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厦门
  • 出版时间: 2011-11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1521条结果
  • 摘要:以《气象法》为主的气象法律法规赋予了气象主管机构很多重要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通过介绍近几年开封市气象局在气象社会管理、执法能力建设、气象法制宣传等方面的实践,发现了在基层台站普遍存在的思想认识、管理力度和广度、体制机制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进而提出在基层台站如何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改革基层台站现有体制机制等的看法。
  • 摘要:近年来气象预测预报能力和水平已有很大的提升和提高,但仍不能满足党政领导决策服务的需要和公众多样化的需求,农村是气象灾害防御最薄弱的环节,本文着重分析其中原因并根据当前实际情况,指出提高为农气象服务的改进方案和途径。综合应用各种服务手段、强化服务内容、体现地方特色,以期提高为农气象服务效果。
  • 摘要:现状:利用南阳市专业气象台2001-2009年12l21气象咨询电话自动答询系统数据和同期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南阳市12l21增值栏目(包括热点天气分析、生日气象查询、气象生活指数预报、气象科普知识等常规预报以外的其他内容)拨打率(量)与天气状况、社会事件(中考、高考、节假日等)的关系。结果表明:①逐年变化趋势:增值栏目拨打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由最初的6.6万次/年增至67.1万次/年,拨打率同步逐年递增,由最初的0.3%升至13.1%。②与天气状况的关系:天气复杂时,与天气预报紧密相关的3 个增值栏目(热点天气分析、最新天气实况、专家热线)拨打量增幅明显,拨打率较年平均值增高2-3倍;天气晴好时,与天气预报关联不大的增值栏目(如生日气象查询、每日黄历、气象生活指数预报、气象科普知识等)拨打次数与年平均值基本持平。③增值栏目与其他因素的关系:节假日里,增值栏目总拨打次数基本都低于当月日平均拨打次数,这表明公众在休假时对增值栏目的关注下降;高、中考期间,公众对专题节目的关注度大大提高,促使拨打量大幅升高。呈现考前小幅增长,考试期间骤增、考后骤降的特点幅增长;暑假期间,气象科普、生日气象查询、智力闯关等娱乐性强的栏目拨打率较年平均高5%左右。发展探析:目前,南阳12121增值栏目还仅限于传统语音服务,暂未开通音信互动、语音点播和定制等多元服务。建议:①在服务方式上密切跟踪现代通讯技术和业务的发展趋势,积极开发形式新颖、多样的服务产品,不断提高增值栏目的科技含量,以培育出新的利润增长点;②在服务内容上更加的个性化与人性化,增强气象信息的趣味性和亲和力,不断提升增值栏目的使用价值和对用户的吸引力。③栏目编导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气象知识水平和语言文字功底,保证增值内容的科学严谨性。④增强对重要天气气候事件及重大社会活动的敏感度,抓住热点,保持栏目内容的新鲜度,使听众能不断关注、持续拨打,更深层次的满足公众的需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 摘要:长江流域幅员辽阔,支流众多,是暴雨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发展流域水文气象业务,提高长江流域防汛抗旱和水资源调度气象服务能力,确保大江、大河、水库的安全度汛是气象部门汛期气象服务的重点。本文对长江流域水文气象业务现状以及流域气象服务的需求进行了初步分析,针对流域水文气象信息共享、精细化定量降水预报、流域洪涝灾害评估等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长江流域水文气象服务业务发展的思考与建议:(1)加强流域水文气象信息资料共享业务。建立流域信息汇集和共享的机制和渠道,建立实时数据库、资料存储、发布系统,实现流域气象、水文信息共享;(2)加强流域定量降水估测预报业务。以中尺度数值预报为基础,通过开展数值预报释用技术研究,综合分析长江流域气候特征和地形特点,制作长江流域降水定量预报产品;(3)加强流域降水趋势预测业务。依托业务软件平台建设,联合长江流域各省(市)加强长江流域降水趋势预测业务,提供长江流域月、季、年降水趋势预测;(4)加强流域洪涝监测评估业务。开展长江流域旱涝监测评估业务,建立长江流域旱涝灾害档案和评价指标,利用旱涝趋势预测、实时观测、卫星遥感资料,结合长江流域地理、社会、经济、灾情等多种信息,开展长江流域旱涝监测、灾中和灾后评估及影响评价;(5)加强水文气象耦合技术研究。进一步研发用于实时水文预报的分布式、概念性水文模型,耦合QPE/QPF 技术和确定性水文模型,建立水文气象耦合模式预报系统,开展水文概率预报研究;(6)加强重大水电工程运行安全气象保障服务能力。根据三峡水库调度和三峡航运安全对气象服务的特殊需求,针对暴雨、大雾、大风等气象灾害,建立三峡水库运行安全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制作三峡水库调度降水预报;建立三峡航运安全气象预报模型,制作大雾和大风灾害预报。
  • 摘要:基于服务是气象工作的出发点、归宿与宗旨以及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对气象服务质量、水平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围绕气象部门如何通过服务品牌创新建设、内涵提升来不断满足全社会对气象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继而实现其品牌效益最大化,重点对如何扩大气象服务“五满意”品牌效益进行了论述。研究指出: 1) 准确定位是扩大品牌效益的重要前提,为此,要对服务对象进行分类分级,深入研究各类对象的服务需求,强化气象服务产品个性化色彩;2) 严格质量管理是扩大品牌效益的有力保证,具体要加强服务前把关、力求服务中规范、抓好服务后反馈信息收集与分析;3) 严格质量管理是扩大品牌效益的有力保证,一是注重服务方式和手段的多样化,二要注重服务方式和手段的现代化,三要注重服务的流程化;4) 提高服务队伍素质是扩大品牌效益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求服务人员树立强烈的“五满意”品牌意识、全面提高气象专业素质、加强气象服务技能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增强职业道德素质。
  • 摘要:采用系统收集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小流域地理地质环境、野外现场调查、分析小流域山洪灾害的形成条件、诱发因素,评价小流域山洪灾害易发程度与危险性。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编制全区小流域山洪灾害易发程度与风险区划图和小流域山洪灾害调查与评价报告。建立小流域降水量、山洪淹没水位与受淹农田面积、受灾村镇人口的量化数据关系图表等。建立小流域山洪灾害动态评估系统。该系统能准确预测和评估山洪发生、发展及影响结果等,并具备通用性和兼容性,以适应不同区域的开发使用。通过建立小流域山洪灾害动态评估系统,可以提前预见山洪灾害的发生,做好人员转移,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保证社会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促进山丘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等。可为各地科学制定防灾避险方案和城(村)镇规划,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小流域山洪灾害损失提供依据。
  • 摘要:@@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地处北温带,在东经121°38′~131°19′、北纬40°52 ′~46°18′之间。全境东西最长约750 公里,南北最宽约600 公里,总面积18.74 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居全国第14 位。吉林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为2—6℃,全年日照2200—3000 小时,年活动积温平均在2700—3200℃, 可以满足一季作物生长的需要。全省年降水量一般在400—900 毫米,自东部向西部有明显的湿润、半湿润和半干旱的差异。基于特殊的气候特性和丰富的物产资源,多年来,吉林省气象科技服务工作形成了以防雷技术服务为主的服务格局。但随着近几年手机短信业务的飞速发展,这种服务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目前我省的气象科技服务已经形成以手机气象短信业务为龙头的全新格局。本文通过对我省近五年来以手机短信业务为主的各项服务进行总结。同时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热点,在新形势下,在危机与机遇面前如何进一步发展公共气象服务进行探讨。
  • 摘要:国内外有关研究表明,气候是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先决因素。构成气象气候的各种要素,如风、云、雨、雪等不仅具有造景的功能,而且是人们旅游活动的前提条件。太湖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物产众多,可谓“月月有花、季季有果、天天有鱼虾”。既有湖光山色之美,又有人文风物之华。区内山水湖泊、园林第宅和文物古迹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不仅互相渗透,连成一片,而且各具特色。目前该地区旅游业已初步形成了以自然生态位基础、吴地文化为灵魂的太湖山水名胜游、古镇古村古迹游、生态休闲乡村游、吴地民俗风情游等特色板块,已成为长三角的“中心花园”。旅游气象服务是从为游客提供便民服务、气象防灾减灾和加大地方旅游宣传上寻找切入点,利用气象与旅游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拓展气象公共服务领域,结合地方旅游资源优势及旅游业发展方向,研究气候资源与旅游之间的关系,并将形成的气象公共服务产品进行功能分解,打造集旅游天气信息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发布、气象科普宣传、旅游信息宣传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信息发布平台,切实为广大游客提供便民服务,为打造地方旅游品牌提供良好的服务和宣传平台。本文利用1988-2007 年吴中区气象站观测资料,结合当地特色景点、观光植被、特色农产品、民俗文化等资源,对20 年的气象条件进行分析,重点分析太湖地区气候与旅游业的关系,具体在旅游气候资源的优势及不足之处、户外游指数及旅游景区客流量季节性分布规律等方面开展研究,从而制作旅游气象服务周年服务方案、户外游指数预报、黄金小长假客流量分析等相应的服务产品,建立信息接收终端机处理发布平台,制定完整的服务体系,切实为广大游客出游提供科学的气象依据,为拓展气象公共服务领域打下良好的基础。
  • 摘要: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不仅体现了公众对气象服务的认可程度,而且体现了公众气象服务事业的社会效益。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对改进气象部门的服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今对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研究甚少的现状,本文借助中国气象局在全国开展公共气象服务效益调查的机会,基于我国24 个城市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的调查数据,对不同属性公众的气象服务满意度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差异方差分析。整体看来,男性的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略高于女性;不同年龄公众对于气象服务满意度存在差异,其中25-29 岁之间的满意度最低;不同学历公众对于气象服务满意度存在差异,基本呈现负相关关系,学历越高,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越低,硕士及以上学历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最低,初中学历的公众对于气象服务满意度最高;不同职业公众对于气象服务满意度存在差异,白领阶层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普遍偏低,公务员最低,而离退休人员满意度最高;不同收入公众对于气象服务满意度也存在差异,收入在 2001-3000 元之间的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最高,满意度最低的是收入在8001-10000 元之间的公众。进一步经方差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职业公众的气象服务满意度存在着显著差异。从年龄角度来看,不同年龄群体对于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的差异主要在61 岁及以上公众与其他7 个类别的群体之间;从文化程度角度来看,不同文化程度群体对于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差异主要在于硕士及以上学历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从职业角度来看,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差异主要来源于离退休人员与其他群体之间。在多因素方差分析中,除去收入与文化程度、年龄与文化程度、职业与文化程度这三种组合的交互效应不显著之外,其余的所有双因素、三因素及四因素之间的交互效应对于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的差异都是显著的,也就是说,大部分因素之间存在着交互影响。本文通过进一步的主效应检验,得出年龄因素是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对气象部门提高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江苏南通气象兴农网的建设与发展,其中包括建设网站的目的和意义、指导思想、网站内容、建设创新点、运行环境、总体目标以及建设和发展的体会。南通气象兴农网是依托气象业务网络建立的、由市气象局联合各县(市)局共同打造的气象为农服务的大型综合性信息平台。网站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结构完整,网络覆盖整个南通,整个网站以南通为主站,各县(市)为分站,全市116个乡镇(区)为下一级分站,主站与县市分站都有独立的管理权限。通过南通气象兴农网,实现市、县、乡各级相关农业、气象信息的共享互通全覆盖,全市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农业气象等综合性信息。网站通过强大的专业信息平台、完善的信息服务功能、全覆盖的服务体系、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等栏目策划创新点以及软件自动调用雷达图、卫星云图、自动站实时资料以及天气预报等软件开发创新点,另外,网页采取天气预报显示方式采用天气符号及文字同屏显示;同时各乡镇自动站实时资料都在各乡镇页面上分别显示。南通地理位置特殊,地处苏中地区,依江傍海,六县一市各有侧重,广大农民的要求多元化,网站建设必须多重考虑各方要求,做到真正为农着想、为农办事,实现建立南通气象兴农网的目的和意义。
  • 摘要:气候条件是旅游开发的重要背景因素之一,本研究利用近50 年的气象资料,从气候资源的角度分析评价旅游活动,从如皋市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旅游气候资源概况及评价、影响旅游活动的气象灾害、旅游气象信息服务、旅游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五个方面作一研究和探讨,最后对保护生态气候条件,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实现我市旅游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2010 年,江苏省气象局在中国气象局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围绕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目标任务,在积极开展太湖蓝藻实地考察及太湖蓝藻暴发气象条件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太湖蓝藻卫星遥感监测预警服务、防控太湖蓝藻人工增雨作业、枯水期供水安全气象保障服务、太湖蓝藻防控决策气象服务等工作。建立了多部门共享的太湖蓝藻监测信息服务网,实现了16 个自动站、2 个水质水文气象浮标站、遥感监测图像、蓝藻监测报告等综合监测数据的查询统计。省气象台4 月10 日起开始太湖蓝藻水华遥感监测与气象专项服务工作,2010 年制作发布太湖及周边地区气象监测预警日报206 期、周报29 期。高度重视太湖蓝藻的决策气象服务工作,针对首次蓝藻、分阶段蓝藻状况、较大面积蓝藻、盛夏高温对蓝藻的影响及人工增雨防控太湖蓝藻情况,及时向省政府和太湖办、环保厅等有关部门报送决策气象服务专报,为省政府及相关部门部署太湖蓝藻防控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省、相关市政府领导8 人次在我局的决策服务材料上批示。4–11 月,为了防控太湖蓝藻暴发,安全度夏,按照《江苏省防控太湖“湖泛”及蓝藻火箭人工增雨实施方案》,周密部署太湖人工增雨作业工作,积极组织实施太湖区域人工增雨作业30 次,增雨面积达3000 平方公里,增雨量达5780 万吨,为改善太湖水质、防控太湖“湖泛”做出了积极贡献。作为太湖蓝藻监测预警工作小组成员单位之一,我局与省环保厅、水利厅、太湖办等建立了合作协调机制,定期研讨相关问题,提高了太湖蓝藻气象服务质量。优质气象服务为改善防控太湖蓝藻暴发、保护太湖生态水环境、保障太湖饮用水安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多次受到省、市领导的表扬和肯定。
  •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气象服务与公众的生活、工作越来越密切,公共气象服务作为气象事业的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的社会地位。作为公共气象服务的窗口之一——气象媒体,发挥自身优势,传播气象信息,成了公众气象知识普及的殿堂,这也奠定了气象服务在信息传递和科技创新的先导和基础地位。气象服务的职能发挥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产生的动力和影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将愈加凸现。气象服务既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又要实现管理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增强自身的能力和活力。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等现代化信息发布手段,及时向社会公众提供气象监测预警信息和出行安全提示,为社会公众提供准确、便捷的气象服务。正因为公共气象服务具有先导性、基础性的社会地位,公共气象服务必须牢记社会责任,融合时代变化与机遇,在融合中创新,在创新中前进,公共气象服务的社会管理工作才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建立政府领导、部门配合、局级主抓、员工参与的工作机制。首先,要把加强气象事业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方面,通过健全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能力。其次,要加强各涉气象服务部门的协调与分工,强化目标管理,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共同推进气象事业发展。再次,省政府每年要做到召开气象工作会议,对长效管理工作进行部署。要层层建立责任分解、月检季督、工作例会、考核激励等制度,做到把长效管理工作纳入对局级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确保气象服务长效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最后,基层气象单位必须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优化人员配置和队伍结构,发挥现有人才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总之,只有把几方面的管理力量协调起来,才能使它们朝着一个共同目标发挥作用,共同推动各项气象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的开展。
  • 摘要:提出了行业气象手机服务系统的主要设计目标,要建立一套基于3G 手机能为行业气象用户提供及时准确、互动的综合气象服务产品的服务系统,涉及Windows mobile、iPhoneOS、Symbian、Android 四大主流智能手机平台,涵盖全面的气象业务服务产品。设计专用的“TQ”用户验证授权模式,实现在手机上运行客户端软件来获取各类气象服务产品,包括警报、动画、图像、文字等信息,同时实现信息的查询、递交、转发以及存储等功能。提出了系统设计要求的简洁美观、兼容性、稳定性、扩展性、定制化等五个基本原则,来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可维护性以及可移植性等要求。提出了系统的主要技术思路和内容:设计开发基于四大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气象服务软件;设计一套用于服务验证的TQ 号码管理系统;设计开发服务器端综合业务管理平台;规划设计气象服务产品序列化规范标准;设计一套气象服务产品处理流程,开发相应的处理软件系统和气象预报编辑及审核软件系统以及独立的业务运行监测报警软件。提出了系统设计的业务层级深度、响应时间、兼容性、稳定性等主要性能指标,描述了手机端软件运行基本流程。提出了系统主要功能实现要求,手机端软件应满足用户验证、产品浏览、查询、发布、转发、警报接收、手机定位以及软件自动升级等要求;服务器端实现用户验证处理、接收处理手机定位信息、记录用户访问日志、服务授权、警报信息发布等目标;设计开发服务产品处理系统、产品编辑审核平台以及系统运行自动监控报警子系统等。为满足行业手机气象服务的兼容性,规划设计了气象产品归一化数据库处理方法,规范了天气预报、天气预警、地面天气实况、空中监测图像产品等主要行业气象服务产品的处理方式、存储形式以及在手机中可能的展示方式和交互流程等。
  • 摘要:8 月4 日08 时-6 日08 时辽宁除朝阳和大连地区,其他地区均出现暴雨或大暴雨,局部出现特大暴雨天气。全省受灾人口31.85 万人,直接经济损失6.05 亿元。辽宁省气象局对此次暴雨等级进行评估,全省为一级暴雨,属最严重级别。短期8 月2 日起开始预报8 月4-7 日全省将有一次区域性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降水量50~300mm)天气过程,预报与实况较相符。8 月2 日上午,辽宁省气象局针对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向辽宁省委、省政府进行了早报告。省政府于当日召开专题会议和全省紧急电视电话会议,对防汛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8 月3 日17 时辽宁省气象局向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报送了决策气象信息,提出“7 月我省降水量较常年偏多4 成,大部地区土壤水分饱和,水库已超警戒水位,此次强降水将给我省带来洪水、地质灾害、城市内涝等灾害,建议加强防范”的决策建议。8 月3 日-4 日辽宁省气象局及时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命令,严格按照《辽宁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实施细则》,全力做好监测、预报预警和服务工作。同时,与新华社辽宁分社、辽宁广播电视台等十余家主流媒体密切配合,通过网络、报纸、电视台、电台等媒体进一步扩大气象服务的影响力,引导社会公众增强防汛抗洪救灾的意识,提高对相关信息关注度。辽宁电视台“辽宁新闻”“新北方”“第一时间”“生活导报”等栏目对此次强降雨过程进行了多次报道。辽宁电视台、辽宁人民广播电台、辽宁交通台等多次插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和地质灾害预警信息。辽宁省气象局分别于8 月3 日和6 日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通报情况。此次暴雨天气过程,辽宁省气象局提前报告、准确预警,为政府安排防灾减灾工作赢得了时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共安全转移23.63 万人,没有发生一起严重决堤事故,没有接到一例人员死亡和失踪情况的报告。
  •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承灾能力不断减弱,而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各类灾害性天气及其衍生灾害又呈增多趋势。其中,雾灾不仅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且在高速公路交通运输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越来越重要的今天,成为引发各类交通事故最多的天气现象。本文根据辽宁省高速公路大雾灾害的实际情况和数据的可得性,选取大雾持续时间、最低能见度、高速公路关闭数、交通事故受伤人数和死亡人数5 个因子作为评估指标,应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建立辽宁省高速公路雾灾评估模型,并对2005-2008 年沈阳、大连两地有记录的高速公路雾灾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运用灰色关联度对辽宁省高速公路雾灾进行评估较为可行,基本符合实际情况。该评估方法的优点在于不需要灾情数据有足够大的样本数量和服从一定分布规律,可充分利用已知信息,较好的实现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估算出灾害损失程度,且计算方法简便。评估结果可做为部署减灾方案的重要依据,而根据灾情调查所确定的成灾气象条件,在发布大雾预警时可以考虑给出是否有灾情出现的提示,对于防灾减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摘要:广义地讲,气象产品包括天气预报、气候预测以及人类活动对气候和环境影响的研究成果等众多方面,由此决定了气象产品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而随着公共气象服务的逐步深入以及公共气象服务在气象发展战略中举足轻重地位的显现,气象事业的“公益性、公共性、公有性”三性特点越来越显著,如何对气象科技服务与公益性气象服务进行界面划分,在保证公益性服务的同时,培育气象科技服务新的利润增长点,寻觅破解气象科技服务发展“两难”最佳平衡点是目前亟须探讨解决的一道问题。
  • 摘要: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总体呈西南东北走势,南部是山区,中部丘陵,北部为平原。气候类型是典型的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气候。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了暴雨、干旱、冰雹、大风、风暴潮、大雾等气象灾害的频繁发生,给全市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潍坊市又是农业大市,农业种植结构复杂,养殖项目繁多,蔬菜、果品、盐业、黄烟、渔牧养殖业等已成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水利设施也较多,因此建设一个较详细的农业信息数据库、气象灾害评估系统是非常有意义的,这将为政府部门指挥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依据,为防灾减灾作出积极贡献。我们根据各地统计局、民政局、农业局等其他相关单位的统计数据,结合我们的实际调查,收集筛选了潍坊市173 个乡镇、街办的103 项社会经济信息建立了农业信息数据库,这些信息主要包括人口数量、行政面积、耕地面积、工业产值、农业产值、三产总值、保护地栽培面积、池塘水库蓄水量、果园面积、林果产量、蔬菜种植面积、小麦种植面积及产量、玉米种植面积及产量、大豆种植面积、桥梁总数、公路(县、省、国道)里程等。我们利用GIS 软件ArcGIS9.2 为开发平台,建立了1:5 万的潍坊市地理信息系统(最小的行政单位到自然村),开发了基于GIS 的潍坊气象灾害评估系统。利用GIS 空间数据库管理技术,将潍坊境内流域面积在50 平方公里以上的103 条河流,91 座大中小型水库和其中24 座大中型水库的库容、警戒水位的基本信息、潍坊市各个乡镇的社会经济信息、气象信息资料等数据整合到地理信息系统中。根据潍坊市历史气象灾害资料统计,主要选择了洪涝、干旱和大风三种气象灾害进行分析、统计,确定致灾因子、损失系数及评估方法,经过多次模拟计算,并与历史气象灾害个例分析对比,建立了洪涝、干旱和大风灾害评估模型。根据地理信息数据,利用农业信息数据,建立的气象灾害评估模型,潍坊气象灾害评估系统可以进行气象灾害经济损失的评估。进行灾害评估时,划定灾害发生区域,输入灾害因子、相关系数,即可得到本次灾害等级和造成的经济损失。建立了包括A 文件数据、15 要素数据、土壤墒情数据、自动站数据和历史整编资料数据的气象信息资料数据库。在气象灾害评估系统中气象数据主要用于查询、标注、建立灾害模型和评估等方面。站点的观测数据主要是通过离散站点包括气象观测站点(包括常规观测站点和区域气象自动观测站点)按照既定时间观测获得。气象信息资料任意时段的查询结果、损失评估结果,可以以文本、Excel 格式或图片的形式输出。
  • 摘要:山东省气象彩信平台建设是山东省气象局积极拓展气象信息服务领域,满足广大用户对气象信息日益增长需求的一项重要举措。彩信服务作为短信的衍生品,有其信息量大、图文并茂的特点,尤其适合有着丰富内容的气象产品的发布,因此如何将气象彩信做出本地化特色,在丰富彩信信息内容的同时,最大程度上降低工作重复性是项目建设的重点。根据山东省气象彩信平台建设实际,介绍了山东省气象彩信业务平台的建设目标,即“设计精细化、业务集成化、制作灵活化、发布便捷化”。提出了以精细化、分众化的原则,创新性设计了包括生活版、政务版、旅游版、乡村版、海洋版、出行宝典版等6个不同版式的彩信模块。同时,为了充分发挥各级气象彩信制作信息员的能力,根据业务运行实际需要,设计了分布式制作与集中式发布的彩信平台总体架构和设计制作流程。同时,山东省气象彩信平台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为了有效提高系统平台操作的便利性和业务的集成性,以及业务管理的可操作性,重点在以下6方面进行了设计创新:①集约化、集成化制作。通过自动链接最后一帧功能,一次制作既满足移动、联通公司差异化的要求。②充分借鉴DIY思想,分级化设置用户权限,扩大彩信制作信息源,使内容更加丰富多彩。③实现了一个用户定制一个业务时,可以下发山东所有地市同业务类型的彩信。④对每个版块的彩信,均首先设计一个相对应的并且完整的全省通用模板彩信,并通过彩信系统后台的任务管理模块进行发布。⑤为方便业务宣传,彩信接入使用与短信平台相同的特服号,通过后台实现不同平台间的业务订购和互动。⑥实现了将彩信中所有的文字部分内容自动保存到数据库中,从而为“长短信”业务提供足够的文字素材。目前,山东气象彩信平台建设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解决,主要表现在:彩信发送速度需要提高;彩信内容的编辑需要规范;彩信信息发布的安全性需要提高,同时也提出了解决思路和对策。山东省气象彩信平台的建设,为气象信息如何有效服务社会探索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发展思路,也为其他气象公共服务领域内的项目引进、课题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 摘要:2010 年,中国气象局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综合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有效联动的农村应急减灾组织体系。潍坊市气象局选择昌乐和昌邑两个县(市)做试点,按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要求,开展了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建设和预报预警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了气象灾害防御体制机制。本文以昌乐县为例,着重阐述潍坊市基层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中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和突发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基层认证情况,既列举了试点工作取得的成效,也提出了在农村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建设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昌乐县是潍坊现代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农民组织化发展较早的县(市、区)之一,昌乐西瓜、蔬菜、樱桃等生产多以供销合作、农超对接的方式呈基地化发展模式。因此,建立相对稳定的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和反应快速及时、信息覆盖面广的预警信息发布体系,也是各级政府及气象部门面向民生、面向社会、面向生产的一项惠民工程。昌乐县气象局在当地政府统一协调指挥下,按照县乡有分管领导、乡乡有气象信息服务站、村村有气象信息员的要求,建立了有组织、有领导、有培训、有考核的基层气象应急管理机制和气象信息员队伍;选择3 个乡镇(街区)建立了包含“一馆(室)、一站、一栏、一员”的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体系;按照“六个有”的标准,建立了3 个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跟县政府应急办及其他应急管理部门联合开展了非工程性措施防御气象灾害的研究,制作了有目标、有措施、有政府统一考核的突发气象灾害准备计划。于2010 年完成了营丘镇、鄌郚镇和城关街道办事处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 摘要:应用盘锦市疾控中心2007 年1 月1 日-2008 年12 月31 日逐日脑血管、高血压、冠心病发病人数资料及同期逐日气象数据(温、压、湿、风):逐日平均、最高、最低气温、气压;24 小时最高、最低气温及气压变化;日平均、最大、极大风速;平均湿度、4 时次湿度及日最大最小湿度;气温日较差及3 天最大气温日较差,相关分析和数学建模分春季(3-5 月),夏季(6-8 月),秋季(9-11 月),冬季(12-2 月)进行,为建立合理的预报模型,消除医疗单位和大众作息制度对入院人数的影响,将发病人数数据处理为两类:逐日发病人数序列和3 天发病人数滑动平均序列。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预报模型,通过相关分析、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逐日发病趋势的气象预报模型,将未来发病人数准化距平百分率作为因变量,温、压、湿、风的各类气象数据共26 个序列作为自变量,结果按照不同的标准化距平百分率分为5 个等级对应1-5 级指数标准,1,2 表示少和较少发作级;3 表示发病人数与常年相当,为正常易发级;4,5 表示发病人数高于正常值,分别为高发作和异常高发作级,分析研究表明:1 、各类气象要素与未来3 天发病人数滑动平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2 、气象因子对疾病发病人数的影响存在着一种滞后效应和持续效应3 、脑血管、高血压、冠心病发病人数与气温、气压、风速、湿度、气温日较差等气象要素相关显著,不同疾病存在不同的主要影响因子。4 、不同的季节影响疾病发病人数的敏感气象因子不同,且相关关系差异较大。根据建模结果,建立了盘锦市公共卫生气象服务平台,通过人机交互方式运行四季各种疾病的发病等级预报模式,每天输出各类疾病的发病等级预报结果,以指数预报的形式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 摘要:文章利用乌海市环境监测点2006-2010 年污染物SO2 、NO2 、PM10 浓度值和乌海市地面气象观测站2006-2010 年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总云量、日照时数及降水量等气象要素资料,统计分析了乌海市5 年来大气的主要污染物及空气污染的特征、与主要气象要素的关系和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结果表明:1.由于乌海市特殊的经济结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性,使排放的污染物不易扩散,造成了乌海市是污染严重的城市之一;2.乌海市5 年来环境空气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PM10),占52.1%,其次是SO2,占35.9%,NO2 占12%;3.从2006 —2010 年,NO2 变化不大,波动在0.030 mg/m 3 左右,SO2 下降幅度较大,从平均值超标1 倍下降到不超标,PM10 也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稍小,5年均超标(0.100mg/m 3 ); 4.5 年中有1341 天达到优良占73.4%,485 天为污染天气,其中三级轻微或轻度污染占24.7%,四级中度及以上污染占1.9%,优良天数在逐年增加,轻微或轻度天数逐年减少,中度及以上天数2006 —2007 年大幅下降,以后变化不大;5.从污染物各月平均值来看,一年内NO2 最小,变化幅度也小,SO2 一年内平均值变化幅度最大,12 月浓度最大,7 、8 月最小,相差达3 倍,这与冬季取暖和逆温不利于扩散有较大关系, PM10 也是夏季最小,冬季12 月最大,但3 、4 月份沙尘天气频发时也较大,三级轻微或轻度污染各月均有出现,夏季出现最少,冬半年尤其是12 月份出现最多;6.相关系数通过信度0.05 检验的情况下,SO2 浓度值与平均风速、水平能见度、相对湿度呈负相关,6 月和9 月与日照时数呈正相关,尤其是9 月相关系数大于0.35;NO2 浓度值各月均与平均风速呈负相关,尤其是1 —5 月,与水平能见度、平均总云量呈负相关, 10 月、11 月与平均气温呈正相关,只在11 月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PM10 浓度值在2 —5 月、11 月与平均风速呈正相关,除6 月、9 月其他月份PM10 浓度值均与水平能见度呈负相关,春季与平均总云量呈正相关,3 月、5 —7 月与平均气温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7.SO2 、NO2 、PM10 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较大影响,尤其危害了呼吸道、肺、血液系统,严重时可致人死亡,因此,必须合理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使人类健康地生活在优美的环境中。
  • 摘要:利用乌海市1961-2010 年的逐日历史气象资料,对我市近50 年出现的沙尘天气的年际变化规律和月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初步总结出乌海市沙尘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并浅析了沙尘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摘要:大量的文献 (例如WMO/WHO/UNEP,1996)指出天气及气候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健康。近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威胁,增加了对天气/气候如何影响人類健康的研究。位于华南沿岸面向南中国海,香港气候季节性明显,一些季节的气候自然提供了有利于某种疾病发生的天气条件。由天气而引发的疾病大致可分为三类:(一)受天气直接影响的疾病;(二)透过病毒影响人体健康的疾病;及(三)透过病媒影响人体健康的疾病。其中在香港最常见而又经常引起公众关注的病例分别为在冬天及夏天高低温对人体产生的暑热压力,流行性感冒的爆发及可以传染登革热症的蚊患。香港天文台近年与本地医疗界和公共社会卫生界合作,就该三类由天气引发的疾病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高温及低温天气可直接影响人体的热力调节反应,增加死亡及入院的风险。此外,气温和相对湿度可以影响流行性感冒的活跃度及高峰期的出现。而气温和雨量对传播登革热的白纹伊蚊的为患情况有显着的影响.
  • 摘要:本文利用2007 年~2010 年潍坊市寒亭气象站的气象观测资料和同期潍坊市人民医院传染二科手足口病的住院病人登记资料,对4 年来的手足口病疫情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与某些气象因素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潍坊市手足口病患者男女比例为2:1,从年龄分布来看,最大的33 岁,最小的4 个月。从各年龄段分布来看,不足1 岁的儿童患病的很少,只占总数的1/20,1 岁儿童病例最多,占总数的1/3,随着年龄的增长,各年龄段所占比例直线下降。从2007~2010 年,年患病人数从38 增长到209,增长了4 倍多,说明手足口病患者人数近年来呈迅速增长的趋势。5 、6 月是患病人数最多的月份,其次是7 、8 月, 1 、2 月患者最少,前4 年没有出现,2011 年1 月开始出现患者。4 年来患者出现季节越来越早,结束越来越晚,现在几乎已经全年都有病例出现。(2)手足口病与气温、气压、湿度等气象条件关系密切,与手足口病相关性最好的因子是日最高气温月平均、月平均气压、月平均水汽压。住院人数与同期日最高气温月平均呈正相关,与月平均气压呈负相关,与月平均水汽压呈正相关。(3)上述因子的旬平均不如月平均相关性高,将住院人数的统计日期后延5 天或2 天,得到的相关系数更差,说明手足口病的传播、患者的感染原因是很复杂的,包括社会因素、个体因素,如:生活习惯、生活水平等,不是只用气象因子就能够完全描述的。
  • 摘要: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2010 年2 月23~24 日济南市频发煤气中毒事件期间气温、风向风速、气压、水汽压和天气现象等气象要素特征。结果表明:频发煤气中毒事件发生期间,在500hPa 为偏西气流控制,850hPa 为暖脊;地面上济南位于气旋中心前部,出现明显的西南大风;中毒病患就诊时段与气温气压变化曲线的两次交叉时段重合性较好。
  • 摘要:本文利用苏州市2008-2010 年的大气电场仪资料,对苏州市雷电发生时大气电场的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大气电场资料可以用来较好地预报有无雷电、雷电发生时间和雷电强弱等,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前10~30 分钟做出雷电预警。
  • 摘要:本文通过北京市南郊观象台(2000-2010 )11 年的资料,统计了北京地区霾与浮尘的演变趋势,分析了霾与浮尘的特点、特征及沙尘天气出现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霾属于干尘粒子气溶胶,它不但能通过散射吸收太阳辐射、热辐射影响整个地气系统的辐射收支,从而影响全球环境和气候的变化,还对云的形成、能见度的改变以及人类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汽车的数量不断猛增等多种原因,造成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的增加,使霾的日数形成逐年波动上升的趋势。由于近几年北京地区绿化面积不断扩大,使北京的沙尘天气在逐渐的减少。虽然沙尘天气不多,但它对人类的危害十分严重,我们不可轻视,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以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
  • 摘要:电网雷害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帮助各级运行管理部门有效掌握电网防雷性能、明确电网防雷重点、主动实施差异化防雷。但现有的防雷评估技术均以雷击跳闸率作为评价指标,且尚未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据此得到的评估结果无法细致反映电网实际雷害风险。本文提出建立基于差异化防雷技术的“电网→线路→杆塔段→杆塔”的全层级电网雷害风险评价体系。以雷击跳闸率为基础,综合雷击重合闸成功率、手动强送成功率、线路运行时间、线路重要性等级、供电可靠性指标和设备损害性指标进行电网雷害风险评估,实现“电网→线路”的评估,确定重点改造线路;依据各基杆塔雷害风险对整个线路区段防雷性能的影响程度不同,评估全线各个区段的雷害风险等级,确定重点线路的易闪区段,实现“线路→杆塔段”的评估;采用差异化雷害风险评估技术实现“杆塔段→杆塔”的评估,确定易闪区段中的易闪塔。本文采用该评估体系对典型500kV 电网实施全层级雷害风险评估,依次实现了电网、线路区段和杆塔雷害风险评估,确定了重点改造线路、区段和杆塔,进而绘制了电网雷害风险分布图和线路雷害风险分布图,评估结果与实际运行经验吻合良好。电网雷害风险评价体系的提出和研究,突破了以往仅以雷击跳闸率作为衡量雷害风险指标的片面和不足,对于推动电网雷电防护领域继续开展风险评估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其评估结果能够为各级生产运行单位全面掌握电网防雷性能、主动实施差异化防雷服务。
  •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烟花鞭炮生产企业防雷安全现状,提出了烟花爆竹生产企业防雷安全措施存在的隐患,探析了加强雷电预警预报、雷击风险评估、防雷装置检测和防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重要性和必须性。
  • 摘要:气候是影响旅游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金丝峡国家森林公园气候状况,利用该地区多年地面气候资料,通过计算各月温湿指数、寒冷指数和舒适度指数,对景区旅游气候适宜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得到金丝峡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舒适期。并通过计算该地区穿衣指数,对游客提出各月出游的穿衣建议。从而为金丝峡旅游发展规划、游客选择旅游时间及景区气象服务提供了科学依据。
  • 摘要:初夏(5~6月),青藏高原主要处在西风带的控制之下,降水以南北反向型(NSRT)为主。利用EOF 分析给出高原初夏降水NSRT分布的时间演变,通过定义高原腹地径向风指数ITPv,将高原初夏降水异常分布与同期高原及其上游纬向风联系起来。最后通过奇异值分解(SVD)给出了高原腹地径向风与上游地区纬向风的对应关系。分析认为,初夏高原及其上游地区纬向风的NSRT分布是导致同期高原降水NSRT分布的主要原因。当初夏唐古拉山脉以南纬向风偏强(弱),以北偏弱(强)时,由高原西南边缘地区进入高原的水汽异常偏强(弱),此时,高原北部处于水汽的辐合(散)区,南部处于辐散(合)区,导致高原北部降水偏多(少),南部降水偏少(多),这可能是高原初夏降水南北反向分布的形成机制。
  • 摘要:根据1958-2001 年SODA 海洋同化资料和NCAR/NCEP 再分析资料,利用等密度面P-矢量计算法,作者分析探讨了北太平洋副热带西部模态水(简称STMW)季节演变和年际变化与前期东亚-北太平洋中高纬大气环流异常的关系。分析指出:(1)STMW 的体积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春季体积最大、强度最强,夏秋逐渐减弱,冬季体积最小、强度最弱。研究进一步指出,STMW 体积的季节变化与西北太平洋中纬地区的海表风应力及净热通量的季节演变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北太平洋中纬度大气环流季节性演变的特征。(2)年际尺度上,夏季STMW 指数具有显著的3 年左右的振荡周期,其年际变化不仅与海洋自身动力过程有关,还与前冬亚-太中高纬大气环流异常引起STMW 形成区风应力动力混合及海表净热通量等因子异常有关:冬季东亚季风环流偏强(弱),STMW 形成区洋面风应力的动力混合作用及海表热力蒸发加强(减弱),使得海洋对流混合加强(减弱),进而加强(抑制)了混合均匀的低位涡水体进入温跃层,随着季节演变,造成夏季STMW 强度加强(减弱)。夏季STMW 强弱年际变化是前期亚-太中高纬大气-海洋相互作用过程的综合反映,前冬东亚环流强弱变化与夏季STMW 强度变化的联系可能是通过东亚环流的强弱变化影响STMW 形成区的动力混合及海表热通量过程实现。
  • 摘要:利用大气环流模式IAP9L_CoLM,通过两组集合后报试验,考察了欧亚大陆积雪对夏季气候可预报性的影响。对一组试验,积雪是由模式预报得到的,对另一组试验,模式积分过程中欧亚大陆积雪由微波遥感积雪资料替代。通过分析两组试验后报结果的差异,来考察欧亚积雪对气候可预报性的影响。分析表明:考虑真实的欧亚大陆积雪作用能提高欧亚大陆中高纬环流场的可预报性,特别是贝加尔湖至鄂霍次克海区域;考虑真实的欧亚大陆积雪作用后,模式对我国夏季气温异常的年际变化和空间分布的可预报能力有显著增强,特别是我国北方区域。对夏季降水,虽然预报技巧较低,但考虑较真实的欧亚积雪作用后,模式的预测能力也得以提高。以上结果表明,欧亚大陆积雪是影响东亚区域的一个重要因子,要提高模式预报技巧,也必须提高模式对积雪的模拟水平。
  • 摘要:在廖荃荪的中国三类雨型的基础上,把阻高与副高的配置与中国夏季降水分布特点结合起来把中国夏季降水分布划分为八种雨带类型,把与这八种雨带类型相对应的1 月份北半球500hPa 月平均环流划分为八种环流型,计算预报年1 月500hPa 月平均环流型与这八种环流型的相关系数,选相关系数最大者所对应的雨型为当年预测结果。2007 和2008 年试预测还比较成功。
  • 摘要:本文基于1979-2008 年我国北方地区(30°N 以北)233 个气象观测站逐日地面0cm 最低温度、美国NECP/NCAR 再分析月平均高度场和美国NOAA 的月平均海表面海温资料,利用旋转经验正交分解(REOF)和多元逐步回归等方法,建立了我国北方地区初霜冻日期短期气候客观预测模型,30 年的交叉检验表明模型在北方大部地区有较好的预测技巧,经过2009 年和2010 年在国家气候中心的业务应用(独立样本检验),也表明该预测方法在预测服务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本文将北方初霜冻发生期(9-10 月)之前7 月北半球大气环流场和7 月全球海表面温度场分别与北方233 测站初霜冻日期REOF 前几个特征向量(累计方差达到 85%)时间序列求相关,由此提取到初霜冻日期各REOF 模态的7 月北半球大气和全球海温影响特征场,然后将建模期(1979-2008 年)7 月环流场和海温场分别与各模态影响特征场求相似度(场与场的相关),得到11 个显著性的相似度,从而来定量地描述预报年份前期大气和海温对后期初霜冻日期各模态的影响,并分析了这些跨季度影响信号的年际变化,其中明确地得到了7 月北极涛动信号跨季度连续性变化对黑龙江初霜冻日期早晚的影响,7 月在特定海域海温异常情况下,北太平洋大气涛动跨季度连续性变化对河套地区、东北大部、京津地区初霜冻出现早晚的显著影响。最后用这11 个相似度的30 年时间序列与初霜冻日期REOF 各模态空间荷载建立了初霜冻日期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定量化预报模型,模型交叉回报检验效果较好,适合为北方地区秋粮主产区提供初霜冻日期预测服务。
  • 摘要:为了既能兼顾前期观测信息又能有效地利用数值模式预测信息,从而实现我国全国范围夏季降水的跨季度(起报时间超前预测一个季节到一个季度)动力 -统计预测思想,本文首先从实时气候预测的角度出发,基于相关分析确定了我国夏季降水的前期气候预测因子和具有数值可预测性的同期大尺度环流影响因子。然后,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针对1983—2008 年我国15 个分区乃至 160 个站点的夏季降水,建立了跨季度预测模型。交叉检验分析结果显示,预测模型不但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年际变化及其趋势具有较高预测能力,对降水异常的符号也有较强预测准确度,预测效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对2009 年夏季我国降水的实时预测及效果检验同样证实了该预测方法的可靠性。因此,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于我国跨季度实时气候预测业务。
  • 摘要:太阳作为空间天气事件的源头和地球气候系统主要的能量源,其明显的周期性活动可能是影响全球重 要气候事件和全球变暖的一个重要因子。随着新太阳周的到来,其研究的迫切性日益明显,而且,鉴于其 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包括气候预测和经济决策),其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的一个 重要问题是缺乏利用长时间跨度、较高精度资料得出的通过严格统计检验且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有力证据。 本研究利用近年来获取的长时间、大范围、较高精度数据,判别并筛选出我国夏季降水信号中与太阳活动 有确定性物理联系的分量和显著相关区域及其分布特征。其中,淮河与江南地区6月降水的长期分量(>8 年)与太阳相对黑子数(SSN)有>95%信度的显著相关,并且以长江为界,南北符号相反。利用这种关系, 本文定义了表征夏季雨带经向偏移程度的指数(RMSI),用以研究雨带的年代际变化。研究发现,在太阳 高和低年,6月雨带的位置差异是统计显著的,低通滤波后的RMSI与SSN的相关达0.57;如果只考虑9-13年 分量,降水量与SSN的相关系数最大(小)值可达0.76(-0.73),出现在淮河(江南)地区,应用Monte Carlo 检验发现,其超过99.9%的信度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大部分高相关区,准11年的年代际变化分量是降 水低频信号(>8年)中最大的分量(方差贡献超过50%)。这些结果暗示,在淮河与江南地区,太阳黑子周 期可能控制或很可能调制着它们夏季降水的长期变化。另外,滤波后的降水量功率谱表现出显著的准11年 周期,并且降水量准11年尺度上的功率谱演变和交叉谱变换结果,都有力地支持了以上结果。因此,我国 夏季雨带位置的年代际变化很可能受太阳黑子周期影响,其原因可能是东亚地区的季风或其他气候系统放 大了太阳活动在年代际尺度上的周期变化,从而影响了季风降水的变化。
  • 摘要:利用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的6 个气象站1957—2009 年的降水资料,分析了近53a 降水量年际年代际变化、季节变化、空间变化、各月变化。在分析降水量历史演变的基础上,利用均生函数方法建立了河西走廊中部降水量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近53a 该地区降水量以4.75mm﹒(10a)-1 的速度在递增,1980 年代末至 1990 年代前期降水量出现下降,1990 年代后期又开始缓慢增加,意味着该地区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变。未来15a 降水量呈缓慢上升趋势。
  • 摘要:本文建立了圆柱坐标下且湿层结参数在垂直方向不为常数时的非轴对称雨团数学模型,着重讨论了其中的位势不稳定问题;并抽象出了暴雨发生前、发生中和发生后的三种典型湿层结参数的垂直分布,得到了此时位势不稳定的判据以及分别给出了不稳定扰动增长率与稳定扰动震荡圆频率的上、下界;并在该参数取为分为 2 段常数的情况下,进行了解析求解。文中得到以下主要结论:该模型雨团其在水平方向可有螺旋结构,这与用雷达资料得到的实际情况一致。在暴雨发生前,有位势不稳定发生;且螺旋臂条数越多,雨团半径越小,则不稳定增长率的上界越大。在暴雨发生时,整层为弱位势稳定层结,无位势不稳定发生;且螺旋臂条数越少,雨团半径越大,则其震荡圆频率下界越大。在暴雨结束后,整层为强位势稳定层结,也无位势不稳定发生;且螺旋臂条数越多,雨团半径越小,则其震荡圆频率的上界越大。在该参数取为分2 段常数,且下层与上层其分别为负、正值时,则有位势不稳定发生,且雨团的螺旋臂越多、半径越小和不稳定层次越厚则其最不稳定增长率越大;该不稳定扰动的结构在下层则大体为正弦波,且波长随不稳定层次的增厚而增大;在上层则为指数分布,扰动不大,且随高度增加其迅速趋于0;此时不稳定扰动的结构越简单其增长率就越大。
  • 摘要:全世界每年灾害性天气的发生经常带来巨大的国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近年来,为改进灾害性天气预报,数据同化技术越来越得到重视,特别是对台风和暴风雨等的预报。时空多尺度数据分析同化系统(The Space and Time Mesoscale Analysis System - STMAS)是由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地球科学系统研究实验室(NOAA/ESRL)开发的一个多重网格和变分同化系统。STMAS系统具有多尺度和非均匀数据分析的能力。本文利用了STMAS系统生成中尺度模式(WRFV3.1)的初始场和全球模式预报(GFS)作为边界场驱动,进行了灾害性天气个例研究,例如飓风2005 Katrina的强度和路径预报效果,并初步探讨了循环同化中该系统对预报飓风的作用。另一个小尺度灾害性天气个例研究是2008年5月发生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Windsor龙卷风事件。本文从水平和垂直的观测和预报的雷达反射率结构等来分析龙卷风的生成和演变过程。仅采用中尺度模式预报为初始场和边界场的预报显示,没有STMAS数据同化系统的加入,龙卷风的形成由于模式自身的调整适应时间大大延迟了。STMAS的湿度场等分析为模式提供了热启动的效果。研究表明,STMAS同化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不同尺度下灾害性天气的预报。今后需要对STMAS系统做更多的试验和研究。
  • 摘要:通过广义函数的运算性质,利用格林函数方法,将Farrell 对于Couette 问题的求解方法推广到一般的线性位涡方程中,推导出解析形式的解,修正了原来的计算失误,并对所得的解进行验证。
  • 摘要:根据1971~2010年甘肃省南部24个地面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陇南武都站高空探测资料以及NCEP/NCAR月平均和每日4次的再分析资料,利用曲线拟合和物理量诊断的方法分析了气候变化对甘肃省南部主汛期(7~8月)极端强降水的影响,并探讨了其成因。结果表明,甘肃省南部的年主汛期强降水日数在20世纪80年代末之前呈减少趋势,90年代初至今呈明显的增加趋势,转型时间在1991年前后,1971~1990年平均主汛期强降水日数为5.95d, 1991~2010年平均主汛期强降水日数为7.15d,这两个时段年平均主汛期强降水日数存在显著差异。另外,甘肃省南部地区24站的雨日和雷暴日数1990年至今呈减少趋势。成因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20世纪90 年代初以来大气的温湿垂直结构发生了变化,甘肃省南部地区的低层气温和相对湿度都明显上升,大气中下部温度和相对湿度为正距平,同时高层的气温和相对湿度呈明显下降趋势,大气中上部温度和相对湿度为负距平,意味着大气中的潜在不稳定性增加,对流性天气出现的机率增多。因此,大气温湿场变化引起的大气潜在不稳定性增加可能是导致甘肃省南部强降水日数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2)近20年来甘肃省南部上空气的不稳定性呈现增强趋势,不稳定指数K指数的年平均值和强降水日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不稳定指数K指数增大,强降水天气出现的频率亦增大,而且对流层气柱水汽总量也是伴随1991年以后极端强降水频率的增加而增加的。因此,甘肃省南部上空大气的不稳定性增强,可能是导致甘肃省南部主汛期强降水日数增多的直接原因之一。(3)同时,近20a 来甘肃省南部大气中下部辐合作用加强,中上部辐散作用加强,导致了大气中部垂直上升气流出现几率增加,大气中的不稳定性增加,强降水天气出现的机率增多。因此,大气动力作用引起的大气不稳定性增加也可能是导致甘肃省南部强降水日数增加的一个原因。
  • 摘要:梅雨锋是东亚夏季的一个重要的天气系统,梅雨锋及其引起的降水一直是气象学家关心的问题。到目前为止,β中尺度对流性暴雨降水的形成机理问题尚未彻底解决,相应也是一个预报难点。因此,对梅雨锋暴雨的定时、定点、定量预报仍是一个挑战性难题。本文利用MM5 模式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一次典型的梅雨锋暴雨个例(2003 年7 月4 日-6 日)进行研究,这次降水过程表现出梅雨锋上β中尺度对流性暴雨的典型特征,即局地性、突发性、多发性。模式积分启动时间为2003 年7 月4 日0000 UTC,模式运行48 h。模拟采用非静力、二重双向嵌套方案,模式粗网格区域(D01)为东亚区域,中心点是(35°N,110°E),细网格区域(D02)覆盖华东区域,水平网格距分别取60 km 和20 km,垂直方向分辨率24 层(σ坐标)。模式模拟中分别选取KF/BM 积云对流参数化组合方案、微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采用Goddard Graupel 方案,陆面过程采用多层土壤方案和Noah land surface model(LSM) 模式。边界层参数化方案选用Eta-Mellor 方案。本文研究了陆面过程对梅雨锋暴雨模拟预报的影响,以期待未来对梅雨锋暴雨预报能力的提高。试验结果表明陆面过程对暴雨发生时间、地点、强度的预报有较大影响,引起降水差异数量上一般达50 mm 及以上,暴雨的数值预报对陆面过程的作用比较敏感,考虑陆面过程作用可以改进集合预报成员的差异性;对模拟的物理量场分析表明由于陆面过程的作用,地面潜热通量场、低空涡度场和散度场的水平分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些物理量的分布变化是造成中尺度对流的发生发展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中尺度对流的发生发展的变化是造成未来降水分布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
  • 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客观物理量场、IHR_LAPS 分析资料、AREM 模式产品、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0 年6 月19~20 日发生在浙赣铁路沿线及武夷山西北侧的连续暴雨天气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和落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1)暴雨主要表现在低空湿度差异,温度差异不大,即暴雨的低空具有高温高湿空的特征,其水汽辐合最大值位于850hpa 以下。q 场的分析表明,大面积的暴雨就发生在湿度锋区的锋带附近;(2)地面中尺度涡旋(辐合线)位置与对流云团的发展、移动及强降水落区及增大有关;(3)暴雨发生在Σθse 高能舌的前部、能量锋区的南缘靠近能量锋区处和低空急流左前方或最大风速中心前方三者叠加的区域;(4)当某一区域出现θse 水平梯度连续大幅度变为负值,且某一区域垂直稳定度连续大幅降低,说明这一站点或区域存在层结不稳定和位势不稳定,可能这一区域或这一站点有灾害性天气出现;(5)低空辐合、高空辐散有利暴雨发生与维持。暴雨出现时,暴雨落区在850hpa 图上正涡度长轴线偏南或东南一侧,中低空为正涡度区、高空为负涡度区中,且整层大气都是上升运动,最大值位于400hpa 以上。
  • 摘要:2010年6月19日至20日的暴雨,强降雨范围大、强度大,降水期集中,致使赣江、抚河等多条河流创下历史最大流量或最高水位纪录。本文利用WRFV3模式耦合四个陆面过程对“6.19”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四个陆面模式耦合WRF模拟的雨带分布和实况分布非常一致,均为东西向的雨带形状,且均预报出与观测资料基本一致的强降水中心。两个模式(NOAH和RUC)的地表径流预报量和降水趋势表现一致,可以认为由于暴雨的影响,土壤中的含水量已经趋于饱和,多余的降水无法渗透,很大一部分降水分配给地表径流,这种剧增的地表径流也是洪水暴涨,水位上升的重要原因。另外4个模拟输出地强降水区域范围较实况大,也说明边界层和陆面过程不能根本改变降水预报, 但能起到改善作用, 未来可以在改进模式上进一步加强, 并综合考虑各种陆面非均匀的影响,并深入探讨影响大气过程的机理。通过对土壤湿度对降水反馈研究发现,较湿的土壤状况导致太阳净辐射增加;而作用到Bowen比上,表现为由于地表温度的降低,从而导致地面净辐射、大气的水汽含量以及地面向下辐射通量的增长。因此在一个湿的地面状况下,由于净辐射增长,将导致一个更大的总的热通量从地表进入边界层。有利于产生更大量级的边界层湿静力能量,这也是导致本次降水过程异常增幅的一个重要原因。本研究对暴雨的诊断分析有助于理解影响该类事件的陆面物理机制。在WRF-NOAH和WRF-RUC的耦合模拟中,两种模式均可被认为是预报降水分布和强度的有用工具。WRF-NOAH提供了更加真实的降水时空分布预报,对于此类事件在区域尺度所造成的风险管理和评估的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文章选取2010 年4-6 月江西汛期11 次暴雨过程,对T639 模式的短期预报能力进行检验。结果表明, T639 模式能准确地反映亚洲中高纬度大尺度环流的演变趋势和调整,对重大天气过程有较强的预报能力。副高脊线的位置模式预报误差较小。副高西脊点和强度的预报随着季节转变模式存在系统性误差,4-5 月预报较实况明显偏强,西脊点偏西;6 月随着副高加强,准确率明显提高,但72h 预报大部分偏弱。沿切变线发展的低涡24h 大部分能准确预报,48-72h 基本能把握低涡移动的趋势,但位置有所偏差,以预报偏慢更多。对切变线的预报48h 易偏快,72h 偏慢。在对急流轴的把握上, 48-72h 有20%的概率急流轴预报偏西、偏南。西南急流强度700hPa 易预报偏弱,850hPa 易预报偏强,且随着时效增加,误差增大。海平面气压场各时次预报均与零场接近,误差非常小。对江西6 月中下旬的罕见暴雨天气,T639 模式做出了准确预报,天气系统均与实况基本吻合。850hPa 风场预报的辐合中心与江西大暴雨、特大暴雨中心对应,预报效果显著。
  • 摘要:通过选取北京地区近五十年不同短历时强降水资料,分析了短历时强降水的变化规律。同时,引入广义帕累托概率函数分布,对各短历时降水进行拟合,最终给出北京市各短历时不同重现期预估结果。结果发现北京市短历时极值降水呈波动变化,在1941~2008 年期间5 分钟雨强变化趋势不大,而60 分钟、120 分钟和360 分钟年最大雨强从1980 年代后期至1990 年代末呈明显减小的趋势。2001 年至今,短历时雨强极值呈增加的趋势。广义帕雷托分布方法更适用于拟合短历时极值降水和预估不同历时的重现期变化,GPD 预估的北京市观象台不同历时重现期降雨量与实测资料的对比检验发现重现期模拟结果可靠。与北京市现行水文重现期标准的对比检验发现在短历时(<120 分钟)各重现期的降雨量模拟相差不大,而超过120 分钟雨量在各重现期均比原标准降水量偏大。
  • 摘要:阻塞型华北暴雨过程是发生在中高纬阻塞形势下的局地对流性暴雨过程,暴雨突发性强、强度大、历史短,是暴雨预报工作中的难点。为了揭示这类暴雨过程中大尺度流型对暴雨发生发展的影响、暴雨对流系统的结构特征及发生发展特点,本文综合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卫星云图、NCEP 再分析资料、MM5 高时空分辨率模拟结果等,针对2006 年7 月23 日的阻塞型华北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发现:本次暴雨过程的大尺度环流为暴雨发生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导致局地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发生在以东西伯利亚阻高为典型特征的大尺度鞍型场环流背景下,东北低涡后部宽广的低压区是孕育环北京地区局地暴雨的环境,为暴雨发生提供了低层辐合条件;同时,高、低空急流垂直次级环流为MCS 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动力强迫。本次暴雨过程中,700hPa、850hPa 天气尺度的偏西水汽输送和低涡北侧的偏东水汽输送改善了环北京地区的环境水汽条件,暴雨发生前850hPa 中尺度西南水汽输送对北京暴雨过程具有直接影响。以NCEP 再分析资料为背景场,MM5 成功的再现了本次暴雨过程,模拟的MCS 形成、位置及演变与云图揭示的MCS 形成和演变过程较为一致,模拟暴雨出现的时间略滞后于实况,但变化趋势与实况较为一致。对导致暴雨发生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分析发现,这次暴雨过程是由β中尺度MCS 引发的,暴雨集中出现在1~2 小时内,MCS 水平尺度约为0.5 个经距,并与强正涡度、散度偶极子及相当位温的强梯度高能区配合;从垂直结构来看,MCS 由地面伸展到300hPa 左右,为典型的暖心结构,在其北侧形成一较强的垂直次级环流,在MCS 南侧对流层低层出现不稳定层结,系统成熟期上升运动接近垂直,中心出现在600hPa,辐合和辐散中心分别出现在900hPa 以下和400hPa。
  • 摘要: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建立了6 个沙尘暴监测站,对沙尘天气进行连续、定量观测,在预报业务工作中可以得到器测能见度、PM10 等定量数据,为沙尘暴的定量分析和预报提供了基础条件。本文利用 2004-2007 年内蒙古地区10 次全区范围的较强沙尘暴天气过程的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和乌拉特中旗、额济纳旗、东胜、朱日和、锡林浩特、通辽六个沙尘暴监测站的器测能见度、PM10 等沙尘暴监测资料,针对仪器定量监测资料与常规观测资料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沙尘器测资料的业务应用问题。分析结果显示:器测资料与常规观测资料的相关性较好,且器测资料之间的相关性更好。由于避免了水平能见度观测过程中,人为误差的影响,器测资料更具有连续、稳定、定量的优势。器测能见度与能见度的变化趋势一致,r =0.767,相关显著,但由于受主观观测习惯性判断的影响,在样本中当能见度为10km、20km、30km 时,器测能见度与能见度存在明显系统性偏差。当能见度小于2KM 时,器测能见度的值较能见度大;当能见度大于2KM 时,器测能见度比能见度小。且能见度小时,两者数值接近,当能见度增大时,两者差异明显增大。由于器测能见度与能见度存在系统性偏差,根据两者差异的分析结果,利用曲线拟合过程对器测能见度进行修正。当器测能见度<1000 米时,Y=-1.964+8.799 X-6.505 X2;当1000<器测能见度<2000 米时,Y=-1.491+2.213X-0.274X3;当器测能见度>2000 米时,Y=-2.798+4.497X-0.207X2(Y 为修正后的能见度,X 为器测能见度)。同时常规观测能见度与PM10 同样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r=-0.719;PM10 与器测能见度有明显的负相关,r = -0.814,且通过了相关性的显著性检验,同时有较好的曲线拟合关系。即Y=6.604 ×0.9998X ,为复合曲线模型(Y 为器测能见度,X 为PM10)。这样当我们预报了沙尘天气的能见度时,同时可利用此方程对PM10 进行预测。
  • 摘要:青海高原作为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天气气候条件,使雪灾成为青海高原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每年10 月中下旬至翌年5 月上中旬,青海高原南部牧区极易出现局地或区域性的强降雪天气过程,加之气温较低,积雪难以融化,常造成大雪封山、牲畜冻死、饿死现象,发生雪灾使牧区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目前,对雪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雪灾时空分布、雪灾成因、雪灾预警等方面。而对雪灾等级确定的研究相对较少,已有研究以积雪深度大小和积雪持续时间长短为参量来确定,或者以积雪掩埋牧草程度、积雪持续日数和积雪面积比三项要素来反映雪灾等级。这些参量和要素都是利用气象因子来对雪灾发生的严重程度进行等级划分的,因此在雪灾研究和防灾减灾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由于青海高原发生雪灾的区域均以畜牧业为主,而雪灾在牧区最直接的影响是导致牲畜死亡而造成的损失,因此单纯依据气象因子作为确定雪灾严重程度,很难客观评估雪灾的实际灾情。本文利用 1951~2008 年青海高原雪灾实际灾情资料,通过统计计算雪灾造成的牲畜死亡率,参照SPI(标准化降水指数)不同等级干旱在全部干旱中所占比例,确定了不同雪灾等级的阈值,制订了基于实际灾情的雪灾标准。研究表明:在青海高原牧区,用雪灾造成的实际牲畜死亡率来确定雪灾等级标准,评估雪灾受灾程度,是一种较为科学和具有很好的现实指导意义的新方法。
  • 摘要:利用中国738 个测站1958 年-2007 年50 年的逐日降水资料集,分析了近50 年中国各地区不同季节极端降水事件的基本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极端降水事件频次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和季节性差异,主要结论如下:(1)多年平均极端降水事件频次空间分布的主要特征为:春季和冬季发生频次大值区都位于长江以南;年、夏季以及秋季,西南地区发生频次较多,西北东部发生频次则较小;年以及各季节极端降水事件频次都表现出纬向分布特征。(2)年极端降水事件长期趋势与夏季相似,在东北、华北、西南地区为减少趋势,其他地区为增加趋势。春季,长江中下游以及河套以南地区为较小的减小趋势,其他地区为增加趋势。秋季,我国整个东部地区都为减小趋势,而西部地区则为增加趋势。冬季,除了新疆东北部为减小趋势外,其他地区都为增加趋势,并且在西藏东部和新疆北部有显著增加趋势。部分地区的长期趋势通过了0.05 显著性水平检验,但大部分地区无显著性长期变化趋势。(3)年以及各季节极端降水事件频次具有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并伴随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和季节性差异。各区域拟合曲线变化情况不尽相同,其中年极端降水事件频次变化趋势与夏季基本一致,只是变化幅度有所差异;其他季节极端降水事件频次的变化则存在很大差异,具有显著的季节差异性。
  • 摘要:本文以渤海海冰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MODIS 1B 数据,绘制渤海的真彩图,在此基础上采用人机交互方式绘制海冰的外缘线,并计算辽东湾、渤海湾和莱州湾沿基准方向的海冰离岸距离,构建了自2001 年至2011 年11 年冬季的三个海湾海冰外缘线离岸距离的侯平均时间序列。通过对侯平均序列各种特征的统计和分析,获取了三个海湾的海冰变化特征。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在研究时段渤海海冰冰情较重的年份是2001 年、2010 年和2011 年,但各海区变化趋势不是完全一致的,而且在冰情较重的三年的各海区冰情轻重也有很大差别。通过统计三个海湾每年海冰距离最大侯及所对应的时间,辽东湾比渤海湾和莱州湾出现最大海冰距离要晚一些,在统计过程中也发现同一个海湾最大海冰距离发生时间越晚,该年最大海冰距离值往往越大。对三个海湾海冰生消的季节变化而言,渤海湾和莱州湾在大部分年份有着更为相似的变化趋势,与辽东湾有着较大差别。还有一个现象是,近年莱州湾的海冰冰情常常重于渤海湾。同时本文还利用NCEP 的500 百帕位势高度和气温日平均数据,分别从侯时间序列角度和年际变化变化角度分析了副高和寒潮对渤海海冰的影响。结果指出,太平洋副高脊线位置、副高面积和副高强度与渤海海冰离岸距离的超前相关都呈明显负相关关系,副高西伸脊点对渤海海冰影响不大。前两个指数对辽东湾海冰影响最大,副高强度则对莱州湾海冰影响更大,渤海海冰对副高面积的响应比副高基线位置和强度更快。各海湾每个冬季发生最大海冰离岸距离之前的寒潮次数和路径的与渤海海冰有着密切关系,每年的最大海冰离岸距离受之前发生的寒潮次数的影响,寒潮次数多的年份,冰情往往偏重。侵入渤海寒潮次数较多、路径以西向占优、且强度较大,可能是造成2011 年莱州湾海冰偏重的原因。
  • 摘要:论文收集了山东省150 例飞机积冰报告,利用物理量场模拟数据结合三种积冰算法(Ic,RAP,RAOB)分别进行积冰的诊断预报试验,并对比积冰报告对三种诊断预报方法进行了准确率检验。为进一步提高预报准确率和降低漏报率,本文针对Ic 和RAOB 算法的特点,通过重新调整积冰温度、湿度阈值以及相应系数,实现了Ic 算法在保持漏报率较低的水平上,预报准确率提高近10 个百分点,RAOB 算法在保持准确率较高的前提下,漏报率降低近12 个百分点。
  • 摘要:从四川省二郎山观冰站2002~2008 年逐年1 月份资料中,选取12 次覆冰过程和8 次无覆冰过程,同时考虑2008、2005 年两个典型覆冰年共有覆冰日期(1 月11 日~19 日),利用NCEP/NCAR 再分析格点资料,分析了大气环流特征。结果表明:西南地区有覆冰时,500hPa 高度场距平合成图上呈“北高南低”的形势,贝加尔湖和巴尔喀什湖之间有一最大的温度负值中心,乌拉尔山高压脊前西北气流引导新地岛干冷空气,从贝加尔湖与巴尔喀什湖之间的蒙新高地南下,在贝加尔湖与巴尔喀什湖之间形成一条冷舌,在中纬度西风气流的作用下,绕青藏高原北侧,经河西走廊输送到河套地区南部,越过秦岭、大巴山,一直南送到西南地区,是西南地区冷空气的主要路径;西南地区覆冰的暖湿空气主要有两支,一支来自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的西南暖湿气流,越过青藏高原的南侧源源不断的输送到西南地区,另一支来自南海的东南水汽往西南地区输送。西南和东南两支暖湿气流共同作用,为覆冰的发生提供了充足的暖湿气流条件。通过分析二郎山地区2008 年1 月24~29 日的风、温、湿廓线可知,750hPa~650hPa 均有逆温层、气温的日较差小、逆温层的底部相对湿度达到80%以上,750hPa 有风向突变,低层为东北风,表明地面有冷空气回流,750hPa 以上为西南风,即有较深高原槽或高原切变线活动。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甘肃南部-四川中部-云南北部有一露点温度梯度极大值带,此大值带内有风向的辐合,冷暖空气在此强烈交汇。说明西南地区电线覆冰主要分布在海拔1500~3000m 高度范围内,超过3000m 湿度条件不能达到,低于1500m 温度条件不能满足,不易产生覆冰。北方的冷空气(近地面最低气温在-10℃~0℃)与南上的暖湿气流(相对湿度>80%)在西南(云、贵、川)山地汇合,大约在1500~2500m 之间形成下冷上暖的逆温层,这是形成电线覆冰的必要条件。配合大气环流和大气层结条件,可很好地解释西南地区产生电线覆冰的原因,对于提高此类覆冰过程的预报有重要的意义。
  • 摘要:为了分析不同天气尺度系统风下的海风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天气尺度系统风向对海风的影响,利用ARPS 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06 年青岛国际帆船赛期间的3 次较强的海风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发现,无论在何种天气系统背景场下,当沿海海陆温差达1~2℃时,海风就可以发生。当近地层天气尺度系统风为离岸风时,海风向内陆地区推进距离较近。否则,海风可以向内陆推进很远。当近地层天气尺度系统风场较弱时,热力作用对海风的发生发展起主要作用,但海风开始和结束过程均较慢;当近地层天气尺度系统风场为较强的离岸风时,动力和热力作用对于海风的发生发展均起作用。海风开始时,首先在近地层较浅的范围内。与海风有关的垂直环流圈一般在下午—傍晚出现,并且位于约600~900 m 高度处,强度较弱。傍晚到午夜,海风垂直环流的强度反而进一步发展,形成为清晰的闭合环流圈,高度约在300~600 m 处,伴有明显的暖心结构。午夜后,随着地面的进一步降温,海风环流崩溃。当近地层天气尺度系统风较弱时,海风的垂直环流圈维持时间长;当近地层天气尺度系统风为较强的离岸风时,海风的垂直环流圈维持时间短。
  • 摘要:我国地面自动站系统(AWS )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日趋完善,AWS 监测资料已是气象工作收集的重要资料之一。由于AWS 监测资料的获取、传输、存储及处理的环节多,通过多种措施提高自动站数据质量,更客观地反映大气真实状态,进而达到良好的应用效果,是国内外许多气象工作者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随着我国现代交通和交通气象工作的发展,设置较多的交通气象自动站是必然的趋势,江苏的交通气象起步较早,经过探索,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工作模式。其中,对监测资料进行数据质量控制,以提高资料可信度,为交通气象灾害预警、预报提供可靠的监测信息资料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工作环节。自动站监测资料中,较温度、气压等资料,降水资料的质量控制方法将更为复杂。降水能造成视程障碍、改变下垫面状况影响交通安全,故交通气象工作中非常关注降水资料的质量控制。本文分析自动站分钟、逐小时及累计降水资料异常的成因,提出了质量控制的具体方法和判别流程:对实时数据进行界限值检查;经空间一致性、时间一致性和要素匹配一致性作精细化正误判别,最后由人机结合综合决策、判别和处理后录入二级数据库。通过统计分析,结合交通气象能见度要素与降水量间的相关性,拟定了降水资料质量控制的判别算法及相关阈值。上述质量控制方法不仅可以减少预报人员对错误数据的应用,而且为资料存储(供分析研究)和装备的及时维修提供依据。
  • 摘要:为提高现有天气雷达业务RPG 系统中PPS 降水算法精度、并为其他独立短时临近预报系统或数值预报模式提供Z-I 关系参数为目,开展优化Z-I 关系的研究工作。在考量试验区域估测雨量精度的前提下,选择江苏沿江地区作为试验区域开展计算工作,提出一种分类型最优法获取参数:即采用最优化方法寻找不同降水类型的Z-I 关系。本文把试验区域的降水类型分为梅汛期积层混合云降水、梅汛期对流云降水、春秋季层状云降水和夏季台风降水。统计出各类型Z-I 关系后与单一关系式4 . 1300I Z =对过程雨量和分段雨量的估测能力分别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经过分型后的最优法估测降水比起4 . 1 300I Z =关系式估测的降水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经过细分后的两种梅汛期降水类型在估测过程雨量的表现上没有明显差别,但比起单一公式4 . 1 300I Z =关系计算的估测值更加接近于真值;台风降水由于台风外围雨带的分布不均,导致区域性降水强度差异较大,这使得两种估测方法都低估严重,但是分类型最优法低估值改善了27 个百分点;分类型最优法估测春秋季层状云降水优势明显,尽管估值仍旧偏低,但对比单一关系法估值改善了近3 倍。总结来看,两种估测降水方法估测过程雨量都比实况偏低,分类型最优法比起单一Z-I 关系有明显改善,梅汛期降水估测效果改善近2.5 倍,台风降水低估值低于50%,春秋季层状云降水改善近3 倍。本文统计的过程雨量估测能力的表格简单明了,对调整预报结果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对不同雨量段进行估测比较后发现,分类型最优法对强降水雨量段改善较为明显,梅汛期对流云降水中,对雨量>15mm/h 的降水过程估测改善明显;台风降水中,对雨量>9mm/h 的雨量估测改善明显;但对弱降水雨量段的估测不如单一关系法。在气候统计的基础上改进雷达估测降水产品色标数值等级,达到降低估测降水误差的效果。
  • 摘要:虽然连云港站新旧站址直线距离只有5.7km,但两地地形、环境都存在较大差异,找出资料序列的差异性对气象资料的连续性、代表性和均一化分析均具有重要意义。对比分析连云港市新旧观测站2009 年 1 、4 、7 、10 月的平行观测资料,给出了影响新旧站观测结果差异的因素所在。分析结果表明:平均气温、最高、最低气温老站址均高于新站址;平均风速和湿度老站址小于新站址。
  • 摘要:频率源频综是新一代天气雷达的最核心部件之一,其组件价格昂贵,它提供了整个雷达工作所需的各种基准时钟信号等。由于要避免相邻雷达之间的互相干扰,所以雷达发射机频率也各不相同,因此一般所以频率源频综也不能通用,在台站,备份频率源频综组件不太现实。针对雷达关键部件频率源无法在短时间修复的关键问题,对频率源进行技术改进,由多频点的频率源取代单频点频率源进行备份,即解决经费不足,又解决了同型号同波段的频率源的备份问题。改进后的多频点频率源部件首次在徐州雷达站雷达上的运行试验中取得较好效果,通过使用多频点频率源和固定频率源,分别测试雷达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基本一致,完全符合新一代天气雷达现场验收测试大纲的要求,说明表明它完全可以在业务中使用,替代替固定频率源。由此彻底解决了单频点频率源不能满足雷达保障快速响应需求。
  • 摘要:GFE(L)1 型二次测风雷达﹙简称测风雷达﹚观测系统主要包括测风雷达、数据传输网络、制氢设备、探空仪检测箱和地面气象要素观测仪器等装备,其中比较容易发生故障且难处理的是测风雷达,此预案的重点是测风雷达故障的应急。建立本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建设测风雷达观测系统安全生产应急指挥体系,科学应对测风雷达观测系统故障,在上级突发业务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协调各相关部门,最大限度地快速、准确传递信息,整合应急资源,确保对测风雷达观测系统故障时的有效控制、快速处置,保证测风雷达观测系统可靠运行;其工作原则是“统一领导,协同配合;防范为主,加强监控;规范有序,系统联动;条块结合,整合资源;分级负责,快速反应”;台站启动该应急预案的必要条件包括:各设备生产厂家随机配发的电路板、配件、元器件、工具、图纸、技术说明书、使用说明书及相关资料(包括电路原理图,机械结构图,元件位置图,线缆连接图等)等完好无损,配置备份发电机、经纬仪、计算机、网络、氢气、地面气象要素观测仪器、施放小球的全套器材等设备,测风雷达、值班室、制氢房、配电房等的防雷设施要达标;对测风雷达值班员、机务员分别提出了维修基础理论、计算机、网络、维修技术、雷达的相关知识等的技术要求及各自的工作责任;本应急预案流程主要内容包括:测风雷达观测系统故障按照其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一般、较重、严重、特别严重四个级别,对不同的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处置程序。测风雷达故障第一发现人及台站的故障报告程序。测风雷达观测系统故障事后的原因分析、技术总结、故障登记及更换下来坏的装备的修复或补充工作;总之,该应急预案对台站科学应对测风雷达观测系统故障,建立健全测风雷达安全生产应急响应机制,确保测风雷达观测系统业务正常运行,取准取全第一手的高空气象观测资料,减小测风雷达观测系统故障造成的影响,避免高空气象探测业务资料缺测等业务差错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摘要:通过近几年南昌L 波段雷达的使用情况,结合以出现的故障等问题,从故障现象、故障检测以及故障排除三个方面阐述了南昌L 波段雷达安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几例天控系统和发射机故障,总结L 波段雷达发射机的检修思路和方法。
  • 摘要:自动站ZIIiiiMM.YYY 文件即正点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简称Z 文件),是经自动站数据采集器处理后,通过通讯接口直接存储到计算机硬盘中的数据文件【1 】。它是自动气象站采集数据文件的重要部分,也是自动气象站每月上报审核部门的3 个重要的数据文件之一。在我们日常地面气象测报业务工作中,常常出现因设备软硬件故障或误操作等原因,造成数据资料的全部或部分丢失或出现数据异常等情况,给原始气象资料的积累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本文分析了z 文件出现异常原因和处理方法,以及对文件台站级数据的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确保原始数据资料的完整和准确,确保数据质量和应用满足现代气象业务工作需求。
  • 摘要:本文为大连气象局2010 年局级科研项目,现已完成并通过专家组验收投入业务应用。项目提出:《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 SC)故障诊断系统》(以下简称“诊断系统”)研制目的是要依靠台站自身的力量排除雷达故障,尽量缩短故障停机时间,发挥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灾害性天气的重要作用。诊断系统结构诊断系统主要围绕着雷达是否可以操控、是否有雷达回波以及回波质量控制这条主线展开。首先诊断雷达无法操控的原因,查找主付系统、采集计算机、通信连接等易造成雷达控制权丢失的故障部位及提供解决方法。其次诊断无回波的原因。分层次循序渐进,判断无回波时发射系统、接收系统、伺服系统、监控系统、配电系统、终端操作系统各自的检查方法、故障部位等等,并把无雷达回波故障分为有无故障报警、有报警以及无报警情况下各如何分析、检查、诊断、排除故障。在有回波的情况下,诊断系统分析回波质量,查找影响回波质量的内部和外部原因,保障回波质量可信可靠。诊断系统已制作成人机对话形式,对于出现的故障现象对应着“是与否”两个选项,针对相应的检查结果选是或者否进入下一个问题选项,直至找到故障部位。诊断系统意义诊断系统旨在应急快速反应,也可称为雷达应急技术保障预案,当新一代天气雷达出现故障时,尤其是有天气过程时雷达出现的故障,要求保障人员快速分析查找故障部位,尽快排除故障。此外,通过诊断系统,可以培养一支台站级强有力的雷达技术保障队伍,只要有一定的电子设备维修维护基础,通过诊断系统的指导,都可以一步一步地查找和排除故障。诊断系统虽为SC 雷达设计,但对于全国不同型号的新一代天气雷达的维护保障,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 摘要:利用2006 年10 月13 强冰雹天气过程的多普勒雷达数据,分析VIL 、H45 、H 中、Z 中、风暴质量和风暴体积参数的变化,认为在冰雹云不同发展阶段这些参数的变化不同;在跃增阶段以垂直发展为主,孕育阶段以水平扩展为主;提出了通过跟踪风暴质量变化判断降雹时间的观点:(1)在SCIT 识别技术基础上可以建立客观的冰雹预警方法,应用VIL 、H45 、H 中、Z 中值、风暴质量和风暴体积参数的判据组合自动识别可能产生冰雹的回波。(2)以上参数的动态变化在不同阶段反应不同:出生阶段由于冰雹云回波经历时间长短不同,且回波体未发展成内部结构有序的强对流单体,因此SCIT 识别结果差异较大,部分回波由于发展太快,阶段特征无法明显区分;跃增阶段冰雹云以垂直方向发展为主,VIL 、H45 、H 中、Z 中值会急剧增长,风暴质量和风暴体积随之增长;孕育阶段冰雹云以水平方向发展为主,VIL 、H45 、H 中、Z 中值和风暴体积变化较小,但风暴质量急剧增加;降雹阶段风暴质量迅速减小,其他参数由于风暴体内其他对流单体的干扰,变化趋势不一定同步。(3)根据风暴质量在孕育阶段和降雹阶段的相反变化,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降雹时间。(4)本次过程不同风暴体的跃增和孕育阶段H45 高度基本在9km (-40 ℃层)附近,H 中高度基本在6.5km (-20 ℃层)左右,有利于冰雹的形成和长大。不过与人工判断相比参数采用计算机自动判断数据易产生波动,另外自动判断的H45 、H 中、Z 中是搜索最大值,而人工判断一般以主体趋势为主,因此与人工判断的方法相比数值容易偏高。
  • 摘要:维护保养和排除故障是雷达系统技术保障的重要环节。本文根据乌海CTL-713C 天气雷达六年来的运行和维护保障记录情况, 统计、分析乌海天气雷达故障现象, 并探讨故障处理与维护措施,提出了在运行维护雷达设备过程中一些问题以及建议和对策,对于如何准确地分析、判断故障,快速恢复设备正常工作,确保雷达正常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 摘要:本文介绍了宁夏建立自动站的意义、区域自动站的分布、运行保障;区域自动气象站系统资料收集传输、整理、质量控制、共享以及区域自动站资料应用情况。讨论了区域自动站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措施。
  • 摘要:本文对吴忠国基本站2009~2010 年逐日20 时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的人工观测值与自动站采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表明,上述三组数据平均偏差在-0.040~0.181℃之间,绝对误差在0.133~0.219℃之间。而且,这种偏差存在季节性的分布,最高气温最大偏差多出现在6 月、7 月,最低气温最大偏差出现在2 月,20h 最大偏差出现在10 月。最大偏差一般发生在气温升降的过程中,其中,以升温引起的偏差占多数,这可能与数据采集器的两种感应差异有关。
  • 摘要:贺兰山高山无人气象站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脉第二高峰灵光顶,海拔2900 多米。此文以贺兰山高山气象站解决通信问题的方法作为案例,主要从基础原理、技术路线讨论无线扩频通信技术在气象站数据通信中的发挥的作用。以供广大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人员参考。
  • 摘要:利用山东省122 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平行观测期内,自动站与人工站观测的月报数据文件,对自动站与人工站观测的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降水量、风向风速进行了差异分析,统计了两种观测数据之间的对比差值、雨量累积相对差值和风向相符率,并检验了气温自动观测对气温资料连续性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各气象要素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大多数台站各要素的差异都在自动站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山东省有90%的台站年平均气温差值在±0.2 ℃之间,日最高、日最低气温自动与人工观测的差异大于平均气温。日平均本站气压对比差值的年平均值在±0.3 hPa 之间的站占78%,日平均本站气压、日最高本站气压、日最低本站气压对比差值为负的台站分别占评估台站总数的69%、 36%、92%,多数自动观测的日最低本站气压低于人工观测值,而日最高本站气压相反。有92%的台站相对湿度对比差值为负值,说明多数自动观测的相对湿度低于人工观测值。日平均风速对比差值的年平均值在±0.5 m/s 之间的台站占85%,全省10 分钟平均风速的风向相符率在13%-74%之间,年平均为50%,1-5 月及11-12 月风向相符率均大于等于年平均,6-10 月风向相符率均低于年平均。降水量累年月降水量累计相对差值在±5%之间的台站占93.4%。全省2 月、6 月、11 月月平均气温与历史序列值出现差异的站比较多,分别为39%、32%与28%,1 月、3 月、4 月、5 月、7 月、8 月、9 月、10 月和年平均气温通过5%的t 检验台站比率较大,均在95%以上。自动观测替代人工观测对月、年平均气温有一定影响,总体差异不显著。气温自动站与人工站由于仪器换型原因没有造成数据显著差异,对于有显著性差异的台站需进行均一性订正,以保证资料的连续性和可靠性。造成自动与人工站观测数据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仪器工作原理造成的差异外,还有观测时间产生的差异,观测时次产生的差异,仪器安装环境,观测环境和方式造成的差异,百叶箱变化对气温和湿度的影响等也是重要因素。
  • 摘要:利用佛坪气象站迁站资料,对本站气压、气温、风向风速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月平均值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佛坪迁站后新址气压明显高于旧址;新址月平均气温高于旧址;新址月平均风速小于旧址,新址静风频率远高于旧址的静风频率;因站址迁移,佛坪站气象要素均一性遭到破坏,气压2001 年4 、7月份平均值与历史资料同期相比有显著性差异;2001 年7月份月平均气温、4月份2分钟平均风速有显著性差异。
  • 摘要:利用烟台的边界层风廓线雷达提供的风廓线资料,结合天气形势分析和能量场分析,对2009 年6 月29~ 30 日烟台连续2 天有雹强对流天气和2010 年8 月14 日一次无雹强对流天气(以短时强降水为主)的雷达风廓线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①天气形势不同:有雹的天气影响系统在500Hpa 为东北冷涡,且冷涡中心位置偏南(在45 °N 以南),涡附近不断有冷空气下摆,当500Hpa 弱冷空气南下叠加到低空暖脊上时,造成了烟台局部冰雹和雷雨大风的产生;以短时强降水为特征的强对流天气,东北冷涡的位置相对偏北(在45 °N 以南),同时有低空低涡共同影响产生强降水。②雷达风廓线特征不同:有雹出现的强对流天气发生前,雷达风廓线图上垂直方向会出现南、北大风的频繁转换。当风场资料出现明显的不连续时,表示当时大气湿度较小,这种情况下一般不会造成大范围的强降水;以强降水为主的强对流天气发生前,低空出现了一致的西南急流,当低空急流与近地面层(1000m 以下高度)东北风相叠加,即超低空有干冷空气锲入时,都将带来降水强度的增大。③对流不稳定能量不同:有雹出现的强对流天气发生前,不稳定能量明显,近低层有浅薄逆温层,850hpa 到500HPA 的温差大(一般≥30 ℃),沙氏指数出现大的负值;以强降水为主的强对流天气发生前,不稳定能量相对较小,SI 指数出现小的正值。④当雷达风廓线3000m 以下出现一致的偏西北到偏北风时,强对流天气基本结束。⑤短时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需要将高、低空天气形势进行分析,判断有无强对流天气出现的可能,结合雷达风廓线资料分析、不稳定能量分析等,进行有雹和无雹的综合判断。
  • 摘要:利用FY-2E 高分辩率红外云图、TBB 云顶亮温资料、可见光图像和物理量诊断分析,针对2011 年5 月2~ 3 日发生在赣中赣南的暴雨天气进行监测识别。分析表明:(1)这次暴雨发生在强的大气层结不稳定环境场中,低涡切变线的东南侧,低空西南急流的前端及左侧,显著流线前端的暖区中,且高层位于显著的辐散气流控制下,而中尺度对流系统就形成在低层暧湿且具有强辐合,形成发展在低涡切变线西端和中层东移槽前的有利区域中,低层强廹条件明显,副高西北侧的低空急流将暖湿空气向北输送,并与地面冷锋后部的干冷空气相碰撞,导致暴雨的发生;(2)大暴雨是由低层干线的西端及冷锋云系尾部激发形成的两个MβMCS 中尺度对流云团合并强烈发展形成PECS 中尺度对流系统直接造成的,同时地面还对应着中尺度涡旋和中尺度辐合线,辐合区的移动发展对应强降水落区;(3)红外云图上的亮温区、水汽图上的水汽累积区和可见光云图上的突起的云顶和暗影等特征十分明显,是预报分析强对流天气的着眼点。
  • 摘要:地基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rn,GPS)探测大气水汽是气象探测技术的一次革命,从90 年代初发展至今,它已经显示出在大气研究和天气预报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气象学界的高度重视,逐渐形成了气象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GPS 气象学。地基GPS 可进行持续性观测,具有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设备可综合利用等诸多优点,可以弥补常规大气观测可降水量时空分辨率低的不足;还可以利用GPS 测定的斜路径方向上的水汽含量并通过层析可获得大气中水汽的三维分布信息;GPS 水汽信息可以进入数值同化,为提高中尺度暴雨数值预报的精度提供良好的初值条件,从而提高中尺度暴雨数值预报的精度和预报准确率。本文利用事后计算的GPS 水汽和探空计算的结果,来和实时业务结果比对,选取了华东地区中北部南到北挑选的8 个探空站和附近的GPS 站2008 年和2010 年两年的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实时的数据是从每天业务运行的结果中获取,将华东中北部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上海和浙北)分成三个片区计算,使用的是IGS(International GPS Service,IGS)提供的超快速预报轨道,未加入长距离的IGS 站;事后计算的结果,使用的是IGS 提供的精密轨道,加入了东亚地区9 个长距离的IGS 站;选取的探空数据是华东中北部地区的8 个探空站和附近最近的GPS 站点。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一、主要影响GPS 业务实时计算精度的因素是超快速预报轨道的误差(概率很小)、观测时间不够(主要因素)和初始坐标的精确度;二、当组网计算时,局域网大小超过300*500 公里,也可以不加入长距离的IGS 站,对于结果的影响不大,获得的已经是绝对的水汽信息;三、虽然探空只探测了十几公里以下的水汽,GPS 信号是穿透地面到高空整层,但是由于GPS 处理的过程中使用了映射函数,削弱了水汽的不均匀性,GPS 的计算结果系统性地小于探空。 GPS 水汽探测目前已经成为气象部门一种常规的探测业务,被广泛地运用到各个业务中,因此实时业务的精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中的误差分析结果,不但在GPS 气象学分析时给预报员提供了参考,更重要的是GPS 数据进入数值预报同化时,提供了可靠的误差分析,能够使得GPS 水汽观测更好地用于数值同化。
  • 摘要:中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简称FY-3)上搭载的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MERSI)为大面积热环境监测提供了新的遥感数据源,特别是其包含一个中心波长位于11.25um,光谱带宽达2.5um 的250m 热红外通道。然而目前FY-3/MERSI 多见于试验研究,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已有的业务产品中也缺乏地表温度产品,随着卫星系统稳定、正常运行及数据的积累,有必要发展区域性FY-3/MERSI 地表温度及衍生产品的业务化流程算法,一方面有助于提升中国卫星遥感自主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可在业务系统中减少对国外遥感数据的依赖,确保热力要素相关监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本文在分析FY-3/MERSI L1 级HDF5 格式及通道特点的基础上,采用Jiménez-Mu.oz & Sobrino 普适性单通道地表温度反演算法,通过MATLAB 编程,实现了直接利用FY3/MERSI 数据进行250m 分辨率地表温度反演与专题制图。详细介绍了地表温度反演算法的参数化流程,包括中间参数地表比辐射率和大气水汽含量的计算方式,以及在反演的地表温度基础上计算其它衍生指标用于分析城市空间热环境,列举了关键的数据提取、指标计算、专题制图代码,建立了FY-3/MERSI 数据LST 反演及制图流程。将该流程应用于上海市空间热环境监测与分析,结果证明:该程序能够根据设定范围对FY-3/MERSI L1 数据进行快速、实时和自动处理,适用于业务化产品制作与共享,节省人力资源。同时应用实验也表明,FY-3/MERSI 上海城市250m 地表温度产品空间特征精细化,反映出上海市地表温度分布差异大,城市热岛效应明显。高温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范围及北部宝山、嘉定此类能耗大、热源强度高的工业区内,另外中心城区周边的近郊地区如闵行、浦东东北部、松江东部目前发展较快,也已成为新的热力中心基质区域;郊区地表温度相对较低,南部沿海和崇明县温度整体处于较低水平,比中心城区约低1.0-3.2℃,另具有较大水域面积和较密植被的城中各大公园形成多个冷岛,水域的温度则最低,而且城市热岛的形成与城市下垫面介质关系密切。分析说明FY-3/MERSI 能更精细揭示上海城市热场的空间格局及热岛效应特征,通过日后累积每日数据和产品,其可在不同天气形式下分析城市热场形态特征及城市热岛效应的日夜、季节、年代演变机理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 摘要:研究首先选用北京地区近30 年的气候站点资料,运用雷暴日与地闪密度的换算关系,计算北京地区的地闪密度分布。然后基于空间网格技术,依据承灾体雷电防护和规避特征,将雷电灾害承灾区域划分成建筑物、室外建筑物遮挡部分及空旷地带三种空间类型,依据不同类型地域遭受的雷击密度、有效截收面积、雷电防护能力、位置参数等因素,分别计算评估网格单元内的雷击危险事件次数,作为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主要致灾因子指标。以人作为雷电灾害的首要承灾体,按“风险=雷击危险事件次数×暴露人口”的概念模型方法,测算北京地区雷电灾害风险指数。评估结果发现北京城市地区尽管地闪密度不高,但人口及经济实体密集分布,雷电灾害风险不低,而北部、东部及西部山区,闪电活动较频繁,但造成的雷电灾害风险不是太高。
  • 摘要:GNSS-R 是海洋观测的一种新技术,用于获得海洋表面的浪高、潮汐及海表风场等参数,也是海洋遥感发展的重点之一。利用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GPS 载波相位波浪仪,在上海东海大桥24km 处的海洋遥感观测基地,构建GNSS-R 海洋遥感观测平台,对自然条件下充分发展的海浪进行观测试验。通过接收GPS 直达和反射信号,给出海表浪高的反演结果,并利用自动气象站风场资料作初步地定性分析验证。整个系统现已投入业务试运行。
  • 摘要:基于新一代中尺度气象数值模式WRF Version3.2.1,利用三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 YSU 方案、MYJ 方案和ACM2 方案),对2009 年7 月29~30 日一次青藏高原低涡东移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的比较试验,初步分析了高原边界层的模拟结果,对应用中尺度模式研究高原大气问题以及进一步发展改进高原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首先对初始场资料做了检验,通过对比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 再分析资料的各个层次天气形势发现,再分析资料能较好地模拟出此次高原低涡东移过程,其环流背景场、低涡移动路径和中心强度基本一致,且在中低层不同高度上均有较好对应,因此可选取NCEP 再分析资料作为此次数值模拟的初始场资料。高原低涡的模拟结果表明,从低涡生成模拟至24 小时,不同边界层方案均能较好地模拟出低涡的移动路径和中心强度,模拟至36 小时后,模拟的位移偏差量最小可达191.53km,中心位势高度值与实测值最大相差1.5dagpm,最小相差0.5dagpm。对于低涡路径的模拟,MYJ 方案得到的结果最接近观测值,而ACM2 方案的偏差最大;强度分析表明,MYJ 方案能较好的模拟高原低涡的位势高度场,而ACM2 方案对低涡中心的位温变化反映的较好。受模拟时效和复杂地形的影响,低涡移出高原主体后,三种方案的模拟效果均变差,表现为移动速度明显变慢和中心强度偏差增大。不同的边界层参数化方案下,水平风速、位温、垂直速度场以及θe 场的垂直分布特征有所不同。风速和位温垂直分布的日变化特征明显,三种方案在变化趋势和量值上均能较好地模拟出位温和风速随高度的变化。YSU 和ACM2 方案与MYJ 方案相比,白天的垂直混合作用较强,上下层风速差异较小;YSU 方案与另外两种方案相比,模拟的夜间低层大气风速随高度增加较慢。但夜间风速模拟的偏差较大,ACM2 方案相对接近实测。相当位温场的模拟结果均呈倒“”型,低涡中心上升运动强烈,且正值中心对应低涡中心θe 场的高温高湿区,有利于高原低涡的发展移动。三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模拟出的垂直速度分布差异明显,YSU 方案的上升速度区主要位于400hPa 以上,最大上升速度为0.6 m·s-1;MYJ 上升运动区最为深厚,从低层的500hPa 一直伸展至200hPa;ACM2 方案的垂直运动不明显,呈双中心结构分布。
  • 摘要:2010 年6 月23~25 日乌鲁木齐出现了暴雨天气过程。本文对产生暴雨的环境场:大尺度环流形势、影响系统、物理量场,以及热力条件、逐时自动站风场和雷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亚低值系统在稳定维持的环流背景下,底部先分裂一短波东移造成强降水,随后系统减弱东移再次产生暴雨。暴雨产生在高温、高湿的对流不稳定大气中,低空偏南风和东南风带来了水汽,为暴雨的产生组织了系统性的强上升运动,暴雨区与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相对应。来自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沿青藏高原东侧偏南气流北上的两股水汽,通过中高层的西南气流和低空的偏南气流两条路径输送到暴雨区。自动站风场资料和雷达回波资料的中尺度幅合和切变对强降水落区、强度和发生时间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西南引导气流输送不稳定能量到乌鲁木齐,并得到释放,弱冷空气是动力触发机制。fy-2D 西国境线对流云系东移,与青藏高原发展北涌的对流云系相遇部分合并,云区强烈发展,在中东天山东北西南向的对流云带中多圆型对流云团存在,呈现局地强降水的中尺度特征。地形对强降水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分布特点和局地变化上,而中尺度切变的形成与地形条件有关。
  • 摘要:影响能见度的诸多影响要素高影响天气之中,雾是最主要的天气现象之一。道路能见度的形成决于地形及气象等多种影响条件如地貌,降雨、雾等等;使得道路的能见度呈现出高度非线性,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得能见度计算异常复杂。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数据挖掘技术,具有大规模的并行计算与分布式存贮能力,非线性映射能力,较强的鲁棒性和容错性,自适应、自组织、自学习的能力,非局域性和非凸性等许多特性,非常适用于复杂多变、非线性的系统。BP 算法最初由Werbos 开发的反向传播训练算法是一种迭代梯度算法,用于求解前馈网络的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间的最小均方差值。BP 网络是神经网络中一种反向传递并能修正误差的多层映射网络,通常由输入层、输出层和隐含层构成,层与层之间的神经元采用全互连的模式,通过相应的网络权系数相互联系,每层内的神经元没有连接。当参数适当时,此网络能收敛到较小的均方差,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网络之一。本文研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京珠高速公路低能见度(雾)预测的非线性模型,,采用附加动量法和自适应学习速率对BP (Back-propagation)神经网络进行改进,构建能见度预测BP 神经网络智能模型。BP 模型以S 形函数作为转换函数,归一化样本到[0,1]区间。输入模式的确定是一个神经网络模型成功的关键。输入模式分量过多,则网络模型结构会过于复杂,从而训练周期长、系统的鲁棒性下降,即对数据的噪声干扰敏感,容易形成过适应。本文采用试错法确定模型输入模式。隐含层神经元个数及其节点数确定采用国内常用的经验公式确定。建立的京珠高速公路低能见度(雾)BP 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通过在京珠高速公路沿线33 个气象站点2002-2010 年气象数据中训练与检验,得到较好的预测效果。可以进一步推广拓展BP 神经网络预测客观模型的应用范围。
  • 摘要:过敏疾病是近年来严重威胁公众身体健康的一类疾病,过敏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并且增加了经济损失。本文主要考虑花粉过敏和粉尘过敏的影响,基于全国七大区域月平均花粉浓度和西安杨森公司提供的月平均过敏药品销售量数据确定花粉过敏基础级别,采用天气要素对级别进行修正,得到过敏气象指数初始级别,再根据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的污染物预报来修正过敏气象指数初始级别,最终得到过敏气象指数,并制定过敏气象指数5 级标准及相应的服务提示语,过敏气象指数自2011 年5 月起通过媒体向公众发布,及时提醒易过敏人群注意预防,有效地减少过敏症发生。
  • 摘要:面对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复杂背景,面对各类极端气象灾害频发的复杂形势,面对军队气象保障需求日益增长的复杂局面,目前我军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建设还有明显差距,特别是重大灾害性天气监测水平、预测能力、精细化程度以及应对突发性灾害天气的应急响应能力亟待提高。未来军队防御和减轻由极端气象灾害引发的气象及其衍生灾害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积极有效地构建军队气象灾害防御机制,防范灾害性天气侵袭,保障部队人员和设施安全,既是军事气象保障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客观要求和现实需要。通过解剖目前军队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建设、能力现状,分析了军队气象灾害信息采集、分析预测、预警平台等防御机制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加强气象观测体系、信息采集、获取能力建设、加强灾害性天气分析与预测能力建设、加强预警手段及应急综合保障平台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 摘要:气象服务是所有气象业务产品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出口,是气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直接面向公共气象服务手段的信息系统建设直接决定了气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面向气象服务的信息系统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近年来,气象局各单位开始重视并加大了对气象服务系统的建设的力度,也正在逐步开发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业务系统,如由国家气象中心牵头的主要面向决策气象服务的业务系统(MESIS),由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主持研发的全球天气分析服务(GWASS)及其衍生的专业版本、中国天气网(www.weather.com.cn)等服务系统,并产生了较好的服务效益。面向公众、决策、专业以及科技的公共气象服务,信息系统的功能需要涵盖服务产品需求分析、产品加工与可视化、生成与管理、分发与共享等来显著的提高服务产品准确性、合理性、全面性以及规范性。因此从功能涵盖、用户类型、业务流程来看,属于一种较为复杂的、专业的、领域性的业务系统,需要多方面的关键技术来支撑其构建,本文结合信息技术(本文不讨论通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新技术的发展,以及本笔多年来从事服务系统研发思考,对气象服务信息系统可能涉及的一些信息技术作了初步探讨,如:运用数据仓库(DW)、多维分析技术对现存大量历史及实时的气象观测资料进行深度分析技术,解决传统数据只面向特定应用、数据分散、稳定性差、数据量几何级数增长等问题,从而探索寻求利用气象资料的新方法新途径;地理信息技术(GIS)为气象领域提供了在统一的空间参考坐标下多源数据集成分析环境,如气象数据的高效存储、灵活编辑、以及实时更新,GIS 丰富的空间分析能力,也为海量气象科学观测数据提供了信息分析技术,GIS 高质量的可视化表达能力,为展现各种天气、气候现象和过程提供了优秀的表现方式;自然语言生成技术(NLG)应用于气象服务文本的计机算辅助自动生成,可以将复杂专业的多维气象数据转换为浅显的自然语言,提高气象服务的智能性、时效性、准确性;虚拟现实与仿真技术(VR)应用于气象服务中,对气象数据进行多维可视表达,将把传统获取气象信息转化为通过视觉听觉等多媒体形式获取,将公众服务的那种“传播知识”的形态向“服务大众”的形态进行转变,也将成为一项重要的应用技术。以内容更丰富、联系性更强、工具性更强为特征的Web2.0 互联网也正在为气象信息如何快速、高效的提供公众服务提供了较好的应用思路。通过以上若干项信息技术的应用前景分析,以期引起更多领域专家的重视,进一步提高服务信息系统的科技含量和水平。
  • 摘要:利用2007-2010 年汛期(6-8 月)北京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每日发布的汛情通报和北京市气象局逐小时自动站降水监测数据,将北京城区出现的积水事件与同期降水强度进行相关统计分析。首先将2007-2010 年汛期(6-8 月)北京城区出现的积水事件按影响大小进行等级划分,针对其不同的等级分别从降水强度(1 小时、2 小时、3 小时、4 小时、5 小时、6 小时最大降水)及强降水持续时间、范围等进行统计分析,分别找出不同等级降水强度影响特点及结论。主要特点是:(1)对积水影响很大的事件此类积水事件大部分出现在傍晚前后(下班高峰期间),强降水出现范围大(≥15 站),降水持续长,降水强度大≥73mm/h,常造成桥下、道路及院落积水,积水深度可达1~2 米,使交通中断,影响很大。(2)对积水影响大的事件此类积水事件大部分出现在午后到傍晚,有一定范围的强降水(≥3 站),无持续强降水,降水强度〈70mm/h,常造成桥下、道路及院落积水,积水深度在1 米以下,使交通中断,影响大。(3)对积水有影响的事件此类积水事件大部分出现在午后或夜间,多数强降水范围小,多数无持续强降水,多数降水强度〈60mm/h,常造成桥下、部分路段短时积水,积水深度在50 公分以下,使道路出现短时积水,对交通有影响。主要结论是:(1)出现在上下班高峰期间的强降水对城市道路交通影响较大,而出现在午后或夜间的强降水对城市道路交通影响相对较小。(2)强降水范围大、持续时间长、雨强大时影响就大,反之影响小。(3)在59 次强降水中除17 次道路积水(主要在城区)外,其余强降水没有出现道路积水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强降水出现在城区以外无通报或在城区内地势较高的地段。(4)同样的强降水出现在低洼地段对道路积水影响很大,反之较小。(5)由积水事件出现时间和强降水出现时间综合分析表明,一般情况下积水事件滞后强降水30 分钟左右,与强降水出现的时间关系非常密切。
  • 摘要: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严重制约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气象灾害是最大“元凶”,在我国各类自然灾害中,70%以上是气象灾害;同时,由气象灾害引发或衍生的其他灾害,如山洪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都对国家经济建设、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厦门地处东南沿海,每年受台风、暴雨、干旱、高温、雷电等重大气象灾害影响和地质灾害等威胁。加强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的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和部门联动,及时做好防汛抗旱决策服务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气象保障服务,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配合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管理体系,对提高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和水平意义重大。本文重点阐述了厦门地区气象灾害公共管理与气象服务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如何更好发展。气象灾害公共管理与服务现状: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提升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加强观测系统和预报预测系统建设,灾害性天气防御能力显著提升。稳步推进气象部门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了气象应急服务在防灾减灾中的“发令枪”、“消息树”作用,展示了气象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电视、电台、手机、网站、电话、电子显示屏等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广泛应用于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面与服务面不断拓宽。政府以及有关部门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厦门市委市政府重视全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坚持把气象灾害应急与防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应急防御体系”。市、区、街(镇)政府及相关部门、重点单位的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防灾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已经形成。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社会预警体系、应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制订和完善了台风、干旱等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的系列预案。通过对灾害的灾前早期预警预报、防灾救灾预案制订,实现灾害发生过程中的灾害实时监测、灾害损失快速评估、减灾抗灾的应急指挥调度、决策。对气象灾害公共管理的思考、对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的思考以及保障措施等。
  • 摘要:本文以资料连续性时间长度较长的福州站为分析对象,进行资料的不同时间长度的平均值对气候评价结论的影响分析,对月平均气温的分析表明:不同时间长度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对气候评价的结论有很大的影响,10 年的长度和30 年的长度正常档次不同率最大可达26.7%,40 年或40 年以上的长度不同率最多没有超过7.6%,样本资料的时间长度越长,突破历史极值的次数就会越少。月降雨量的情况与月平均气温的分析结论有相似之处,但不同率低于月平均气温。用格拉布斯(Grubbs)方法对不同档次和不同时间长度评价结论所得的次数进行数据剔除检验时出现60 年时间长度的值被剔除的现象。季雨量与年雨量采用评价标准不一致,会导致年结论超出各季的结论,使用统一标准的情况下没有出现超过各季评论结论。
  • 摘要:品牌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产品、消费者和企业三者之间关系的总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品牌对提升产品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科技的发展使得产品分类越来越细,产品间的差别越来越小,企业间的竞争、产品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品牌的竞争。而打造一个个性鲜明、知名度高、美誉度高的品牌的关键是对品牌进行长期的战略规划和传播。本文以甘肃省气象局12121 气象信息服务的成功品牌战略规划和实施为研究对象,并进行深度解析和探讨,其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建立在对品牌战略规划的深度认识和品牌战略实施的贯彻落实上:在品牌规划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12121 信息产品所处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分析,以及12121 气象信息和服务的产品结构、目标市场、营销方式及市场容量与趋势的研究,剖析了12121 气象信息服务品牌在品牌定位、价值、个性和形象等方面的优势及存在问题,并结合传统的和新型的营销方式,有针对性的进行12121 气象信息产品和服务的品牌梳理和规划,制定并实施了系统的品牌传播与推广的策略。
  • 摘要:“广东天气”官方微博2011 年3 月9 日在新浪微博平台推出,开始成为广东省气象局对公众发布气象信息的又一渠道。粉丝数从零增加到6 月27 日的45 万以上,信息受众规模已经比较高。微博是一种公众可评论、可转发的媒体。本文列举了“广东天气”官方微博的公众评论带给采编员的启示。微博是一个公众可直接对每一篇微博进行评论的媒体,评论内容中有建议、有质疑、有疑问、有感慨。一些合理的建议可以启发采编员采编公众所期待的相应内容;而对于公众质疑的内容,则需要翻查资料或者对气象专家进行咨询,真正有问题的内容就需要进行纠正。评论提供了公众与气象部门的互动渠道,而由于粉丝为来自各行各业的公众,看待问题的立场与角度不同,这就提醒采编员在用语方面注意立场不要过于偏激,做到尽量客观。“广东天气”5 月18 日尝试采编的第一篇田间管理类文章,发布后转发率仅为10 次,评论为1 篇,发布后的反响正证明目前粉丝中并没有农业气象方面的受众,因此就暂停过于专业的农业气象知识的发布。除了评论,微博内容还可进行转发。天气趋势预报类微博的平均转发率较高。天气趋势类微博的转发率也并非篇篇都高,而是与天气过程密切相关,比如在暴雨、强对流天气、台风等天气过程发生时,有关这些过程预报的转发率就会很高,一般可达200 次左右,而在天气平稳、连续几天天气现象相似时,转发率则较低,有的甚至在20 次以下。气象类科普、非气象类科普微博的转发率一般都较高,这类文章的实用性强,时效长(不像天气预报类微博只在其预报时效内有用),重复利用率高(比如强对流天气预防类文章可在每年的强对流天气高发季节使用)。气象科普的内容有天气名词的解释、天气现象的形成原理、当前各种高发灾害性天气的防御、各类别各级别预警信号的解释、24 节气等等专业知识,这种知识一般在恰巧有对应现象发生时进行普及。天气随想类微博的转发率居中。该类微博的采编一般要结合天气要素,比如温暖、清凉、晴天,一般走温情路线,该类微博的发布时间一般在夜晚、节假日等公众比较放松休闲的时候。该类微博文字可多可少,多的接近140 字的上限,少的则可不到10 个字。天气实况类文章转发率低。这反映了公众大多关心预报,而对于已经过去的天气则基本不关心。天气官方微博是一个比较新鲜的天气业务,截止目前只开展了不到4 个月,积累的经验非常浅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过程中,还有很多需要摸索和学习。
  • 摘要:专业气象服务转型发展是公共气象服务顺应事业单位改革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敏感问题。深圳处国家改革发展前沿,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环境有良好基础,专业气象服务转型发展更显迫切和重要。本文立足深圳专业气象服务特点,剖析现状与困难,提出转型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深圳特区气象发展环境和事业发展改革要求,对专业气象服务转型发展的实现目标、前提条件、业务体系建设及配套政策建议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大胆探索,并提出了深圳市专业气象服务转型发展的实施构想。对公共气象服务体制机制及相关政策研究、进一步科学、合理发展深圳市公共气象服务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意义。
  • 摘要:3G 是英文3rdGeneration 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CDMA 等数字手机(2G),它能够快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截止到2011 年3 月底,中国手机用户量已超过8 亿,其中 3G 手机用户已达到6700 万,中国已进入了3G 通信时代。本文通过分析3G 时代的通信科技发展趋势,对目前手机气象信息服务的现状以及基于3G 通信技术不断涌现的各种新兴手机气象信息服务手段进行研究,探索后短信时代手机气象信息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 摘要:广东省气象局2001 年率先在全国气象部门中推出手机气象短信业务,但至2009 年上半年,仅有24 小时常规城市天气预报单一产品进入市场,虽然经过采编人员的不断摸索和努力,常规天气预报短信已出现了多样化、人性化的服务元素。但面对竞争激烈的信息市场,气象短信差异化服务创新之路的优势及前景如何,通过对气象短信服务的综合内外部环境分析和创新要素分析,提出气象短信业务走细分市场和差异化服务发展之路的一些想法与建议。从目前广东省气象部门情况分析,具有人才优势、气象短信平台资源优势、丰富的气象产品优势、产品价格和品牌优势和气象短信的普及率高等优势。但也存在基层气象服务专业人员不足、市场推广资源的局限性和业绩激励制度尚缺等不足。从气象部门的外部环境分析,政府加大支持力度、亚运会的召开、与运营商通力合作以及短信推广的巨大空间,给开展气象短信差异化服务带来利好因素。同时,我们也看到传统短信传播方式遭遇手机新产品、新业务挑战,以及气象短信差异化新产品的导入期需要重新挖掘市场,如推广不利使得导入期过长,则可能遭遇更严峻的竞争环境。地域推广政策的差别导致全省气象短信整体推广力度和业务发展不平衡,或出现差异化产品的用户量太少,无法平衡制作的成本的局面。另外,国内在气象短信差异化产品方面的先例不多,可借鉴的经验较少。建议通过加强与运营商的紧密合作,加强差异产品的开通推广,允许有条件的地市先行先试;从技术创新层面入手,重视短信产品的制作质量,丰富气象科技服务内涵,避免出现与常规气象短信的同质化,突出其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
  • 摘要:本文将防城港气象站作为该地区大型单体建筑—防城港中央商务区主塔楼(318 米)风参数设计的气象要素参考站,利用防城港站1992-2010 年的年平均风速及风向、最大风速及风向、极大风速及风向等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台风、暴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资料,分析了该地区的风参数气候背景,最大风速及风向和极大风速及风向的分布特征;采用伯努利公式、极值I 型概率分布拟合等方法,对50a 一遇最大风速、 50a 一遇极大风速、基本风压和阵风风压等参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为该单体建筑的工程可研、设计、建造提供了抗风设计的决策依据。本文对单体建筑提出了气候可行性论证的适宜性分析与建议:(1)防城港位于北部湾沿海地区,是台风、暴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的地区,大风有可能吹倒建筑物、高空设施,暴雨易造成洪涝灾害及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应注意防御气象及其衍生灾害的危害;(2)该地区年最大风速为10.7~ 25.8 米/秒,风向多为偏南风;年极大风速为21.0~36.0 米/秒,多出现在偏北和偏东方向(N-E);最大风速和极大风速多出现在冬、春季有强冷空气南下影响的时候,或春、夏季热对流旺盛产生短时雷雨大风之时,或夏、秋季有热带气旋(台风)、龙卷风天气影响的时候;(3)推算得到10m 高度的50a 一遇最大风速和极大风速为28.1m/s、40.3 m/s,基本风压为0.49kN/m2,阵风风压为1.01kN/m2,建议该单体建筑设计结合相关建筑规范,从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角度对单体建筑结构进行合理的抗风设计;(4)该单体建筑楼高318 米,建筑面积18 万平方米,尺度较小,建成后理论上不会对当地的气候造成太大影响;但是会对局地小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高层建筑会引起“狭管效应”,当强风经过高楼时产生“扰流”,造成高楼附近出现局部大风现象,会对附近街道产生较大的影响。建议在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狭管效应的危害,有意识的加大建筑物的间距,留出风道,减少风压,避免狭管效应带来的危害。
  • 摘要:气象影视广告是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衍生物,是气象科技服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各地市对气象影视广告的推行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遵循,经营方式和方法各地有别,营销规模和效果参差不齐。本文结合近几年来河池市气象影视广告营销的工作实践,对地市级气象影视广告的发展思路进行分析和探讨。
  • 摘要:干旱是广西发生最为频繁并对农业生产影响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农业干旱区内有47 个县市,占广西总县市的54%,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55.8%。1991~2008 年的18 年间,广西1991~1992 年连续2 年出现重旱,其次是1999~ 2007 年(10 年内有6 年出现重旱);特大干旱过程有:1998/1999 年秋冬春连旱、2003/2004 年夏秋冬春连旱、2004/2005 年秋冬春连旱。1978~2008 年,农作物干旱受灾率年际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其中1988~1992 年为21~34%,是 31 年来受灾率最大阶段,1983~1987 年和2003~2007 年为次大阶段,受灾率为11~20%,最小阶段在1993~1999 年和2008 年,为1%~8%;31 年来受灾率变化趋势不明显。1978~2005 年农作物受旱成灾率较大阶段为1986~1990 年和2001~2005 年,为3.6~16.9%;1978~2005 年间成灾率呈明显增大趋势。 1950~2005 年农作物干旱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的比值分布曲线显示,较高峰值出现在1950 年、1963 年和1988 年以后(1997 年、2001 年除外),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的比值为51~91.7%,其余年份都在50%以下。干旱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的比值年代际变化:50 年代为21.0%,60 年代为25.0%,70 年代为23.7%,80 年代为38.1%,90 年代为 62.8%,2001~2005 年为63.2%。干旱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的比值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作物受旱程度。从广西56 年来干旱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的比值变化情况看,90 年代以后的比值高达为62.8%~63.2%,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广西抵御重大农业干旱的能力和水平还不高。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农村抗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得到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成效显著,森林覆盖率增大;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得以实施;农业保险体系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农村病险水库多,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加剧,水资源利用率低、农村饮水安全无法保障以及农业灾害保险机制尚不完善等问题依旧存在,对农业干旱防御工作不利。因此,在加强水利灌溉工程建设及现有灌溉工程巩固、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及改善生态环境,全面开发利用地表、空中和地下水资源和加快建设、健全农业保险机制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对减轻灾害影响,促进广西农业生产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摘要:农村地区设施欠完善,农村居民防灾避灾知识缺乏,他们成为受气象灾害影响最大的群体。广西是我国气象灾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农村居民和少数民族群众占很大的比例,气象科普有助于增进他们对气象预报警报信息的理解、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避险能力。本文分析了广西农村地区对气象信息的接收特性和广西在电视气象科普方面进行的有益尝试,并对进一步优化农村地区的电视气象科普策略提出建议,以期实现气象信息传播效益最大化,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2006 年和2009 年,广西调研表明,在人们接收气象信息的各种途径中,电视都以超过80%的高选择率保持着冠军地位,而且农村居民对电视的选择率比城镇居民还要高9%,76.3%的农村居民每周收看天气预报5~7 d,对气象信息的关注度极高。电视在农村地区较高的普及率以及图文并茂的收视特性使它成为气象科普的良好载体。近年来,广西针对农村地区气象灾害发生的不同阶段、不同影响区域和不同的服务对象,合理安排电视科普内容和本土化的传播方式,进行差异化传播,在气象服务和防灾减灾中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进一步优化农村地区的电视气象科普策略提出建议:在电视气象科普过程中,要在深入调研、了解群众需求的基础上,研制通俗性、可视性和本地性强的科普作品,并注重科学性与趣味性、艺术性的统一,适当体现本土特色、民族特色。在信息编码时充分考虑群众的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和展示,多使用直观的图表、教具,内容最好编成简单易记的顺口溜或者山歌等,还可以加上壮语和粤语等方言的配音,方便群众收听收看,帮助他们理解气象信息、提高防灾避险能力。此外,还提倡将电视气象科普与其他科普方式联动、多媒体优势互补,实现全方位的立体传播体系,形成强大的科普传播力量。
  •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走访、座谈、实地勘察等方式,对目前来宾市农村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在气象服务信息的接收、认识、需求和期望等方面有了较为详实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围绕如何从来宾市农村实际出发,给广大农民朋友提供防灾减灾、增收致富量身订制气象服务产品、为来宾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提供实用周全的气象服务等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得出一些建议与对策:(1)在政府组织领导下,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逐步建立起预报到乡、乡乡有气象信息服务站、村村有气象信息员的农村气象服务体系。建立一支稳定而专业的气象信息员队伍,充分发挥其在农村气象服务和气象防灾中的纽带作用,有效打通乡村“最后一公里”的气象信息传输瓶颈。气象为农“两个体系”主要建设内容要充实,切实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和农业气象服务信息普及应用,以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危害,保障农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各级气象部门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将气象资料、气象服务材料与其他部门信息整合到一起,提高农业气象服务信息的针对性、实用性。(3)各级气象部门进一步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业务,根据当地的特色农业,适时开展农业生产气象条件分析评估,并通过多种途径,及时向广大农民提供为农服务产品,对农业生产一线提供气象技术服务指导。(4)积极组织相关气象业务培训,培训人员有信息员、农村党员干部、志愿者、学生、农民群众等;培训的方式除课堂外,可借助农村党员干部培训班和远程教育系统,进行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培训,也可以通过参观气象台站、共同维护乡镇自动站、开展气象科普宣传和气象灾情调查活动等方式,把气象方面的各种知识灌输给群众,达到提高农村农民气象科普素质的目的。(5)开通灾害性天气资讯免费固定电话,随时给群众答疑解惑,根据天气特点提出适当而科学的防灾减灾措施和建议。可以通过电台增加天气预报和灾害性天气预报次数。
  • 摘要:本文在公众气象资讯需求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结合气象服务的热点与现状分析公众对气象服务的满意程度并对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讨论研究。充分了解与认识当前气象服务的新形势,面对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以及更加开放的服务市场,公众的气象服务需求难于得到响应,因此气象部门应挖掘和培育更多的气象服务,努力提高气象服务的硬环境和软实力,发挥公共气象服务的引领作用,使气象服务更好地贴近群众生活,促进人民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 摘要:对衡水市公共气象服务及气象科普宣传推广情况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了再调查,调查人员中增加了农民的比例,调查范围扩大到饶阳县,调查问题更细化到气象因子,并与4 年前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近几年来人们对天气预报的关注程度有所提高,也能更及时方便的获取气象服务信息;在了解气象信息的途径调查中,选择网络和手机短信的人明显增多,通过电视获取气象信息的人数在下降;人们对气象科普知识的了解相比4 年前多一些,对气象与生活方面比较关注的人数仍然占第一位,对气象自然灾害感兴趣的人明显增多。人们最关心天气预报中的晴雨和灾害性气象因子的预报,关注风向的人相对较少。针对调查对比分析结果和原因,以及调查中人们所提的要求,探讨了我市公共气象服务和科普宣传的改进方向,并给出一些合理化意见建议。
  • 摘要:对2009 年11 月低温雨雪灾害天气(简称“09.11”)的决策气象服务工作进行了分析,总结得出此次决策服务工作的特点:1、服务及时、准确;2、服务产品类别多样、针对性强;3、灾害天气实时监测频次高、信息发布快; 4、服务材料涉及面广。同时结合实际服务经历分析了在服务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决策气象服务工作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进:(1)加强应急管理,归口应急任务来源;(2)建立和完善分灾种的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工作实施方案;(3)加强部门联动防御机制建设;(4)加强灾害评估,开展灾害预评估工作;建立精细化的决策服务系统;(5)统一决策服务前端信息产品调阅端口,开发决策服务产品制作、发布平台。
  • 摘要:本文在京秦高速河北境内的路段沿线选取有代表性的站点,对其在1977 年~2008 年32a 间的降水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寻求高速公路沿线的降水时空分布规律。通过对降水造成的交通事故的分析,初步了解不同程度的降水对交通的不同影响,并确立今后交通降水气象服务的方向和重点。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