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哀二世赋》为劝谏武帝而作,但又建立在相应的礼制基础之上。汉初将祭祀二世皇帝上升为国家祀典,二世墓与祭祀地点分别在宜春苑与南山中,两者间有一段距离,因此赋的写作,包含了过墓致礼、望祀南山、作文以哀吊等因素。与西汉政论文中"过秦"聚焦始皇及其为政措施不同,《哀二世赋》尤其关注二世皇帝身后所遭礼遇,描述其坟墓的荒芜与祭祀的匮乏,既有批评,又兼同情,以警示武帝为目的。"南山"又称"终南山",在秦汉时期具有重要的政治地位和军事价值,《哀二世赋》以"望南山"为枢纽,将提倡"美政"、追求雄壮崇高容纳其中,落实于文学之上,成为后世纪实性行旅赋的开端。班固《终南山赋》在继承《哀二世赋》的写景之外,融入隐士文化,"望南山"逐渐进入经典化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