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接头装置

接头装置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头装置,它能在将弹性线可靠地钩搭、保持的状态下进行接头,而且能解除接头部分没有芯线的问题。其具有将具有伸缩性的弹性线切断的一对割刀(11、12)、将压缩空气作用在被用该各个割刀(11、12)切断了的(2)根弹性线(Y1、Y2)的各线端上的接头部件(2)、用于使配设在该接头部件(2)上的各线端(Y1、Y2)重合并加以导引用的接头孔(16、17);具有形成钩搭狭缝(21)的机构,该钩搭狭缝(21)用于在用各个割(11、12)将弹性线切断时、利用各弹性线(Y1、Y2)的收缩变粗而使各线(Y1、Y2)钩搭保持在接头孔(16、17)上。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78909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6-06-2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0510125547.5

  • 发明设计人 马场进;

    申请日2005-11-25

  • 分类号B65H69/00(20060101);D01H15/00(20060101);

  • 代理机构72002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黄剑锋

  • 地址 日本京都府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7:20:5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01-15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65H69/00 授权公告日:20111228 终止日期:20121125 申请日:20051125

    专利权的终止

  • 2011-12-28

    授权

    授权

  • 2007-12-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6-06-2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压缩气体作用在弹性线上而进行接头的接头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安装在自动络纱机(winder)或纺纱机械等设备上的接头装置(糸継ぎ装置),有空气接合器方式。该方式的接头装置是将切断的2根线夹住、并在将各线重合的状态下,引导到接头部件上。然后,在该状态下,用一对割刀将各线切断,用解捻喷嘴将各线的线端解捻,用接头部件的压缩气体对解捻了的各线端彼此间加以捻拧,瞬时将2根线端连接上。而且,在作为接头对象的线是有伸缩性芯线的弹性线情况下,在切断时会发生由各线的收缩而使线端从接头部件飞出的接头错误。为了防止该接头错误,提出过如日本专利文献1所述的一种接头装置,该接头装置具有能对弹性线的收缩施加阻力的阻力部件。但是,由于线被切断时只有芯线收缩,因而就有在接头部分没有芯线、或线端长度不稳定而使形成的接头不稳定的情形等。此外,还很难与弹性线内的芯线比例发生变化的情况相对应。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1-1996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解决的课题是鉴于上述各问题而提供一种接头装置,它是能在可靠地将弹性线钩搭、保持的状态下进行接头,而且能消除接头部分没有芯线或接头不稳定的情形。

本发明接头装置具有:一对割刀,分别单独地切断2根具有伸缩性的弹性线;接头部件,将压缩空气作用在被用该各个割刀切断了的2根弹性线的各自的线端上;接头孔,被配设在该接头部件上,用于使各线端重合并加以导引,上述接头装置还具有形成钩搭狭缝的机构,该钩搭狭缝用于在用上述各个割刀将上述弹性线切断时、利用这时各根弹性线的收缩而变粗而使各线端钩搭并保持在上述接头孔上。

最好,形成上述钩搭狭缝的机构是由平板部件构成,该平板部件是相对于接头部件可自由装卸的。

更好的是,在上述接头孔的两端开口,设置有用于限制上述压缩气体的气流的限制平板。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接头装置具有形成钩搭狭缝的机构,该钩搭狭缝是在将各线端导引到接头孔中的状态下将各线钩搭而保持。该钩搭狭缝利用弹性线收缩而变粗的性质而将线钩搭,由此将线保持,由此,线端不会从接头部件飞出,使接头错误飞跃地减少。而且,由于还能防止芯线从接头部件脱出,因而能确保接头部分的伸缩性。而且,由于使配设在接头部件的接头孔中的线端常时形成一定长度,因而能使接头部分非常稳定。

而且,本发明的接头装置在平板部件上设有钩搭狭缝,通过将该平板部件作成相对于接头部件能自由装卸,能与弹性线的直径或芯线直径的比例的变化相对应地,替换具有适合于该比例的宽度的钩搭狭缝的平板。

此外,本发明的接头装置在接头孔的两侧开口上设有限制平板,用该限制平板对压缩气体的气流进行限制,以便对引导到接头孔的各线的方向性进行控制。由此,能将适于进行接头的压缩气体施加到各线端上,能使接头部分稳定,使外观、强度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设有本发明接头装置的自动络纱机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接头装置的斜视图。

图3是表示接头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正视图。

图4是表示用于说明接头装置的接头动作的接头装置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继图4之后,接头装置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继图5之后,接头装置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接头部件的第1实施例的放大图,(a)是正视图,(b)是从(a)的箭头A方向看到的视图。

图8是表示接头部件的第2实施例的放大图,(a)是正视图,(b)是从(a)的箭头B方向看到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着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接头装置。

图1是表示设有本发明接头装置的自动络纱机的侧视图。如图1所示,自动络纱机AW在上方具有卷取卷装P,下方具有喂纱筒管BO,在喂纱筒管BO和卷取卷装P之间具有接头装置1。本实施例的线是中心线由聚氨酯等伸缩性的芯线构成、覆盖线由棉纱构成的弹性线。从喂纱筒管BO被喂纱的线Y经过导纱器G,由张力器T施加适当的张力。然后,该线Y由横动鼓轮D的作用使它一边进行横动,一边按预定厚度卷取到卷取卷装P上。线缺点检测装置F通常对通过的线Y的粗线部分、细线部分、疙瘩纱等线缺点部分进行检测,使具有缺点部分的线Y不会卷取到该卷取卷装P上。

检测装置F是将从喂纱筒管BO卷取到卷取卷装P上的线Y与预先设定的线Y的粗细信息进行比较,由此检测通过的线Y的缺点。而且,在检测装置F检测线Y的缺点时,设置在检测装置F上的割刀(图中省略表示)将线Y切断。与此同时,停止卷取卷装P的回转,一下子从喂纱筒管BO的卷取被中止。由此,将线Y分割成卷取卷装P侧的上线Y1和喂纱筒管BO侧的下线Y2。而且,上线Y1成为保持在卷取卷装P上的状态,下线Y2成为被吸在线吸入口(线收集器)W上的状态。

此后,使上线用吸臂S1以端部回转轴为中心向上方回转,使下线用吸臂S2以端部回转轴为中心向下方回转。各个吸臂S1、S2内部形成空洞,与吸气管道KP连接着,由吸气管道KP的吸气使各个吸臂S1、S2的前端部分成为吸气口。由此,由上方回转的上线用吸臂S1将上线Y1吸引而把持,由下方回转的下线用吸臂S2将下线Y2吸引而把持。然后,各个吸臂S1、S2在将各线Y1、Y2把持的状态下回归到原来的位置上,由此,将各线Y1、Y2经过接头装置1的前面而导引到预定的位置上。将在下面的记述中详细地说明此后的由接头装置1进行的接头动作。

下面,对接头装置1进行详细的说明。图2是表示接头装置的斜视图。图3是表示接头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正视图。如图2和图3所示,接头装置1在它的大致中心设置着接头部件2。而且,在接头部件2的上下配设着:一对保持喷嘴5、6;一对线推杆7、8;一对导线杆9、10;一对割刀11、12;以及一对夹紧部件13、14。夹紧部件13、保持喷嘴6和割刀12是对上线Y1而设置的;而夹紧部件14、保持喷嘴5和割刀11是对下线Y2而设置的。并且,接头部件2、一对线推杆7、8和一对导线杆9、10是对上线Y1和下线Y2而设置的。

如图3所示,接头部件2设有用于将各线Y1、Y2形成重合状态的接头孔16、17。而且,在接头孔16、17的两端开口上设置着一对限制板19、20。该限制板19、20能将各个接头孔16、17的开口的一部分堵住,由此对接头孔16、17内的压缩空气的气流进行限制,从而控制各线Y1、Y2的位置,使各线端的缠绕良好,使线的接头外观和强度良好。

接着,对接头动作进行详细的说明。图4是表示用于说明接头装置的接头动作的接头装置的侧视图。图5是表示继图4之后,接头装置的侧视图。图6是表示继图5之后,接头装置的侧视图。

如图4所示,先是夹紧部件13将由上线用吸臂S1把持的上线Y1夹住,并且,夹紧部件14将由下线用吸臂S2把持的下线Y2夹住。接着,使导线杆9、10移动,由此将各线Y1、Y2导引到设置在接头部件2上的接头孔16、17内部,并且,导入到各个割刀11、12上。然后,用各个割刀11、12将各线Y1、Y2切断,用各线Y1、Y2的夹紧部件13、14从夹住的部位形成一定长度的线端。

由于在此夹紧的状态下,各线Y1、Y2处于芯线伸长的拉紧状态,因而用割刀11、12进行动作而使各线Y1、Y2朝收缩方向作用。由此,如下面进行详细说明那样,由于各线Y1、Y2收缩而变粗,因而使各线Y1、Y2钩在接头部件2上形成的钩搭狭缝21(参照图7)上,使各线Y1、Y2可靠地保持在接头孔16、17上。由此,各线Y1、Y2的线端就不会从接头部件2飞出,能防止接头错误。而且,由于还能防止各线Y1、Y2的芯线从接头部件2脱出,因而能确保各线Y1、Y2的接头部分的伸缩性。而且,由于能将一定长度的线端配置在接头孔16、17上,因而使接头部分非常稳定。此外,还将各线Y1、Y2钩在一对阻力部件3、4上,使线Y1、Y2到后续工序的向保持喷嘴5、6上的吸入可靠地进行。这些阻力部件3、4是将多个梳状刀刃并列设置的,卷绕在各线Y1、Y2的芯线周围的纤维钩在这些梳状刀刃上而对收缩施加阻力。

接着,如图5所示,将导线杆9、10回归到原来的位置上,与此同时使压缩空气从设置在保持喷嘴5、6上的保持喷射通路50、60朝内部的方向喷射。由此,各线Y1、Y2的线端被吸引保持,将各线Y1、Y2的一定长度的线端导入到接头孔16、17中。由于该保持喷嘴5、6将各线Y1、Y2吸引而保持的时间短到约0.2~0.3秒,而且保持喷嘴5、6抑制空气的回旋气流,因而各线Y1、Y2不会解捻,能防止芯线的收缩。由此,能避免接头部分不存在芯线的缺点。

然后,如图6所示,停止各个保持喷嘴5、6的动作,使导线杆9、10动作,由此将各线Y1、Y2的线端从各个保持喷嘴5、6中引出。此后,使线推杆7、8动作,将各线Y1、Y2定位在接头孔16、17的预定部位上。由此,使各线Y1、Y2的线端在接头孔16、17内成为相互重合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将从接头喷射通路22、23喷出的压缩空气喷射到接头孔16、17内。由这压缩空气的回旋气流,接头孔16、17内的各线Y1、Y2的线端被加捻和接头。然后停止接头部件2的压缩空气的喷出,使线推杆7、8和导线杆9、10回归到原来的位置上,将各个夹紧部件13、14放开,接头动作结束。

下面,对接头部件2进行详细的说明。图7是表示第1实施例的接头部件的放大图,(a)是正视图,(b)是从(a)的箭头A方向看到的视图。图8是表示第2实施例的接头部件的放大图,(a)是正视图,(b)是从(a)的箭头B方向看到的视图。

首先,参照着图7对第1实施例的接头部件2进行说明。该实施例的接头部件2在上方侧沿着上下方向具有第1接头孔16,在下方侧沿着上下方向具有第2接头孔17(参照图7(a))。各个接头孔16、17是相互平行的,将第1接头孔16的下端面和第2接头孔17的上端面设置为大致成为一个面。而且,各个接头孔16、17的断面上部,与导入狭缝160、170连通地开设着开口(参照图7(b))。这些导入狭缝160、170用于将各线Y1、Y2导入到各个接头孔16、17内,并被形成为比各线Y1、Y2宽度还宽。第1导入狭缝160与第1接头孔16的右端侧连接着,第2导入狭缝170与第2接头孔17的左端侧连接着。而且,各个导入狭缝160、170是贯通地连续设置的。因此在各个导入狭缝160、170交叉的交点部分形成有V字形的钩搭狭缝21。

由此,上线Y1通过第1导入狭缝160而被引导到第1接头孔16内,通过钩搭狭缝21,再通过第2导入狭缝170之后被引导到第2接头孔17内。同样,下线Y2通过第2导入狭缝170被引导到第2接头孔17内,通过钩搭狭缝21,再通过第1导入狭缝160被引导到第1接头孔16内。然后,用割刀12将上线Y1切断,由此使配设在第2接头孔17内的上线Y1收缩而变粗,由此收缩变粗,上线Y1被钩搭并保持在钩搭狭缝21上。并且,用割刀11将下线Y2切断,使配设在第1接头孔16内的下线Y2收缩而变粗,此收缩变粗的下线Y2被钩搭并保持在钩搭狭缝21上。即,由于各线Y1、Y2是具有伸缩性芯线的弹性线,因而会由切断而收缩变粗,由于收缩变粗了的各线Y1、Y2的粗细程度比钩搭狭缝21的前端部的幅度(约0.2mm)还大,因而各线Y1、Y2就被钩搭。

在此状态下,从通向第1接头孔16内的第1接头喷射通路22和通向第2接头孔17内的第2接头喷射通路23喷射压缩空气,各线Y1、Y2被加捻接头。

下面,参照着图8,对第2实施例的接头部件2进行详细的说明。该实施例的接头部件2沿着上下方向连续地设置着1个接头孔16。在该接头孔16的中央上部开设有通到导入狭缝160的开口(参照图8(b))。而且,在接头部件2的上部和下部设置着一对平板部件210、210’。在该平板部件210、210’的中央形成有钩搭狭缝21、21’,该钩搭狭缝21、21’被设置为使它的前端部配设在接头孔16内。

由此,将各线Y1、Y2通过各个钩搭狭缝21、21’被引导到接头孔16内。然后,用割刀12将上线Y1切断,由此配设在接头孔16下部侧的上线Y1收缩而变粗,由该收缩变粗,上线Y1被钩搭保持钩搭狭缝21’上。并且,用割刀11将下线Y2切断,配设在接头孔16上部侧的下线Y2收缩而变粗,并被钩搭保持在钩搭狭缝21上。此后,在该状态下,从通到接头孔16的中央部的接头喷射通路22喷射压缩空气,伸长状态下的各线Y1、Y2被加捻、接头。通过本例的接头部件2,可与接头对象的线的粗细程度相对应地替换钩搭狭缝21的宽度不同的平板部件21。

上述本发明的接头装置1可设置在自动络纱机或纺纱机械之外的设有接头装置的各种纤维机械上。而且,作为接头对象的线只要是伸缩性比较大的纺织线就能得到本发明的效果。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