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带有悬臂式桥接件的用于椎板的强化植入物

带有悬臂式桥接件的用于椎板的强化植入物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插入椎骨(9)的椎板(91)中的强化植入物,其包括带有到椎骨处的贴靠面的基体和固定装置。根据本发明设置有用于跨越椎板(91)的切除区域(92)的悬臂件(2)并且在桥接件的相对的端部处各设置有锚固件,其中,第一锚固件构造有用于贴靠在椎骨(9)的棘突(90)处的压力面(40)而第二锚固件构造有用于支承在椎板(91)的外侧上的横推面(40)。压力面(30)和横推面(40)包围钝角(α),其中,在横推面(40)处布置有防剪切装置(5)、尤其小面螺钉(50),并且在横推面(40)的边缘处联接有悬臂件(2)的用于跨越椎板(91)的切除区域(92)的承载区域(20)。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51981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费瑟特-链接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80071932.4

  • 发明设计人 H-I.延森;H.D.林克;

    申请日2012-03-28

  • 分类号A61B17/70;A61B17/80;

  • 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陈浩然

  • 地址 美国新泽西州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4:23:2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3-1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B17/70 授权公告日:20180410 终止日期:20190328 申请日:20120328

    专利权的终止

  • 2018-04-10

    授权

    授权

  • 2015-05-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B17/70 申请日:201203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4-1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悬臂式桥接件的用于椎板(Lamina)的强化植入物。

背景技术

人或动物的脊柱由多个彼此相叠布置的椎骨来构建。它们不仅承载地而且铰接地相互连接。对此,椎骨具有带有实心的椎骨体(Wirbelkoerper)的结构,实心的椎骨体带有侧向向后伸出的两个骨突起(蒂),其在其后部中通过骨弓相连接。在连接区域中,骨弓(Knochenbogen)变宽(椎板)并且在其中心具有向下伸出的棘突(刺)。该刺以及两个另外的在蒂的侧面处的横向突起形成用于肌肉和韧带的铰接点。在蒂过渡到椎板中的区域中,在每侧上布置有上部的和下部的关节突起(Gelenkvorsprung)。其分别形成带有相邻的上部的或下部的椎骨的小面关节(Facettengelenk)的部分。为了与相邻的上部的和下部的椎骨承载地连接,分别设置有椎间盘(Bandscheibe),其在下面或上面布置在椎骨体的比较平的遮盖面上。由椎骨体的后侧和椎弓包围的空间形成空腔(脊椎管(Spinalkanal)),在其中容纳有平行于脊柱行进的神经束。显示出,尤其由于在脊椎管的区域中的骨质增生或者由于椎间盘的拱出(所谓的椎间盘脱出)引起的夹紧或者收缩施加压力到神经束上,由此可产生严重的背痛。

对于治疗已知至少部分地打开椎弓,以便由此提供至脊椎管的通路。在那里借助于本身已知的仪器来去除干扰性的增生并且由此从神经束取去压力。由此相应地减小由该压力引起的疼痛。在该还作为椎板切除术或者减压术已知的方法中,在椎板中产生的通路、即在那里存在的开口在手术之后大多未被封闭。显示出,由此使椎骨的机械稳定性减弱。

由申请人在更罩的专利申请中提出提供带有不同尺寸的强化植入物的植入物组。其具有菱形的填充体,用于插入和充填由椎板切除术产生的开口。菱形的填充体以其两个相对而置的横向面贴靠在椎板的切割面处。由此,椎板弓通过插入填充体又变完整,从而其又可承受负荷并且尤其在压力负荷下不塌陷。为了能够尽可能完整地且无扩张地填充切开的区域,各侧(左侧或右侧)必须以相当多数目(至少七个)的不同尺寸来设置强化植入物。这引起植入物组的显著复杂性。此外,对于所追求的压力传递功能重要的是,填充体以其横向侧尽可能面状地贴靠在椎板的切割面处。由于在实践中切割面常常不是完全平的,使压力传递恶化。而且在切割面不平时使插入填充体困难,这引起附加的并发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强化植入物,避免这些缺点。

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在于独立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有利的改进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内容。

在用于插入椎骨的椎板中的强化植入物(其包括带有在椎骨处的贴靠面的基体和固定装置)中,根据本发明设置有用于跨越(Ueberspannung)被切开的部分的悬臂件(Freitrageteil)并且在悬臂件的相对的端部处各设置有锚固件(Verankerungsteil),其中,第一锚固件构造有用于贴靠在椎骨的棘突(Dornfortsatz)处的压力面而第二锚固件构造有用于支承在椎板的外侧上的横推面(Querschubflaeche),并且压力面和横推面包围一钝角,其中,在横推面处布置有防剪切装置(Scherstoppeinrichtung)、尤其小面螺钉(Facettenschraube),并且在横推面的边缘处为了跨越椎板的切除部分联接有悬臂件的承载区域。

本发明基于借助于特别的锚固件提供被切开的椎板区段的耐久的且在运行中坚固的桥接(其此外还是可容易地植入的)的构思。利用这两个彼此成钝角定向的贴靠面(一方面压力面和另一方面横推面),在所有空间维度中提供一种可靠的且无强迫的保持。利用该结构,避免超静定,如其对于带有两个大致平行地相对而置的压力面的植入物(尤其实施为填充体)典型的那样。以该方式来承受并且由此保持在骨骼中的天然弹性,而不是通过强迫限制该弹性。由此,植入物表现得更符合生理学。这不仅更有利于性能,而且意味着通过避免退化提高植入物的耐久性。因为显示出,非常硬的植入物(如强迫性植入物那样)容易导致现在卸载的骨骼的退化。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植入物在本身植入时的操作中简化。因为不需要将其插入由在椎板处的切除所提供的自由空间中,而是可以说从外面来安放,以便由此桥接该自由空间。对此,植入物在其一侧处具有压力面,其被置靠于椎骨处的棘突的侧面,而植入物在其另一侧上具有横推面,其被放置到椎板的外侧上并且在那里被与防剪切装置固定。因此,植入物甚至不需要被推入自由空间中。其本身与实际的切除面(其通过在椎板中的切除来提供)没有承载式接触。由此,切除面的不平度(如其在手术实践中常常不能避免的那样)对植入物的位置和固定没有影响。

优选地,强化植入物的悬臂件构造成使得其以它的将负载力从横推面传递至压力面的区域关于由横推面限定的平面不相交。这意味着,悬臂件的承载区域不伸入由在椎板处的切除所提供的自由空间中;桥接件即完全位于外部。由此可尽可能防止通过从横推面到压力面上的力传递刺激到椎板的特别敏感的切除区域上。

适宜地,强化植入物构造成使得锚固件实施为第一和第二边腿(Schenkel),其通过悬臂件相连接。利用该边腿结构形式实现植入物的节省材料和空间的设计。通过节省空间的设计,使对周围组织的影响以及因此由植入物引起的刺激的风险最小。优选地,在边腿中的至少一个处布置有用于固定销的摆动关节(Schwenkgelenk)。固定销尤其被理解成螺钉或骨钉。借助于该摆动关节,可在一定的界限中自由地调整固定销的轴线。关于中心位置(“标准位置(Normallage)”)在每个方向上15°的可调整性证明是合适的。

优选地,摆动关节具有球冠形的容纳座和支承在其中的环,固定销被引导通过该环。通过球冠形的设计得到无级的可摆动性,其在放松的状态中少摩擦而在固定销的张紧的状态中变得自锁。

如果环具有旋转锁止部(Rotationssperre)(其相对摆动关节的容纳座抗扭地保持环),是特别优选的。利用这样的旋转锁止部,防止环在摆动关节中不期望地扭转。如果固定销是螺钉并且该螺钉应被拧紧,那么传统地会出现这样的不期望的扭转。在此,环一起旋转是不利的。利用旋转锁止部防止环围绕固定销的轴线旋转,其中,然而不限制环的摆动性。

摆动关节适宜地构造成使得固定销可围绕标准位置在任何方向上运动至少10°而最大20°。显示出,在调整范围中较大的角度可导致固定可靠性和位置精度的减弱。而较小的调整范围常常不满足在根据本发明的强化植入物的充分的通用性方面的要求。

优选地,摆动关节在这两个边腿中构造成使得这两个边腿的固定销在标准位置中位于一平面中。由此展开一固定平面,其相同地适用于两个边腿。而超静定(如其在固定销弯曲地布置在共同平面之外时将存在)会导致强迫。这通过布置在共同的平面中被十分有效地防止。

优选地,防剪切装置实施有螺钉,其定向成使得其在其标准位置中与横推面的铅垂线偏离最高30°、但是优选地偏离至少10°。显示出,利用这样的布置可将两个目标相互联合。一目标在于充分防止根据本发明的强化植入物相对于椎板的不期望的移动。另一目标在于使螺钉取向成使得其旨在固定到骨骼的机械坚固的部分中,在其延长部中存在至尾部地(也就是说在脊柱处朝向下)联接的椎骨的小面关节。由此,通过插入较长的螺钉、所谓的小面螺钉(其伸到邻近的下部的椎骨中的)不仅可实现固定,而且同时可使小面关节融合。由此在该侧上使小面关节固定不动。如果未设置有固定,则较短的螺钉(其不伸到邻近的下部的椎骨中)就足够。

在强化植入物的悬臂件处可设置有翼突(Fluegelfortsatz),其从横推面的边缘伸出。适宜地,翼突平行于压力面取向。翼突本身不承载而伸入在椎板中通过切除提供的自由空间中。其使植入物在困难条件下容易插入。此外,按照翼突的尺寸,其防止骨骼残余物或其它不期望的材料从外侵入椎骨的脊椎管中。为了该目的,翼突优选地以不同的尺寸来设置。

翼突适宜地构造成使得其具有平的从压力面指离的外侧和优选地在其指向压力面的内侧处的加强肋。外侧构造成贴靠在椎板的横向切除面的区域中,其中,在椎板的切除面处的力配合的贴靠不是必需的。位于其之间的缝隙越小,对落入的材料的保护效果越好。适宜地,翼突与悬臂件实施成一体。为了进一步的机械强化,加强肋设置在内侧处。在植入状态中,其位于通过切除所提供的自由空间中并且不与椎板相接触。

优选地,翼突布置在从横推面向悬臂件的过渡区域中,亦即适宜地这样使得翼突最大在横推面的一半宽度上延伸。由此,通过翼突实现最大的遮盖效果,亦即不存在不期望地远地侵入带有在其中伸延的神经束的被椎板包围的脊椎管或被切开的空间中的风险。优选地,翼突取向成使得其下边缘关于防剪切装置的轴线发散。以此指的是,下边缘向下运动离开得越多,其越远离横推面。利用翼突的这样的向下伸出的设计来获得最佳的遮盖。

应注意的是,由于其在外侧上的面式设计以及在内侧上优选地设置的加强肋,翼突可具有紧急承载功能。如果应松开通过桥接件的固定、例如由于防剪切装置失效,则椎板以其切割面仅可运动远到其贴靠在翼突的平的外侧上并且在那里被承载。以该方式可靠地避免了椎弓的塌陷以及对于患者的伴随于此的严重后果。

此外,本发明包括一种用于插入椎骨的椎板中的植入物组,其包括多个不同尺寸的强化植入物,植入物各包括带有在椎骨处的贴靠面的基体和固定装置,其中,根据本发明设置有用于跨越被切开的部分的悬臂件并且在悬臂件的相对而置的端部处各设置有锚固件,其中,第一锚固件构造有用于贴靠在椎骨的棘突处的压力面而第二锚固件构造有用于支承在椎板的外侧上的横推面,并且压力面和横推面包围一钝角,其中,在横推面处布置有防剪切装置、尤其小面螺钉,并且在横推面的边缘处为了跨越椎板的切除部分联接有悬臂件的承载区域。

为了详细的阐述和为了另外的可选的设计来参照对单个强化植入物的上述解释。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根据实施例来详细阐述本发明。其中: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强化植入物的实施例的从下面的视图;

图2a)、b)显示了对强化植入物的俯视图或带有插入的小面螺钉的从侧面的视图;

图3显示了强化植入物和两个变体的不同尺寸的概要图;

图4a)、b)显示了强化植入物的第二实施形式的从侧面的视图或从上面的俯视图;

图5a)、b)显示了强化植入物的第三实施形式的从侧面的视图或从上面的俯视图;以及

图6a)-c)显示了带有椎板切除的椎骨,带有和不带按照根据图4的第二实施形式的被插入的强化植入物。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对于强化植入物的第一实施例。其在其整体上以附图标记1表示。其大致边腿形地构造有第一边腿3和第二边腿4,它们通过桥接件2相互连接。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接下来应来详细阐述椎骨的结构和在强化植入物与椎骨之间的互相作用的方式。尤其参考图6a)至c)。椎骨9具有实心的椎骨体98,其带有两个侧向伸出的骨突起97,它们在其后部区域中通过骨弓相连接。骨弓包括椎板91且在其中心具有向后伸出的突起(棘突)90。在到椎板91中的过渡部的区域中,在每侧上布置有上部的和下部的关节突起,其分别形成至的下椎骨9'的小面关节95、95'的部分。椎骨9与它的相邻的下椎骨此外通过椎间盘99相连接,椎间盘以承载的方式布置在椎骨体98的下遮盖面与下部的相邻的椎骨9'的相应的上遮盖面之间。在图6a)中在后视图中辨识出,在椎板91的区域中在棘突90右侧存在自由空间92。其通过切除来提供,由此在自由空间92左侧和右侧在椎板91处产生相应的切割面(切除面)93、94。由该自由空间92提供的开口形成至脊椎管96的通路。利用根据本发明的强化植入物1来封闭该开口且使其机械稳定。

如在图6a和6b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强化植入物从后面、即从后部方被安放到椎板91上,亦即这样使得其以其第一边腿3贴靠在棘突90处而以其第二边腿4直接在切除面94右侧置于椎板91的区域的后侧上。在图6a)至c)中示出右侧的植入;可同样好地设置有左侧的植入,利用相应镜像地设计的强化植入物(见图3)。

为了将强化植入物1固定在椎骨9处,在第一边腿3处在其外侧处布置有压力面30。压力面30大致平地来构造。在第二边腿4处在其外侧处布置有横推面40,其构造成贴靠在椎骨9的椎板91的外侧上。对于横推面40设置有防剪切装置5。其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包括刺51(示出两个,然而也可设置有更少或更多的其它数量)和小面螺钉50(见图2)。小面螺钉50取向成使得其在其标准位置中以其轴线55相对于横推面40的铅垂线67形成30°的角度γ。

小面螺钉50设有头部52、无螺纹的杆53和在其外端处的骨螺纹54。无螺纹的杆53的长度被测定成使得小面螺钉50与其完全处于小面关节95的这一侧的部分中,而杆的带有骨螺纹54的部分仅在小面关节的对侧的部分中处于邻近的下椎骨9'处。由此实现,在拧紧螺钉50时小面关节95的对侧的部分在骨螺纹54的力作用下被拉向螺钉的头部52并且由此相对小面关节95的这一侧的部分张紧。由此实现小面关节95的可靠的固定。

设置有第二小面螺钉50',其被插入第一边腿3中。该小面螺钉50'取向成使得其对准置于椎骨的另一侧上的小面关节95'。第二小面螺钉50'的结构基本上相应于小面螺钉50的结构。其包括头部52'、无螺纹的杆53'以及骨螺纹54'。无螺纹的杆53'的长度相对于杆53明显更大,因为直至处于另一侧上的小面关节95'的路程明显更大。该第二小面螺钉50'也被称为横贯椎板的螺钉50'。

如果仅期望强化植入物1的固定而无小面关节95、95'的固定,则螺钉50、50'变短到使得其完全被容纳在椎骨9中、即不伸到在邻近的下部的椎骨9'处的小面关节的对侧的部分中(“短螺钉”)。也可设置有特殊螺钉,其在杆的整个长度上都具有螺纹。

小面螺钉50、50'不是刚性地支承在第一或第二边腿3、4中,而是关于其螺钉轴线可摆动运动地来支承,亦即在每个方向上可摆动15°的角度。对此,对于每个小面螺钉50、50'不仅在边腿3中而且在边腿4中分别设置有摆动关节6。摆动关节6包括球冠形的轴承座60,在其中插入设有球形的侧表面的环61。

这两个边腿3、4成型成使得其以其外侧和布置在其处的压力面30和横推面40包围钝角α。角度α优选地在95°与125°之间,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其为110°。由于该钝角,可从脊背植入强化植入物,使得其桥接由在椎板91处的切除所提供的自由空间92。对此,强化植入物1以其第二边腿4和布置在其处的横推面40处于椎板91的后部侧上。这形成一锚固部分。另一锚固部分由带有布置在其处的压力面30的第一边腿3形成,压力面30被压向椎骨9的棘突90的侧面。位于这两个边腿3、4之间的悬臂件2因此桥式地跨越由切除所提供的自由空间92。在这两个边腿3、4之间的力传递线行进通过悬臂件2的承载区域20,亦即以该方式,即负载流完全发生在自由空间92之外。结构上这意味着,力传递线在承载的区域20中行进成使得其不与由横推面40限定的平面24相交,而是仅在其之外(也就是说在后部)伸延。

为了将第二边腿4以其横推面40可靠地锚固在椎板91处并且尤其防止不期望的相对椎板91的剪切运动,不仅设置有刺51作为防剪切装置5而且设置有小面螺钉50作为固定销。这两个所提及的装置中的每个本身已足以使不期望的剪切运动停止。为了提高固定可靠性并且为了防止横推面40从椎板91的外侧抬起,设置小面螺钉50。为了防止不期望的剪切运动,本身不必需的是螺钉50具有在图2中示出的长度。明显更短的螺钉50也足够,其可短到使得其完全留在椎骨9内。仅在当应利用螺钉50附加地来实现小面关节95的固定的功能性的情况中,螺钉50在其长度方面设计成使得其以其螺纹54从椎骨9伸出并且侵入下部的邻近的椎骨体9'的小面关节部分中,以便因此使小面关节95固定不动。

在根据本发明的强化植入物的第二和第三实施形式中,如其在图4和5中所示,附加地设置有翼突7。下面参考图4a)和b)。翼突7从横推面40伸出。更确切地说,其在第二边腿4与悬臂件2之间的过渡区域中、即在横推面40与悬臂件20之间的过渡部中布置在横推面40的下三分之一中。翼突7定向成使得其平行于在第一边腿3处的压力面30取向。翼突7在其指向横推面40的外侧70处具有平的面。在其相对而置的朝向压力面30定向的内侧处,其设有加强肋71。翼突7以其下部区域包围第二边腿4,使得其整体向斜下(相对于强化植入物1'的植入状态)伸出。其下棱边72定向成使得其关于支承在第二边腿4中的小面螺钉50的轴线55朝向外发散。发散角β在15°与20°之间、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为大约18°。通过该向斜下伸出,翼突7实现相对侵入的骨片(其尤其在切开自由空间90时出现)有效地遮蔽被椎板91包围的脊椎管96。这样的骨片的不期望的侵入将具有对于患者非常不利的后果,由此引起其又会导致在脊椎管96中行进的神经束上的压力负载,由此将不再实现所追求的手术成功。

翼突7的另一功能性在于,其附加地用于机械加强。一方面,其赋予桥接件20更高的机械稳定性。翼突7与桥接部20实施成一体。由于其外侧70的平的设计,翼突7可齐平地贴靠在切除面94处,其中,不需要力配合的贴靠。然而适用的是,位于其之间的缝隙越小,相对侵入的材料、尤其如上所述的骨片的保护效果越好。尽可能小的缝隙宽度此外提供该优点,即翼突7可作为紧急载体(Nottraeger)起作用。如果应松开桥接件20在第二边腿4中的锚固部处的固定(例如在由于小面螺钉50的断裂防剪切装置5失效时),则那么椎板91以其切除面94仅可运动远到其贴靠在翼突7的平的外侧70处并且现在由其承载。由此,椎板91此外被支撑并且有效地防止其塌陷。

在图5a)、b)中示出第三实施形式。其与在图4a)、b)中所示的第二实施形式主要仅由此相区别,即使用增大的翼突7'。上面对第二实施形式提供的阐述此外相应地适用。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强化植入物1是植入物组的部分,如其在图3中所示。辨识出成行布置的不同类型,其在其尺寸方面相区别。对于每个尺寸,不仅在用于右侧植入(图3的右半部分)的方案中而且在用于左侧植入(图3的左半部分)的方案中设置强化植入物。分别存在无翼突的方案、带有短的翼突7的方案和带有大的翼突7'的方案。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