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防止移动电话被非法使用的系统

防止移动电话被非法使用的系统

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防止移动电话被非法使用的系统,该系统将一射频辨识元件安装于一随身物件中,另于一移动电话中设有一读码模块及一识别资料,当该移动电话启动时,该读码模块向外发送无线电信号,若该射频辨识元件恰在该读码模块收发讯号的有效范围内,则该射频辨识元件将会产生一待辨识资料,并将该待辨识资料向外发送,然后,该读码模块接收到该待辨识资料,该读码模块可对该待辨识资料进行解密处理,并在查验解密后该待辨识资料符合该识别资料后,该移动电话才可被正常使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74164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6-03-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410053918.9

  • 发明设计人 赖振兴;褚湘嶺;

    申请日2004-08-23

  • 分类号H04Q7/32(20060101);

  • 代理机构31100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陈亮

  • 地址 210006 江苏省南京市仙鹤街100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6:59:2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2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Q 7/32 专利号:ZL2004100539189 申请日:20040823 授权公告日:20071114

    专利权的终止

  • 2007-11-14

    授权

    授权

  • 2006-04-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6-03-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移动电话,尤指一种利用一随身物件内建的一射频辨识芯片产生一待辨识资料,该待辨识资料可被一移动电话所设的一读码模块接收并予以解密,且在该读码模块认定该密钥为移动电话唯一合法对应的待辨识资料后,该移动电话才可被正常使用。

背景技术

已知手机的所有零组件中,用户识别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Card,简称:SIM Card)可以说是很重要的,如何正确合理地使用SIM卡就是我们能否使用手机的一个关键环节。

用户识别卡实际上是一张内含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智慧型卡片,该用户识别卡内记录了泛欧数字式移动电话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的用户个人资料讯息,移动电话只有装上SIM卡后才能使用,否则只是一部“空机”,只能拨通电信网络服务商所许可的几个紧急号码,如:112。当SIM卡被插入任何一部符合泛欧数位式移动电话系统规范的移动电话时,就可进行拨打电话,通话费将会自动记入持卡人的帐单上,而与移动电话无关。SIM卡采用加密制作,储存着用户的各种数据、鉴权方法及密钥,以提供泛欧数字式移动电话系统对用户身份进行鉴别,同时,用户通过它完成与系统的连接和讯息的交换。

SIM卡按照储存数据的类型不同,其内共可分为四种储存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存放固定的讯息,这类信息在移动电话被出售之前就由SIM卡中心写入,这些信息包括国际移动用户识别号(IMSI)、鉴权密钥(KI)、鉴权和加密算法等等。

第二种类型是存放暂时的有关网络的数据,如:位置区域识别码(LAI)、移动用户暂时识别码(TMSI)、禁止接入的公共电话网代码等。

第三种类型是相关的业务代码,如个人识别码(PIN)、解锁码(PUK)、计费费率等。

第四种类型是电话号码簿,是移动电话用户随时输入的电话号码。

由于,SIM卡记录了有关移动电话用户的个人讯息资料,通过这些资料我们可以对手机进行鉴权和加密。当用户移动到新的区域拨打或接听电话时,交换机都要对用户进行鉴权,以确定是否为合法用户。这时,SIM卡和交换机同时利用鉴权算法,对鉴权密钥和8位随机数字进行计算,计算结果相同的,SIM卡被承认,否则SIM卡被拒绝,用户无法进行呼叫。另外,SIM卡的使用,有效地防止了盗用、并机和通话被窃听的现象,为保证移动电话不被盗用,每张SIM卡都可以设置一组个人密码(PIN码),这是由用户来设定的。

又,以个人手机系统(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简称:PHS)的手机(以下简称:PHS手机)而言,目前使用的PHS手机由于没有采用机卡分离技术,直接使用终端写码程式将终端识别码(PSID)直接写入PHS手机之存储器,此种将终端识别码写入手机的存储器过程,一般称为“写码”,也就因为“写码”技术门槛比较低,容易利用终端写码程式获取终端识别码,一般称为“读码”,或可利用终端写码程式将终端识别码擦除,一般称为“除码」”而可供重新对PHS手机烧号,使得用户手机被偷走或遗失时,若被另行“除码”及“写码”后,将可被其他人拥有及使用,损害了PHS手机用户的利益。

由上述可知,若泛欧数字式移动电话系统的移动电话被偷走或遗失时,若未即时停用SIM卡,其他人将可直接盗用该移动电话,使用户平白支出许多电话费,或更换用户识别卡后,即可使用泛该移动电话,或将该移动电话以二手机变卖,而若PHS手机其他人亦仅藉由“除码”的动作后,即可将其所偷到或拾获的PHS手机变卖,或另行“除码”及“写码”后据为己有。故,不论何种系统的移动电话(手机)而言,若被偷走或遗失将不太容易再寻找回来,也无法有效地防止被非法使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改进常用技术的缺点,发明人经过长久努力研究与实验,终于开发设计出本发明的一种防止移动电话被非法使用的装置及其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使用者的移动电话遗失后,非法获得该移动电话的人士,由于无法取得正确的射频辨识元件的待辨识资料,再加上该待辨识资料若未被解译,将使得该移动电话无法被使用,如此,非法获得该移动电话的人士将无法使用该该移动电话,亦无法获得移动电话内所储存的各种资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读码模块与处理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另一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的解编码芯片与处理器连接示意图。

为便于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特征及其功效,做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兹举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一种防止移动电话被非法使用的系统,请参阅图1所示,是在一随身物件1(如:戒指、项链...等)设有一射频辨识(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元件10,另于一移动电话2内设有一读码模块3及一识别资料20,在该移动电话2被启动后,该读码模块3向外发送无线电讯号,此时,若该射频辨识元件10恰在该读码模块3收发无线电讯号的有效范围内,该射频辨识元件10将可发出一待辨识资料4,然后,该读码模块3接收到该待辨识资料4后,将可利用该读码模块3对该待辨识资料4,进行解密处理,若解密后判定该待辨识资料4符合该识别资料20后,该移动电话2才可被正常使用,如此,若该移动电话2遗失后,在没有该随身物件1的情况下,该移动电话2是无法被使用的,将可避免该移动电话2被盗拨电话或被非法取得的人士使用。

由于,该移动电话2从开机到关机的待机时间内,只有进行一次辨识,若该移动电话2在该待机时间内遗失后,该移动电话2仍可能会被盗用,未避免此一情形发生,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移动电话2在拨出电话号码前,该移动电话2将依该读码模块3向外发送无线电讯号的步骤进行后续处理,待该移动电话2判定该待辨识资料4符合该识别资料20后,该移动电话2才可被拨出电话号码,否则无法拨出电话,如此,若该移动电话2除开机后进行辨识外,又可在每次进行拨号时,检验是否有正确的辨识资料4,将使得该移动电话2更无法被盗拨电话或被非法取得的人士使用。

又,若使用者未将该该移动电话随身携带,且忘记该移动电话是放置在那里,为令使用者可快速地找到该移动电话,在该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及2所示,该移动电话2设有第一时间22及第二时间24,其中该第二时间24比第一时间22长,且该移动电话2在到达第一时间22后,会依照该读码模块3向外发送无线电讯号的步骤进行后续处理,而该移动电话2在到达第二时间24后,该移动电话2会发出声响,请参阅图3所示,俾该移动电话2在待机时间内,将依照下列步骤进行处理:

(301)首先,判断是否到达该第一时间22,若是进行下列步骤,否则进行步骤(301);

(302)该移动电话2依照该读码模块3向外发送无线电讯号的步骤进行后续处理,待该移动电话2判断该待辨识资料4是否符合该识别资料20,若是进行下列步骤,否则进行步骤(304);

(303)该移动电话2继续维持待机,再进行步骤(301);

(304)该移动电话2判定该待辨识资料4不符合该识别资料20,则该移动电话2将仅可供拨打紧急电话;

(305)然后,判断是否到达该第二时间24,若是进行下列步骤,否则进行步骤(301);

(306)该移动电话2持续出声响;

(307)然后,判断是否接收到该待辨识资料4,若是进行下列步骤,否则进行步骤(306);

(308)再判断该待辨识资料4是否符合该识别资料20,若是进行下列步骤,否则进行步骤(306);

(309)该移动电话2再发出较大的声响。

由上述步骤可知,该移动电话2除开机及拨号时,可进行辨识外,尚可在待机时间内定时检验,且在可在每次进行拨号时,检验是否有正确的辨识资料,防止盗用,又可在该移动电话1长时间未接收到该待辨识资料后,该移动电话可发出声响,便于使出寻找移动电话。

在该等实施例中,复请参阅图2所示,该识别资料20包括有该移动电话2的一终端识别码(PSID)201及一射频辨识序列号202、至少一个检验字元203(Character),而该待辨识资料4被该读码模块3解密后,至少包括有与该移动电话2匹配的一终端识别码(PSID)40、射频辨识序列号41、及一加密数据42,其中该加密数据42可被该读码模块3解码成至少一个检验字元420,使该读码模块3对该待辨识资料4完成解密处理后,请参阅图4所示,该移动电话2依照下列步骤进行处理:

(401)首先,先判断该待辨识资料4被解密后的终端识别码40与射频辨识序列号41,是否与该识别资料20的终端识别码201及射频辨识序列号202相同,若是进行下列步骤,否则进行步骤(405);

(402)然后,该读码模块3将该加密数据42解码成至少一个检验字元420;

(403)再判断该检验字元420,是否与该识别资料20的检验字元203相同,若是进行下列步骤,否则进行步骤(405);

(404)该移动电话2进行正常的工作状态;

(405)禁止使用该移动电话2所有的付费功能,并封锁该移动电话2中所有的个人资料(如:电话簿、记事簿、行事历...等),再显示出错误讯息。

由上述可知,该移动电话2必须在该识别资料20的终端识别码201、射频辨识序列号202及检验字元(Character)203完全正确后,才可被正常使用,如此,该识别资料20更不易被破解,将以有效的防止该移动电话2被盗用。

在该等实施例中,复请参阅图2所示,该读码模块3中设有一读码天线30、一射频滤波与匹配电路31、一解调电路32及一解码与解密电路33,其中该解码与解密电路33连接该移动电话2所设的处理器25及该解调电路32,该处理器25并与一记忆模块26相接,且该识别资料20设在该记忆模块26中,该射频滤波与匹配电路31则连接该读码天线30及解调电路32,使该移动电话2被启动后、待机时间内及拨打电话时,该移动电话2可利用该射频滤波与匹配电路31及解调电路32及解码与解密电路33产生该无线电讯号,再藉由该读码天线30向外发送该无线电讯号,而该射频辨识元件10接收到该无线电讯号,则可对该射频辨识元件10所设的电容12充电,而令该射频辨识元件10可产生该待辨识资料,再由该射频辨识元件10所设的天线14传送到该移动电话2。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所示,该解码与解密电路33可为一解编码芯片,该解编码芯片是将时序接脚(S_CLK)连接到该处理器25的时序接脚(CLK),及将该解编码芯片的资料接脚(S_DAT)连接到该处理器25的资料接脚(DAT),用以将解码完的资料送到该处理器25,另外,该解编码芯片是将射频讯号输入(RF_IN)接脚连接到该解调电路32,使得该读码天线30所收到的讯号,先经由该射频滤波与匹配电路31滤波,再传到该解调电路32解调后,由该解调电路32经该射频讯号输入接脚(RF_IN)送到该解编码芯片进行解码处理。

在本发明中,该随身物件1可为一指环(如戒指),该射频辨识元件10则安装在该指环中,而该射频辨识元件10所设的天线则设在该指环外侧或两个边缘,该射频辨识元件10所产生的待辨识资料,仅与该移动电话2对应,如此,使用移动电话2时就要戴上指环,而且最好就用戴有指环的那只手拨打移动电话2,以保证正确的待辨识资料4能够被优先读取,且可避免干扰、节省功率及保密,此外,不便携带移动电话2的时候(如洗澡和踢足球等),也可以戴着指环,以防该移动电话2被盗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