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第九次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论坛
第九次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论坛

第九次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论坛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1-08-23

主办单位: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办公室

会议文集:第九次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京郊海淀西山一带,在历史上就是著名的风景名胜旅游地区,整合香山历史名园和周边名胜古迹的文化资源,对保护北京历史名城的文化遗产,更好地将北京建设成为世界城市、宜居城市,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 摘要:在中国历史上,坛庙一直是国家权力和民族文化的标志,被誉为万世不移之基,其雄伟的建筑,庄严的环境布局,丰富的陈设,严谨的礼仪,包含了伟大先民的智慧和信仰,是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的珍贵实物遗存,其独特的象征意义不仅在古代即使在今天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实用价值,其所承载的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祭祀文化不仅反映了伟大先民的创造,同时也将影响着今天乃至未来,应该也一定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文化基础之重要组成.北京明清坛庙群是北京、中国乃至人类的文化遗产,坛庙是传承中华文化的物质载体,保存完好的坛庙建筑群,对首都经济文化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实现北京坛庙的整体保护有助于推动世界城市的建设。因此,实现北京坛庙群的整体保护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非常光荣的事业,应该尽快展开,时不我待,刻不容缓.
  • 摘要:莲花池公园是一处历史名园,就其历史地位及其文化内涵不亚于长城和故宫.莲花池原名西湖、太湖、南河泊.因金中都始,广众莲花,久之俗称莲花池.她与北京城的起源密切相关,有"先有莲花池,后有北京城"之说.也可以说,她是北京城的摇篮.她也是北京人工种荷最早的地方,荷花是历史上莲花池园林景观最突出的特点,故有历史上"长夏游人竟集"之盛况.莲花池的形成年代无从可考.但是,由于北京城的初始蓟城是因有莲花池这盆水而逐渐形成的,故考证蓟城的形成年代,即可知莲花池在蓟城之前就已存在了.蓟城有文字可考始见于《礼记》文中有:"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皇帝之后于蓟".而武王克殷反商是公元前1046年12月4日,可知蓟城的历史至今至少已有3057年.从而可知莲花池至少也在3057年之前早已存在了.由于莲花池地理位置的重要,早已是一处"郊游之胜所",故她也是一处古园林遗址.在园林史上至少可追溯到1480余年前的北魏时期,其时莲花池已是"游瞩之胜地也".历史是根、文化是魂,莲花池公园的发展,除了创新发展、以人为本外,它的指导思想就是主打其历史内涵和荷文化.这两张文化牌,提高历史名园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影响,从而促进公园的经济发展.
  • 摘要:"文化建园"是首都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进入到90年代后期,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客观需要而提出的.其基本含义是:深刻理解园林的文化属性和文化内涵,从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展现现代文明风范的结合上,促进城市园林绿化达到适应首都城市性质的更高水平,把北京建设成为一流的国家园林城市、为建设世界著名历史文化城市而努力.要贯彻"文化建园"的宗旨,就必须研究园林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弄清两者之间的相互意义和相互作用,用以指导我们的工作实践.文化建园是人们依据园林的属性和社会的进步所要求的必然、不断探索、不断前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建园有高下之分,优劣之别.这种分别不仅取决于外部的因素,比如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等,更有赖于人们的认识水平、文化素养和敬业精神.
  • 摘要:为维护天安门地区的安全稳定,确保文化宫(太庙)正常对外开放,保证古建维护、古树绿地养护、文物安全保护资金的正常投入,特申请调整门票价格。这将对文化宫的生存发展,对太庙的古建的保护和太庙文化的传承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 摘要:本文通过对曹雪芹、《红楼梦》在当今社会的价值认识,分析了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作为北京的城市文化名片的价值,提出了打造“曹雪芹西山故里”特色景区的建议。并分析了人文资源与植物园的关系,以及对历史人文资源的保护利用与打造。
  • 摘要:公众不断增长的自然保护意识和教育需求的产物,是记录人类生态文明发展的活化石和博物馆.它是国家实力、形象和文明的展示窗口,与国家博物馆、国家剧院、国家图书馆以及国家植物园等公共设施同属为国家的标志物.国家动物园具有代表国家和政府对公众福利、国民教育及素质教育,生态文明建设等功能,同时也反映国家的设计、科研、建设、文化等实力水平以及国家在生物多样保护等领域的重视程度.作为北京市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坐标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国家动物园在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发挥重要引领和纽带作用,为发挥首都北京服务于中央、服务于北京市民、服务于全国等服务功能提供平台.作为百年名园,北京动物园在历史文化积淀、地理位置优势、行业发展代表等诸多方面,已为国内外广为知晓,处于社会认可、行业公认的领军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履行国家动物园职责,并使之形象化、地域化、具体化,依托北京动物园建设国家动物园具有必要性和极大的可行性.
  • 摘要:正大光明为"圆明园四十景"之首,是圆明园前朝区的主要构成.本文试图通过对其建筑格局与陈设、园林艺术与旨趣、有关活动及规律、惨遭劫难及劫后变迁四个方面的梳理与分析,来讨论、阐述正大光明的艺术成就、重要地位及使用特点等,进而透视圆明园的文化内涵及清代政治的某些片段.
  • 摘要:北京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是东方文化积淀最深厚的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文化是北京在建设世界城市中最为突出的特色.北京市委、市政府突出强调,北京在建设世界城市进程中,要充分发挥文化优势和魅力,建设独一无二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世界城市.
  • 摘要:本文从历史名园作为地域文化和社会经济的有机载体、历史名园推动经济发展和提升城市"软实力"等几个方面重点对历史名园的作用、价值、功能进行阐述.历史名园作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在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促进经济增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越来越大。历史名园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生动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富和灿烂的文明进步成就,展示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辛历程和辉煌成就,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激发着全社会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历史园林经过时代的变迁,从过去为皇亲国戚、高官商贾这些少数的剥削阶级服务的私家花园转变成为面向全社会人民群众服务的城市居民游憩和休闲的公共空问,是构建宜居和谐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民生活和工作之外的重要活动空间,是服务保障民生和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内容。
  • 摘要: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在"十二五"启动之际,北京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五个"之都的目标,北京市"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加强首都文化软势力的建设,提高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水平,积极推进世界名园建设.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十二五"规划目标实现途径中,提出了"使北海、中山、景山、香山成为具备世界文化遗产潜质的历史名园",北京的历史名园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如何抓住这一重要机遇,加快历史名园发展速度,在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
  • 摘要:现存北京天坛圜丘组群由圜丘坛壝、皇穹宇组群、神库、神厨、祭器库、宰牲亭及昭亨、成贞、广利、泰元四门组成,此格局和建置的形成历经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由于文献史料的缺失和历史图档的疏漏,致使圜丘组群营造史的研究存在诸多缺环和误读.通过详细稽考、比对史料,实地考察与测绘,对其营造史进行重新解读,并对《明会典》、《古今图书集成》、《大清会典》中的多幅图档进行核对与说明.
  • 摘要:以香山公园为核心的香山地区风景名胜繁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自然与人文和谐交融的典范,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其历史文化资源亟待保护,应尽早启动香山申遗筹备工作,加大对该地区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让社会更广大的公众更深入地了解该地区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 摘要:北海园林作为历史名园,具有悠久的历史积淀、丰富的文物资源,深厚的文化内涵,值得后人挖掘、研究、传承和发展.本文就北海文化的梳理、表达和传播进行研究.从北海文化的梳理入手,按照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将其分为两大类.之后再针对各自的特点进行细分,即山水布局、文物瑰宝、书画石刻、图腾,和儒家思想、佛教文化、道家理念、祭祀.之后按照梳理的内容对表达的方式进行分类和研究,即展览展陈、活动、特色旅游产品和出版物四个方面.最后对北海文化的传播进行分析和总结.希望通过此次对北海文化内涵的挖掘研究,最终找到符合时代特征的表达和传播方式,从而使北海的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 摘要:景山公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中国园林中最古老的皇家园林之一,不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上,都属于一流的园林.景山园林面积虽然小,但地理位置特殊,因此自古为世人所瞩目.如何保护、利用好现存的园林景观和古建筑,如何展现景山悠久的历史文化,如何展现皇家园林特有的辉煌气势与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我们文化建园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景山公园的文化建园工作,以景山的历史文化为基础,指导、规划、建设、保护景山,使景山这一珍贵的皇家园林得到完好地保护,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成果得到传承,使悠久的传统文化在景山发扬光大.本文从以下4个方面探索景山文化建园的历程:1、历史资料收集,修编景山志,完成景山公园文物保护规划和总体规划,整理景山非物质文化遗产;2、将文化研究成果用于实践;3、通过文化建园创建和谐游览环境;4、多方面进行文化宣传.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景山公园在园林建设、古建筑修缮和公园文化活动等方面,体现了文化建园的丰硕成果.
  • 摘要:本文论述了在建设世界城市中,北京的历史名园比其它世界城市的历史名园更具历史、文化、社会和生态优势,是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战略资源,是文化软实力中的代表性力量,从而在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历史名园的保护、管理、利用,就象北京建设世界城市需要跨越式发展一样,也需要从理念和措施上有新的提升。能不能把历史名园的保护和管理提升到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地位,能不能把历史名园价值所体现的文化创意产业提升为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能不能把历史名园的保护、管理、利用打造成世界级水平从而成为世界城市建设的战略制高点,是北京历史名园下一步面临的重大课题。
  • 摘要:本文介绍了玉渊潭园林文化的历史沿革,分析了玉渊潭园林文化的历史性质和历史定位,提出了依据玉渊潭公园总体规划建设公园,以及研究玉渊潭历史文化内涵,确定公园发展方向等关于玉渊潭公园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路径,对公园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功能的发挥有重要意义。同时针对玉渊潭公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坚持规划建园保护理念,实现周界的完整性,坚持文化引导建设的理念,实现文化对全局的统领,坚持生态立园理念。园林是城市生态环境的核心组成部分的建议。
  • 摘要:本文论述了世界城市的发展和其历史名园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历史名园不仅是世界城市历史文化的积淀,也是人民精神生活的支柱之一.作为国家的文化遗产和形象代言,它体现了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特征,反映了地域精神,推动了世界城市的发展.本文同时提出北京的历史名园是北京成为世界城市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其重要作用不可替代.
  • 摘要:植物景观单元,取自种植设计单元概念的引申.目的在于在进行园林设计特别是植物景观设计时,有时因为场地面积大、地形变化多、构成内容复杂而难于着手,为了植物景观营造的简单化而引进了种植设计单元的概念与设计手法.本研究针对颐和园植物景观,将其引申为植物景观单元,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不同景观单元类型的特点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类型植物景观单元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保护及修复的建议。
  • 摘要:本文主要从动物园的发展历史与主要类型,动物园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动物园的发展历史三个方面介绍动物园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中的作用.并分析了动物园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即:中国动物园行业建设亟待加强,外部因素传统动物财产观制约动物保护和生态文明发展,地方政府对动物园作用及公益性质认识不到位,对动物园事业支持不足,内部因素整个行业缺乏科学完善的行业管理体系标准作为行业指导,人才缺乏制约了动物园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影响力和功能发挥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通过国家动物园创建表达政府对动物园事业发展的支持的建议。并分析了在北京建立国家动物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摘要:北海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上现存历史最悠久、格局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科学价值及社会价值,北海的价值完全符合世界文化遗产标准.2011年北京市市政府十二五规划中已明确中轴线申遗及加强重大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北海被列入规划中,这对于北海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应抓住此次机遇,通过实际工作对北海的价值进行再发掘、再认识,最大限度的体现北海的突出普遍价值,证明其唯一性,将北海的价值与世界遗产标准接轨;将北海的保护和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使北海的保护和管理更加符合世界文化产要求.
  • 摘要:《中国历史名园保护与发展北京宣言》提出:历史名园是有一定的造园历史和突出的本体价值,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拥有较高知名度的公园.纵观世界,被称为世界城市的无不有世界级的历史名园,如伦敦的海德公园、巴黎的凡尔赛宫、纽约的中央公园,这些公园在世界城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正在建设世界城市的历史名城北京,也有着以颐和园、天坛为代表的众多历史名园,这些历史名园对于提升北京的城市软实力、塑造城市名片、改善生态环境、创造和谐社会等方面都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随着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步伐的不断加快,历史园林既要维护景观的原真性,最大限度地弘扬和展示园林文化,同时,也要不断思索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下,自身的发展需求和服务模式.
  • 摘要:从金中都到元大都,是北京城历史上重要的城市空间的转换,也为后来的北京城奠定了最初的基础和基本格局,此后的七百多年,北京城都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沿革变迁.北海园林与这次重要的城市空间的转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下,北海园林与北京城的发展轨迹紧密相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北京城的历史变迁.北海是古都北京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北京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者和体现者.古都北京也为为北海提供了更广阔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历史名园与历史名城,在历史和文化的层面上密不可分的交融在一起,共享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内容,彼此印证,彼此丰富,成为一个整体.
  • 摘要:作为历史文化古都,应该全方位、大视野、多侧面、高起点审视北京的各种文化要素,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确立并发展"北京大文化".街景和城市三度空间所表达的氛围就是一种城市文化.北京的朝阜路、长河一线拥有众多文化遗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北京城市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分量和特殊的重要地位.将这些文物系统按一条线或一条街或一个面的形态加以整理,并将其纳入北京城市规划和发展战略的大纲中加以保护和建设,对提高首都文化和"世界著名古都"的身份以及更深地发掘其文化内涵,发展旅游经济、推动北京文化产业的发展必将有深远的意义.
  • 摘要:历史园林在北京的"鲜明特色"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仅具有现代园林所起的作用;作为城市的休闲场所、具有生态价值,可以改善城市环境等等,这种特色还表现为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北京的历史园林早在几百年之前,已经先于整个城市而登上了国际的舞台,今天在北京迈向现代国际城市行列前进的过程中,进一步发掘每一座历史园林确失的景观,有必要采用现代科技手段虚拟再现北京历史园林昔日的辉煌,展现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
  • 摘要:“左祖右社”是北京中轴心线核心区最宝贵的建筑之一,恰似皇冠两侧的两颗璀璨的明珠。“左祖右社”是指北京中轴线天安门至午门东侧的太庙和西侧的社援坛。太庙是明清皇帝祭祀祖先的场所,社援坛是明清皇帝祭祀土神和谷神的场所。均为紫禁城外朝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中轴线申遗工作,建议将“左祖右社”开放贯通,更好的保护中轴线,并提出了将太庙和社援坛的两个街门打开,设为游客的出入口,设立天安门、太庙、社援坛和故宫的通票,一票在手,纵览皇城的具体建议。并分析了词建议的好处:分流游客到太庙和社援坛,缓解中轴线天安门至午门一段游客数量的压力,特别是重大节日的旅游高峰期,效果会尤为明显。使游客游览的区域扩大,游览的景观增多。从而改变游客从天安门长驱直入拥进故宫的状况。使游客整体上了解明清皇城的同时,还可以浏览文化宫和中山公园的现代景观。使游客游览的文化内含更加丰富,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爱国主义教育。以前常被忽略的太庙、社援坛的传统文化内含和景观得到更多人的了解和观赏。
  • 摘要:北京地坛又称方泽坛,建成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是一座历史悠久、古朴幽雅、庄严肃穆的皇家坛庙.有着480年的历史文化沉淀.有自古以来留下的古坛、古建筑、古树、古迹,具有丰富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这是宝贵的资源.为使地坛这一文化遗产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发挥,公园从社会学、历史学的角度,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结合点入手,深入研究和发展"人与土地"的关系.充分发掘地坛资源的历史文化底蕴,加强坛庙园林保护,传承皇家历史文脉,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地坛的建设离不开地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是一条始终不变的主线,但这也是一个变化和完善的过程,因此,它需要适应新的形势,使文化建园思想不断融入新的含义和生机,包括新的管理思想的融入、新的契机的把握等.
  • 摘要:月坛公园自然形成的南、北两区和各具特色风格迥异的基调,相互毗邻形成了强烈对比,使各自的风格更加纯正,丰满。完整地再现了中国传统“月文化”的方方面面,从“月文化”这个特殊视角向世人传播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和韵味,使其成为了弘扬华夏传统文化与北京皇城文化的载体和亮点之一。
  • 摘要:北京明清宫廷坛庙礼乐是中国古代周朝以来国家礼乐的精华和典范.是北京以宫廷坛庙为主的历史名园所蕴含的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通过对北京宫廷坛庙现状的简介,通过对礼、乐舞、礼乐的简介,通过对世界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政策和方法,以及国内和国外的韩国宗庙礼乐申报中国或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案例,分析了北京明清宫廷坛庙礼乐所具有的非物质文化典型特征,出了北京宫廷坛庙礼乐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迫切性和重要意义.提出了统一申报的初步方法和步骤.必须指出的是:对于北京宫廷坛庙礼乐博大深广的文化内涵来讲,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的专业性和复杂性来讲,本文实属粗浅,谨供专家和领导参考.
  • 摘要:通过对北京八大处公园的经济文化发展的详细论述,阐明历史文化景区要科学保护、科学利用、科学发展的观点,提出了完善基础建设,塑造历史文化景区,因地制宜抓管理,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树立品牌形象,加强营销宣传的建议。同时对历史名园的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 摘要: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长期的发展和文化积淀中,形成了许多具有丰富内涵、独特风格与魅力的历史名城.每一座历史名城都保存着大量的历史文物和遗存,拥有着在历史上对国家、民族、社会产生过重要影响,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历史名人和凝聚着一个城市文化精粹的历史名园,他们是人类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如同明亮的星辰,闪耀着璀璨的光芒.历史名人和历史名园是一个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所在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独特的精神魅力和形象魅力.一个城市,如果没有值得纪念的人物或事件,没有作为独具特色历史文化景观的历史名园,那么,这个城市将是一个平庸的城市.文化是城市的气质和灵魂,更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理解和认知,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加强对历史名人思想、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对历史名园的保护与发展,对于城市,特别是历史名城的发展,对于弘扬民族精神、中华文化,增强凝聚力和生命力,具有深远而现实的意义.
  • 摘要:历史名园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元素之一,它反映着在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文化、艺术、科学等价值,是以往社会演进、城乡变迁以及人类思维形态的直观物证,承载着城市或地域的记忆和尊严.本文以历史名园玉渊潭公园为例,探讨历史名园在地域文化和经济社会中的作用.玉渊潭公园在地域文化发展中的价值体现包括:城市景观得到改善、城市生态得到保护、城市环境污染得到治理。玉渊潭公园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包括:对拉动北京旅游相关消费起到积极作用、对周边区域地产行业起到增值作用、为周边地域科技、文化、商务交流搭建有效平台、增进国际间交流交往,做好高端服务工作。
  • 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国城市公园的发展过程,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免票公园管理的现状及经验的研究,分析了北京市免票公园管理现状,并以紫竹院公园为例,分析了公园免票开放带来的管理问题.并提出了公园绿地需要政府财政的不断投入,应量力而行,要进行安全管理,卫生保洁管理,深度挖掘园内文化,体现出园林文化内涵及多样性,功能性质应符合现代城市的发展需要,加强环境宣传力度,重视队伍建设,提高员工素质,改革管理体制,提升管理水平,组建志愿者队伍,实行三位一体管理,完善法制法规,有法可依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 摘要:对于历史文化,一味死保或者放任自流都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与市民的实际需求、城市的历史文脉相悖.只有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既坚持原则,又注重联系实际,既重视保护,又注重发展,两者有机结合,做到以人为本,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才能顺应新时代的要求,不断向纵深发展.卧佛寺及其周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如何进行深入的挖掘、有效的保护、合理的利用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通过对北京卧佛寺及其周边历史文化的大量调研,从文化保护的重要意义、现状、存在问题、保护对策和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对历史文化保护的定性分类、利用的可能性、面临的问题、保护方法等进行了探讨,提炼出在文化保护工作中运用的方法和应注意的原则,试图从中探索出卧佛寺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的思路和方法.
  • 摘要:北京历史上曾经修建了大量的私家园林,是古城园林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但长期以来未受重视.近几十年中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发展,私家园林不断遭到拆毁和破坏.本文对北京私家园林的保存现状进行调查和记述,总结了私家园林出现的几种问题:有部分园林近年来得到不同规模、不同程度的保护和维修,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其余实例大多缺乏最基本的维护,在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背景下面临日益破败乃至彻底消失的危险。城内的北京私家园林均存在缺水的问题,植物方面部分古树得到园林局等有关主管单位的登记注册并加以维护,但保护力度还不够,而且园内往往存在乱植其他杂树的现象,与历史上原有的花木景观风貌很不协调。笔者针对北京现存私家园林的不同状况,应采取不同的维修与保护策略,大致可分别采取下列6种做法:1.对于目前基本保存完整的园林,主要作局部修缮并加强保养和维护。各园根据各自的具体问题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2.对于大部保存尚好,但局部有所损毁的园林,应参照历史资料,对全园的建筑、假山、水系、花木进行修复。3.对于破坏较为严重,但全园主体建筑和园林架构尚存的实例,需要对其建筑进行全面修缮,复原假山、水池并补植花木。4.对于目前位于北大、清华两校校园区内的6座王公赐园,应结合两校校区的保护规划分别予以妥善保护,其中位于北大主校区西侧宿舍区的蔚秀园和承泽园应划入核心保护范围之内。5.目前数量较多的北京私家园林只剩下局部的建筑和山水,全部复建难度太大且缺乏意义,应分别针对各自残存的局部景观作出保护设计,作为往昔胜景的遗留而传之后世。6.对于目前完全只剩下遗址的部分历史名园,除了不再对遗址进行任何破坏之外,也需要维护其土山、水池、植被,并在其原址树立相应的标记,以求在最大程度上留存历史信息。总体而言,北京私家园林具有很高的价值,其保护问题涉及北京古城与历史街区保护、现代城市发展以及具体的文物建筑保护与假山、水系、植物、环境等各专项保护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过程,目前面临很多困难,需要相关管理部门和整个社会予以足够的重视,并通过各专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逐一采取科学细致的保护措施,才能拯救这批珍贵的历史遗迹和文化结晶。文物部门更应考虑进一步提高部分北京私家园林现存实例的文物保护单位级别,加强日常管理与维护,予以科学利用,全面体现其应有的价值。
  • 摘要:由于历史原因,天坛作为世界遗产的完整性至今尚未得到完全修复.如今,面临各种新机遇,修复完整天坛的议题更为清晰的提到议事日程.但对于天坛这样一个具有复杂历史、多重价值、多方使用者及利益相关者的世界遗产,修复其完整性将面临历史格局认知、被占用地腾退以及新增现实功能等方面若干颇有争议的具有相当复杂性的问题,需要更多专家学者集思广益去解决.
  •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而叠石艺术是中国占典园林中特有的、独具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海是一座有着840多年历史的古典皇家园林,北海的叠石艺术,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景观丰富.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北海的叠石历史沿革、叠石类型及分布区域、叠石的价值与艺术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分析,并对北海叠石景观保护与传承中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和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初步探讨.
  • 摘要:本文介绍了北海的历史发展现状,对庞大的藏传佛教博物馆群进行分析。提出了文物保护的策略,并对藏传佛教博物馆群的历史文化价值进行评估。
  • 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山公园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公园经营管理现状,针对中山公园存在的社会认知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法律赋予的管理权难以实现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宣传,提高对历史名园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建议编制《北京历史名园保护规划》,开展历史名园文物价值评估,加强对继承和发扬历史名园造园和文化特色的研究,多渠道筹集资金,初步建立资金保障机制的建议。
  • 摘要:历史名园是历史留给北京城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国造林艺术的巅峰之作.本文试图总结北京历史名园所展现的几大特点,即:北京历史名园充分体现了和谐理念,体现了对大自然、对祖先的敬畏,体现了中国传统孝道观,以及体现了“以耕织为本”的农耕社会特征,并通过分析这些特点管窥其深厚的人文底蕴.
  • 摘要:现存的中国皇家园林都具有申报和成为世界遗产地的条件.其中,北海作为"世界上建园最早的皇城御园",拥有的无可比拟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是具有世界遗产潜质的皇家园林.
  • 摘要:现代世界城市中主要条件之一是生产与环境建设同步协调地发展,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并进.兴造业所涵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和风景园林学创作之源都是环境,中华民族的宇宙观和文化总纲"天人合一"主张"以自然为本",以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前提,发挥"人杰地灵"的影响,见诸于风景园林便是"景物因人成胜概".北京在风景园林建设方面有源远流长的根基.北京作为五代都城首先归功于相地有术、"道法自然",以"枕山襟海"的自然形胜及元大都时期定立的北京城市中轴线及根据这条中轴线布置"前朝后市、左庙右社"、"五坛八庙"、"三山五园"为基础,并经金、元明、清各朝代逐步发展建设,形成了北京现有的风景园林骨干系统,与向心放射发展的城市各部位共同构成北京城的整体,更是奠定了城市发展的深厚文化基础.北京要向着现代世界城市发展,犹如树木成长一样要"根深叶茂",这主根就是历经漫长的历史岁月积累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成就,也是长期以来人与自然协调的成就.城市要适应沧海桑田的自然变化,既要承前启后地继承历史文化传统,也要时俱进地结合现代社会休闲生活、有所创新,以深厚的文化根基推动现代世界城市的自然和谐协调发展.
  • 摘要:历史名园是不能复制的、国宝级的文物,我们在保护环境、修缮古建筑物和加强科学管理的同时,要更好地重视和宣传历史名园上凝结着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价值.提升名园整体价值,更好地实现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 摘要:本文介绍了北京历史名园的文化价值,指出了历史名园的核心文化价值是历史文化价值,并着重分析了天坛的历史文化价值,提出了要加强历史名园文化价值的推进,对天坛文化价值空间的进一步打造和提升的策略。同时指出天坛虽然在文化价值挖掘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这就要进一步提高管理者文化自觉性,按照规划建园思想打造和提升天坛文化价值空间,深入挖掘天坛历史文化内涵,塑造天坛品牌文化形象。每座历史名园都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只有充分挖掘自身价值,合理利用,科学发展,保护好属于自己的文化阵地,历史名园才能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彰显出深厚的历史价值和与时俱进的时代价值。
  • 摘要:世界文化遗产公园颐和园不但要为中外游客提供自然观赏和休憩游玩的场所,而且还肩负着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借鉴国外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引导颐和园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颐和园应在同行业中率先加强文化遗产品牌的保护,培养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人才,从而提升颐和园在世界遗产事务上的话语权和主导权.
  • 摘要:本文介绍了历史文化名园—颐和园的基本情况,分析了颐和园在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通过对颐和园现存的古建占用和周边环境等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并提出了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应注重遗产历史格局的完整性,谋求遗产保护总体策略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对周边环境的控制,对于那些会导致昆明湖湖水加速下渗,水质和大气易受污染的设施和企业要坚决取缔。强调保护(清漪园)颐和园山水格局和整体布局的完整性,逐步收回被外单位占用的建议。
  • 摘要:本文介绍了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发展历史,指出了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是历史必然,并分析了北京在建造世界城市的过程中文物资源的作用,以及总结了北海园林资源在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当中的作用。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