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871
燕京学报辑刊
2005
18
掌桥科研
一站式科研服务平台
学术工具
文档翻译
论文查重
文档转换
收录证明
科技查新
选刊投稿
评职论文材料
标准查新
标准查新报告
标准时效性报告
首页
成为会员
我要充值
退出
我的积分:
中文会员
开通
中文文献批量获取
外文会员
开通
外文文献批量获取
我的订单
会员中心
我的包量
我的余额
登录/注册
文献导航
中文期刊
>
中文会议
>
中文学位
>
中国专利
>
外文期刊
>
外文会议
>
外文学位
>
外国专利
>
外文OA文献
>
外文科技报告
>
中文图书
>
外文图书
>
工业技术
基础科学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教科文艺
经济财政
社会科学
哲学政法
其他
工业技术
基础科学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教科文艺
经济财政
社会科学
哲学政法
其他
自然科学总论
数学、物理、化学、力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技
医学、药学、卫生
航空航天、军事
农林牧渔
机械、仪表工业
化工、能源
冶金矿业
电子学、通信
计算机、自动化
土木、建筑、水利
交通运输
轻工业技术
材料科学
电工技术
一般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图书馆学、情报学
社会科学
其他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总论
政治、法律
军事
经济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语言、文字
文学
艺术
历史、地理
自然科学总论
数理科学和化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学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工业技术
交通运输
航空、航天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综合性图书
自然科学总论
数学、物理、化学、力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技
医学、药学、卫生
航空航天、军事
农林牧渔
机械、仪表工业
化工、能源
冶金矿业
电子学、通信
计算机、自动化
土木、建筑、水利
交通运输
轻工业技术
材料科学
电工技术
一般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图书馆学、情报学
社会科学
其他
自然科学总论
数学、物理、化学、力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技
医学、药学、卫生
航空航天、军事
农林牧渔
机械、仪表工业
化工、能源
冶金矿业
电子学、通信
计算机、自动化
土木、建筑、水利
交通运输
轻工业技术
电工技术
一般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图书馆学、情报学
社会科学
其他
自然科学总论
数学、物理、化学、力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技
医学、药学、卫生
航空航天、军事
农林牧渔
机械、仪表工业
化工、能源
冶金矿业
电子学、通信
计算机、自动化
土木、建筑、水利
交通运输
轻工业技术
材料科学
电工技术
一般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图书馆学、情报学
社会科学
其他
美国国防部AD报告
美国能源部DE报告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报告
美国商务部PB报告
外军国防科技报告
美国国防部
美国参联会主席指示
美国海军
美国空军
美国陆军
美国海军陆战队
美国国防技术信息中心(DTIC)
美军标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
美国国土安全数字图书馆
美国科学研究出版社
兰德公司
美国政府问责局
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
美国海军研究生院图书馆
OALIB数据库
在线学术档案数据库
数字空间系统
剑桥大学机构知识库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机构库
美国密西根大学论文库
美国政府出版局(GPO)
加利福尼亚大学数字图书馆
美国国家学术出版社
美国国防大学出版社
美国能源部文献库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
美国陆军协会
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
英国空军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导弹威胁网
美国科学与国际安全研究所
法国国际关系战略研究院
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
国际宇航联合会
美国防务日报
国会研究处
美国海运司令部
北约
盟军快速反应部队
北约浅水行动卓越中心
北约盟军地面部队司令部
北约通信信息局
北约稳定政策卓越中心
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
美国国防预算办公室
美国陆军技术手册
一般OA
科技期刊论文
科技会议论文
图书
科技报告
科技专著
标准
其它
美国卫生研究院文献
分子生物学
神经科学
药学
外科
临床神经病学
肿瘤学
细胞生物学
遗传学
公共卫生&环境&职业病
应用微生物学
全科医学
免疫学
动物学
精神病学
兽医学
心血管
放射&核医学&医学影像学
儿科
医学进展
微生物学
护理学
生物学
牙科&口腔外科
毒理学
生理学
医院管理
妇产科学
病理学
生化技术
胃肠&肝脏病学
运动科学
心理学
营养学
血液学
泌尿科学&肾病学
生物医学工程
感染病
生物物理学
矫形
外周血管病
药物化学
皮肤病学
康复学
眼科学
行为科学
呼吸学
进化生物学
老年医学
耳鼻喉科学
发育生物学
寄生虫学
病毒学
医学实验室检查技术
生殖生物学
风湿病学
麻醉学
危重病护理
生物材料
移植
医学情报
其他学科
人类生活必需品
作业;运输
化学;冶金
纺织;造纸
固定建筑物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物理
电学
人类生活必需品
作业;运输
化学;冶金
纺织;造纸
固定建筑物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物理
电学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总论
政治、法律
军事
经济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语言、文字
文学
艺术
历史、地理
自然科学总论
数理科学和化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学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工业技术
交通运输
航空、航天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综合性图书
主题
主题
题名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高级搜索 >
外文期刊
外文会议
外文学位
外国专利
外文图书
外文OA文献
中文期刊
中文会议
中文学位
中国专利
中文图书
外文科技报告
清除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
>
其他
>
燕京学报辑刊
燕京学报辑刊
发文量:
31
被引量:
49
H指数:
0
开始收录时间:
-
CNKI综合因子:
-
维普期刊影响因子:
-
万方期刊影响因子:
-
创刊时间:
-
燕京学报辑刊
-联系信息
主编:
侯仁之
电话:
010-62752015 62750672 62752025
邮箱:
zpup@pup.pku.edu.cn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京大学校风
邮编:
100871
收录汇总
刊内文献检索
投稿信息
刊期浏览
2005
18期
2004
17期
2003
15期
燕京学报辑刊 >2005年第18期
学科
年度
全选(
0
)
清除
导出
排序:
按相关性
按时间降序
按时间升序
共
4384
条结果
1.
《尚书·金滕篇》考述
陈公柔;
《燕京学报辑刊》
|
2005年第18期
摘要:
《金滕篇》与《尚书》周书中的其他篇章不同,纯为史官记事之辞。其所纪事前后历经数年,凡所记皆西周初年重大事件。但文字简短,而简册落错。且后世官记述成篇,多有润色修饰之词。例如屈氏云:“本篇谓占兆之辞为书(‘以启金滕之书’)”;言“下地”不言“下土”皆东周以来之语。”
金;
尚书;
经数;
2.
宋代家庭文化教育的发展与官绅家族妇女
郑必俊;
《燕京学报辑刊》
|
2005年第18期
摘要:
据《四库全家》所收宋人别集180余部,其中共有妇女墓志铭(包括祭文、行状等)千余篇。墓志铭所记载的人物,无疑是妇女中有身份、有影响的代表人物,由她们所体现与创造的文化,应视为宋代历史文化综合象征(包括家庭文化)的一部分。
妇女;
文化教育;
宋代;
家族;
家庭文化;
历史文化;
墓志铭;
人物;
3.
记南明刻本《西曹秋思》——并发黄道周弹劾杨嗣昌事件之覆
辛德勇;
《燕京学报辑刊》
|
2005年第18期
摘要:
南明弘光至永厉间各地政权,因时局勤荡,国祚短促,刊刻印制的书籍,一向十分罕见。稍有传世者,一是弘光政权,一是隆武政权。逭是因为弘光政权据南京为都城,而金陵及其附近的苏州、常州、湖州、杭州、徽州各地,是朱明一朝最为与盛的刻书中心;隆武政权以福建为根基,
黄道周;
事件;
并发;
政权;
4.
清代庶吉士制度考述
邸永君;
《燕京学报辑刊》
|
2005年第18期
摘要:
选用庶吉士,亦称余选,是从明代开始实行的一项全新的制度,清定鼎北京后,继续予以实行,并有所发展、变化。从顺治三年(1646)首行会试至光绪三十年最后一科的近260年里,共计112科皆有余选,
清代;
庶吉士制度;
科举制度;
翰林院;
5.
评清世祖遗诏(下)
姚念慈;
《燕京学报辑刊》
|
2005年第18期
摘要:
清初国家机构中更动最为频繁,职掌最不确定者莫过于内三院到内阁的演变。顺治初循入关前旧名,改明内阁为内三院,以翰林院附焉,称为翰林国史院,内翰林秘书院、内翰林弘文院,其职掌不过记注诏令,
不确定;
6.
贞观诗歌系年考
彭庆生;
《燕京学报辑刊》
|
2005年第18期
摘要:
正月乙酉(一日),改元。
诗歌;
7.
21世纪初中国考古学的新发现及其学术意义
许宏;
《燕京学报辑刊》
|
2005年第18期
摘要:
进入21世纪的数年(2000-2003年)间,中国考古学又有了长足的进展。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基本建设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各地的考古工作者进行了大量配合重点工程的考古发掘。
考古学;
21世纪初;
中国;
2000-2003年;
学术;
社会经济;
投资规模;
基本建设;
考古发掘;
重点工程;
工作者;
8.
彼时彼地与此时此地——评《剑桥中国史》第7—8卷(明史)
赵世瑜;
《燕京学报辑刊》
|
2004年第17期
摘要:
由牟复礼(Frederick Mote)和崔瑞德(Denis Twitchett)主编的《剑桥中国史》第7卷、第8卷分别於1988年和1998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其间相隔10年之久。而从开始规划编纂《剑桥中国史》的1966年算起,到现在已近40年,而且似乎尚未出完。这样的做法或可称之为“半个世纪磨一剑”。
剑桥中国史;
书评;
明朝;
制度史;
9.
试论淮系史前文化及裴李岗文化的主源性
高广仁;
邵望平;
《燕京学报辑刊》
|
2004年第17期
摘要:
考古界长期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是将中国腹地的史前文化分为黄河、长江两大区域。淮河流域由於处於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之间,它的史前文化面貌具有较多的“中介”性,从而妨碍了对它的文化性质的正确认识。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把集中分布於河南中部淮河支流洪、颖、
史前文化;
淮河流域;
裴李岗文化;
文化起源;
10.
暹国坤蓝摩堪亨大帝之文治武功
陈礼颂;
《燕京学报辑刊》
|
2004年第17期
摘要:
“敢木丁”一称见载於《元史》卷十八,成宗本纪,计前後凡二见:(一)“六月(至元三十一年)庚寅,必察不理城敢木丁遣使来贡。”(二)“秋七月(至元三十一年)……甲戌……诏招谕暹国敢木丁来朝,或有故则令其子弟及陪臣人质……,’同治十二年甲戌(1873),
元朝;
暹国;
坤蓝摩堪亨大帝;
国家治理;
外交关系;
11.
评《剑桥隋唐史》
孟彦弘;
《燕京学报辑刊》
|
2004年第17期
摘要:
这部书是《剑桥中国史》的第三卷。据《总编辑序》,《剑桥中国史》主要是给西方的历史读者提供一部有内容的基础性的中国史着作,虽然在具体的编写过程中,随着研究成果的增加、新的研究方法的出现以及研究领域的扩大,与原计划相比,全书的篇幅有了成倍的增加,但其基本的目的似乎并未改变。
剑桥隋唐史;
书评;
政治史;
群众意识;
12.
乾隆时期满文阿礼嘎礼字研究——从《同文韵统》、《大藏全咒》到满文《大藏经》
罗文华;
《燕京学报辑刊》
|
2004年第17期
摘要:
作为由多民族组成的强大帝国,清代境内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特性之一即是佛教。不论是满、蒙、藏族信仰的藏传佛教还是汉地传统的佛教信仰既是各民族文化交流和联系的重要纽带,更是统一帝国得以稳固的基础。所以佛教在清代呈现出活跃的气氛,上自皇室,下至大臣平民,
乾隆;
满文;
阿礼嘎礼字;
同文韵统;
大藏全咒;
大藏经;
佛教;
13.
西方蒙元史研究的新收获——评《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
党宝海;
《燕京学报辑刊》
|
2004年第17期
摘要:
1994年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907-1368年)》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西方汉学界20世纪90年代以前对中国历史上异族王朝与边疆国家的研究水平。该书除导言和书目介绍外,共分为九章,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
书评;
西方;
蒙古族研究;
14.
唐宋驿传制度变迹探略
曹家齐;
《燕京学报辑刊》
|
2004年第17期
摘要:
驿传制度是中国古代专门承担接待过往官员、使节和邮递文书的交通制度(元以後始称驿站制度)。这一制度自殷商创立之後,历经各代,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古代政治生活中发挥着至为重要的作用。唐宋之际,是中国社会的大转型时期,驿传制度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史界对此制度之研究可谓是成果显着,
唐朝;
宋朝;
驿传制度;
交通制度;
15.
评清世祖遗诏(上)
姚念慈;
《燕京学报辑刊》
|
2004年第17期
摘要:
清初历史上,顺治、康熙两朝遣诏皆曾引起史家议论。圣祖遣诏为生前手定,却於嗣君一项未予指明,後因世宗继位有夺嫡之嫌,遂使遣诏异说猜测纷出,至今不一。然究其争论本质,终不出一姓之内由谁继统为合法,颇类明代之大礼仪、争国本,似无关历史发展宏旨。
清世祖;
遗诏;
罪己诏;
顺治;
16.
“观其所藏,知其所养”——谈《田家英与小莽苍苍斋》
丁磐石;
《燕京学报辑刊》
|
2004年第17期
摘要:
田家英同志是我的同乡、街邻,又是我在家乡成都市上中小学时的先後同学。他长我五、六岁,是我的学长。1950年初,我调到中国青年杂志社工作不久,即奉社长杨述、总编辑韦君宜同志之命,去面见家英同志约稿。家英同志是他们在延安时就结识的好友,时己任毛泽东的秘书。
田家英与小莽苍苍斋;
书评;
个人收藏;
书籍收藏;
史料价值;
17.
契丹大字《耶律昌允墓志铭》之研究
刘凤翥;
王云龙;
《燕京学报辑刊》
|
2004年第17期
摘要: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元宝山区文物管理所於2000年8月在该区小五家子回族自治乡大营子村的塔山前清理了辽墓一座。墓门高6.5米,宽3米,为砖砌仿木结构,墙面隐约可见已脱落殆尽的彩绘。甬道高2.7米,宽1.47米,
契丹;
耶律昌允墓志铭;
民族文字;
古书契;
18.
隐士嵇康的信仰悲剧
顾农;
《燕京学报辑刊》
|
2004年第17期
摘要:
一向不大愿意过问政治的嵇康在哲学、文学两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後来却因为政治原因被杀,这件事一直引起人们高度的注意和同情。可惜嵇康此人的本来面目长期以来却模糊不清,或者说得更准确些,被化妆改造得太厉害了。清洗历史的涂泽,恢复其本来面貌,似已不可缓矣。
隐士;
嵇康;
信仰;
政治意识;
19.
评《剑桥秦汉史》
彭卫;
《燕京学报辑刊》
|
2004年第17期
摘要:
《剑桥中国史》第一卷《秦汉帝国》英文版1986年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嗣後十年间大陆和台湾两地分别出版了中文译本。全书设16章,前5章以时间为线索,讨论秦、西汉、新莽和东汉王朝的盛衰废替;後11章则以专题立篇,分别剖析秦汉帝国的政治法律制度、社会经济结构、
剑桥秦汉史;
书评;
史料研究;
推论方式;
20.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读记
邢义田;
《燕京学报辑刊》
|
2003年第15期
摘要:
《张家山汉墓竹简(247号墓)》于2001年11月由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2002年的3月间收到书。稍一翻读,既觉美不胜收。释文够水准,图版质量好。内容上,不论与秦青川征版,睡虎地简,汉居延简,悬泉简或文献对读,都可以加深我们对许多问题的认识。
张家山;
汉朝;
竹简;
二年律令;
21.
说唐玄宗防微杜渐的两项新措施
黄永年;
《燕京学报辑刊》
|
2003年第15期
摘要:
从唐高宗永徽六年(公元655)武昭仪得立皇后,继而与高宗并称“二圣”以后,到睿宗景云三年(公元712)内禅传位玄宗,长达半个世纪中央政权不获稳定。酿成不稳定的因素中最明显的有两个,一是后妃,一是皇子。
唐玄宗;
皇子;
后妃;
权力限制;
22.
元代全真道士的史观与宗教认同——以《玄风庆会图》为例
康豹;
《燕京学报辑刊》
|
2003年第15期
摘要:
全真教是中国近世宗教史上重要的课题之一。金元时期,全真教在华北兴起,至今仍然存在,无论是在政治或是宗教方面。它都曾经发挥重大的影响。有关全真教的研究,从清末陈铭珪《长春道教源流》(1879)开始,
元代;
全真教;
道士;
历史观;
宗教认同;
玄风庆会图;
23.
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读《无奈的结局——司徒雷登与中国》与《司徒雷登与中国政局》两书后
夏自强;
《燕京学报辑刊》
|
2003年第15期
摘要: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清除极“左”的思想影响,拔乱反正,打破了过去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禁锢,冲击了研究领域里的许多禁区,国内学术界呈现出了自由讨论、
无奈的结局——司徒雷登与中国;
司徒雷登与中国政局;
书评;
燕京大学;
24.
大功德主苻(苻璘?)重修安阳修安寺塔事辑
宿白;
《燕京学报辑刊》
|
2003年第15期
摘要:
修定寺位河南安阳市西北清凉山东南麓。寺现仅存一砖塔,砖塔建于原山门与原大佛殿之间。该塔平面方形,边长8.3米,单层,塔身只南壁下部设券门,通内室,内室亦方形。1982年,经国务院正式以“修定寺塔”名称公布为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一)。
安阳市;
修定寺;
文物修复;
苻璘;
25.
潘岳论
朱晓海;
《燕京学报辑刊》
|
2003年第15期
摘要:
《文选》卷十八《赋壬·音乐下》所收潘岳《笙赋》有言:
潘岳;
汉朝;
官员;
人物传记;
26.
唐代婚仪的再检讨
吴丽娱;
《燕京学报辑刊》
|
2003年第15期
摘要:
唐代婚姻礼俗是涉及唐人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前辈学者对此有过不少研究,已故赵守严先生《唐代婚姻礼俗考略》和周一良先生《敦煌写本书仪中所见的唐代婚丧礼俗》两文,结合文献史料和敦煌书仪,对婚礼方式、
唐代;
婚姻习俗;
婚礼仪式;
礼仪;
27.
日本奈良法隆寺参观记
宿白;
《燕京学报辑刊》
|
2003年第15期
摘要:
奈良法隆寺多日本飞岛,奈良时期遗迹,为研究我国六朝隋唐考古者极应见学之处。二十年前,承高田良信执事长盛情招待,三次参观该寺,惟以时间仓促,走马看花,归来追忆,已感迷杂;现据旧日记录整理出下列杂记诸项,不过杂鸿爪,后遗忘而已。
日本;
奈良法隆寺;
梁架;
叉手;
菩萨;
28.
《燕京学报》新一期至新十五期目录
无;
《燕京学报辑刊》
|
2003年第15期
29.
元至正中后期进士辑录
肃启庆;
《燕京学报辑刊》
|
2003年第15期
摘要:
元代于延祐二年(1315)恢复科举,前后十六科,现存进士录不过两种,其他各科则付关如,有待重构。笔者于二十年前即开始从事元朝进士史料的辑史与整理。首先发表了《元统元年进士录》及《元至正十一年进士题名记》的校注。
元代;
进士;
科举制度;
史料;
30.
《新刻金瓶梅词话》后出考
梅挺秀;
《燕京学报辑刊》
|
2003年第15期
摘要:
《金瓶梅词话》是明朝嘉靖、隆庆、万历间流行于运河区的一种新兴大众消费性说唱文体,以评话为主,穿插演唱流行曲。艺人们说唱底本传进文人圈子,有人改编为供案头阅读的说部,就成为说散本,笔者称之为文人本。
新刻金瓶梅词话;
评话;
崇祯皇帝;
清朝;
燕京学报辑刊的期刊信息
创刊时间:
-
地区:
-
语言:
中文
热门主题:
-
学科分类:
燕京学报辑刊的获奖情况
燕京学报辑刊的收录情况
燕京学报辑刊的投稿信息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京大学校风
邮编:
100871
联系电话:
010-62752015 62750672 62752025
邮箱:
zpup@pup.pku.edu.cn
意见反馈
回到顶部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