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730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2007
6
掌桥科研
一站式科研服务平台
学术工具
文档翻译
收录引证
论文查重
文档转换
科技查新
期刊发表
论文辅导
首页
成为会员
我要充值
退出
我的积分:
中文会员
开通
中文文献批量获取
外文会员
开通
外文文献批量获取
我的订单
会员中心
我的包量
我的余额
登录/注册
文献导航
中文期刊
>
中文会议
>
中文学位
>
中国专利
>
外文期刊
>
外文会议
>
外文学位
>
外国专利
>
外文OA文献
>
外文科技报告
>
工业技术
基础科学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教科文艺
经济财政
社会科学
哲学政法
其他
工业技术
基础科学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教科文艺
经济财政
社会科学
哲学政法
其他
自然科学总论
数学、物理、化学、力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技
医学、药学、卫生
航空航天、军事
农林牧渔
机械、仪表工业
化工、能源
冶金矿业
电子学、通信
计算机、自动化
土木、建筑、水利
交通运输
轻工业技术
材料科学
电工技术
一般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图书馆学、情报学
社会科学
其他
自然科学总论
数学、物理、化学、力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技
医学、药学、卫生
航空航天、军事
农林牧渔
机械、仪表工业
化工、能源
冶金矿业
电子学、通信
计算机、自动化
土木、建筑、水利
交通运输
轻工业技术
材料科学
电工技术
一般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图书馆学、情报学
社会科学
其他
自然科学总论
数学、物理、化学、力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技
医学、药学、卫生
航空航天、军事
农林牧渔
机械、仪表工业
化工、能源
冶金矿业
电子学、通信
计算机、自动化
土木、建筑、水利
交通运输
轻工业技术
电工技术
一般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图书馆学、情报学
社会科学
其他
自然科学总论
数学、物理、化学、力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技
医学、药学、卫生
航空航天、军事
农林牧渔
机械、仪表工业
化工、能源
冶金矿业
电子学、通信
计算机、自动化
土木、建筑、水利
交通运输
轻工业技术
材料科学
电工技术
一般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图书馆学、情报学
社会科学
其他
美国国防部AD报告
美国能源部DE报告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报告
美国商务部PB报告
外军国防科技报告
美国国防部
美国参联会主席指示
美国海军
美国空军
美国陆军
美国海军陆战队
美国国防技术信息中心(DTIC)
美军标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
美国国土安全数字图书馆
美国科学研究出版社
兰德公司
美国政府问责局
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
美国海军研究生院图书馆
OALIB数据库
在线学术档案数据库
数字空间系统
剑桥大学机构知识库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机构库
美国密西根大学论文库
美国政府出版局(GPO)
加利福尼亚大学数字图书馆
美国国家学术出版社
美国国防大学出版社
美国能源部文献库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
美国陆军协会
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
英国空军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导弹威胁网
美国科学与国际安全研究所
法国国际关系战略研究院
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
国际宇航联合会
美国防务日报
国会研究处
美国海运司令部
北约
盟军快速反应部队
北约浅水行动卓越中心
北约盟军地面部队司令部
北约通信信息局
北约稳定政策卓越中心
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
美国国防预算办公室
美国陆军技术手册
一般OA
科技期刊论文
科技会议论文
图书
科技报告
科技专著
标准
其它
美国卫生研究院文献
分子生物学
神经科学
药学
外科
临床神经病学
肿瘤学
细胞生物学
遗传学
公共卫生&环境&职业病
应用微生物学
全科医学
免疫学
动物学
精神病学
兽医学
心血管
放射&核医学&医学影像学
儿科
医学进展
微生物学
护理学
生物学
牙科&口腔外科
毒理学
生理学
医院管理
妇产科学
病理学
生化技术
胃肠&肝脏病学
运动科学
心理学
营养学
血液学
泌尿科学&肾病学
生物医学工程
感染病
生物物理学
矫形
外周血管病
药物化学
皮肤病学
康复学
眼科学
行为科学
呼吸学
进化生物学
老年医学
耳鼻喉科学
发育生物学
寄生虫学
病毒学
医学实验室检查技术
生殖生物学
风湿病学
麻醉学
危重病护理
生物材料
移植
医学情报
其他学科
人类生活必需品
作业;运输
化学;冶金
纺织;造纸
固定建筑物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物理
电学
人类生活必需品
作业;运输
化学;冶金
纺织;造纸
固定建筑物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物理
电学
主题
主题
题名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高级搜索 >
外文期刊
外文会议
外文学位
外国专利
外文OA文献
中文期刊
中文会议
中文学位
中国专利
外文科技报告
清除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
>>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发文量:
-
被引量:
-
H指数:
-
开始收录时间:
-
CNKI综合因子:
-
维普期刊影响因子:
-
万方期刊影响因子:
-
创刊时间:
-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联系信息
主编:
-
电话:
-
邮箱:
-
地址:
-
邮编:
-
收录汇总
刊内文献检索
投稿信息
刊期浏览
2007
6期
3期
2期
1期
5期
2006
2期
1期
2005
5期
3期
1期
2004
4期
1期
6期
2003
4期
3期
6期
5期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2007年第6期
学科
年度
全选(
0
)
清除
导出
排序:
按相关性
按时间降序
按时间升序
共
4384
条结果
1.
纳米粉Ba_(1-x)Sr_xTiO_3的合成
温传庚;
王开明;
周英彦;
郇维亮;
高首山;
李晓奇;
赵颖;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
2004年第6期
摘要:
根据液相反应胶粒析出机理及实验原理,制备了Ba1-xSrxTiO3的前驱体(Ti(OH)4、SrCO3、BaCO3).然后经过焙烧,在较低温度(450℃)时是碳酸钡锶和二氧化钛分子状态的混合纳米晶,继续焙烧(900℃)成为发育完整的Ba1-xSrxTiO3纳米粉体,经TEM和XRD表征,平均粒径为100nm,粒径分布较窄,分散性良好.XRD表明此纳米粉体为钛酸钡锶Ba1-xSrxTiO3.
2.
基于Microsoft Speech SDK5.1实现中英文朗读
李松;
沈文轩;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
2004年第6期
摘要:
对如何利用MicrosoftSpeechSDK5.1实现中英文混合文本朗读进行了研究,解决了中英文朗读时不能真正朗读英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根据文本类型和系统消息实时切换中英文引擎的方法,实现了中英文朗读时引擎的自动平滑切换.朗读效果良好,对于实现人机之间人性化交流具有积极的意义.
3.
原子簇NiFeB_2稳定结构与成键性质的DFT研究
刘冬杰;
方志刚;
胡红智;
石建;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
2004年第4期
摘要:
利用DFT方法在B3LYP/Lan12dz水平下对原子簇NiFeB2的单、三重态的各种可能构型进行全参数优化.计算结果表明:单重态有三个稳定构型,三重态有四个稳定构型,且三重态比单重态稳定,这一点与NiFeB2具有磁性一致;在簇中Ni-B和Fe-B有强烈相互作用,Fe-B间作用力大于Ni-B间作用力;从热力学数据计算可知,原子簇NiFeB2比相应的原子簇NiB2和FeB2稳定.
4.
Al_2O_3加入量对烧成镁钙砖性能的影响
杨为振;
陈树江;
韦正玲;
张冯青;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
2003年第6期
摘要:
研究了Al2O3的引入对烧成镁钙砖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Al2O3的加入量,探讨了Al2O3的加入对烧成镁钙砖的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和耐压强度的影响;用静态坩埚法对试样进行渣蚀能力测定;利用X_射线衍射仪和显微镜对烧成后试样及渣蚀后试样的矿物相及显微结构进行分析;通过相图计算了材料在1580℃烧成时出现的液相量.结果表明,在烧成镁钙砖中引入3%-7%的Al2O3,在1580℃形成9%-17%液相量,促进砖的烧结,提高致密度,并进一步提高镁钙砖的抗渣蚀能力.
5.
掺镧纳米TiO_2的制备及其对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何开棘;
张圣军;
丁慧;
王开明;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
2007年第1期
摘要:
采用特殊液相沉淀法制备了掺杂纳米TiO2粉体,用XRD和TEM对其进行表征。用它做催化剂在日光作用下对亚甲基蓝进行了光催化实验,研究了掺杂量、焙烧温度及焙烧时间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镧纳米TiO2比纯TiO2光催化效果好。在同等条件下,掺镧纳米TiO2对亚甲苯蓝的降解率最多要比纯TiO2提高30%左右。其中掺镧2%的纳米TiO2在焙烧温度600℃,焙烧时间30 min时,效果最佳。
6.
基于大量数据反馈的ODS的分析与应用
郑旭;
柏文博;
张明峰;
林瑜;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
2007年第3期
摘要:
OD6是整个数据仓库体系架构中一个重要的组件。针对是否在数据仓库体系中选择ODS以及选择什么类型的ODS这一业界的难点问题。从数据更新以及反馈的角度列举了ODS的三种类型,详细的分析了各种类型的ODS的特点,阐述了每种类型的ODS可以满足什么商业需求,并结合零售业的案例具体分析。
7.
神经网络紫外光度法同时测定水中NO_3^-和NO_2^-
于洪梅;
曲敏;
唐哲轶;
付蓉;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
2003年第3期
摘要:
应用神经网络解析NO_3^-和NO_2^-的吸收光谱,不经分离紫外吸光光度法同时测定NO_3^-和NO_2^-。在经典BP的算法上,引用改进的误差传递函数,对学习系数和动量因子进行了动态调节,并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法确定最佳网络运行参数,建立了改进的BP算法。此法用于水样中NO_3^-和NO_2^-的同时测定,回收率分别为100.8%和95.3%。
8.
掺铁纳米TiO_2粉体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的研究
何开棘;
张圣军;
丁慧;
王开明;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
2007年第5期
摘要:
采用特殊液相沉淀法制备了掺杂纳米二氧化钛粉体,通过TG-DTA对其前驱体进行分析,用XRD和TEM对其进行表征。用它做催化剂在日光作用下对亚甲基蓝进行了光催化实验,研究了掺杂量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铁纳米二氧化钛比纯二氧化钛光催化效果好。其中掺铁1.25%的纳米二氧化钛在焙烧温度600℃,焙烧时间30 min时效果最佳,最多比纯二氧化钛的降解率提高47%。
9.
纳米ZnTiO_3粉体的制备
徐静;
朱秀慧;
王开明;
周英彦;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
2007年第5期
摘要:
以ZnCl2、TiCl4为原料,以氨水为沉淀剂,采用特殊液相沉淀法制备锌的钛酸盐。经过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ZnTiO3粉体的粒径为2-3 nm,分散性好,粒径分布均匀,粒子呈球形或近球形属六方菱形微晶。
10.
转动惯量仪摩擦力矩与质量m_0关系研究
高峰;
李志;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
2007年第5期
摘要:
从理论和实验方面讨论了在"用转动惯量仪测量刚体转动惯量"实验中,减少一个转动臂的条件下,摩擦力矩与质量m0之间的关系。依据实验数据画t2-m关系图线,通过实验对理论推导的结论加以验证。
11.
特殊液相沉淀法制备纳米Al_2O_3粉体
葛牧;
胡琴;
王开明;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
2007年第6期
摘要:
采用特殊液相沉淀法制备氧化铝前驱体,经不同温度焙烧,通过TEM表征,给出了焙烧温度与粉体粒径的曲线。可以看出,在500℃至1 100℃范围内,随焙烧烧温度的升高,粉体粒径有增大的趋势,但不明显;当温度继续升高,粉体粒径明显增大,当温度升至1 250℃时平均粒径达到50nm。XRD检测表明,经1 250℃焙烧,可得到α相纳米氧化铝粉体。对反应过程中沉淀产物的过滤性进行比较,发现Al2(SO4)3为反应物较AlCl3为反应物的过滤性好。
12.
马钢2~# 2500m^3高炉INBA渣处理系统设计
顾江平;
张东;
徐春华;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
2007年第1期
摘要:
通过对马钢1# 2500 m3高炉冷INBA渣处理系统装置应用情况的分析以及对INBA系统工艺流程、控制系统、粒化装置、过滤装置、输送装置改造的分析总结,并对目前国内大型高炉常用的几种渣处理方法进行比较,认为热法改进型INBA工作可靠,操作简单,节约成本,降低能耗,适用于2# 2500 m3渣处理系统设计。
13.
一种基于噪音动态检测的语音端点检测算法
胡钢;
沈文轩;
刘云江;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
2003年第6期
摘要:
HMM技术在语音识别中得到较为成功的应用,本文基于HMM的孤立词语音识别系统的识别策略,提出了两个改进的算法.第一种算法是对背景噪音进行动态估计的汉语语音端点检测算法,较一些常规的端点检测方法如基于能量的端点检测方法,具有更高精度和鲁棒性.第二种算法针对分裂法进行码本设计时,可能出现除数为零的计算错误,提出了避免出现计算错误的改进算法.通过进行汉语孤立词语音识别试验,表明这两种算法是有效的,得到较高的识别率.
14.
ZrO_2添加剂对镁铬砖抗渣侵蚀性的影响
关岩;
葛施文;
张玲;
窦淑菊;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
2004年第1期
摘要:
通过在镁铬砖中加入不同含锆添加剂,得出当ZrO2加入量为3%可降低镁铬砖的气孔率,并提高其抗炉渣的渗透性,剥落性,而脱硅锆和斜锆石的加入进一步提高了镁铬砖的抗侵蚀性.
15.
原子簇Ni_3BP异构体结构与稳定性的DFT研究
方志刚;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
2005年第5期
摘要:
用DFT方法在B3LYP/Lanl2dz水平上对原子簇Ni3BP单重态和三重态的所有可能构型进行全参数优化,得到5个稳定构型:单重态3个,三重态2个;同时,也对各稳定构型之间的异构化进行了研究,得到单、三重态势能面上与体系异构化相联系的4个过渡态。分析各异构体的相对稳定性及异构化过程得出:Ni3BP(3)(A′)是单、三重态中热力学最稳定的异构体;单重态的Ni3BP(1)(A)、Ni3BP(1)(B)和三重态的Ni3BP(3)(A′)、Ni3BP(3)(B′)具有一定的动力学稳定性。
16.
再论单K_4群
施武杰;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
2003年第4期
摘要:
本文综述了在单K4群方面工作的最新进展,并有群中元素的阶之集对这类群进行了刻画.
17.
Ni_xFe(x=1-5)原子簇稳定结构的DFT研究
胡红智;
方志刚;
王金东;
郭景雪;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
2005年第1期
摘要:
用DFT(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原子簇NixFe(x=1-5)的几十种可能构型进行优化计算,并对这些优化构型的能量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原子簇NixFe(x=1-5)变形空间对称构型最稳定,而且成键主要由Ni Fe键提供。
18.
原子簇Fe_4BP稳定结构与性质的理论研究
方志刚;
郭景雪;
胡红智;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
2006年第1期
摘要:
利用DFT在B3LYP/Lan12dz水平下对原子簇Fe4BP的所有可能构型进行全参数优化,经过频率验证,获得8种稳定构型,分析各构型的几何参数、成键及电子转移情况,发现Fe-B和Fe-P键是原子簇稳定性的主要贡献者;原子簇Fe4BP存在Fe-P的择优键合;原子簇电荷转移是从类金属到金属。
19.
纳米级TiO_2添加剂对Al_2O_3陶瓷微观结构与烧结性能的影响
李国华;
陈树江;
窦叔菊;
王树海;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
2006年第1期
摘要:
用微米级和纳米级两种不同的TiO2作为烧结助剂加入Al2O3陶瓷中,研究其对Al2O3陶瓷微观结构和烧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TiO2能更好的提高Al2O3陶瓷的烧结活性,降低烧结温度,Al2O3陶瓷在1 600℃以下就可致密烧结。另外,纳米TiO2的加入,对Al2O3陶瓷的微观结构也产生影响,加入纳米TiO2的试样其晶粒尺寸比加入微米TiO2的大,TiO2与Al2O3形成固溶体。
20.
一种改进的Smith预估系统的H_2鲁棒控制
朱培燕;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
2006年第2期
摘要:
针对实际轧机控制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以及厚度闭环控制系统中含有纯滞后环节,采用基于Smith预估器的H2鲁棒控制。考虑模型失配、时滞大小等因素,进行仿真,比较控制性能,以期对含有大时滞对象的控制起到方法上的指导作用。结果表明,将其用在冷轧AGC中具有快的响应、小的超调量和较好的鲁棒稳定性。
21.
添加剂对共生结构Bi_4Ti_3O_(12)-SrBi_4Ti_4O_(15)薄膜的性能及微结构的影响
董杰;
覃红侠;
朱劲松;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
2003年第5期
摘要:
采用调制金属有机物热分解法 (MOD) ,Bi4 Ti3O1 2 _SrBi4 Ti4 O1 5(BIT_SBTi)薄膜及添加La元素的薄膜被沉积在Pt Si衬底上 .沉积的薄膜在氧气中退火晶化 ,退火温度为 5 5 0 - 70 0℃ .X射线衍射 (XRD)和拉曼谱散射被用于分析晶化薄膜的微结构 .铁电及介电性能测量采用RT6 6A测试系统 .与未添加镧元素的薄膜比较 ,在同样的晶化温度下 ,加添镧的薄膜 ,其XRD衍射峰少且宽 .增加La的含量会导致衍射峰的进一步宽化 .然而 ,XRD和拉曼谱的研究显示 ,这种添加行为并不会引起明显的晶格畸变 .这表明La的加入仅仅是取代恶劣晶体中的Bi或Sr原子 .铁电回线测量表明添加与未添加镧元素的薄膜有着相似的矫顽场Ec 和剩余极化值sPx .然而 ,与BIT_SBTi薄膜相比 ,La75BIT_SBTi薄膜的开关时间更短且与厚度无关 .BIT_SBT薄膜的翻转极化值在厚度超过 2 10mm后逐渐减小 ,而La75BIT_SBTi薄膜的翻转极化值在 2 80nm厚度时达到最大 .同样厚度的薄膜 。
22.
Ni_m(m=1,2)吸附CO的量子化学研究
方志刚;
刘冬杰;
石建;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
2003年第5期
摘要:
用密度泛函DFT方法对NiCO ,Ni2 CO(A)和Ni2 CO(B)单配位络合物进行量子化学的计算 .对CO在Ni金属催化剂上可能的吸附模式以及C≡O叁键活化的微观机理进行分析 .发现CO在镍上有两种吸附方式 :立式顶位吸附和卧式吸附 ;CO的活化程度与吸附方式密切相关 。
23.
H_3分子三角形结构的变分计算
郭志权;
王宏德;
郭秋;
姜丽娜;
于永新;
高首山;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
2005年第3期
摘要:
采用改革排列通道量子力学方法和变分法,计算了H3体系正三角形构型的能量,当原子核的间距R=1 74a0时,体系能量有最低值-1 58161a.u.,这表明H3体系的正三角形构型是可以稳定存在的。
24.
马钢新2~# 2500m^3高炉出铁场设计
顾江平;
张东;
徐春华;
李文斌;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
2007年第2期
摘要:
马钢新2#2500m3大高炉出铁场设计采用了双矩形出铁场的纵向布置形式。共设3个铁口,无渣口。每个出铁场下均设2条混铁车停放线,采用320 t鱼雷型混铁车受运铁水。在介绍马钢新2#大高炉出铁场设计的同时,详细论述了针对同类型高炉出铁场设计存在的某些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25.
H_7变分波函数的ACQM方法
郭志权;
王宏德;
郭秋;
于永新;
高首山;
姜丽娜;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
2004年第6期
摘要:
采用改进的排列通道量子力学方法和变分法对H7体系的正八面体中心结构进行了能量计算,结果表明,当r=1 24a0时,体系达到能量最低值-4 1445a.u.,得到了较理想的结果.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的期刊信息
创刊时间:
-
地区:
-
语言:
中文
热门主题:
-
学科分类: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的获奖情况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的收录情况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的投稿信息
意见反馈
回到顶部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