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经济财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乌鲁木齐
  • 出版时间: 2011-07

主办单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该试验于2010年在东北农业大学香坊农场进行,采用田间小区区组设计,每个小区30m2,设置三个处理,每个处理三次重复,分别在玉米的苗期、拔节期、灌浆期、成熟期和收获后取植株样和土样进行分析,分析采用常规方法.试验比较施用树脂包膜尿素,树脂加硫包膜尿素和普通尿素三个处理对玉米植株全氮含量、吸氮量、肥料氮素利用效率、及土壤耕层硝态氮含量变化以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本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尿素相比,树脂包膜尿素和树脂加硫包膜尿素均有效提高了玉米的干物质量、吸氮量及产量,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两种控释氮肥的产量分别比普通尿素提高21.27%和33.36%;氮素利用效率分别比普通尿素增加3.84%和9.72%;玉米生育后期植株全氮含量控释尿素高于普通尿素.在玉米收获后,控释肥处理耕层土壤硝态氮仍然高于普通尿素处理,显示了良好的控释效果.试验效果以树脂加硫包膜控释肥效果较好,其次为树脂包膜控释肥.本试验中,为了更好的适应黑土地区自然条件,仅对施肥量和施用种类做了相应的控制,其余均按照当地农民习惯进行,因此,本试验的结果有更实用的推广应用价值.
  • 摘要:选择当年发生土地违法案件数和当年发生土地违法涉案面积作为主要表征指标,收集了2002~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土地督察对土地违法是否有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论文分别采用了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和混合OLS模型加以估计,通过相关检验,采用了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在模型估计结果的基础上,对土地督察的违法遏制效果进行了评价.分析表明:土地督察的确对减少土地违法有显著影响,土地例行督察覆盖度每提高1%,可能减少土地违法案件92件,可能使土地违法涉案面积减少约2.18%;若对某省份实施了专项督察,则可能减少土地违法案件7件,可能使土地违法涉案面积减少31.11%;由于实行了土地例行督察和专项督察,可能使2007-2009年的土地违法案件分别少发生84件、3473件和12500件,土地违法涉案面积分别少发生2314.13 hm2、1919.75hm2和3046.57hm2.
  • 摘要: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不同肥料与不同浓度锌对油菜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脯氨酸(Pro)、丙二醛(MDA)等抗性生理指标以及油菜株高、单株产量、根长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施肥处理下,油菜丙二醛、脯氨酸含量随锌浓度的增加而升高,油菜POD活性随锌浓度的增加而增高,油菜SOD活性随锌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油菜株高、根长、单株产量随锌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与CK相比较,施肥降低了油菜丙二醛、脯氨酸含量,增强了油菜POD、SOD活性,增加了油菜株高、根长、单株产量.
  • 摘要:文章以江北产业集中区国土管理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坚持以转变国土部门管理职能为核心,创新行政管理体制,积极适应集中区国土管理体制的新要求,找准新方向,研究新思路,构建新模式,并完善调研工作机制,深入开展调研工作,探索工作思路,提出工作举措,在充分认识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基础上,牢固树立节约集约用地意识。
  • 摘要:一般而言,能源产业的发展对于当地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而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可以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文章选取地处生态环境脆弱带的宁夏石嘴山河滨工业园区为例,研究基于能源产业的生态工业园区构建.本文介绍了石嘴山河滨工业园区的概况,对河滨工业园构建生态工业园区的背景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认为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河滨工业园构建生态工业园区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势在必行的.基于此,文章对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进行了设计,提出了包括物质集成、能源集成、水系统集成、技术集成、信息共享、设施共享六部分内容的具体设计方案和主要工业产业循环经济设计思路.最后,文章提出了4项构建生态工业园区的对策与措施,为河滨工业园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指导.
  • 摘要:东北林草交错区作为生态脆弱区这一概念于2008年首次提出,土壤侵蚀是造成其生态脆弱性的重要原因.从敏感性角度出发,以通用水土流失方程为核心,通过降水、土壤可蚀性、地形、植被覆盖因子,运用GIS技术,分析和评价1990-2005年东北林草交错区土壤侵蚀敏感性时空分异规律.结果表明:东北林草交错区土壤侵蚀敏感性以中度为主,其次是高度和轻度,轻度敏感性分布在东部和西部平原地区,中度敏感地区以大兴安岭山地为主,高度敏感地区主要分布在南部燕山山地和大兴安岭山地过渡地区.从时空分布规律分析,轻度、中度敏感地区面积增加,高度敏感地区面积增加,生态状况总体好转.坡度坡长和植被覆盖是影响土壤侵蚀敏感性最显著的因子,植被覆盖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因此全面恢复林草植被,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强化湿地管理,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合理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特色养殖业是改善东北林草交错区土壤侵蚀现状的有效手段.
  • 摘要:本文以宁强县为例,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对宁强县降水型滑坡和地震型进行敏感性评价,然后应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对这两方法分类结果进行优劣对比,找到一种更适宜的评价的方法,最后比较同一区域的降水型滑坡和地震型滑坡敏感性异同点.结果发现由于人工神经网络高度的自适应性、自组织性、自学习性等优点可以建立高度非线性映射来完成评价.降水型滑坡与地震型滑坡敏感性存在显著异同点.宁强县降水型滑坡敏感性整体上表现东西差异,地震型滑坡敏感性则表现为南北差异.敏感性差值绝对量充分证明两类型滑坡同属于滑坡的基本性质没有变,这是大的前提,所以从整体上看,两种类型滑坡敏感性在同一区域不会相差太大.但是,共性不能掩盖个性,小的差别还是明显的.
  • 摘要:以我国典型人口密集和土地资源高集约化利用区——环太湖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景观生态学方法,构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指数和土地利用变化生态风险弹性指数,分析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生态风险时空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快速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带来了较快的区域生态风险增加,但生态风险响应敏感程度有所降低.土地利用变化生态风险响应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分异特征,即当土地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低时,区域生态风险对土地利用变化具有明显的响应特征;而当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时,区域生态风险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灵敏度会不断降低,生态风险影响因素变得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
  • 摘要:本文认为回族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旅游开发的社区性、旅游市场的本体性、旅游文化的内敛性、旅游服务的专属性以及旅游文化开放与保守的两面性五大特征.目前,我国回族旅游发展缓慢,本文通过分析,提出旅游开发方式的确定问题、宗教与旅游开发的协调问题、旅游服务的水平低和回族旅游商品匮乏是制约回族宗教旅游开发的主要原因.最后,本文从社区、资源开发方式、旅游服务、旅游商品、人才保障等角度,对回族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一些建议.
  • 摘要:本文从国家与区域两个尺度,区域能源资源本底与流动、区域能源可持续性现状分析以及未来趋势判断三个方面出发,构建了中国区域能源可持续发展功能分区方法.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面临来自能源供需总量、结构、区际流动三方面的挑战;(2)现状综合分析显示:从三大地区来看,西部地区是中国能源可持续性最强的地区,中部次之,东部能源可持续性最弱.从八大经济区来看,中国沿海地区能源可持续性最弱,东北和长江中游地区次之,大西北、西南和黄河中游地区最强;(3)未来态势演进分析表明:持续至21世纪中叶,能源消费区集中分布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能源供给区集中分布在"三北"地区,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最高的省份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京津冀,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而能源对外依存度最小的省份则主要分布于"三北"地区(东北、华北与西北).
  • 摘要:本文在经典"荷兰病"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数理模型,分析了自然资源开发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西部地区1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全面分析了自然资源开发对西部地区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分析表明,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开发确实恶化了西部地区的收入不平等,当期自然资源产量的增加恶化了当期收入不平等,但自然资源开发数量变化对收入不平等变化只有短期影响,而没有长期效应;当期的资源价格提高恶化了当期的收入不平等,但是上期的资源价格提高降低了本期的收入不平等.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铺开的2000年,西部地区的收入不平等并没有明显变化,但是相比与其他地区,在2002年到2003年左右西部地区的收入不平等开始加速恶化.因此,在对西部地区进行大规模自然资源开发的同时,国家必须改革现有的资源收益分配体制,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分享自然资源开发带来的收益,促进社会和谐,增强西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 摘要:城市水安全即是通过水资源的供需平衡保障城市的生命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及环境安全.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水安全保障对哈市城市发展尤为重要.通过梳理哈市城市天然水资源状况及供水现状,在水源地选取原则的约束下选取了三类水源地作为哈市应急后备水源,分别包括松花江干流地表水源、西泉眼水库地表水源及拟建地下水取水水源.在给出包括可供水量、水质、保证率、应急期、水源地安全、环境危害、经济成本七项治标在内的城市应急水源评价方法及其分析思路的基础上,以三类备选应急水源为例进行了评价,由结果可知,以拟建地下水水源作为哈市后备水源地在水量、水质、应急期和水源地安全上都有保障,同时经济成本较低,是最适合的后备水源,而其他两类地表水源次之.
  • 摘要:为分析土地督察对土地出让市场市场化程度的影响,论文收集了2003~2008年的省级面版数据,分别采用了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和混合OLS模型加以估计,通过相关检验,采用了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在模型估计结果的基础上,对土地督察对土地市场的作用进行了评价.分析表明:(1)土地督察对土地市场特别是出让市场的市场化程度的确具有显著的作用,其中,例行督察的效果比专项督察更显著,同时作用更大.(2)由于实施专项督察,2007年和2008年能使被督察区域的土地出让市场市场化程度提高5.71%,分别对当年土地市场化程度提高的贡献率达到42%和24%;2008年由于实行了土地例行督察,使被督察区域比未实行督察时期提高17.39%,约占当年市场化程度提高率的75%.(3)土地督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土地市场的发展,但是在强度和广度上还存在差别,这也跟土地专项督察与土地例行督察的执行性质不同有关.还需结合土地市场的建设,借提高土地市场化程度的同时完善健全土地督察制度,使土地督察制度更充分地发挥制度效用,进一步促进土地市场化的提高.
  • 摘要:目前对土地整理项目的评价多见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对其生态效益的评价较少,且已有的对其生态效益的评价多是从土地整理前后农业生产条件是否改善等角度出发,很少从生态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评价.基于此,论文从生态学的角度选取评价因子,根据平原地区的实际情况,选取土壤状况、景观格局和环境服务功能这三个方面作为一级评价指标,选取土壤有机质含量指数、土体厚度指数、景观多样性指数等6个因子作为二级评价指标,据此构建生态效益评价体系;并运用归一化法,指数和法等对每个评价指标的评判标准进行了量化.最后,以成都市三河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对评价体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其主要评价指标在土地整理前后分别为土壤状况指数为44.51,46.88;景观格局状况指数为32.59,32.40;环境服务功能状况指数为38.68,38.53;土地整理前后的生态效益指数分别为39.49,40.34;这表明,通过土地整理,经济效益增加了,虽然景观丰度与环境服务功能有所下降,但生态效益总体也有所增加,这与实际情况是相符的,表明构建的生态效益评价体系基本上是合理的.
  • 摘要:研究以快速发展、后备资源极其匮乏的江阴市和发展相对较慢、具有一定可开发耕地资源的兴化市为研究区,探讨区域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研究从区域土地利用的角度,选取了区域土地利用结构、自然资源和土壤条件等对生态环境有较大影响的指标对耕地保护易地补偿的生态环境状况予以测算.同时,选取区域污染治理资金投入能力和科技投入力度等指标测算区域生态环境修复的能力,并从CO2的固定、O2的释放、土壤质量的保持、水源的涵养等方面对两区域的生态服务价值其进行了量化.结果表明:从2010年到2015年,两地生态价值而呈不断增长态势,补偿价值将由244008.10元/公顷上升到245871.37元/公顷.这一价值将应由兴化市保护耕地方支付给江阴市产业发展方向.
  • 摘要:且末绿洲地处塔里木盆地东南缘生态脆弱区,气候极端干旱,降水稀少,蒸发剧烈.且末绿洲得益于车尔臣河浇灌,形成历史悠久的灌溉农业.近年来,由于人口剧增、大量开荒、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土壤盐渍化以及自身的自然灾害严重地困扰着且末绿洲及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根据且末绿洲实地考察、历年统计资料及生态环境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对该地区绿洲规模动态变化进行了剖析.根据适宜的生态需水研究方法计算出且末生态需水量为3.014×108m3.因为生态需水量与可利用水资源量在数值上非常接近,即表明没有多余的水资源可用来进行绿洲扩建.所以必须规范且末绿洲的用水,集约利用水资源,尽量恢复未完全破坏的生态环境.这对且末生态环境的保护及维持绿洲生态稳定性,进而协调经济用水和生态用水的合理配置,促进且末生态性节水性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对且末绿洲生态保护目标与生态建设规模的对策建议为:(1)关于天然水面的保护与恢复,以不影响且末湿生植被以及为栖息地的鸟类、动物的稳定性为目标.对于干涸的湖泊基于干旱地区气候干燥,蒸腾、蒸发强烈,不宜恢复已经彻底破坏的水域.(2)不宜将交错带发展成为绿洲.且末绿洲地处干旱区的沙漠边缘,气候干旱,生态环境恶劣.如果没有了交错带的保护,这会严重地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保障且末绿洲可持续发展必要条件.(3)关于且末植被建设,以天然乔木与灌木为主.因为干旱区环境恶劣,天然植被适应环境能力强,试验表明即使同一植被物种,人工植被的适应性不及天然植被.同时乔灌木的防护能力强,而且较湿生的草甸省水.关于且末地带性植被的恢复,尤其是降水在100mm以下的沙漠与绿洲过渡带对沙漠化的防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严禁放牧等破坏活动,保证地带性荒漠植被的良性发展.(4)控制人口增长.人口的增长直接导致生活和工业用水的增加,而且会增加当地的粮食压力,使当地的粮食种植面积居高不下,无法达到粮食种植与天然植被保护的平衡.(5)考虑到未来粮食生产的压力,必须适当扩大农业灌溉面积,绿洲稳定度可以保持在0.75左右.现且末绿洲的稳定度为0.53,不适宜扩大绿洲的规模,应适当压缩棉花种植面积及小麦功能套种方式,转变大水漫灌粗放式高耗水种植模式.
  • 摘要:居民点是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及时、有效的更新城市居民点信息,可以为城市规划、土地资源管理等领域提供基础的数据.当前大比例尺地形图中居民点更新的方法很多,但是无论是采用数字测图、数字摄影测量还是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更新法经济成本都是比较大的.Google Earth免费提供的分辨率为0.61m的Quickbird影像,可以满足1:2000地形图中居民点信息更新的需求。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方法,充分利用了Google Earth提供的高分辨的影像数据,且将该数据与矢量数据在Google Earth中良好的结合,避免下载全部数据耗费较多时间,是更新大比例尺居民点数据快速、有效、经济的方法,可以为同类研究提供借鉴。
  • 摘要:基于遥感与GIS技术,运用谢高地等人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分析了1970-2009年艾比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探讨了干旱区典型内陆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对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的响应.结果表明:研究期间,艾比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显著,耕地和建设用地的面积增加,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减少;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整体变化较小,总价值先增后减,林地、水域和草地面积的减少是总服务价值减少的主要原因,耕地面积的增加补偿了总价值的部分损失,但损失略大于收益:各项生态功能的服务价值对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贡献大小的等级基本稳定,其中,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保护和废物处理能力的贡献率最大;敏感性分析表明,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于生态价值系数是缺乏弹性的,各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性指数都小于1,研究结果是可信的.
  • 摘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生态系统及其服务的可持续性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条件之一.本文综合考虑生态系统类型、质量状况的时空差异,利用SPOT5遥感影像数据区分地表覆盖类型,并结合气象数据反演NPP和植被覆盖度等生态参数,在GIS的支持下,把遥感和生态经济学相结合,通过建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遥感定量计算模型,以2005年的厦门市陆域为例,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进行了估算,并绘制了其空间分布图,分析了其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厦门市陆地生态系统2005年所产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246827.792万元,占当年GDP(1029亿元)的2.4%,其中,有机质生产的价值为32884.159万元,固定CO2的价值为75468.021万元,释放O2的价值为66550.283万元,营养物质循环的价值为14892.304万元,涵养水源的价值为8711.7万元,水土保持价值为48321.325万元.从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来看,林地对厦门市陆地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的贡献率达到56.39%,而从单位面积所发挥的生态服务功能来看,林地也居第一(25229.298元hm2).虽然本文克服传统生态统计方法以点代面的缺点,但是文中的方法和所引用的参数具有一些不确定性,因此对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及其价值的评估只是粗略与保守的估计,有待于深入研究.
  • 摘要:遥感降水产品能反映降水的时空分布变化,对于资料稀缺的西北干旱区生态水文研究有重大意义;TRMM卫星降水资料在热带湿润地区有大量应用,但要将其用于我国西北地区,还需对该数据产品在干旱半干旱气候环境质量进行评估;本文选择干旱区内陆的新疆天山中部为研究区,并以周边15个有降水资料的台站数据对TRMM3B42降水数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TRMM3B42日降水产品的估计准确率较低,但是总体上暖季好于冷季,并且对量级较小的降水估计好于量级较大的降水;②月降水情况来看,天山南坡两站与北坡的规律不符;在北坡,对山区降水估计的精度好于低海拔平原区,并且精度与海拔呈抛物线分布变化,降水的越大的区域精度越高;偏差量的年内分布在各海拔区域之内一致性较好,但区域之间规律各有特点;③从年降水量来看,TRMM降水整体低于站点观测值,并且差量随着高程具有抛物线分布的特征.总之,该降水产品的质量总体上不高,但是其偏差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该数据产品在干旱区的应用需要进一步校准处理.
  • 摘要:水土流失是复杂的人文和地理过程,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在一定时空尺度上,多个影响因子及其交互影响综合作用会对其产生影响.采用国内较为成功的水土流失定量遥感法,对江苏省2001-2007年的水土流失量进行定量监测研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旨在为江苏省的水土保持工作提出综合防治意见.结果表明:全省的总流失量为17005315.7t,平均侵蚀模数为2704.9t/km2,属于中度侵蚀,全省中强度以上的流失量占了近总流失量的一半,侵蚀等级较高;位于低山丘陵地区的连云港、南京、无锡3市在空间分布上为水土流失较严重区;2001-2007年各年间流失量分布不均匀,流失量的分布与降雨侵蚀力的年间分布有着高度的一致性.
  • 摘要:AnyLogic是一个优秀的复杂系统仿真软件.它通过加入GIS地图作为Agent的环境更能准确地反映出真实信息,拓展复杂系统仿真的应用.但是,现今GIS数据在AnyLogic中的应用较少,对于GIS矢量数据的信息利用也不完善.但是通过分析发现GIS数据在AnyLogic中作为Agent的空间背景对于Agent具有很好的承载功能,能作为其"活动"的空间,为Agent的动态模拟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基于Agent建模仿真中以GIS数据为空间背景的Agent生成、动态模拟以及地理信息实时反馈的基本方法.最后以北京市石景山区为案例,通过分析,试验的方式进行了实现和验证.本研究为GIS数据在AnyLogic中的动态模拟实现提供了新途径.
  • 摘要:以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生态农业系统为例,分析生态农业系统内部农业、效应、政策三大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农业产业链中物质、能量流动过程为主线,以产业的生态、经济效益为衡量依据,运用VENSIM软件建立AEP-SD系统动力学模型.量化分析了崆峒区生态农业发展的综合效益,并对系统2009年至2005年时间段内的发展趋势进行模拟.经模拟,生态农业系统的经济、生态综合效益短期内将不断提升.通过分析发现,这些系统缺陷虽然在未来四十年内将对系统产生巨大影响,甚至导致系统走向衰亡,但在其最初发展阶段却没有或很少有相应的生态、经济负效应出现.加之不同产业从业人员之间存在信息流动的相对封闭性,系统缺陷难以及时被发现并得到科学合理的纠正和弥补.基于系统动力学模拟分析的结果,笔者针对系统存在各项缺陷的根本原因,制定了系统性的政策调控方案,对系统进行整体优化调控.分别对牛产业、沼气制造与利用、能源与碳排放、秸秆回收利用等环境提出了详细的政策优化建议.并运用模型对优化后系统的生态、经济效益进行了再次模拟.经模型模拟发现,调控后系统综合效益将在原有基础上大幅提升,而且从源头上改变了系统衰落的趋势,消除了大量的生态、经济负效应,使生态农业系统最终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 摘要:旅游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如今,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当代中国战略性产业,国内很多地方希望通过发展旅游实现转型发展,通过发展旅游缩小城乡差距,带动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等.因此,旅游正深刻影响着中国,影响着人类未来的生存环境、生活模式和生活质量.发展旅游离不开旅游资源,与时俱进地科学认知和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一直以来,对人文旅游资源的认识缺乏科学性,在开发过程中只注意到显性成本,而忽略了隐性成本.实际上,旅游资源开发的隐性成本更值得研究与关注.本文主要探讨对人文旅游资源的重新认知,并做出科学界定,在科学分析其开发隐性成本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开发人文旅游资源的基本思路,旨在为转型发展时期实现科学认知旅游资源、科学研究旅游、科学发展旅游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基于喀斯特地区的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1977年航片数据,1988年、1999年和2005年遥感影像数据,通过分形模型,计算出这4个时相各土地类型的分形维数和稳定性指数,结合28年来各土地类型的面积及斑块数量变化情况,定量分析其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并以此为依据,探讨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复杂性和稳定性,分析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28年来,各地类间的稳定性指数差别很大,同一地类不同时期的稳定性指数也有较大差别.这种变化与喀斯特地区先天脆弱的地质——生态背景有关外,还与各种垦荒、毁林、政策、管理保护等人为因素密切相关.
  • 摘要:"宇部方式"是指以信息的公开为基础,扎根于"产业、行政、学术、民众"的相互信赖,本着科学性的数据进行协商和合作,从而将公害防患于未然或努力解决环境问题的活动,是一种环境整治的模式.文章在解读、阐述"宇部方式"的基础上,针对银川市资源、环境与发展特点,分析了"宇部方式"对银川市环境整治与可持续发展的启示,并提出了银川市应对环境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 摘要:长江三峡高速交通贯通后,三峡旅游资源发生新变化,本文按照旅游景观价值的原生性重新审视高峡出平湖后的长江三峡的资源,并对资源进行了重新的梳理和分类,提出了三峡旅游景观价值体现在原生美的整个生命体之中;并重新定位了三峡的功能和"一个大基底、纵向3廊道、横向连经脉、镶嵌多斑块"的空间结构机理,形成完整文化生态体.
  • 摘要:运用温度适宜度模型对中国银杏集中分布区1960a~2010a的银杏温度适宜性及其时空差异进行了计算、评价和预测.文章分析了中国银杏温度适宜度的空间分布,划分最适宜、适宜区、次宜区和不适宜区.温度适宜度呈现从长江流域逐渐向南和向北递减的趋势,纬度越高越趋向沿海地区,纬度越低越趋向高原地区.再从年际变化和累积距平两方面来分析我国银杏的温度适宜度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七月的波动性最大且呈现下降趋势,一月温度适宜度、年均温适宜度和总温度适宜度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最后,就温度线性倾向估算和IPCC A2情景下未来温度适宜度两个方面探讨中国银杏的发展趋势.两者呈现相似的结果,即银杏的温度适宜度呈现由南向北平移的趋势.笔者通过ArcGIS 9.3软件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计算出11个随时间转移的重心分布点,并画出重心转移曲线.
  • 摘要: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森林地上生物量进行精确的定量化估测能够大大的减小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激光雷达(LiDAR)能够提供精确的森林冠层高度和森林垂直结构信息,为森林地上生物量的估测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结合机载激光雷达和星载激光雷达进行大湄公河次区域(GMS)GLAS脚印内的森林地上生物量估测,利用回归决策树法将不同生态类型、土壤类型条件下的GLAS估测结果与MERIS光谱值及派生指数建立分段式线性回归方程,生成连续的森林地上生物量图.结果表明:1)利用地面样地标定后的机载LiDAR反演结果作为训练样本进行星载大脚印激光雷达森林地上生物量估测模型的构建,R2达0.54,均方根误差为28ton/ha.2)森林地上生物量总体模型平均误差在34ton/ha,模型总体的相关系数为0.7.3)对大湄公河次区域森林地上生物量估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大湄公河次区域森林生物量总量为62.72亿吨,其中主要是常绿阔叶林44.7亿吨,占71%,其次为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混交林.4)通过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FRA2010报告中公布的各国森林生物量比较表明,本文反演的结果与FAO报告中的结果一致性较好,平均差异为13.3%.
  • 摘要:文章运用基于2003-2009年省级面积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土地督察制度的实施对保障国有土地收益是否有效及效果大小.分析表明:(1)土地督察的确对遏止国有土地收益流失有显著影响,土地例行督察的保障国有土地收益效果要好于土地专项督察的效果,专项督察比例每提高1%,约能减少国有土地收益流失为302亿元,例行督察比例每提高1%,约能减少国有土地收益流失为2418亿元;(2)由于实行了专项督察,2007年、2008年和2009年分别减少国有土地收益流失371.11亿元、74.35亿元和438.46亿元,分别占当年全国实际土地收益的3.04%、0.72%和2.55%;由于实行了例行督察,2008和2009年分别减少国有土地收益流失1070.17亿元和3319.63亿元,约占当年全国实际土地收益的10.43%和19.32%;(3)由于实行了例行督察和专项督察,2007年、2008年和2009年分别减少国有土地收益流失371.11亿元、1144.52亿元和3758.09亿元,约占当年全国实际土地收益的3.04%、11.16%和21.88%.土地督察制度的实施有效遏止了国有土地收益流失,应继续强化土地督察对土地出让收支的监督管理,以进一步保障国有土地收益.
  • 摘要:目前国内外对环境变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两方面:一是经济增长与环境变化相互关系的研究,一是经济增长与能源利用效率的研究,这两方面的研究都忽略了产业结构变动对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计量模型,将产业结构变化、经济增长与污染物排放量联系起来,动态地考察了产业结构变化对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并计算出了各产业变动对于污染物排放量弹性系数,其中第三产业增长对污染物影响仅次一产,第二产业最小,因而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量,需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绿色产业,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摘要:研究目的:探讨复杂性科学在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研究中的应用的适用原则、方法论体系及具体应用.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研究结果:复杂性科学在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中可以得到很好的的应用,能够较好地解决喀斯特地区的土地利用问题.研究结论:复杂性科学应用于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还处于初始阶段,多数研究还停留在理论探讨方面,定性层面的分析比较多.在模型应用方面,参量设置和模型建立的系统考虑不够周全,随意性较大,对解决实际问题,可操作性有待加强.
  • 摘要:本文在研究国内外有关生态城市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探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生态城市发展模式及对策.文章介绍了生态城市的内涵、特征以及国内有关外生态城市的研究动态,并分析了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支持与现实意义,就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概况及城市化现状进行探讨,并明确西部民族地区建设生态城市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笔者着重论述了西部民族地区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及原则,分析了其生态城市模式选择的实践基础和客观条件,提出矿产资源型城市、农牧业型城市、旅游型城市、综合型城市四类西部民族地区典型的生态城市发展模式。本文探讨西部民族地区生态城市的发展路径和对策,旨在使西部民族地区走向经济发达、社会进步、资源节约、环境良好、生态健康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初步探讨了西部民族地区矿产资源型城市、农牧业型城市、旅游型城市、综合型城市等生态城市发展模式,提出西部民族地区生态城市的建设方式和可行性政策建议;不足之处在于缺乏对西部民族地区生态城市发展的实际案例分析,且受自身掌握的学科知识有限,研究深度不足.
  • 摘要:中国土地细碎化现象由来已久.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在促进农业快速生产、提高农民收入、降低贫困化的同时,由于土地的平均分配,土地细碎化现象更为严重,限制了农业规模经营,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文章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从土地细碎化的内涵、形成原因、影响、改变途径等方面对土地细碎化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在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进行了探讨和建议,目前我国需要分阶段进行改革,除了在法律上对农村土地产权进一步明晰外,还可以利用土地流转市场对其进行改善,当然要在不损害农民合法权利的前提下.
  • 摘要: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即旅游业发展依托于旅游资源的开发,而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建立在对资源本身的科学认识和对其内涵的准确把握之上。本文通过调查和田地区要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阐述了该地区旅游资源的概况、资源现状以及目前旅游状况,在进行系统分析的同时,提出对该地区环境保护、开发利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有关的建议。建立旅游优势产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快发展步伐。本论将开发与利用和田地区旅游资源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参考。
  • 摘要:旅游是一项重要的城市功能,随着城市发展步伐的加快,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到特定阶段所形成的紧靠城区的一种不连续的地域实体,它是城乡间两种社会、经济等要素的转换地带.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不断向周边农业地区拓展,使城市边缘区的发展战略已成为一个需要迫切关注的问题,同时,随着国内居民个人收入的快速增长、闲暇时间的增加、观念的更新,旅游业正从观光游览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因此,城市边缘区旅游发展显得举足轻重.旅游地的评价研究,是进行旅游开发宏观决策,确定相应的旅游活动类型和接待规模,指导旅游市场开发与景区、景点设计时一项重要的基础研究工作.本文基于厦门市同安区旅游地的实地调查获取旅游地评价因子数据信息,采用层次分析法从同安旅游资源质量、区位特征、区域条件等方面对同安旅游地进行评价研究, 对明确未来城市边缘区旅游发展方向,制定旅游开发策略提供相关依据.结果显示;同安区总体上属于省级旅游地,其开发价值具有省级意义.相对丰富的资源,优越的区位优势,核心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及政府的鼎力支持,支撑这同安区旅游业的发展.但同整个福建省及其周边旅游资源相比,同安区旅游资源并不具有独特性,基础设施、旅游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旅游地形象不够明确,这些不利因素都制约着同安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基于上述所得到的数据结果,同安旅游地的开发规划,应当基于区域级别(厦门市)进行整体开发规划较为适宜.在尚缺乏旅游知名度的城市边缘区地带,应弱化旅游产品的观光功能,相应突出休闲主题和特点,厦门城市发展给同安区的定位是城市后花园,这对城区的要求是生活性,决定了其旅游主打产品应该是"短程休闲度假游",其特点是游客重复购买率高,消费能力高.但游客对产品质量和相关配套设施也提出较高的要求.因此,同安旅游仍应当以东、西、北部三条业已形成的路线为核心,着力将同安打造成绿色、生态的旅游区,其旅游开发中可以走以土为主、以土制洋之路,使边缘区与中心区之间形成错位竞争,并随着厦门海湾型城市的建设走向合作竞争.对该区域内的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加强旅游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对省内游客会有较强的吸引力,并具有较大的客源市场和经济效益.
  • 摘要:海洋生态资本是能够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类社会经济生产、提供有用的产品流或服务流的海洋生态资源.海洋生态资源包括海洋生物资源及其生境资源.海洋生态资源的存量价值由海洋生物资源存量价值和海洋生境资源存量价值构成.本文介绍了编制海洋生态资本评估技术导则的目的、编制原则和评估内容的定位;深入比较了海洋生态资本与海洋生态资源、海洋生态系统服务、海洋生态资产等概念的差异;重点探讨了海洋生态资本价值的构成要素,并分析了如何筛选评估指标.另外,本文还探讨了单位价格和单位成本确定、评估价值修正、评估方法的验证等问题.
  • 摘要:2010年9月对巴丹吉林沙漠及其周边地区地表和地下水进行了系统考察,共采集湖水样品121组,井水样品63组,泉水样品31组.对所有水样品进行了离子水化学分析,测定了其常规离子含量,分析了巴丹吉林沙漠湖泊水、井水和泉水的水化学空间分布特征.采集的所有湖泊水样TDS平均值为153.86g/L,所有井水样TDS平均值为1.02g/L,所有泉水样TDS平均值为0.93g/L.在沙漠东南部湖泊群地区,湖泊水化学类型从东南往西北呈现由Na-Cl-SO4(或Na-SO4-Cl)型到Na-Cl-CO3(或Na-CO3-Cl)型,再到Na-Cl型的地带性变化.沙漠南缘淡水湖区和腹地咸水湖区在TDS水平和水化学类型上均存在明显差异,推测二者可能补给来源和补给方式不完全一致.在Gibbs水化学分布图中,湖水、井水和泉水均总体分布于蒸发结晶沉降作用控制区域,沙漠边缘区湖泊和地下水更偏向于岩石风化作用控制的范围内,推测沙漠边缘地区湖泊和地下水可能受到了更多的沙漠周围山地降水的地下输送补给.沙漠腹地泉水和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相似,但为期一年的水位、水温监测结果表明,泉水可能来源于较深地层,与浅层地下水补给方式可能存在差异.
  • 摘要:旅游发展的本质问题是环境问题.在国际旅游业迅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旅游环境的优劣直接成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重要砝码,也是城市旅游是否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把握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各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层次关系以及影响因素与竞争力的相关性,通过问卷调查,按其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可以归纳为5个公共因子,30个评价指标变量,按其对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影响程度的大小依次是:旅游景观环境、旅游设施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旅游信息环境.
  •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的推进需要土地作为支撑,而农村的发展也离不开土地,如何把稀缺的土地资源合理利用起来,在农业和非农业、农村和城市之间进行合理的配置,是一个亟需解决的命题.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对城乡土地统筹利用的适度性进行评测,提出城乡土地资源最优配置实现的条件,紧接着结合传统农区的经验,提出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城乡土地资源统筹配置,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农村为代价的"经济发展之路.
  • 摘要:利用1980s、1990s、2000年和2005年100m*100m分辨率的鄱阳湖流域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鄱阳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在Con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基础上,结合谢高地等对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计算了1980s~2005年间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过去的20多年间,鄱阳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总的趋势是林地、湿地、建筑用地增加,农田、草地、水域、未利用土地减少;2005年该区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人民币)为:3795.67亿元,比1980s增加了20多亿元;生态系统单项服务功能价值中的食物生产在减少,其余各项功能价值均增加,气候调节增幅最大,达7.15亿元;生态系统价值敏感性指数分析表明,ESV对生态价值系数(Value Coefficient)缺乏弹性,研究结果可信.
  • 摘要: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以下简称两规)是宏观指导一个地区建设的两个十分重要的规划,它们都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依据,以空间科学管治为主要目标,以土地为主要规划对象,核心内容都是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它们在促进我国国土有效、有序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体功能区结合区域发展、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因素,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4类主体功能区.土地利用规划是以指标控制和空间管制为基础的,指标控制体现在层层下达的指标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空间管制体现在土地用途分区及其管制规则,目的是为了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统筹区域土地利用和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等.从近几年对两规编制、实施的情况来看,两者在用地分类与划分标准、规划统计口径、规划工作路线以及规划技术方法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差异,协调难度也比较大.因此,如何协调两规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了我国两规之间的关系,以及目前两规存在的问题后,以相关的理论为基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结出全面系统地认识两规的关系需要从规划体系着眼,并从构建新的规划体系角度,试图建立两规协调的规划法规体系、规划编制体系、规划行政体系和规划运作体系.首先,在分析了我国两规的编制背景、目的与任务的基础之上,探讨了两规的内在联系.其次,分析了我国两规协调的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并提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两项规划的协调.再次,本文认为规划协调机制的建立,除了技术手段和规范法规等统一以外,必须建立完善的规划体系.因此,从规划法规体系、规划编制体系、规划管理体系等方面简要地分析了目前我国两规协调中出现的问题.具体分析了两规的指导思想、法律法规、人口统计口径和用地分类标准等细化指标,以及管理部门之间的差异.最后,本文阐述了两规协调的思路与途径,即从构建完善的规划体系着眼,探讨两规协调的方法,具体表现在提出建立两规相协调的规划法规体系、规划编制体系、规划管理体系等,并提出建立基于3S的动态空间规划体系.
  • 摘要: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采用2005年环境小卫星遥感数据,全国土地利用数据、全国土壤侵蚀数据以及统计数据,提取了全国范围(港澳台不包括)内的生态环境质量关键指标(生物丰富度指数、植被覆盖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和环境质量指数).参照《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利用生态环境质量关键指标,计算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作为生态环境综合质量的评价标准,将2005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划分为优、良、一般、较差和差五个等级,从宏观上评价和分析了全国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区域差异性.
  • 摘要:可持续旅游要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共同增长,本文在这一概念框架模型的指导下,针对国内外可持续旅游评价体系研究中出现"瓶颈"的情况,将熵权法与综合评价法有机结合,从旅游业资源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环境系统四个层面构建了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先利用信息熵得到客观权重,再用综合评价法对我国各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
  • 摘要:着眼于近十年土地调控政策发展的关键期,在前人已有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和大量数据分析基础上,采用文献查阅法、统计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图表法等,挖掘近十年我国建设用地变化特征及规律,并选取一系列指标分析土地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探索土地调控政策与建设用地变化的相关关系及内在规律.结论:建设用地二级地类中,交通运输用地是近十年的发展重点;建设用地扩张式发展仍是主流模式,节约集约用地仍需加强;总量控制政策较为集中而结构转变和深化政策欠缺,需求调整型和行政调整政策居多;土地调控政策的作用周期约为政策出台后一年左右,且经济调控类型的作用时间更为持久;各地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程度差异较大,亟需差异化的建设用地管理政策.
  • 摘要:当前,国内国际社会出台了众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缓气候变暖的政策措施和合作机制,四川民族地区亟需利用目前国内外有利的宏观环境和政策支持,并结合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抓住机遇,顺势而上,加快推动CDM项目发展,充分发挥CDM项目优势,吸纳更多技术与资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这样不仅可以保障当地少数民族的利益,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还可以通过辐射效应带动周边的云、藏、青、甘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对进一步保证我国民族团结和政治稳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 摘要:亚洲中部高山地区湖泊是干旱区气候与环境变化的敏感指示器,湖泊面积与水位的变化客观地反映了该地区水资源与地表水循环的变化过程.近几十年来,在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双重作用的影响下,亚洲中部干旱区的水资源的时空格局与分布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引起了一系列的生态危机.充分认识高山地区湖泊变化的特征及驱动性因素,有利于正确评估气候变化对湖泊变化的影响.本文利用Landsat、CBERS等资源卫星数据提取近十多年以来的湖泊面积变化,利用Jason、ICESat等雷达测高数据提取湖泊的水位变化,实现对缺乏站点资料地区湖泊变化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该地区湖泊变化的时空特征与过程,并结合气象数据和冰川,研究气候变化条件下不同类型湖泊的水位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近十年以来,湖泊变化的剧烈程度与流域内降水量的变化呈显著的正相关,降水对内陆湖泊是正效应的,降水量变化越大,湖泊水位变化也越大.冰川分布对高山封闭型湖泊的变化具有重要作用,水位变化特征按有无冰川补给分为两种模式:在青藏高原北部、帕米尔高原和天山中部有冰川分布的流域,湖泊水位变化与湖泊补给系数正相关,水位主要表现为升高或稳定的状态;而在天山和阿尔泰山及其毗邻地区无冰川补给的流域,水位随湖泊补给系数的增大而呈现负变化.水坝分布与吞吐型湖泊的水位变化相关,出水口建有水坝的外流湖水位下降明显,而自然状态下的外流湖水位相对稳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年来过度向吞吐型湖泊引水与开发的趋势.通过对湖泊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发现,湖泊水位的变化与流域内降水量的变化呈显著的正相关,湖泊变化的模式与湖泊所在流域内的冰川分布有关.冰川对高山封闭湖泊水量补给具有的重要作用,在中亚地区降水普遍增加的背景下,有冰川补给的湖泊,其水位出现显著的增长或保持稳定,而无冰川补给的湖泊则出现水位下降的变化,可见,冰川融水对阿牙克库木湖、阿其克库勒湖和喀拉湖等高山封闭湖的水位变化影响较大,这些湖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也较为敏感.
  • 摘要:自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提出以来,立即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科学定量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是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础,是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的科学依据,已成为当今人类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虽然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很难用当前的各种评估方法来精确实现,但近年来在这方面还是做了很多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以县域为基本评价单元,建立甘肃省县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1个目标层、3个准则层和19个指标层,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借助是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计算出甘肃省87个县域在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的综合得分.在GIS软件的支持下,生成甘肃省可持续发展水平分级图.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各县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东部和南部好,西部和北部差.其中兰州、合作市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最高,安定区发展水平最低,河西走廊区域较差,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一般.研究结果与甘肃省实际情况大致相符,模型可信度较高.最后,在结论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和建议.
  • 摘要:利用海口市2008年社会经济数据,采用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模型,对研究区构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影响效应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到各个指标的权重,进而得到海口市滨海旅游区2008年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指数,并在GIS中通过空间叠加分析得到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格局的环境效应状态评价.结果表明:2008年海口市滨海旅游区,生态环境综合效应指数为0.582,结合生态环境质量评判标准,得出该区域生态环境处于一般状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已有退化.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格局表现出不同状态,主要表现在建设用地生态环境恶劣,未利用地生态环境较差,耕地生态环境状态一般,水域生态系统处于良好状态,有林地和湿地的生态环境处于理想状态.
  • 摘要:本文以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蔓延特征(失衡的"三条线")为研究切入点,按照"框架构建一假说提炼一实证检验"的逻辑主线,从地价均衡视角,以徐州市为例,就我国城市牺牲性、损耗性蔓延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一,理论分析判断,与国外城市福利性和亏损性蔓延不同,我国城市蔓延区分为牺牲性和损耗性两类,同时存在理想、适度和极限三个边界.其二,测算结果显示,徐州市农地资源的综合价格为9.58×106元/hm2,其中市场价格为5.93×106元hm2,另外38.07%的非市场价值(生态和社会之和)由于市场和制度不完善而很难显化.第三,实证分析检验,徐州市牺牲性蔓延规模为1.08× 104 hm2,其中占用耕地为4.32×103 hm2,损耗性蔓延规模为2.83×103hm2,其中占用耕地为8.81×102hm2,从而验证了研究假说.最后,本文建议未来我国城市治理和土地政策应该做出两步调整.
  • 摘要:在阐述基于三峡水库综合管理的环境保护成效和做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基于三峡水库综合管理的环境保护理论的思考,提出了基于三峡水库综合管理的环境保护创新对策.
  • 摘要:如何使主体功能区与土地利用规划有效地协调与衔接起来,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将两者衔接起来,一种是在做土地利用规划时,将主体功能区作为土地利用规划中的一个指标约束:对土地利用规划时的每个指标进行评价时都要将主体功能区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约束条件.另一种方法是不考虑主体功能区的前提下,按照已经成熟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进行划分,然后结合所处的主体功能区进行重新调整.
  • 摘要:探讨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的山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指标评价体系,采用层次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山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空间差异分析.依据城市人地关系的PSR模型构建了山东省土地集约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山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空间差异原因.结果表明,空间差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各城市区位条件与经济发展水平,并且这种差异分布由东向西依次大致形成鲁东、鲁中、鲁西三个梯度带,与山东省各城市的区位条件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符.
  • 摘要: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之一.研究经济增长与水体富营养化的关系,对协调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鄱阳湖为例,利用1978-2008年人均GDP与鄱阳湖水体中TN、TP致据,构建了经济增长-环境质量的回归模型,分析了鄱阳湖水体TN、TP浓度随r均GDP增长的变化趋势及原因.结果表明,鄱阳湖流域经济增长与氮磷排放的关系都具有EKC曲线特征,即氮磷的排放先随经济的增长而增加,达到临界值后,则转变为随经济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当人均GDP达到为8600元/人(以1977年为基期计算)时,鄱阳湖水体中TN的浓度将出现由随经济增长而增加的趋势向随经济的增长而减少的趋势转变;当人均GDP达到为7400元/人(以1977年为基期计算)时,鄱阳湖水体中TP的浓度将出现由随经济增长而增加的趋势向随经济的增长而减少的趋势转变.目前,由于产业结构优化、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出现与环境政策的影响,鄱阳湖流域的氮磷排放量已出现下降趋势,但为保持都阳湖水质的持续改善,鄱阳湖流域需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环保意识,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 摘要:气候变化影响水循环过程,使得水资源时空分布发生变化;气候变化通过温度、湿度、降水等因素影响径流的形成,并影响水系统的水资源量与水文生态过程.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人类活动也会引起相应的水文水资源效应,人类活动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方面,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与土地利用强度的加大以及土地利用形式渐趋复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逐渐深化,主要体现在对流域蒸散发、产汇流过程、洪涝灾害时空分布格局的影响上.水文过程的变化及其影响机制具有复杂性,一方面,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水文水资源效应,另一方面,水文水资源又会对这种影响作出响应,这种双向性和不确定性使得该研究比较复杂且发展较为缓慢.本文系统总结了当前国内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水文水资源效应研究在理论、观点、方法与实践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指出了当前该领域研究的薄弱环节,并展望了未来主要的研究方向.研究发现,国内外对气候变化或者人类活动单一影响因素对水文水资源影响方面的研究较多,将二者结合并将影响定量化区分的研究并不多见.有关气候变化的水文水资源效应研究,多采用气候情景模拟、水文模型法;而人类活动的水文水资源效应研究,一般采用对比分析、水文模型法.在如何将两者结合,并定量区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值的研究方面,国外学者较早的引入SWAT等分布式水文模型,辅之以情景模拟法,取得了较好的模拟效果.国内对SWAT等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研究时间较短,且主要偏重水文模拟与非点源污染,但在具体应用时,诸如SWAT等水文模型应根据研究区域特点做出相应的改进,而这一点,国内所做的研究较少,于是在量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值方面就不够精确.研究认为,首先,当前国内该方面研究处于探索阶段,因为这类模型并未结合我国的土地类型分类体系,所以在模型引进方面缺乏对模型的创新.其次,气候变化需要长时间尺度的变化分析,短期模拟与预测存在偏差与局限,无法揭示长期气候变化的规律.最后,在定量区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的贡献分值时,由于研究尺度的不同或者是采用的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对于这种差异,应该进一步探索出得出不同结论的原因所在,从机理上作出解释,这对深化该研究有深刻意义.
  • 摘要:湿地土壤碳通量的研究是全球大气候变化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选择东平潮湿地三种典型植物群落(香蒲,芦苇,杨树林),通过布设监测点,利用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LI-8100A对三种典型群落的土壤呼吸速率进行监测,同时测定了光照、湿度、温度等环境因子,分析了三种群落的土壤呼吸日变化特征及相关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土壤呼吸速率与其近地面温度的变化基本一致,温度越高,土壤呼吸速率越大.芦苇和人工杨树林的最大值出现在12:00左右,而香蒲出现在14:00左右.日变化中,人工杨树林的土壤呼吸速率较大,香蒲在12:00-16:00之间比芦苇的土壤呼吸速率小,其他时间都比芦苇小.三种植物群落中日平均土壤呼吸大小顺序为,人工杨树林(2.262μmol.m-2 ·s-1)>芦苇(2.002μmol.m-2 ·s-1)>香蒲(1.858μmol.m-2·s-1).香蒲群落的变异系数最大(0.361),芦苇和人工杨树林其变异系数分别为0.93,0.94.(2)从三种群落的环境因子变化特征看,大气温度与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趋势相同,呈单锋曲线,日较差较大,而土壤温度日变化幅度较小,芦苇土壤温度日较差最小,人工杨树林日较差最大,土壤温度最大值相对地表温度滞后.大气湿度变化趋势与温度相反,即随大气温度上升而下降,相对变幅较大,而土壤湿度的变幅相对较小.(3)相关分析表明,香蒲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温度显著负相关;杨树林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著负相关,而与土壤湿度无关;芦苇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湿度显湿度、土壤温度显著负相关.(4)一元回归分析表明,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湿度的函数关系为一元二次多项式.多元回归表明,土壤呼吸与三种环境因子的回归模型为:LnY=7.639+0.125Dt+0.011Ds-0.541Tt,R2=0.758.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