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实现CDMA EVDO 和CDMA 1X 分离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实现CDMA EVDO 和CDMA 1X 分离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实现CDMA EVDO和CDMA 1X分离控制的系统和方法,其中,系统包括基站设备、±45°双极化天线和两根馈线,还包括一列垂直极化天线振子,作为DO系统的天线振子,垂直极化天线振子设置在±45°双极化天线的两列振子旁;垂直极化天线振子上设置有手动电调移相器,用于根据用户的手动调节改变垂直极化天线振子的相位以改变垂直极化天线振子的俯仰角;基站设备输出的DO系统的业务数据通过两根馈线中的一根馈线引入垂直极化天线振子,基站设备输出的1X系统的业务数据通过两根馈线中的另一根馈线引入±45°双极化天线的两列振子之一。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DO系统1X系统覆盖优化按需相对独立调整,降低DO系统的越区干扰。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66123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10598636.6

  • 发明设计人 陈放;

    申请日2013-11-25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毛丽琴

  • 地址 100033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9:04:0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12-14

    授权

    授权

  • 2015-07-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W16/18 申请日:201311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5-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是一种实现CDMA EVDO和CDMA 1X分离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码分多址(CDMA)移动网络提供(Evolution-Data Optimized,EV-DO,以下简称:DO)和1X两种业务,采用DO/1X共站址、共天馈1:1比例覆盖模式,这种模式具有成本优势,每扇区节约了一副天线、一副天线抱竿和两根馈线的成本。这种方案对低成本构建CDMA网络具有不可否认的贡献,但是这种方案也存在严重不足。 

因为DO与1X技术在时分与码分工作原理上的区别,两者在覆盖、业务容量分布、通信行为等方面存在差异:①DO系统需要覆盖重叠区大小尽量小;需要重叠区内无线信号波动小,尽量稳定;DO系统前向速率对载干比C/I(Carrier/Interference,C/I)非常敏感,直接关系到前向物理层速率的申请;DO系统发射功率大产生的越区干扰大;②DO系统中容量分布相对集中,局部区域容量不足和速率不高是DO技术发展的瓶颈,随着DO技术的智能机推广,小区下DO系统用户数激增,DO系统中各数据业务量激增,视频业务也增多了,用户感受随用户数和业务量增多下降明显;③相对于1X系统中的用户,DO系统中的用户多在室内使用,需要DO系统发射大功率;通信时长较长,移动范围较小,可以只对特定的、重要的区域重点优化。根据这些诸多不同,DO系统与1X系统需要有差别、有针对地进行网优,然而现有的共站址共天馈的模式,给DO/1X系统的相对独立优化带来了困难,无法实现DO系统的C/I精细优化,导致现网DO系统中小区越区覆盖严重,越区干扰大,实测数据表明,主城区DO系统中小区半径小,前向 越区干扰高达14dB,因而也出现了增加DO系统发射功率,前向下载速率反而下降与理论相悖的现象。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在此背景下,为改变现状,提升DO系统中前向下载速率和DO系统关键指标,改善DO系统中的用户感知,有必要提供一种DO/1X分离技术,以针对现组网模式不足,利用射频滤波、电调天线、垂直极化、高增益等既有射频、天线技术,组合成一套优化系统,实现DO/1X系统的覆盖优化按需相对独立调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CDMA EVDO和CDMA 1X分离控制的系统和方法,以实现对CDMA EVDO和CDMA 1X系统的分离控制,从而实现CDMA EVDO和CDMA 1X系统的覆盖优化按需相对独立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CDMA EVDO和CDMA 1X分离控制的系统,包括基站设备、±45°双极化天线和两根馈线,还包括一列垂直极化天线振子,作为DO系统的天线振子,所述垂直极化天线振子设置在所述±45°双极化天线的两列振子旁; 

所述垂直极化天线振子上设置有手动电调移相器,用于根据用户的手动调节改变所述垂直极化天线振子的相位以改变所述垂直极化天线振子的俯仰角; 

所述基站设备输出的DO系统的业务数据通过两根馈线中的一根馈线引入所述垂直极化天线振子,所述基站设备输出的1X系统的业务数据通过两根馈线中的另一根馈线引入±45°双极化天线的两列振子之一。 

在本发明上述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垂直极化天线振子具体与所述±45°极化天线的两列振子垂直并列排列,对应振子间具有一定的水平、垂直距离使得所述垂直极化天线振子与所述±45°极化天线的两列振子之间各振子间的隔离度大于25-30dB。 

在本发明上述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45°双极化天线的增益 为15dBi,所述垂直极化天线振子的增益为17dBi,水平半功率角为55°~60°。 

在本发明上述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站设备包括用于收发业务数据的两个相同的射频口,DO系统的业务数据从所述两个相同的射频口中的一个射频口输出,1X系统的业务数据从所述两个相同的射频口中的另一个射频口输出。 

在本发明上述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站设备包括一个用于收发业务数据的射频口和一个用于接收业务数据的射频口; 

所述基站设备顶部与两根馈线之间串接有一个射频滤波器,用于将基站设备顶部输出的DO系统与1X系统的业务数据分离,以便DO系统的业务数据通过两根馈线中的一根馈线引入所述垂直极化天线振子,1X系统的业务数据通过两根馈线中的另一根馈线引入±45°双极化天线的两列振子之一。 

在本发明上述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射频滤波器具体为金属腔滤波器或介质腔微波滤波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上述任一系统实施例所实现CDMAEVDO和CDMA1X分离控制的方法,包括: 

手动调节垂直极化天线振子上的手动电调移相器,改变所述垂直极化天线振子的相位以改变所述垂直极化天线振子的俯仰角。 

在本发明上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手动调节垂直极化天线振子上的手动电调移相器包括: 

手动调节垂直极化天线振子上的手动电调移相器,调整的度数为:期望DO系统覆盖距离对应的俯仰角加上垂直半功率角的二分之一4.5°,再减去天线机械角。 

在本发明上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45°双极化天线的增益为15dBi; 

手动调节垂直极化天线振子上的手动电调移相器,改变所述垂直极化天线振子的相位具体为: 

调整垂直极化天线振子的增益为17dBi,将水平半功率角减小为 55°~60°。 

在本发明上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基站设备包括用于收发业务数据的两个相同的射频口; 

所述方法还包括: 

修改基站设备的参数配置,以使DO系统的3个载频从基站设备顶部的一个射频口输出,使1X系统的4个载频从基站设备的另一个射频口输出; 

DO系统的业务数据从所述两个相同的射频口中的一个射频口输出,并通过两根馈线中的一根馈线引入所述垂直极化天线振子;1X系统的业务数据从所述两个相同的射频口中的另一个射频口输出,并通过两根馈线中的另一根馈线引入±45°双极化天线的两列振子之一。 

在本发明上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站设备包括一个用于收发业务数据的射频口和一个用于接收业务数据的射频口; 

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基站设备顶部与两根馈线之间串接的射频滤波器,将基站设备顶部输出的DO系统与1X系统的业务数据分离并分别输入两根馈线中的一根馈线; 

DO系统的业务数据通过两根馈线中的一根馈线引入所述垂直极化天线振子,1X系统的业务数据通过两根馈线中的另一根馈线引入±45°双极化天线的两列振子之一。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基于现有CDMA网络的DO系统覆盖受1X系统制约,过覆盖严重的事实,发现现在普遍使用的±45°双极化天线主瓣翘起,是DO系统越区干扰隐蔽之源的论断。 

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实现CDMA EVDO和CDMA1X系统分离控制的系统和方法中,系统还包括一列设置在所述±45°双极化天线的两列振子旁的垂直极化天线振子,作为DO系统的天线振子,基站设备输出的DO系统的业务数据通过两根馈线中的一根馈线引入垂直极化天线振子,基站设备输出的1X系统的业务数据通过两根馈线中的另一根馈线引入±45°双极化天线的两列振子之一,垂直极化天线振子上设 置有手动电调移相器,用户可以手动调节改变垂直极化天线振子的相位以改变其俯仰角,从而实现了对CDMA EVDO和CDMA 1X系统的分离控制,实现了CDMA EVDO和CDMA 1X系统的覆盖优化按需相对独立调整。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现CDMA EVDO和CDMA 1X分离控制的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现CDMA EVDO和CDMA 1X分离控制的系统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射频滤波器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1为本发明实现CDMA EVDO和CDMA 1X分离控制的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实现CDMA EVDO和CDMA 1X分离控制的系统,包括基站设备、±45°双极化天线和两根馈线、以及一列垂直极化天线振子。±45°双极化天线的双极化之一与原1X系统的极化天线一样,作为1X系统的天线,±45°双极化天线中的另一个空余。基站设备输出的DO系统的业务数据通过两根馈线中的一根馈线引入垂直极化天线振子,基站设备输出的1X系统的业务数据通过两根馈线中的另一根馈线引入±45°双极化天线的两列振子之一。 

其中,垂直极化天线振子作为DO系统的天线振子,设置在±45°双极化天线的两列振子旁。该垂直极化天线振子上设置有手动电调移相器,串接在垂直极化天线振子上,用于根据用户的手动调节改变垂直极化天线振子的相位以改变垂直极化天线振子的俯仰角。 

为方便起见,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将±45°双极化天线和上述一列垂直极化天线振子的组合称为组合天线。组合天线输出3个端口,垂直极化天线振子的端口与DO系统连接,±45°双极化天线之一与1X系统连接。 

示例性地,垂直极化天线振子具体可以与±45°极化天线的两列振子垂直并列排列,对应振子间具有一定的水平、垂直距离以保证垂直极化天线振子与±45°极化天线的两列振子之间各振子间的隔离度大于25-30dB。 

本发明实施例实现CDMA EVDO和CDMA 1X分离控制的系统,通过在DO极化上增加手动电调移相器,可以实现对DO系统天线手动 电调俯仰角,可在同一副天线抱竿上,实现与1X系统不同的俯仰角,一般DO系统俯角更大,达到严格控制越区覆盖; 

由于垂直极化天线振子的垂直极化电波在水平方向对称分布,不存在主瓣翘起,只有弱上瓣可能产生越区,较±45°双极化天线容易精确覆盖,越区干扰小并可以控制到忽略不计,而±45°双极化天线在水平方向分布不对称,一边是俯角,一边是仰角,受一边俯角的限制,垂直下倾角不能太大,因而,仰角一边始终存在主瓣翘起,产生强越区干扰,这是现在CDMA网络前反向下载速率难以提高的根本原因; 

现有DO与1X系统共天馈后,受1X系统限制,DO系统天线只能使用15dBi的增益、65°水平半功率角的低增益天线,与DO系统的工作原理不相适应,主要是存在较多的相邻扇区横向重叠区和较强的上瓣,而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组合天线之后,将DO系统天线的增益提高至17dBi,水平半功率角减少至55°-60°,增益提高、横向重叠区减小、上瓣减小三项改进进一步提升了改善幅度。 

在本发明实现CDMA EVDO和CDMA 1X分离控制的系统中,由于垂直极化天线振子上设置有手动电调移相器,能够对DO系统的垂直极化天线振子的俯仰角进行手动调节。现有技术中±45°双极化天线的增益为15dBi,即:DO系统与1X系统的天线增益均为15dBi。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例中,±45°双极化天线的增益为15dBi,垂直极化天线振子的增益为17dBi,水平半功率角为55°~60°。综合考虑天线尺寸和增益大小,取DO系统垂直极化天线振子的增益为17dBi,比现有DO系统天线增益15dBi高2dBi,有益于DO系统速率的提高,水平半功率角比现网稍窄有益于减小横向越区干扰提高DO系统的速率。其有益效果是:DO系统较1X系统可以有更大的俯角,纵向越区干扰减小,覆区内DO系统的载干比分布得到改善,改善幅度主要由天线的俯仰角调整产生,DO系统为垂直极化、高增益、水平半功率角减少对改善幅度起助推作用,改善主要表现为用户前反向下载速率的提高,平均前向下载速率可提高500-1000kb/s。 

目前普遍使用的基站设备主要有两种:第一种基站设备机顶包括两 个完全一样的射频口,都可以作为主集,即既可发也可收业务数据;第二种基站设备机顶的两个射频口不完全一样,只有其中一个射频口可以作为主集,可发可收业务数据,另一个射频口只能作为分集,只收不能发业务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基站设备包括用于收发业务数据的两个相同的射频口(即:采用第一基站设备)。可以通过修改基站设备的参数配置,将DO系统的3个载频从基站设备机顶的一个射频口输出,将1X系统的4个载频从基站设备机顶的另一个射频口输出,实现DO/1X系统的发信分离。分离后发送信息时,DO系统的业务数据从两个相同的射频口中的一个射频口输出,通过两根馈线中的一根馈线引入垂直极化天线振子;1X系统的业务数据从两个相同的射频口中的另一个射频口输出,通过两根馈线中的另一根馈线引入±45°双极化天线的两列振子之一。因此,第一种基站设备只需安装本发明实施例的组合天线就可实现CDMA EVDO和CDMA 1X系统的分离控制,实现DO/1X系统覆盖的相对独立调整、以及DO/1X系统天线俯仰角相对独立的调整。图1为采用第一基站设备时,本发明实现CDMA EVDO和CDMA 1X分离控制的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在第一基站设备上,通过参数配置,使第一射频口输出1X系统的发信信号,引入到组合天线的±45°双极化天线之一(与原1X系统极化天线保持一致),第二射频口输出DO系统的发信信号,引入到组合天线的垂直极化天线振子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基站设备包括一个用于收发业务数据的射频口和一个用于接收业务数据的射频口(即:采用第二基站设备)。该第二基站设备顶部与两根馈线之间串接有一个射频滤波器,用于将该第二基站设备顶部输出的DO系统与1X系统的业务数据分离,DO系统的业务数据通过两根馈线中的一根馈线引入垂直极化天线振子,1X系统的业务数据通过两根馈线中的另一根馈线引入±45°双极化天线的两列振子之一。因此,通过安装本发明实施例的组合天线和射频滤波器,还可以在第二种基站设备实现CDMA EVDO和CDMA 1X系统的分离控制,实现DO/1X系统覆盖的相对独立调整、以及DO/1X系统天线俯 仰角相对独立的调整。如图2所示,为采用第二基站设备时,本发明实现CDMA EVDO和CDMA 1X分离控制的系统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示例性地,射频滤波器具体可以采用金属腔滤波器或介质腔微波滤波器,以达到低插损、良好温度稳定性和小尺寸,根据腔体滤波理论和传输线反射理论,将射频滤波器中的多个子滤波器拓扑组合,依据DO系统和1X系统发信频带差异,将基站设备顶部输出的DO系统与1X系统的发信合路信号分离,分成一路为DO系统发信,另一路为1X系统发信,分离后的1X系统发信通过一根馈线引入±45°双极化天线之一,分离后的DO系统发信通过另一根馈线引入垂直极化天线振子。这样,在面对某些基站设备通过修改参数配置不能直接分离DO系统与1X系统发信信号的情况下,通过串接一个射频滤波器,同样可以实现将基站设备顶部输出的DO系统与1X系统发信合路信号分离,分成一路为DO系统发信,另一路为1X系统发信,从而实现CDMA EVDO和CDMA 1X系统的分离控制。为不增加馈线数量和保持收信主集、分集功能,收信不分离,也没有必要分离,与原来一致。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射频滤波器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就是在基站设备上将DO系统与1X系统的发信信号(即:要发送的业务数据)分离,分别从两个不同射频口输出。其中,第一基站设备直接通过调整其参数配置即可实现,第二基站设备可以在基站设备顶部串接射频滤波器来完成DO系统与1X系统的发信分离。分离后的1X系统发信信号通过一根馈线引入±45°双极化天线之一(选择与优化前1X系统的极化天线一样),分离后的DO系统发信信号通过另一根馈线引入垂直极化天线振子,手动电调垂直极化天线振子的俯仰角,使DO系统天线的俯仰角与1X系统不同,严格控制DO系统越区覆盖。经过此连接后,实现DO系统发信使用垂直极化天线振子,1X系统发信使用±45°双极化天线之一,垂直极化天线振子、±45°双极化天线之一都作为DO系统、1X系统的收信,并对DO系统、1X系统两者都形成接收极化分集。 

DO系统与1X系统分离的意义就是实现DO系统与1X系统覆盖的相对独立调整,DO系统与1X系统天线俯仰角相对独立的调整,DO系统较1X系统有更大的俯角,越区干扰减小,DO系统的载干比分布得到改善,改善幅度主要由天线的俯仰角调整产生,DO系统为垂直极化、高增益、水平半功率角减少对改善幅度起助推作用,改善主要表现为用户前反向下载速率的提高,平均前向下载速率可提高500-1000kb/s。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系统实现CDMA EVDO和CDMA 1X分离控制的方法,其包括:手动调节垂直极化天线振子上的手动电调移相器,改变垂直极化天线振子的相位以改变垂直极化天线振子的俯仰角。目前±45°双极化天线的增益为15dBi,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手动电调移相器,可以调整垂直极化天线振子的增益为17dBi,将水平半功率角减小为55°~60°。 

示例性地,手动调节垂直极化天线振子上的手动电调移相器时具体调整的度数为:期望DO系统覆盖距离对应的俯仰角加上垂直半功率角的二分之一4.5°,再减去天线机械角。由于DO系统与1X系统共抱竿,可以由1X系统预先确定天线机械角。 

参见图1,在基站设备具体为第一基站设备时,其包括用于收发业务数据的两个相同的射频口。相应地,实现CDMA EVDO和CDMA1X分离控制的方法还包括: 

修改基站设备的参数配置,以使DO系统的3个载频从基站设备顶部的一个射频口输出,使1X系统的4个载频从基站设备的另一个射频口输出; 

DO系统的业务数据从两个相同的射频口中的一个射频口输出,并通过两根馈线中的一根馈线引入垂直极化天线振子;1X系统的业务数据从两个相同的射频口中的另一个射频口输出,并通过两根馈线中的另一根馈线引入±45°双极化天线的两列振子之一。 

调整组合天线的水平角、垂直角与优化前一致,根据理论计算DO系统天线的垂直角,手动旋转手动电调移相器的垂直角电调旋纽,调整 DO系统天线的垂直角,一般DO系统天线的垂直角更大,实现与1X系统天线的不同垂直角,严格控制DO系统覆盖纵向重叠区大小。重复实施多个扇区DO系统与1X系统的分离优化,若多个DO系统与1X系统分离扇区相邻,则优化连片,效果非常好。若相邻扇区没有DO系统与1X系统分离优化,轻度下压优化扇区对端扇区天线俯角1-2°,配合DO系统与1X系统分离优化,减小纵向越区干扰,效果也比较好。 

参见图2、图3,在基站设备具体为第二基站设备时,其包括一个用于收发业务数据的射频口和一个用于接收业务数据的射频口。相应地,实现CDMA EVDO和CDMA 1X分离控制的方法还包括: 

通过第二基站设备顶部与两根馈线之间串接的射频滤波器,将基站设备顶部输出的DO系统与1X系统的业务数据分离,分成一路DO系统发信,另一路1X系统发信,并分别输入两根馈线中的一根馈线,收信与原来一样; 

DO系统的业务数据通过两根馈线中的一根馈线引入垂直极化天线振子,1X系统的业务数据通过两根馈线中的另一根馈线引入±45°双极化天线的两列振子之一。 

下面以具体试验数据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效果予以评估说明。 

为科学评估效果,确定以扇区为单位评估,各评估指标为7天算术平均值,扇区载频级数据作为辅助评估,所有评估数据取自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无线网优平台。 

评估指标及优先级为:DO系统前向无线链路协议(RLP)层平均速率(kpbs)→DO数据速率控制(DRC)前向速率为(大于1228K)的申请比率(%)→DO系统连接成功率(%)→DO系统无线掉线率(%)。 

1、DO系统前向RLP层平均速率(kpbs) 

DO系统与1X系统分离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前向RLP层平均速率,改善用户速率感知,提高小区数据吞吐能力。前向RLP层平均速率是小区所有突发数据时隙的平均速率,是所有用户突发时隙的平均速率,与各用户速率和使用多少有关,波动幅度比较大。例如,如果用户 离基站近,速率高,使用多,则整个小区平均速率高;如果用户离基站远,速率低,使用多,则整个小区平均速率低。 

但不论怎样,小区前向RLP层平均速率提高了,就一定能说明大部分用户速率提高了,优化有改良效果。 

2、DO系统DRC前向速率为(大于1228K)的申请比率(%) 

大于1228K申请比例占比越高,说明速率越高,优化有改良效果。 

3、DO系统连接成功率(%) 

DO系统连接成功率越高说明前反向覆盖越好,优化有改良效果。 

4、DO系统无线掉线率(%) 

DO系统无线掉线率越小说明前反向覆盖越好,优化有改良效果。 

评估数据如下: 

在某地区基站设备3个扇区上进行试点,根据天线挂高h,期望覆盖距离d,计算DO系统天线的俯仰角θ=arctan(h/d)+4.5°,试点基站设备各扇区俯仰角列表如下表1所示: 

表1 

1、DO系统路测(DT)测试数据 

1.1DO系统定点测试表如下表2所示: 

表2 

分别取1扇区前方200米处定点测试,下载速率由700kb/s提升到1200kb/s;2扇区前方200米处定点测试,下载速率由1500kb/s提升到2100kb/s;3扇区前方320米处定点测试,下载速率由500kb/s提升到1200kb/s。 

1.2DO系统DT测试采样点统计 

优前(即: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之前)前向无线链路协议层速率区间分布表如下表3所示: 

表3 

优前试点基站周边前向无线链路协议层速率>300kbps的采样点占到了59.91%。,峰值速率2.3Mb/s,平均下载速率在600kbps。 

优后(即: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后)前向无线链路协议层速率区间分 布表如下表4所示: 

表4 

优后试点基站周边前向无线链路协议层速率>300kbps的采样点占到了73.86%,改善14%,峰值速率2.7Mb/s,改善400kbps,平均下载速率在1150kbps,改善550kb/s。 

2、DO系统前向RLP层平均速率(kpbs) 

对3扇*3载*24小时*7天=1512个载扇载频小时,优前有88个RLP层平均速率大于1700kpbs,优后有208个,改善2倍多,这充分证明了速率提高了,用户使用高速率的时间增多了。 

DO系统前向RLP层平均速率各时段均改善,1扇区改善平均400kpbs,2扇区改善平均160kpbs,3扇区改善平均400kpbs,下表为各扇区载频在评估时段前向RLP层平均速率的7天算术平均值,54个评估对象有48个改善,占比90%,其中有12个平均改善幅度超过400kpbs,占比20%,6个劣化,占比10%,劣化原因有两种可能,一是确实无线质量变差了,二是无线质量比较好,但用户不在质量好区域使用,并且小区话务量小。如下表5所示,为优前、优后的前向RLP层平均速率列表: 

表5 

3、DO系统DRC前向速率大于1228k申请比例 

DO系统DRC前向速率大于1228K申请比例(%)各时段均改善,1扇区平均改善6.7%,2扇区平均改善5.5%,3扇区平均改善4.5%。申请比例提高说明小区申请高速率的时隙增多,无线环境改善,网优有改良效果。优前、优后DO系统DRC前向速率大于1228k申请比例如下表6所示: 

表6 

  17点 18点 19点 20点 21点 22点 1扇区优前(%) 43 42 43 42 43 45 1扇区优后(%) 50 50 49 49 49 51 差值(%) 7 8 6 7 6 6 2扇区优前(%) 43 42 43 46 48 46 2扇区优后(%) 56 48 48 49 48 52 差值(%) 13 6 5 3 0 6 3扇区优前(%) 24 20 19 22 25 27 3扇区优后(%) 25 26 26 28 28 31 差值(%) 1 6 7 6 3 4

4、DO系统连接成功率 

DO系统连接成功率各时段均改善,1扇区平均改善0.2%,2扇区平均改善0.24%、3扇区平均改善0.06%。连接成功率提升说明前反向无线质量改善,主要得益于前反向有2.5dB增益和重叠区大小的控制。 

5 DO系统无线掉线率 

DO系统无线掉线率各时段持平,1扇区劣化平均0.01%,2扇区改善平均0.02%,3扇区劣化平均0.03%,改善、劣化幅度极小,只有百分之零点零几,可以忽略。优化后前反向突发速率有明显提升,理论上讲,调制阶数增高后,更容易产生通信误帧,无线掉线率恶化,因此,事实上,无线掉线率是有改善的,改善源于前反向有2.5dB增益和重叠区地控制。 

根据试点运行数据稳定观察、分析和多次试点实施经验积累,评估总结如下结论: 

小区DO系统前向RLP层平均速率、DO系统前向DRC速率申请大于1228kb/s的比例、DO系统无线连接成功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RLP层平均速率受无线环境、用户位置、用户话务和业务类型波动幅度大,但整体统计有明显改善,平均幅度可达400kb/s或更高;DRC申请占比和无线连接成功率改善幅度较大,受无线环境、用户影响较小而稳定改善,改善幅度或更高;DO系统无线掉线率持平,若在相同突发速率条件下,无线掉线率有改善。 

总之,在四个评估指标上均有改善,评估DO系统与1X系统分离后DO系统有改善效果。上述四个指标均有改善共同证明了DO系统与1X系统分离能够大幅提高DO系统前反向下载速率,提升主要源于DO系统与1X系统分离后,DO系统能够相对独立手动电调整天线俯仰角,精确控制纵向越区覆盖,降低纵向越区干扰;另一个辅助提升源于DO系统极化为垂直极化模式、水平半功率角稍减小和相对高增益,降低了主瓣纵向越区干扰、横向越区干扰和增强了DO系统信号。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相互参见即可。对于方法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系统实施例基本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系统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可能以许多方式来实现本发明的方法、系统。例如,可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软件、硬件、固件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的上述顺序仅是为了进行说明,本发明的方法的步骤不限于以上具体描述的顺序,除非以其它方式特别说明。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将本发明实施为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这些程序包括用于实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机器可读指令。因而,本发明还覆盖存储用于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程序的记录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 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发明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