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晚唐朋党之风盛行,以牛李党争影响最巨。牛李党争虽兴于德宗朝,但早在玄宗后期,二党雏形已具,对朝廷官员产生影响,其中便包括白居易。党争氛围笼罩下的白居易,虽然坚守孤道,不参与党争,却因为复杂的政治、人事原因,被人视作牛党而仕途屡遭催迁。随着时间的推进,他对党争的态度经历了从孤直清高,到淡泊平静,再到厌恶远离的转变,白居易思想及诗歌创作亦因之发生变化。以武元衡遇刺案上疏遭贬事件为分界点,一直热心政治、恪尽职守的白居易开始淡泊仕宦名利,向往陶渊明式的归隐与老庄的逍遥无为,栖心佛教,从中寻求人生依靠。诗歌创作上,白居易也从崇尚《诗经》之义的讽谕谏诤,转入自觉以“诗人”身份进行文学性的诗歌创作,无意于仕进,唯以吟咏情性为事,感伤、闲适之作大量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