壤重金属的生 态袋及施用方法(201410611997.4)、一种多孔生态混凝土系统在重金属和/或氮磷污染底 泥修复中的应用(201510211548.5)、利用微生物对水体重金属污染进行生态处理的方法 (201510221237.7)、一种非添加外援组分土壤重金属原位钝化的生态方法 (201510548664.6)、污水灌溉土壤重金属污染大生物量非超富集生态修改方法 (201110208667.7)、一种低重金属浸出生态水泥的制备方法(201310381918.0)、一种用于 生态环境的重金属离子稳定剂及环境修复方法(201310536543.0)、一种生态修复重金属污 染土壤的方法(201410018435.9)等等。这些专利虽然都能对重金属进行处理,但是尚无针 对干旱区重金属污染场地的生态修复,另外以上这些方法因处理成本高、处理方法复杂,可 操作性不强及处理后的产物处理困难等缺点应用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旱区重金属污染场地的生态修复方法。该方法通过 在重金属污染区种植吸收植物,同时设置雨水收集系统,浇灌污染场地,提高吸收植物的生 长能力,进而提高吸收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通过收割吸收植物,实现去除重金属污染 场地土壤中重金属的目的,最终实现污染场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达到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 要求的标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干旱区重金属污染场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具 体方法如下:

在干旱区重金属污染场地布置集水沟和集水池,用于收集雨水;集水沟间距为6~12m, 集水池间距为10~50m;集水沟与集水池相连接,连接处设置进水口,进水口外侧设置透水 板;在重金属污染场地上种植吸收植物,吸收植物根据污染场地的重金属特性选择,当表层 土壤300mm深度范围平均含水量低于20%时,将集水池的雨水抽排灌溉污染场地吸收植物。

所述的集水池设置于地下,顶部设置盖板,盖板上设置土壤层,土壤层顶面与地面 高度相同,土壤层厚度为200~500mm。

所述的集水池采用砖砌,池壁厚度为240~360mm;池壁配置竖向钢筋四~八根,同时 配置水平向腰筋三~六根,钢筋直径均为12~20mm,竖向钢筋和水平向腰筋等间距均匀分布; 池深为1.5~3.0m,池内水平空间面积为9~40m2

所述的集水池的盖板上设置出水口,出水口上设置顶盖;盖板采用钢筋混凝土板 或塑料板,出水口(11)采用塑料管;盖板上设置盖板内塞,其厚度为80~150mm,其直径或边 长小于池内径5~10mm,出水口直径为50~150mm。

所述的集水沟深度为300~500mm,集水沟内铺设排水花管,排水花管内径为50~ 100mm,采用PVC管,排水花管上的排水孔孔径为5~20mm,排水孔布置于排水花管的上侧表面 240度范围区,排水花管外包孔径0.2~2mm的塑料过滤网;集水沟内充填粗砂或砾砂,集水沟 底宽度为300~500mm,集水沟内设置防渗层,防渗层0)采用0.1~0.25mm厚的PE塑料薄膜;集 水沟顶端两翼对称布置,其宽度大于底宽200~400mm,且防渗层之上覆盖的粗砂或砾砂厚度 为50~100mm。

所述集水池内设置防水层,防水层采用防水砂浆,砂浆厚度5~10mm。

所述的吸收植物采用能够吸收污染场地重金属的植物,可采用一种或多种植物。

本发明适用旱区各种重金属污染场地的修复,处理效果较好。

与现代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积极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取植物吸收重金属污染场 的重金属,不产生二次污染,处理费用低,实现无害化处理。该方法设置雨水收集系统,浇灌 污染区,提高吸收植物的生长能力,进而提高吸收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该方法能够有 效的处理干旱区重金属污染场地,处理后不产生新的污染物。本项目所用材料来源广泛,成 本低。本发明施工方便,运营维护简单,可操作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平面图;

图2是本发明集水池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集水沟的剖面图。

图1、图2和图3中,1-集水沟,2-集水池,3-吸收植物,4-土壤层,5-透水板,6-防水 层,7-盖板,8-池壁,9-进水口,10-防渗层,11-出水口,12-竖向钢筋,13-水平向腰筋,14-盖 板内塞,15-顶盖,16-排水花管,17-上侧表面240度范围区。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目前生态处理重金属污染场地费用高,干旱区重金属污染场地处理效果差而 开展研究。本发明针对干旱区重金属污染场地,采用植物吸收,设置雨水收集系统,浇灌污 染区,提高吸收植物的生长能力,提高处理效率,能有效修复干旱区重金属污染场地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例如下:

实施实例1

在某干旱区重金属镉(Cd)污染场地的生态修复,通过跟踪监测,效果良好。

如图1所示,在重金属污染区种植吸收植物(3)稗草,同时设置雨水收集系统,浇灌 污染区,当表层土壤300mm深度范围平均含水量低于20%时,将集水池(2)的雨水抽排灌溉污 染场地吸收植物(3)稗草;提高吸收植物(3)稗草的生长能力,进而提高吸收植物(3)稗草对 重金属的吸收能力。

如图1和图2所示,在重金属污染场地布置集水沟(1)和集水池(2),用于收集雨水; 集水沟(1)间距为6m,集水池(2)间距为10m;集水沟(1)与集水池(2)相连接,连接处设置进 水口(9),进水口(9)外侧设置透水板(5)。

集水池(2)设置于地下,顶部设置盖板(7),盖板(7)上设置土壤层(4),土壤层(4) 顶面与地面高度相同,土壤层(4)厚度为300mm。

集水池(2)采用砖砌,池壁(8)厚度为240mm,配置竖向钢筋(12)四根,同时配置水 平向腰筋(13)三根,钢筋直径均为12mm,池深为1.5m,池采用方形,池内水平空间面积为 9m2

集水池(2)的盖板(7)上设置出水口(11),出水口上设置顶盖(15);盖板(7)采用钢 筋混凝土板,出水口(11)采用塑料管;盖板内塞(14)厚度为80,边长小于池内径5mm,出水口 直径为50mm。

如图3所示,集水沟(1)深度为300mm,集水沟(1)内铺设PVC排水花管(16),其内径 为50mm,排水花管(16)上的排水孔孔径为8mm,排水孔布置于排水花管(16)的上侧表面240 度范围区(17),排水花管(16)外包孔径0.5mm的塑料过滤网;集水沟(1)内充填粗砂,集水沟 (1)底宽度为300mm,集水沟(1)内设置防渗层(10),防渗层(10)采用0.1~0.25mm的PE塑料薄 膜;集水沟顶端两翼对称布置,宽度大于底宽200mm,且防渗层(10)之上覆盖的粗砂厚度为 50mm。

所述集水池(2)内设置防水层(6),防水层(6)采用防水砂浆,砂浆厚度5mm。

污染场地净化效果。通过测定处理污染场地10个点的重金属镉的浓度值为0.32~ 1.05mg/kg,均已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二级环境质量标准设定的限 值0.30mg/kg的要求,也即超过为保障农业生产及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最大值还超 过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三级环境质量标准设定的限值1.0mg/kg的要 求,也即超过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临界值。经过采用该方法处理三年后, 土壤中重金属镉的浓度值为0.17~0.26mg/kg,土壤中的镉浓度能够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 准》(GB15618-1995)二级环境质量标准设定的限值0.30mg/kg的要求。

实施实例2

干旱区重金属铅(Pb)污染场地的生态修复,采用栽培植物女贞吸收。

该污染场地布置了集水沟(1)和集水池(2),集水沟(1)内铺设排水花管(16),污染 场地栽培植物女贞,用收集到集水池(2)中的雨水浇灌,女贞生长良好。

通过2年的修复,污染场地土壤中铅(Pb)的含量显著降低,处理效果较好。

实施实例3

干旱区种植蒌蒿吸收重金属Cd、Pb、Zn和Cu。

该污染场地布置了集水沟(1)和集水池(2),集水沟(1)内铺设排水花管(16)和砾 砂,污染场地栽培植物蒌蒿,用收集的雨水浇灌,蒌蒿生长旺盛。

通过3年的修复,污染场地土壤中重金属Cd、Pb、Zn和Cu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 低,处理效果较好。

实施实例4

干旱区种植蜈蚣草吸收重金属砷(As)。

该污染场地布置了集水沟(1)和集水池(2),集水沟(1)内铺设排水花管(16)和砾 砂,污染场地栽培植物蜈蚣草,用收集的雨水浇灌,蜈蚣草生长旺盛。

通过3年的修复,污染场地土壤中重金属砷(As)的含量降低明显,处理效果较好。

实施实例5

该污染场地重金属砷(As)和镉(Cd)含量超标,通过种植苎麻吸收处理。

该污染场地布置了集水沟(1)和集水池(2),集水沟(1)内铺设排水花管(16)和粗 砂,污染场地栽培植物蜈蚣草,用收集的雨水浇灌,蜈蚣草生长旺盛。

通过5年的修复,污染场地土壤中重金属砷(As)和镉(Cd)的含量降低明显,处理效 果较好。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实质 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 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