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建筑科学>首届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
首届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

首届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重庆
  • 出版时间: 2012-11-28

主办单位: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会议文集:首届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山地城市是我国普遍存在的城市形式.文章从山地城市概念入手,讨论了山地城市规划中生态环境研究问题,归纳了生态环境研究的内容,包括生态环境适宜性研究、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生态环境建设和保育研究,并以宜昌城市总体规划的生态环境研究为案例,具体阐述生态环境研究的方法和内容.宜昌地处我国地形第一阶梯到第二阶梯的过渡区,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和交错带特点.这种多样性和交错带表现在多个方面,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面貌.文章结论为:宜昌的生态环境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撑作用,也给城市发展带来了多方面的约束和限制,宜昌城市发展应当遵循生态优先,尊重多样性、保育多样性、发展多样性,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的生态环境原则,宜昌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目标是建设生态宜居山水城市.文章提出了宜昌发展的生态环境分区和生态环境建设格局构想:一源置顶,一带居中,左右围屏,三楔入城,八廊达江.最后,提出了宜昌城市发展的生态环境指引.
  • 摘要:当前我国山地城镇的建设面临发展用地紧缺、耕地保护困难、地质灾害突出三难状态,在此背景下,坚持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科学处理好山区城镇发展和耕地保护的关系,正确引导我国广大山区的科学发展,切实加强山地城镇地质灾害评价,强化城市规划建设对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不断提高山区的安全度,这不仅是当前的迫切任务,更关系广大山区长远未来的生态和人居环境建设,意义重大.
  • 摘要:文中提出当前灾后重建应该重视山地人居环境的特殊性的观点,总结了山地自然和人文特征,并阐述了与人居环境建设的关系.从人口外迁、农村建设、生态复建等方面探讨了重建过程中城乡整体性问题,并从道路系统、土地利用、建筑形态、防灾避难场所、历史记忆等角度探讨了山地城镇灾害重建的特殊性.
  • 摘要:本文从公共政策视角对城市设计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延伸法定城市规划体系中二维城市总体规划,从三维乃至四维角度的对城市空间形态控制和引导作用,从学科角度是沟通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的转换器.如何在推进城市特色化建设中的城市设计地位确立、内容形式、规划实施、政策保障等方面进行研究,并通过案例城市黄土高原地区山地城市清水河县规划建设实践进行具体解读,即通过本底全面调查,客观理解城市内涵,进行广泛专题研究,夯实城市设计基础,运用空间分析,强化山水城市特色,控制引导界定,政府管制刚柔并济,成果法律效力,确定长远管制地位,探索管理体制,形成总规划师制度。
  • 摘要:根据山地城市自身特点,提出山地城市规划区空间管制规划重点,并综合用地生态敏感性评价、建设适宜性评价、禁、限建要素分析,对规划区用地进行辨识,对规划区空间管制用地进行有效组织,进而制定空间管制用地分区和管制导引,并基于ArcGIS 9.3空间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功能,提出了一种实用的山地城市空间管制研究方法,并以重庆市秀山县城乡总体规划空间管制规划为例,探讨了此方法的实际应用过程及结果.
  • 摘要:历史风貌协调区属于特殊的城市发展空间,其与历史遗存的唇齿关系决定了以"协调"为前提的规划建设原则.文章以合川东城半岛城市设计为例,着重从发展定位及风貌协调两方面,对城市中历史风貌协调区的城市设计方法进行了探索.规划将东城半岛定位为,中国西部唯一拥有古战场完遗迹的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及服务中心,辐射重庆西北部旅游环线。以旅游服务为核心,强化旅游业的发展,将不仅有利于半岛生态环境、人文景观的保护,有利于与钓鱼城景区风貌的协调,更有利于推动合川市整体旅游业的发展。历史遗存的风貌有赖于整体的保护和完整环境的烘托。东城半岛是进入钓鱼城景区的门户,景区所在的钓鱼山可鸟瞰大半的建设区域,新区内的建筑高度、体量、形态以及风格将对景区的整体环境产生直接的影响,因而以钓鱼城景区为核心的视线分析基础上的风貌控制在此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可通过建设区用地范围的划定,建设区空间形态控制,景观及建筑风貌控制等路径实现。
  • 摘要:重庆作为我国典型的山地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城乡统筹试验区",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为一体,在城镇化过程中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发展,对保护山地生态环境,有效利用山地资源,促进人居环境的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从重庆山地城镇化过程中传统民居发展面临的现状与问题出发,以重庆典型传统民居—吊脚楼为例,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即博物、展示居民中的文物建筑(群),保留、修缮有保护价值的特色民居,改造与更新现存大量普通民居。在这个创造过程中,为避免重蹈覆辙,给后人遗留下新的问题,应该遵循一定的建造原则,如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以人为本,适应现代居住文化,新技术的应用。此外还对未来山地城镇化过程中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提出若干建议:继承与发扬优秀的传统风水观和生态观,充分体现人居安全为本的发展理念,恢复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活力.
  • 摘要:以近年来重大灾害事件为研究背景,针对山地城市避难疏散体系发挥的作用与不足,分析了避难疏散体系在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灾变环境下对保障城市安全需求的不适应性,论述了山地城市与平原城市避难疏散体系的不同.基于风险观点,探讨了灾变环境影响下山地城市避难疏散体系在防灾功能、层次结构与空间特征配合支撑、避难场所建设设防标准和应急避难场所配置系统协调四个方面的自适应策略和措施,以指导规划建设适应于灾变环境的城市避难疏散体系,尽可能提高灾变环境应对能力.
  • 摘要:加强山地城镇地质灾害防治与规划建设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的制定,是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通过梳理我国目前在地质灾害防治与规划建设方面的标准与规划制定工作,找出问题所在,并借鉴国内部分地区的地方性标准与规范的创新与试点,为将来完善山地城乡规划标准体系,制定山地城镇规划建设中地质灾害防治的相关标准与规范提供参考与依据.笔者建议采取以下三种措施来解决当前山地城镇规划建设中的地质灾害防治问题,要加强地质灾害评价标准、方法与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的对应性研究,在现行的(包括正在编制的)城乡规划标准、规范中补充完善关于山地城镇的特殊性规定,积极推动地方层面相关标准、规范的编制与试点工作。
  • 摘要:我国中部大震分布呈现一个底部在藏东、川滇,顶部在东北的三角形.我国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灾难最重的地震绝大部分都发生在这个三角形内,为了与东亚大三角相区别,称之为小三角.我国中部泥石流灾害以及滑坡高易发区也落在这个小三角范围内.这个三角区是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边界东犄角及其延伸的变形梯度带,最重要的是这里上地壳底部温度较高.上地壳的高温蠕变可能使这里的黏滞系数降低,脆韧转换较快,导致应变积累快,水平和垂直差异运动频繁.因而使这一地区不但是地震分布的集中区,也是滑坡泥石流易发区.
  • 摘要:董菁水库坝高150米、库容9.55亿立方米,位于中国贵州省东南部的贞丰县境内,建于2005年,2009年8月20日开始蓄水,2009年9月在水位到达440米时首次出现水库诱发地震,在2010年1月17日发生了Ms3.4级水库地震,引起滑坡、岩崩和滚石,造成6人死亡和9伤的较大灾害.经过分析表明:董菁水库水位变化,地震的数量增加迅速,当最高水位时地震月频率达到21次;地震震源深度大体在3~8公里之间,其中Ms3.4级地震震源深度为7公里.究其较小地震都会引起不小灾害的原因,这是浅源地震的近场表面效应.除了山区地质上的边坡不稳的原因之外,相对于同级的天然地震,董菁水库Ms3.4级地震因浅源振动,其震中强度I0增加2度;在高200米的岩崩处,其S波最大位移振幅是河底的两倍;并且岩崩处正好穿过断层.上述三种因素的叠加效应增大了地震的弹性波表面效应,直接导致董菁水库岩崩,造成6人死亡和9伤的灾害.在山区,应该特别注意山峰地貌对弹性波的放大作用,预防山峰横向摆动所引发的滑坡、岩崩、滚石、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
  •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发展的必然趋势.山地城镇,尤其是山地城镇滨江地带以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发展因素逐步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矛盾集中点.本文以重庆滨江城市建设发展为实例,采用逻辑与归纳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了滨江地带的景观、历史以及空间格局.从自然环境、历史文脉、空间界面以及景观视线几个角度分析研究当代山地城镇滨江地带存在的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寻求山地城镇滨江地带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对策,分别从交通组织、景观视线、规划管理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并提出了可持续规划管理的概念.同时提出引入计算机软件辅助模拟,建立以定量分析为基础的城镇滨江综合控制辅助管理体系,以完善规划管理.
  • 摘要:沿江(河)岸线是山地滨江(河)城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体现山水景观的主导因素,是自然景观与建筑景观有机结合的反映,是城镇中景色最优美、最能反映出城镇特色的地区.在山地城镇规划建设中,通过对沿江岸线的风貌与特色充分认识和研读,运用景观控制规划的理念与方法,从岸线综合利用、景观形象塑造、景观保护措施角度对山地滨江城镇的沿江(河)地带的景观控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路线及实施方法.
  • 摘要:关注可持续发展,已经渗透到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联合国《21世纪议程》建议,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断改善人类居住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质量,改善所有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和落实"十二五"规划中关于城镇发展的要求,由于山地城市居住区建设场地的特殊性,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直辖以来,重庆市的住宅产业迅猛发展,在重庆市规划局以及相关部门的大力倡导下,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行业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山地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实践中积极探索,在城市化进程中较好地保持了山地城市的场地特征和多样性,促进了山地城市特色化发展.本文共分6个部分:第1部分阐释了与本文研究相关的几个概念;第2部分描述了开发强度与开发容量共存的现状和矛盾;第3部分分析了居住区规划的可持续发展在物质形态和社会文化两方面的体现;第4部分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结合山地城市居住区的一些特征,阐述了一些发展原则和策略;第5部分介绍了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教工住宅区规划中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贯彻与实践;第6部分做展望.
  • 摘要:山地城市敏感和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影响和制约坡地开发建设的因素比平原地区复杂,这不仅受气象气候的影响,还受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植被、土壤等因素制约,山地城市以其复杂的地形、多变的要素而不同于平原城市.对山地城市规划设计,分析的地形及自然环境要素比平原城市多,相应的规划设计方法和技术要求也在增加,增加了山地城市规划设计的复杂性和难度.本文结合山地城市特征,总结对山地城市规划进行探讨。成功的山地城市规划设计在于倡导保障安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技术合理、避免灾害、经济适用、生活方便的山地城市开发建设。笔者提出,要保障安全,科学选址,注重资源环境容量分析,突出山地城市景观风貌特征和山、水、城、林融合一体的城市特征,合理控制山坡地开发强度,山地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特征与技术标准,加强山地城市防灾避险规划。
  • 摘要:近年来,三峡库区城市因移民迁建和快速城市化,其城镇建筑风貌特色缺失,城市景观雷同现象突出,需要对城市建筑风貌的控制方法进行反思,为城市发展和建设提供导向和参考.目前国内建筑风貌规划尚处于各自为政的探索阶段,未有效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特别是在建筑风貌控制的可操作性方面,对方法的论述不多.本文就三峡库区城市建筑风貌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三峡库区城市——万州的建筑风貌控制具体实践,提炼相关控制要素,试图建立一个建筑风貌控制体系。宏观层面,结合山地滨水城市特色,重点解决城市建筑形态与界面的控制要求,实现城市建筑形态在整体上的有效把握,并将核心要求转化为可量化的控制导则。中观层面,整合研究各管理单元控划定城市的重要区域建筑群体的控制范围,重点解决城市建筑群体内部与外部环境统一协调的关系,并将其转化为可操作的控制导则。微观层面,重点针对万州新旧建筑单体立面在设计与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明确单体建筑立面的要素控制要求,并将其转化为可操作的控制导则。
  • 摘要:本文应用频次理论,以福建省建瓯市温洋村为研究对象,对该乡村1996年和2005年主要森林景观类型进行聚集程度的测定,并结合斑块数、斑块密度、多样性指数等景观指数,研究这段时间里乡村森林景观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10年间乡村森林景观总面积、斑块总数保持稳定,各森林景观类型空间分布聚集程度均有所增加,景观的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减小.
  • 摘要:结合山地城镇的特点,讨论了排水体制的选择、管线穿越河流沟渠方案、地形落差以及雨洪灾害防治等山地城镇排永工程规划和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四个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重庆市大足区排水工程专项规划为例,具体分析了该规划中解决这些问题方法和措施.
  • 摘要:依托国内外先进的地下污水处理厂建设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对山地城市重庆地下污水处理厂建设模式进行探讨.重庆市主城地质条件好,在经济技术可行的条件下,可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适当选择地下或地上地下相结合的污水处理厂建设模式.在建设中,应采用合理工艺,满足污水和气体排放要求;充分利用地下空间,集约紧凑布局;地下与地上建设相结合,减小施工难度和运行动力消耗;结合城市地形地貌,丰富山地城市景观特色;污水处理厂与再生水厂适当合建,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有效提升山地城市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在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大背景下,我国各大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日趋严重,既有的交通缓堵措施基本属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最终导致交通越来越堵,交通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为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结合组团式城市的独特布局形态,在规划阶段围绕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复合交通走廊的规划控制、公交优先的落实及轨道站点TOD理念的实施等方面制定一系列交通发展对策,尝试结合城市空间布局从源头上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由于山地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平原城市有明显差异,因此指导其规划和建设的城乡规划标准也应有所不同.但我国现行规划体系中并未考虑到该因素,"山地城市"基本概念不统一是造成这种缺失的基本原因之一.本文仅对"山地城市"这一概念进行研究,明确其界定标准,并将该概念在重庆市范围内进行实证,为山地城市规划标准体系的制定奠定应用基础.目前,对于“山地城市”概念界定主要有工程学和城市形态学两方面的定义。工程学上山地城市的定义是建立在地理学地貌概念基础上的,是以城市用地的地貌为特征,以地形对城市环境、城市工程技术经济性以及对城市布局的影响来确定;但工程学更多是针对局部的小区域尺度。本文认为:“山地城市”指直接修建在“山地”上的城市或城市拓展过程中受到山地地形影响的城市。根据“山地城市”的概念,结合我国地貌分区、高程图、政区图等资料,初步划定“山地城市”分布区域。根据所处地貌不同,山地城市可以分为丘陵山地城市、河谷山地城市和沟壑山地城市。
  • 摘要:随着三维可视化技术发展,三维仿真系统在城市规划、城市管理辅助决策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三维模型数据却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三维模型数据更新、维护和数据共享成为难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三维仿真更加深入的应用,本文针对三维数字城市建设中三维模型数据标准展开研究,研究三维模型分类、数据分层和分组管理,研究三维模型数据编码和文件命名规则,并将标准研究成果运用于三维数字城市的建设中,目前按照该标准已经完成重庆主城及周边多个区县的三维数字城市建设中,取得以下明显效果:为三维模型数据的规模化生产提供规范基础,三维模型数据的生产、更新和维护更加高效,为三维仿真的大范围应用提供可能;模型分层、分组的组织管理及数据编码规范,既满足仿真系统对高逼真的需要,同时也支持在不同的三维软件系统中定量、定性和空间关系分析,推进三维仿真深度应用;满足标准规范的数据成果成为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数据源,丰富城市空间数据的内容和形式,促成三维空间数据的共享和应用系统集成。
  • 摘要:本课题通过分析探讨国内外城市提高地面透水功能的理论探索、规划对策、实践经验,针对重庆市渝中区生态环境特点、城市建设现状,开展城市地面的透水规划研究,提出具有山地城市特色的地面透水规划对策,即通过加强绿化、增加透水地面和路面、加强雨水储蓄和利用,提高城市地面透水功能,从而为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城市水资源、防治洪涝灾害、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和经验上的借鉴.
  • 摘要:在当前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设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充分认识和保护区域内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划定"生态底线"的前提下进行城市建设用地的布局,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是当前我国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现实手段,也是探索"两型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尝试以"生态底线"的理念,对如何构建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一些思考.在基本生态控制线和现有城市空间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上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发展理念,顺应区域格局和发展导向,突出廊道式空间发展模式,此次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提出构建“一轴两带多中心、一主两次六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即强化湘江发展轴,突出山水洲城特色,建立轨道交通为导向的廊道式发展模式,构建“多中心、组团式”的低碳城市空间结构,保护“带+圈+楔”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
  • 摘要:本文分析了"宜居城市"规划道路和策略,剖析了重庆主城宜居城市规划框架和大型聚居区规划实践,提出了居住品质、公共空间、特色风貌、服务设施等重点规划内容,为宜居城市规划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 摘要:重庆市已进入城乡统筹战略深入实施和新农村建设加速推进的阶段,符合当地实情的集中居民点选址量化分析,是众多地处山地丘陵区域农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求.本文以珞璜镇合解村为例,结合其产业、基础设施、地形地貌等发展现状和村民集中居住意愿,借助GIS空间分析手段,探索了新农村集中居民点的选址量化分析,以期为规划建设"安全、经济、美观、舒适"新农村提供经验和借鉴.
  • 摘要:为保护云南坝区优质耕地,保障区域粮食安全,科学引导云南城镇向适建山地发展是云南山地区域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以山坝差异化发展为基础的山坝统筹是具有云南特色的山地区域协调发展途径.以《云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年)》为依托,基于云南高原山地与坝子分布、坝子与城镇及人口的空间分布和山地区域土地利用圈层模式等省域自然与经济地理典型特征,根据云南城镇发展需求与区域用地潜力评价,总结差别化的坝子和山地区域城镇化模式、多维多元多层次的区域规划方法,阐述云南"三规合一"的空间规划实践、城乡建设用地山坝指标的联动调控措施、山地区域城镇的空间发展指引及其支撑体系构建等推进云南山地区域城镇化发展的规划探索.本文及所依托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云南实施城镇上山战略和低丘缓坡开发利用试点,搭建了良好的技术平台和政策平台.
  • 摘要:本文分析了城市新区规划的特征和重点,以重庆市主城区扩城地区为例,总结了山地城市新区规划、规划编制组织、规划技术优化、规划制度建设等方面的理念和实践,对城市新区的规划编制及管理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人口的拥挤、自然资源的匮乏、环境的污染,人们对改善城市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要从根本上解决城市面临的环境问题,绿地的保护建设必须从城市向区域拓展.本文以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区域绿地系统布局为例,探讨了区域绿地系统的总体布局模式.根据区域内水系、山地的自然格局、地形地貌特点及区域城镇空间发展趋势,结合区域绿地功能以及城乡发展所需生态环境,规划提出以绿色廊道和绿地斑块为骨架,综合自然、绿地功能、生态等因子的空间分布,构建“一带、三区、网状山水廊道”的区域绿地框架,并以此为基础,组合、串联区域内的大型郊野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生态农林区等绿色开敞空间,形成整体性、系统性、层次性以及生态性的区域生态绿地网络。
  • 摘要:文章系统分析了目前在山坡地规划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利用山坡地对我国未来山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总结了我国台湾、重庆和云南等地山坡地规划的经验,以此为基础,笔者提出了山坡地规划中应重点关注的五个问题,分别是:通过山坡地规划传承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形态特色;山坡地的用地选择应考虑独特的制约条件和价值取向;山坡地的使用应结合不同的坡度和区位确定相应的标准;处理好山地建筑与山形地势的相互关系,将山形地势纳入城市特色塑造范畴考虑;重视步行系统等多种交通方式在山坡地的生态保护和功能联系中的作用.
  • 摘要:长期以来,城市生态空间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管理,由于城市生态用地概念的模糊、理论界对其内涵难以整合、城市规划管理者缺乏对城市生态用地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管理的抓手,导致我国目前生态空间日益受到威胁,生态环境极其脆弱.2012年实施的新的城市用地分类,突出了土地的生态价值,但仍未明确生态用地类型,本文基于此,并在对天津市生态现状调查的基础之上,运用LUCC(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土地分类法、ANDERSON(基于遥感数据的土地利用/地表覆盖分类系统)分类法、CORINE(欧盟环境信息协调)分类法等土地分类方法,结合天津市的生态系统、生态空间布局和土地生态功能,研究出适用于规划设计、编制、实施管理的生态用地分类方法,便于城市生态规划管理的操作.
  • 摘要:在国内低碳生态城大规模建设之际,本文聚焦与反思低碳生态规划的实施作用问题,从规划的编制方式、核心要素、实施路径三个视角对低碳生态规划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提出低碳生态规划自上而下体系构建和自下而上个案反馈两种编制方式,从实施角度认为控制性指标和引导性建议是低碳生态规划发挥作用的核心要素,并结合深圳低碳生态实践提出低碳生态规划在城市规划编制体系、标准规范和规划管理中的三条实施路径.
  • 摘要:山地地震多是主震+余震+地质灾害的复合灾害,易发生交通堵塞,灾后救援影响因素复杂,避难疏散难度大.避难过程论、安全势论、复合灾害论等基础理论适用于山地地震的避难疏散过程.文章探讨了避难疏散的安全对策,其中建设抗大灾、巨灾的建筑避难所(体育馆、学校教室等)是基本安全对策.
  • 摘要:由于我国山地众多,绝大多数的破坏性地震发生在广大的农村和乡镇地区,山区村镇的选址至关重要.本文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地质灾害程度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山区村镇居民点体系抗震防灾用地适宜性的影响因素,采用可拓综合评价方法,结合物元模型、可拓集合与关联函数理论,建立了多指标山地城市抗震防灾用地适宜性可拓综合评价的物元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可拓物元理论在山区村镇体系抗震防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实用性.
  • 摘要:地震、洪水灾害调查表明,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所规定的安全性、耐久性和适用性来说,我国村镇房屋,特别是山区乡村民居的安全性(抗灾能力)、耐久性和适用性远未解决.本文作者曾先后对河北、云南、新疆、内蒙古、江西、浙江、四川等地震灾区以及安徽、江西、黑龙江等地洪水、浙江台风灾区进行了房屋灾害调查,同时也对山东、甘肃、四川、湖南等省的部分村镇进行了房屋抗御灾害能力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工作.通过村镇房屋灾害现场调查和试验研究,基本掌握了我国村镇房屋在建筑材料、结构形式、建造方式、传统习惯和防灾能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村镇抗震、防洪建设与减灾对策.
  • 摘要:哈尼族是居住在我国西南山区众多的少数民族之一,长期以来其独特的生活环境、生产活动方式和社会文化传统共同孕育了极具特色的山地人居环境系统,是山地聚落研究中极有价值的研究对象.本文基于人居环境理论基本分析原理和方法,选择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曼冈、贺回、吉坐三个传统哈尼村寨为典型案例,综合利用测绘、访谈等研究方法,发掘了哈尼族山地聚落的选址原则、空间要素构成的内容和特色,并深入分析了各空间要素在人居环境系统中的作用和互动关系.本文研究为发掘哈尼传统聚落在实现人居活动与自然环境的良性互动关系、探讨西南少数民族维持山地人居环境系统的稳定可持续运转的传统经验提供了良好的实证研究成果.
  • 摘要: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系统回顾和整理了黄光宇先生关于"山地城市学和生态城市规划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历程.文章研习后认为,不同层次地域人居学的研究将裨益于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环境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具体到城市规划领域,我国目前应重视和推动山地城市学理论的研究和总结,并在山地城市学发展与积淀的基础和平台上,进一步丰富关于城市群、城市层级、城市管治、城市和谐、城市生态、城市产业、城市基础设施、城市景观风貌、城市特色等等的多侧面研究工作.文章最后提出,城市多层次、多侧面的开放研究,总体上应走向动态的一致性过程,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过程,走向重建地球山地环境的过程.
  • 摘要:概述川滇地震、山地灾害的典型事件,如汶川、叠溪、康定、西昌等大震及山地灾害,主要是崩塌、滚石、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破坏类型.地震引起的山地灾害,与地震大小、震源深度有关,与震区环境地貌,水系或沟谷分布,岩体稳定性有关.但一般说来,在我国西南山区发生5级以上地震一般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山地灾害.而6.5级以上地震主要沿川滇地块边界构造带展布,一旦发生可能直接造成地震断错和严重山地灾害.村镇建设布局要考虑"风水",其中首要考虑的是防御地震、山地灾害,是否存在崩塌、滚石,滑坡、洪水与泥石流等自然条件.考虑场地附近是否有活动断裂带和潜在地震危险性.西南地区山区农居密集分布在沟谷两侧,山坡地带,尤其相当一部分分布在地震活动区或断裂带,一旦发生强地震,山地灾害十分严重,需要防范.事前勘察,若存在需要采取措施加固处理、清除或避让.
  • 摘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是灾后村镇重建发展的重要技术保障之一,本文优选出坡度、坡向、高程、河网密度、工程岩组、断层分布、人工工程活动7个评价指标,建立分级标准;利用GIS技术对空间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功能,结合数理统计的方法原理,对彭州市甘溪沟流域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定量评价:地质灾害中等危险区分布较广.在此基础上进行村镇土地利用规划,能够科学准确地揭示出研究区震后建设用地区域地质灾害空间分布规律,对建设用地的安全布局进行规划进行科学的参考.
  • 摘要:为减少山地城镇建设的风险,提高城镇的安全性,实现山地城镇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我国从国家到地方层面均对山地城镇规划建设中地质灾害的防治进行了大量实践探索,使防治工作更加有效化、规范化.在地方实践层面,文章重点以香港、台湾、重庆、云南四个地区为例,梳理这些山地区域在政策制定、规划建设、地质灾害治理技术及工程措施等方面的经验与做法.通过这些典型地区的案例来为全国山区城镇规划建设中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 摘要:本文通过对承德双桥区山区沟域城乡用地模式分析、城乡资源环境空间结构解析、避暑山庄皇家园林营建与城镇发展演变关系剖解、皇家历史文化与山水风景资源挖掘,提出以风景旅游引领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利用结合释放世界文化遗产的功能价值的规划理念,并通过多次实地地形考察和居民走访,提出"3450"发展策略,即三轴控制城镇发展整体框架,改编四个对城镇布局有重要影响的河流湾道,发展五大风景酒店,建设十个避暑山庄、避暑水庄、避暑山水庄,真正支撑承德"大避暑山庄"、国际旅游城市的发展定位.
  • 摘要:农村地区以小城镇为核心带动周边村庄的人口和产业结构的变化,构成了中国城镇化发展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城镇的建设是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在"5·12"汶川地震中,成都地区受灾极为严重,尤以小城镇受灾程度最大,许多小城镇已毁,城镇建筑成为危房,城镇道路被严重破坏阻断.如何重建灾后的小城镇,如何尽快恢复小城镇的生活与生产是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在重新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既要保持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又要重视增强小城镇抵御灾害的能力,还能保持其特色,将是灾后重建的重要现实问题.本文通过灾区实地调研,结合彭州市磁峰镇规划设计实例研究,总结和提炼山地小城镇规划设计的特征要素与特色手法,尝试提出建设特色山地小镇的城市设计方法.从选址角度入手,应注重自然山水对乡镇格局形成的空间控制;从整体布局与形态角度进行设计,应注重“因地制宜”、“天人合一”灵活而生动的乡镇形态和有机起伏的乡镇边界及轮廓天际线;从街巷肌理角度进行设计,应遵循“依山就势”、“随曲合方”的曲折街巷空间肌理;从建筑空间造型角度进行设计,应在顺应地势的前提下,保持建筑空间与自然相结合,同时考虑人的主观需求和审美而形成的乡镇建筑特色造型与山地建筑文化风貌;在城镇建筑空间技术与材料的选择上,应满足“就地取材”、“古朴实用”、“结构合理”、“灵巧精湛”的山地乡镇营造技艺;从整体城镇风貌全局看,应保持其独特的艺术性,使城镇建设的各个要素融会贯通,形成山地小镇的独特风光。力求实现对山地小镇实体、空间和活动等诸要素全面有效的设计与控制,在此基础上促成山地小镇镇区特色的全面建立,使之更好地充当城镇生活的重要舞台。
  • 摘要:重庆市长寿湖西岸依山临湖,但现状山脊线过于平淡,现状建成区和既有建筑方案形成的建筑轮廓线趋于单调.文章基于城市天际线的塑造,从"湖面看城"和"城市观湖"两个层面针对多个视点对建筑高度进行控制,再结合临湖界面控制、视线通廊控制对高度控制值进行优化,最后通过ARCGIS软件的实景模拟功能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检验.结果表明:优化方案天际线起伏变化,建筑轮廓线与山脊线穿插组合,临湖界面通透,视线通廊控制效果明显,强化了山地地形特征,凸显了山地滨水城市特色.研究成果以建筑绝对高度值(建筑屋顶高程值)严格控制建筑高度上限,相对高度值作为管理参考.
  • 摘要:贵州是多山之省,称"九山半水半分田".城市用地十分紧张,然而市民对绿地的渴望日益强烈.因地制宜、变劣势为优势,充分发挥多山地、山体多植被的自然优势,大力推进山体公园化绿地的发展,既能解决城镇建公园的用地紧张问题,又体现了多山城镇的山地特色,也节约了用地和资金,极大地增加了市民享受绿色、亲近自然的机会.如此事半功倍、一举多得的增绿方向,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之路.
  •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对内蒙古边陲小城乌兰浩特市城市森林建设中的主体部分——城郊"近自然森林"的建设的成果来论证城市森林的主体应以城郊森林建设为主,结合市区绿化,最终构成一个和谐的城市森林生态景观,为在城市生活的人们提供一个优良的宜居的生活环境.笔者指出,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景观格局、原有植被,保留有特色的文化历史和文物。要建成以林木为主体,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达到“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布局要求。这个体系包括城区公园、园林绿地、河流水系、道路林网、森林公园及自然保护区等,最终要在城市的中心区、近郊和远郊协调配置成“绿色生态圈”。带状的农田防护林网、道路林带、沿河林网水系,还有村旁及房前屋后的绿化景观,是我国乡镇景观的一大特色。应当将其布置成环境优美的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为一体的城镇森林环境,使森林与河流、沟渠、山塘、水库连为一体,建立林水相依、相连、林水互利的森林网络,营造生态和谐的人居环境。
  •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扩大,发展小城镇,尤其是山地城镇的建设已经日益得到重视.山地城镇多数位于西南欠发达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使得其规划建设具有特殊性.本文通过遵义市乐山镇的总体城市设计案例,探讨了欠发达地区山地城镇发展的基本思路,指出山地城镇的发展要依托生态环境景观的独特资源,积极与大都市对接,坚持城乡统筹、区域融合,加大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实现山地城镇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的"双赢".
  • 摘要: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即将实施,该标准对1990年版标准实现了较大的突破,但和90版标准一样,依旧缺乏对山地城市与区域的针对性.具体而言,在城市用地分类方面,缺乏对规划区内保护地区的分类,缺乏对混合功能用地的分类,缺乏对山地城市一些特有用地的分类,缺乏城市远景发展用地分类;在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方面,缺乏对不同城市性质和职能的城市用地需求的考虑,缺乏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城市用地需求的考虑,缺乏对不同地理环境下(比如山地)城市建设用地的考虑.基于对国外和香港、台湾等地区经验总结,提出一些构建山地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初步思考:对于标准的城市用地分类,实现有限的微调,比如增设"生态绿地"的特殊用地分类,通过实施细则来丰富混合功能用地的管理,增设"慢行步道"、"远景发展用地"等用地分类,并对"地下空间"分类在标准中予以补充说明;对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提出构建多元化控制体系以应对职能、规模、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针对山地城市建议设置规划建设用地的折减系数.
  • 摘要: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体系是基于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而建立的生态网络体系.它已突破传统的灰色基础设施,从城市自然生命支撑系统的高度来实现城市开放空间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目标.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的特点让绿色基础设施成为现代生态城镇构建的基本策略和方法.文章以中国最北的漠河北极村生态景观规划为研究对象,探索这个北疆生态小城的绿色基础设施的构建方法和模式.为了营造具有大兴安岭北坡生态景观特色的边疆小镇生态景观,塑造“低碳生态小城”形象。从生态景观多样性和生态绿色网络体系等方面着手进行规划,依托北极村自然本底,形成一个大环境生态系统融入城镇空间的生态景观结构:山水为底、林城一体;三带延展;多廊渗透;多点分布。笔者指出,生态城镇绿色基础设施的构建特点在于建立生物多样性的平台,构建完善的生态景观格局,促进生态资源集约整合,协调地域特色,营造乡土绿色景观。
  • 摘要:中国的产业转移给中西部城市带来发展机会的同时,也给西部山地城市的交通系统带来了负担,山地工业城市的交通规划探索显得越来越迫切.本文结合长寿区城市总体规划的具体实践,基于山地工业城市空间及产业特征分析,探索山地工业城市交通组织面临的问题,如对外运输通道匮乏,运输方式结构不合理,道路网密度不合理,公共交通分担率低等,并提出山地工业城市交通规划适应性策略,即要合理布局路网密度,优先发展山地特色公共交通,选择适宜的货运方式,加强交通系统防灾处理,促进客货运交通分流,创造山地特色静态交通系统。
  • 摘要:线性构造可以通过遥感影像上的色调变化进行解译,进而了解断层的空间分布、地质稳定性和地下水流动,为山地城市和工业建设提供技术支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线段追踪法为基础,对之应用地质统计学中的变异函数修正后,进行遥感影像的线性构造解译,并以云南个旧地区的遥感影像(DEM)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根据结果,通过与实测断层的对比,发现STA能较好的识别线性构造,但在线素连接上需要给定人为设置的参数,因此算法还需要进一步改善.
  •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以及高速公路等交通的飞速发展,给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重庆市城市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也导致山地型城市的重庆市城市空间结构发生剧烈变化.针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集中与定性分析、缺乏定量研究的现象,本文利用RS卫星影像、GPS辅助调查、GIS数据管理与分析,在3S技术支持下对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分别从地理、人口、经济与交通等因素研究山地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关联度和空间回归分析角度,对影响重庆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驱动因子进行定量研究,探寻影响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主要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地理和交通区位差异是促使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关键因素,交通作为影响城市空间发展的一项可控驱动力,规划引导使之有利于城市协调发展的方向,探索山地城市空间结构合理的发展模式.
  • 摘要:激励性政策作为引导市场、公众参与的有效手段,一直是管理政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深圳为例,在全面梳理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方面已有的相关政策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提出适宜于深圳特色和规划管理需求的激励性政策研究思路.结合立体绿化、建筑产业化、绿色建筑等低碳生态建设的具体情形,提出具体的激励性政策建议.最后建议激励性政策必须与控制性政策相衔接,并应该结合城市发展予以动态化调整,持续发挥对于市场、公众引导的积极作用.
  • 摘要:传统的电力、供热和燃气分项能源设施规划对于国家的能耗和碳排放控制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基于整合的生态型控规能源系统规划将基于节能和减少碳排放的角度,通过能源需求和供应的合理规划,将新能源等能源设施纳入到基础设施规划中,对其进行图则控制和效益核算,不仅能将宏观目标转化为控制措施,而且将与传统能源设施一起构筑更加生态的能源规划系统,促进城市规划相关领域的创新发展.
  • 摘要:绿道的思想很久远,珠三角绿道网是西方绿道被介绍到中国二十多年之后国内建成的第一个成规模区域性绿道网.本文从对绿道在广东兴起的背景分析入手,总结了珠三角绿道网规划设计的难点和设计构思。在区域层面,要维护生态,防止城市的蔓延;在城市层面,要改善城市的宜居水平,为市民提供休闲空间,并为骑车者和步行者提供更好的环境,以促进绿色出行,同时,要为自然环境好的地区提供经济发展的机会,为城乡居民的休闲消费提供优质的场所。笔者归纳了广东绿道在"多目标、多功能和多样性"原则下的五个创新,即整体设计上的多目标性和多功能性,区域生态保护方式的创新,城乡互动发展的新路径,城市开敞空间供给的新方式,对城市微观设计产生的影响.最后,根据反馈的使用意见,文章提出了广东绿道未来完善提高的三个方向.广东绿道尺度上要由珠三角向全省层面和城市层面两头伸延;在功能上要进一步细分和健全,在设施建设上要更有针对性。配套设施的建设不仅要满足人的需求,长远来说还要考虑动物的需求,最终使绿道同时也是生物的绿色通道和生态的廊道。
  • 摘要:面对西部大开发进一步深化的重大机遇,如何突破河谷地的空间限制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兰州城市空间拓展的关键.在新一轮的城市空间拓展中,兰州选择了跨越式发展的空间拓展模式,但跨越式拓展需要一定的周期才能实现.相比之下,河谷地区荒山利用拓展模式(即对河谷周边的山体进行适当的整理来获得开发用地的拓展模式)具有时间短、见效快的特点和优势,能满足城市发展的近期需求,缓解城市用地发展的压力.但是由于河谷型城市特殊的地质环境,使这种拓展模式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文通过总结在兰州规划实践中所采用的河谷地区荒山利用拓展模式应注意的三大重点问题:合理选择荒山利用区域;严格遵守荒山开发利用原则;科学管理荒山开发过程,力图将河谷地区荒山利用拓展模式打造成为以安全为首要前提的空间开发模式,以作为兰州城市跨越式拓展模式的有益补充和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的典范.期望为西北地区河谷型城市的空间拓展提供借鉴.
  • 摘要:本文在分析贵州省山地多、平地少、土地开发利用难度大,作为全国惟一没有平原地貌的内陆省份,城镇化有进程缓慢,与全国城镇化水平差距大;城市数量少,规模小,等级结构不合里;城镇人口主要分布在中小城镇;城市城区、县城人口密度高,城市建设用地规划不能满足城市建设需求等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贵州省的土地资源对城镇化的影响.认为建设用地需求持续增大,基本农田安全受到威胁;自然条件差、平地资源不足是制约城镇化发展的基础要素;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面临严峻的土地供给不足的挑战.提出从加快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加快城镇化发展提供支撑;积极探索具有贵州特色的山地城镇化模式;进一步加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城镇建设用地效率等作为破解土地资源约束城镇化发展的途径.
  • 摘要:在深入认识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重要战略意义的基础上,从总人口及人口增长、城镇化水平、人口迁移等方面总结了西部地区城镇化的现状特征,进而从生态环境保护、消除贫困、民族繁荣、边境安全等4个方面,阐述了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和协调发展重点.最后,结合对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典型模式的归纳,提出以"国家干预,民生为本,因地制宜,适度有序"为主要指导思想,科学推进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健康发展.
  • 摘要:本文分析了江西省山区目前在推进城镇化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立足于全省多元化、差异化城镇化发展道路下,以山区居民脱贫致富,提高生活质量与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导向的山区城镇化发展新模式.探讨了集中型、相对集中型和适度分散型三种城镇化发展模式.鉴于我国山区发展条件和发展水平的独特性和复杂性,我国山区城镇化需要坚持生态优先,坚持特色发展,坚持本地城镇化和异地城镇化相协调的原则。首先,山区城镇化发展的目的是要针对地方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着力破解发展的瓶颈。要将扶贫开发脱贫致富目标放在首位,切实提高农林区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改善区域对外交通条件和设施建设水平。其次,立足于山地丘陵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应寻求城镇化发展的多元动力,不仅仅要集中培育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增长点,更需要结合本地的农林业资源、旅游与文化资源、矿产资源发展特色山区经济。再次,需要因地制宜地建立城镇化发展的新模式。最后,要积极发挥城乡规划对于山区城镇化的引导作用,要建立起分区、分类的规划指标体系初技术路线,在城乡空间与产业、生态功能区布局,交通设施布局,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特色乡村保护等方面加强规划引导。
  • 摘要:本文以山地城镇化的内涵为切入点,基于土地、人口、空间的三维视角系统分析了山地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与支撑路径.结合云南省的地方实践与做法对山地城镇建设进行介绍。云南以城镇近期建设规划和镇乡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为主线,以城乡总体规划的修改和实施为辅助,控制各级城镇人均建设用地水平,逐步降低村庄建设用地规模,并逐步实现城乡建设用地的结构性调整。将节约城乡建设用地的重点领域放在农村地区的村庄建设,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的工作重点放在各级城镇,将提高存量土地使用效率的重点放在城镇的周边地区、城中村和各类开发区。坚持以法律法规、工程建设标准和规划管理体系为保障,利用成熟的技术手段,在规划阶段要对自然灾害易发区进行合理有效的预防和规避,并加强勘察、设计、施工、验收,使用和运营等每一步、全过程监督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推动城乡逐步全面调整建设用地发展方式;统筹考虑坝区和山地、保护和发展、近期与远期、局部和整体、刚性和弹性的关系;坚持科学规划,规范管理和严格执法。为进一步积极稳妥、科学有序推进山地城镇建设提供地方实践参考.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