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2012北京大学新闻传播伦理与法制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2北京大学新闻传播伦理与法制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2北京大学新闻传播伦理与法制国际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2-05-26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会议文集:2012北京大学新闻传播伦理与法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研究以内容分析法针对1969则台湾电视广告如何再现老人形象进行研究,分析老人角色出现频率、角色重要性、代言产品类别和刻板印象等变项.本研究发现,台湾电视广告中老人角色虽然是低度再现,但却常扮演重要的主角角色,且被形塑成相当正面的刻板形象.老人最常代言与健康有关的医疗保健类商品,较不常代言游憩休闲、电子产品等活力或科技导向的商品.男性老人代言商品类别是全方位性的,而女性老人则局限于少数类型的商品.研究结果与既有研究相比较,并以涵化理论观点讨论电视广告强化有关年龄、性别的刻板印象及传统敬老观念.
  •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台湾的报纸新闻如何描述身心障碍族群以及新闻所聚焦的议题为何,进而分析新闻内文与标题整体对于身心障碍者所抱持的态度.研究问题有三,第一为分析报纸新闻所报导的身心障碍者之人口分布及障碍类别为何,检视身心障碍者相关新闻的关注角度.第二个研究问题探讨身心障碍者在报纸新闻报导中呈现的新闻议题为何,检视报纸新闻在报导身心障碍者的议题上是否有过度集中的现象.第三个研究问题进一步探讨报纸新闻中所再现的身心障碍者形象为何,并以此结果与相关研究比较,讨论新闻媒体是否多呈现身心障碍者的负面形象.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选取民国99年10月1日起至100年10月1日止,且占全国性发行且发行量较高的报纸作为研究样本.取得之样本为中国时报69则新闻、联合报221则,共计290则新闻为研究样本.研究编码类目分为三个部分:报纸数据类目、人物数据类目以及新闻议题框架类目.研究结果发现报纸新闻在报导不同障碍类别的身心障碍者时,有各自集中报导的主要议题,此现象会使得社会大众对身心障碍者抱持着讨论议题上的刻板印象,甚至因聚焦于某一层面而忽略其他潜在需要被正视的问题.此外,虽然台湾报纸新闻多以正向议题框架描述身心障碍者,但在报导文字的使用上仍有许多具有争议性的部分.期望媒体工作者在报导身心障碍者时能从自身规范做起,并给予身心障碍者适当的尊重与关注.另外,也希冀相关单位提出具有法律效益之人权保护规定.
  • 摘要:本文通过对《联合报》创刊以来60余年元旦献词的分析,并结合台湾新闻史的发展历程,与《联合报》人对报史的回顾,认为以《联合报》为代表的台湾民营报刊经历了戒严时期的为意识形态所控制,解严后对建设现代化社会的探索,以及面对网络冲击、政党恶斗而不断开放的过程,但始终扮演观察者与维护者角色.这一过程深刻展现着媒体对自身社会角色的定位受政治、经济等不同因素制约,这些力量随着社会场域的变迁而不断变化,最终使报刊带有本土化的视角与特征;在这一过程之中媒体参与并顺从社会正义的构建;本文并欲以对这段历史的梳理和回顾,引发中国大陆媒体对社会责任的反思和展望.
  • 摘要:新闻行业的时效性和"注意力经济"原则决定了媒体对热点事件进行集中、连续甚至扩大化的报道,一方面确实促进了公众对事实的认知,另一方面却占有了有限的公众注意力,更多事件被媒体"边缘化".而由于结构性和制度上的缺陷,使得媒体对事件影响力的追求超过了对现实的关注,缺乏理性引导以及话题冷却后的持续问责.本文将以频发的校车事故报道为例,分析记者在追逐热点中所扮演的角色,反思热点过后尤其是在风险事件中的媒体责任.媒体不断的放大与重复相关的危险画面,遮蔽了其他社会事实。每当一个话题成为热点,各种具有关联性的事件被组合起来构成热点话题下的新闻子集,有限的公众注意力被包围在这些舆论氛围中,在媒体选择热点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在间接的使其他重要的话题被边缘化,忽视了其他应当给予重视的事件。
  • 摘要: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观念,其中所涉及的亲子关系在当今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依然具有普遍影响.但在大众媒体的报道中,所谓不孝行为往往以子女虐待父母或杀亲的极端事件被披露,存在标题夸张、突出暴力行为甚至伪造事件的问题.反思大众媒体的报道,在新闻选择、归因依据、价值判断方面均存在偏差,这不仅涉及新闻传播者的伦理规范问题,也会对建构和谐社会的理念产生负面影响.在对社会新闻信息的选择和过滤过程中,应该本着促进人性向善、家庭亲睦、社会和谐的目标,这是大众媒体的社会责任,也是传播者的道德伦理规范.
  • 摘要:随着我国广告业的快速发展,广告的道德防线也逐渐坍塌.探讨广告业如何走出经济发展与道德失范的二元悖论成为了当务之急.任何行业的规范与自律都离不开强大的监督机制,然而,我国目前模糊的广告法规缺乏监督的可操作性,受众又因为缺乏话语权而无力监督,与广告主同流的媒体少了监督的动力,依附于广告公司的广告审查员更是作用微弱.互联网赋予了受众强大的话语权,使处于弱势的受众在这里有了强大的基础,在互联网的各种发言渠道中,受众对于广告伦理的认知有了新的提高,对广告伦理的监督也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只要能够利用好互联网,就能够弥补传统监督机制的不足,促成广告伦理体系的伦理的规范.
  • 摘要:日本的新闻传播与其他国家一样面临着许多问题,即政治与经济的干预,集权与分权的对立要求的多元化、包括互联网在内的电子媒体的数字化,媒体与公共舆论的确切关系等等.一方面,新闻传播应当建立在宪政自由的基础上,而且其活动源于其创造性;另一方面,新闻传播既是政治理论宣传又是拉动经济发展的有利工具,故而许多国家都致力于这两方面的努力.
  • 摘要:从2010年开始,台湾发生两起大型并购案.一为大富媒体并购凯擘股份有限公司,另一为旺中宽带欲入主中嘉网络,后者仍在NCC审理中.在数字汇流的时代,要达到数字汇流的目标,最快的方式是以并购的方式达成.然而,并购却会造成「媒介所有权集中」,导致「言论市场多元性的减损」.因此,为了捍卫言论市场的多元性,本研究支持有线电视系统水平整合的市场规模,应以「总订户数三分之一」为上限.至于垂直整合方面,现行法以四分之一为上限,修正草案下修为十分之一,本研究支持这样的立场.但水平整合与垂直整合的管制,关键还是在于《公司法》「关系企业」的认定,作为能否合计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标准.本研究主张,应改以《公平交易法》第6条为标准,较能符合管制现状.
  • 摘要:视觉文化传播的典型特征是以感性文化形态来取代理性文化的主导地位.网络视觉文化传播遵循消费文化、快感文化的逻辑,造成视觉景观、符号泛滥,网络空间的道德主体被放逐、遗忘或重塑.这些后现代伦理表征,改变着网络公民对现实的感知,对其价值观念、责任意识以及媒介理念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当下网络视觉文化传播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切入,探究网络视觉伦理的非理性、不确定性,反思网络文化传播和价值传播的行为影响,从而对消费文化支配下视觉伦理进行批判和反思,同时力求超越网络视觉表征的传达,还原视觉本相,构建网络视觉文化传播的道德实体.
  • 摘要:网络推手是存在于网络空间的重要现象,它参与了公共领域的重构,由此也引发出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借鉴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运用传播学、社会学等理论框架和研究成果,以文献实证和辩证分析为基础,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讨论了网络推手对网络公共领域的影响和重构,不同论坛的议题类型在“公共-私人”维度、“政治、经济、文化”维度方面确实存在显著差异。试图为网络公共领域在中国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本文认为研究网络推手对网络公共领域的重构,探讨网络公共领域的新模式,可以加快网络公共领域的监管,维护网络公共领域中人们的切身利益.
  • 摘要: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一部分,也是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仁是网络传播的核心内容之一.义是网络传播的重要内容之一.礼是网络传播的关键内容之一.智慧是网络传播发展的强大动力之一.诚信是网络传播发展的基础.网络为公众利益服务,才会取得更大的社会公信力.网络传播应该体现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的精神.仁义礼智信是传者应该遵从的,也是受众应该遵从的.仁义礼智信有助于新国家文化建构与网络传播伦理建设,有利于新媒体伦理与法制的建立与完善,也有利于国际传播秩序的建构与发展,会促进全球化语境下的国家传播秩序建构.
  • 摘要:博客已经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不过也出现众多的伦理失范现象.本文主要通过对国内的文献研究,对博客传播伦理失范现象的类型进行详尽总结与简要分析,以期从总体上展示博客传播伦理失范现象的状况,并为将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宏观参照框架.总体而言,博客传播伦理失范现象大致包括如下几类:传播低俗淫秽的内容、暴露他人隐私、侵犯他人权益、恶意谩骂诽谤、传播扭曲的价值观、传播虚假信息、非法获利、恶意炒作、浪费网络空间、博客用语失范等.针对博客传播中的伦理失范问题,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培养具有自律意识的博客传播主体;其次博客网站应加强调控机制建设;另外还需制定适当的法律法规规制。
  • 摘要:利益平衡是在一定的法律体系下协调冲突性利益、保障公平正义的基本法律方法和原则,它对于公民权利的保护和平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英美两国青少年在线活动的法律保护就是以利益平衡为基本原则.在英美的相关立法活动和司法实践中,两国法律通过确认现有利益、宣告非法利益和设定权利底线等方式,不仅有效地平衡了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和成年人的言论自由,而且成功地平衡了政府公权力和公民私权利,使权利与权利、权利与权力在共存和相容的基础上达到合理的优化状态,从而为青少年的在线活动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
  • 摘要:在村上春树的小说《海边的卡夫卡》中出现了近200个比喻辞格,作家将通俗易懂的本体与喻体并置,形成意想不到的"落差",并在"落差"间创设一个相互流动的语义场,使语义增殖、发散,作品意蕴也因此更加丰富和复杂.村上的这种"落差式"比喻辞格的建构与其后现代语境下形成的认知模式密切相关.
  • 摘要:随着电子技术及新科技的快速发展,网络出版、网络书店、电子书等一系列数字化出版方式正在迅速普及.全球出版界已经进入由传统出版向新兴出版转型的变革时期.美国文学的出版将何去何从?本文通过梳理媒介的发展历史和美国出版业的现状,以及媒介在电子时代的出版界中所起的作用,研究媒介转换中美国文学出版的前景,探讨美国文学出版在新形势下的发展趋势.新兴出版业以全新的手段显示出其优越性。新兴出版业借助于数字、网络等各种新技术、新设备,融多种优势于一身。以网络出版为例,它是一种没有物化形态的出版形式,开拓了出版资源;省去了用纸印刷、装订、储运等环节,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出版发行周期,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出版业存在的资源、库存等问题。
  • 摘要:本文以《人民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中的模范人物报道为研究对象,分析模范人物报道的基本模式、传播效果和存在问题,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关对策.作者认为目前此类报道存在着一定的模式化现象,传播效果不够理想,在宣传主题、事迹选取、语言运用等多个层面上都存在问题,问题的成因则是多方面的,包括新闻理念的偏颇、报道传统的影响等等.针对现存问题,应从多个层面着力思考对策.模范人物报道的修辞目的和功能是树立模范、教育大众,只有突破以往的报道模式,才能让模范人物报道的传播效果得到真正提高。
  • 摘要:修辞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汉语修辞承载并发展了汉民族文化,汉民族文化也影响和制约着汉语修辞的发展.本文从汉民族传统文化对汉语修辞的影响和制约两个方面,阐述汉语修辞与汉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汉民族文化影响制约着汉语修辞,汉语修辞反映出汉民族文化特色与传统.汉民族传统文化对汉语修辞观与修辞手段有着直接影响,汉民族文化里的中庸和谐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汉语修辞观受此影响推崇和谐之美,在内容上表现为平和沉稳,在形式上表现为结构匀称,文辞优美.中国古代诗歌最明显的形式特征是句式整齐,结构匀称,运用广泛的对偶辞格最能体现汉民族中庸和谐的思想.汉语修辞手段的运用讲究得体性原则,这个原则继承并发扬了汉民族的文化传统.
  • 摘要:随着新媒体传播方式、新媒体修辞现象的不断涌现,中国的新闻修辞领域也暴露出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特别是新闻修辞伦理问题."标题党"现象就是其中之一.许多媒体记者或编辑会运用修辞手段和方法,制造出耸人听闻的新闻标题,以博得受众的注意;"标题党"现象不仅影响受众的信息权利接收效率,也影响媒体公信力,恶化媒介环境.本文从修辞伦理角度,分析"标题党"现象的形态、特点、修辞手段和方法及其成因,指出"标题党"现象的危害,阐述新闻标题修辞的伦理规范以及修辞策略.“标题党”现象具有修辞性质,但是它违背了修辞的伦理原则,是对修辞手段和方法的滥用。因此,“标题党”现象的治理,应着眼于社会道德提升和媒体道德特别是新闻修辞道德。新闻标题修辞应遵循真实、客观、言行一致等修辞伦理原则,合理、适度地使用修辞手段和方法,以增强标题的吸引力。媒体从业人员乃至网民,应加强户身修辞伦理素养、媒介素养。如此,才能真正减少乃至消除“标题党”现象,提高媒体公信力,维护媒介生态环境,完善新闻传播的伦理秩序。
  • 摘要:按照信息不对称理论,在信息时代到来之前,企业显然处于信息强势,公众处于信息弱势;但是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社会信息传播体系,也改变了企业与公众在信息掌握方面的势力格局.本文试图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社会对企业影响的角度,探讨在信息成为生产力的今天,如何开展公关传播,为公共关系研究、公共关系工作提供更开阔的视角.
  • 摘要:普遍伦理或普世伦理、全球伦理,就是不同社会、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宗教群体、不同人种乃至人类整体的共同道德.普遍传播伦理,或者称为普世传播伦理、全球传播伦理,是人类普遍伦理的一个方面.普遍传播伦理在人类传播实践和传播学理论特别是传播伦理学研究中,都具有重要价值.为此,本文在综括普遍传播伦理研究的历史、现状与趋势基础上,阐述了普遍传播伦理的内涵、属性、类型,分析了普遍传播伦理建构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其建构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建构的基本原则与途径,对普遍传播伦理进行了构拟,阐述了普遍传播伦理之于当前我国新媒介传播秩序、传播质量乃至媒介文化的重要应用价值.
  • 摘要:本论文讨论的主要议题是:"非常态的常态化"负面后果的政治学与法学应对.在分析思路上,主要从信息不对称、权力不对称谈起,仔细辨析有关新闻传播自由和言论自由的两种错误偏见:民主素质论,社会稳定论.其次则讨论信息不对称与教育不对称之间的关系,以及法律的相关应对,以期为避免可能的负面的"非常态的常态化"即"消极常态化",寻绎出可能的解决路径.
  • 摘要:新闻暗访是新闻采访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手段,暗访的使用在伦理层面有一定的道德瑕疵,传媒往往会因采访目的的正当性而遮蔽了其手段的欺骗性,其结果也往往会与新闻追求真实、客观的理念相违背;在法律层面上也有一值得商榷之处,监督权与知情权是新闻暗访的法理基础,但是新闻暗访所赖以存在的法理基础却往往会与被暗访者的隐私权相冲突.因此,新闻暗访必须以公共利益、新闻真实和高雅趣味为边界,在合理(伦理)、合法(法律)的范围内进行.
  • 摘要:借助网络技术的深度发展及使用媒介的可达性,出于情感交流宣泄的需要与图像化生存的本能,人们充分利用具有易读性和丰富性的图像进行视觉消费,试图挖掘出眼前图像作为一种符号的形式所承载的具体内容.这一方面见证了图像传播的效果和感染力,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促使图像传播伦理研究具有必要性,尤其是在图像加工、大量复制和快速传播成为可能的混合媒体时代.本文以合肥少女"毁容门"事件为例,分析媒体在报道时遇到的图像选择之伦理困境,公众在解读和传播图像时之伦理缺位,阐释由此出现的关于新闻价值观和可信度的"道德眩晕",并结合新闻专业主义、人文关怀和媒介素养等针图像传播伦理失范探讨纠正之策.媒体应加强专业素养,确保图像真实性,慎用图像,媒体应增强责任意识,建立自律机制,构建健康的视觉生态环境,需要媒体和公众共同努力。
  • 摘要:当今,国内社会化媒体发展如火如荼,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参与人数越来越多,社会影响越来越大.而以微博为典型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在发挥其作为联络交流工具作用的同时,更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扮演诸如意见聚合、舆论利器、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等社会角色.社会化媒体实现了信息在媒体和用户之间的双向传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具有双向对话的特质。其具有的社区化和连通性特点,可以使参与者很快形成一个网络社区,并以共同感兴趣的信息内容为话题,进行充分的交流,进而实现更好的互联互通。
  • 摘要:科技发展已彻底改变人们寻求生活信息的方法,同样的也改变了大众媒体和记者,从过去十年中可以发现记者在搜集讯息、制作新闻的方式产生很大的改变.过去的研究偏向记者是否使用计算机辅助新闻,较少针对新闻本身表现.本研究侧录中视和TVBS晚间新闻共324则电视新闻,欲了解是否计算机科技的优势是否反映在电视新闻上?在采访、制作、引用等表现方面有何不同?rn 研究结果发现,无线台虽然没有24小时压力,但渐渐和有线台内容相同.大约20%的新闻记者未到现场采访,仅靠着现有资料编制新闻.新闻主要呈现方式还是以SOT为主,在家记者只有28.8%会使用BS呈现新闻,却有高达71.2%的记者还是使用SOT形式呈现新闻.进一步观察,高达40.7%的新闻引用新闻画面为必要引用,并非补充新闻用,即若无引用则无法完成新闻.整体而言,最常引用的为数据画面、监视器,以及传统、社群网站.电视新闻引用传统网络和社群网站、数据影片,最多皆为娱乐新闻,占42.9%;引自电视的部份,最多为国际新闻,占60%;引l自监视器为社会新闻,占76.3%.在给予阅听众新闻深度来看,不同面向和相关的报导几乎没有,只报导单一新闻事件,仅10%的新闻有提供背景信息,其余解释和建议的部份,几乎没有提供,计算机辅助新闻的优点无法充分反应在电视新闻上.
  • 摘要:广告侵权的主体包括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广告推荐者,应当增加推荐广告的个人作为广告侵权连带责任的主体;广告侵权应当有一个统一的归责原则,以推定过错责任为宜;与其他侵权中的损害不同的是,广告侵权责任中的损害主要是购买商品的花费,有时也包括购买商品所带来的固有利益的损失和固有利益损失带来的精神损害.广告侵权责任不适宜建立惩罚性赔偿;在广告侵权连带责任的内部关系上,广告主是最终的赔偿义务人,在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时,应当替代广告主承担最终的责任.
  • 摘要:《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出台之前曾先后两次向公众征求意见,这也堪称是中国立法史上首个两次征求意见的立法项目,参与人数逾六万人,可谓史无前例.从2007年《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修改正式提上日程至2011年国务院公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这期间媒体踊跃参与,推动了立法过程与民意的互动.通过《新京报》中拆迁条例"修法"相关的评论的内容分析,期望能对在国家的立法活动中,媒体与国家之间的互动过程有新的认识和思考.对拆迁“修法”中涉及的土地使用权补偿的问题,《新京报》持续的评论和关注,反映了社会呼声,体现了媒体对真相与公正的追求。同时,评论反映了社会公众所承受的拆迁之苦;评论的声音凸显多元化;强调对公权力的监督以及责任的追究。媒体在法治事件中评论的目的还在于使人们树立起一种法治秩序的观念和引导公众建立一种法治化的生活方式,监督和批评能够推进对问题的认识和立法的完善;建设性地对政策、法律进行解读能够帮助公众形成法治的共识从而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秩序的形成将最终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 摘要:本文对韩国政府网络环境管理的研究,是借鉴韩国政府好的管理网络的经验,利用法律与政府条例治理网络环境,依靠自律净化网络环境,多管齐下清理网络环境。归纳分析韩国政府在网络环境管理上引发争议的地方。这些争议主要是围绕着实名制的。韩国有些网民认为实名制扼杀了自由,还有网民认为实名制泄密用户隐私。对实名制意见最大的是生活在韩国的外国人,外国人认为韩国的网络环境扼杀了外国人上网发帖的自由。
  • 摘要: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模式,网络语言是指网民在网络交流中所创造的并经常使用的汉字、字母、数字、符号或其组合等.与传统的社会语言相比较,网络语言具有道德主体的自主性趋势更强、道德体系的开放性范围更广、道德意识的自律性要求更高等伦理特点.网络语言在传播和运用过程中凸显出语言本身的污染、语言内容的虚假、网络媒介的道德缺失以及被迫接受者的道德失范等伦理问题.加强网络语言伦理建设,需要采取整合不同文化背景的网络语言伦理、实施有效的网络语言伦理教育、强化网络语言的伦理过滤与技术监控、完善网络语言伦理的法律监管机制等措施.
  • 摘要:随着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人们所生存的信息环境和活动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一系列新的媒介伦理问题也呈现出来."媒介伤害"就是网络时代一个重要的媒介伦理问题."媒介伤害"是一个基于媒介批评和法学实践而提出的概念,泛指受众在使用大众传播媒介的过程中,由于媒介传播的内容包含不雅不敬、色情、暴力、亵渎、侮辱、诽谤、歧视等负面信息,或者传播未经授权的个人信息,从而引发接受者情感上的不快、痛苦,以致造成精神、名誉和地位等的无形损失.媒介伤害现象反应了当代大众传播中的媒介伦理问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是人与人相处的普遍伦理准则,也是大众传媒实践工作中的伦理标准,只有在充分尊重人、关怀人的基础上进行新闻实践,大众传媒才可以实现其更高的社会使命,也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媒介伤害事件的发生.
  • 摘要:网络实名制管理将是未来互联网健康发展的方向,这个观点已经被官方所认同,相关政策也在不断实施和跟进.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美国知识产权学家莱斯格指出"代码即是法律".以莱斯格的相关理论为基础,讨论了网站对于网络世界安全的责任,介绍了美国引入第三方安全检测机构和自律组织的做法,同时针对中国的国情,提出了针对网络世界加强隐私权保护的建议和对策.先于中国施行实名制的韩国经验表明:网络实名制加大了个人隐私被侵犯的风险,对于普遍安全防护能力低的中国网站这种威胁尤其严重.对于个人网络隐私的保护,国际上主要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行业自律为主和以欧盟为代表的立法为主的两种模式.我国保护个人隐私的侧重点往往在于立法,而对于行业自律则缺乏重视.
  • 摘要:建筑是具有多重符号意义的社会文本,本文拟从"建筑传播"的学术观望角度,以《南方都市报》发起的"建筑传媒奖"构筑的"公民建筑"理念为研究范例,从该报日常的栏目设置、奖项评选、传播样态等多维角度阐释这一概念的深刻内涵,并试图论证:媒体应该如何充分发挥社会公器的作用,深层次地关注建筑内蕴的公民性,对建筑界进行话语导向的合理干预,并最终有效促成大众和业界之间的对话和沟通.
  • 摘要:媒介融合不仅打破了原有的传播秩序,而且冲击着传统著作权的平衡保护格局,著作权利人与公共使用者之间就技术更新所产生的利益分配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但传播流程的复杂以及利益链的拓展并没有颠覆著作权保护的核心理念.规范作品授权流程,完善版权法律法规,加强传播保护技术,培养用户付费意识,以此平衡著作权利人、数字服务商以及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实现著作权保护与限制的动态平衡.
  • 摘要:惯用语是语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大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形式,它通俗形象、色彩鲜明,使人产生形象的联想.在合适的语境下恰当地使用惯用语,能表达出褒贬等感情色彩,达到幽默、诙谐、讽刺、嘲笑等修辞效果,使人们认识到美与丑,善与恶,不仅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同时也会影响到人们的言语行为和言语活动.
  • 摘要:冷静观察时下民生新闻栏目的"表情",可以发现,长期以来,能够拒绝琐碎、彰显爱心、追求特色、坚守责任者不在少数,并且形成了一定的阵容.它们的实践证明,民生新闻的思路正在拓宽,民生新闻的模式已经冲破狭隘.但目前民生新闻栏目仍存在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在内容、形式、风格上盲目克隆,同质化竞争严重;报道止于浅层表现,新闻琐碎化,新闻价值含量降低;日益偏离新闻采制的正常轨道,在形式化和庸俗化的路子上越走越远等.面对民生新闻目前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媒体人必须予以正视,积极探讨应对策略.笔者认为:建立“大民生”视野,将政府意志和百姓意愿有机统一,摆脱表浅,融入主流,监测发展阻力,及时发出预警,广开言路,吸引观众参与,关注弱势群体,拓展新闻报道的领域,加强时政、经济新闻报道,增强新闻报道的深度。
  • 摘要:中国电视批评理论话语的自觉建立,从1990年代开始.其伦理向度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变迁过程紧密关联,经历了"道德焦虑"和多元话语共生的不同阶段.伦理意向的转换,既体现了认知上的宽容、进步,也带来规制上的失范格局.构建一种分析性的伦理批评,有助于深入理解、把握当下电视文化的特性和走势.从电视批评的职能看,除了匡正、引导、监察、解析“电视事实”的效果、趋势之外,道德伦理的建构意识亦是批评话语的应有之义。在狂欢式的大众消费主义语境下,电视批评话语如何在全球化与本土化、公共性与私人领域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依赖和对话性的伦理关系,既是传播媒介自身的需求,也是社会赋予的职责。
  • 摘要:社会流行语指从有关社会事件新闻报道衍生出的流行语,具有时效性、群体行、持续性和普及性.本文以言语行为理论为依据分析了社会流行语的言后效果的不确定性和构建新媒体伦理体系的必要性.在媒体时代社会流行语往往产生超过媒体预期的言后效果,如何规范媒体伦理尤为重要.
  • 摘要:国际汉语教育是一种跨文化传播语境下的教育,教学双方在语言修辞与传播价值取向方面应是一致的,要以人类共同文化伦理道德为前提.尤其是教师授课的言语修辞必须坚守正价值取向;所选取的教学语料是积极向善的生活常态语料;教学双方要共同遵循"文化规则".这种基于普遍文化范畴规则下的交流有望实现文化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因为是一种趋于同质化文化的良性传播.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