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二届21世纪世界华文文学高峰会议
第二届21世纪世界华文文学高峰会议

第二届21世纪世界华文文学高峰会议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台北
  • 出版时间: 2012-11

主办单位: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

会议文集:第二届21世纪世界华文文学高峰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是马英九应邀参加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高峰会时的致辞,在会议上强调培养文化力量,对于华文文学从三方面推广,鼓励儿童阅读,鼓励文学创作,扩大中书西译工作并推广国际交流。介绍了在马英九担任总统以来,两岸文学交流,并希望在文字方面出版一部华文大辞典。
  • 摘要:本文阐述了文学遭遇的全方面挑战,网路与影像的高科技资讯技术,既是作品最快捷的传播媒介,却也会使作者无所适从。作家们受金钱与权力的双重控制,海内外作家们所面临的进退两难的困境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权力有多重解释,除了大家熟悉的强权,还有一种被人们忽视的隐性弱权无处不在。很多时候,绊倒前行的障碍物,是阅读者们所拥有的选择权。面对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坚守,更需要改变。读者的审美趣味和阅读选择,终究是被作者引领、提升和改变的,而不是相反。汉语文学无可替代的功能与魅力,在与奇妙与无限的汉字组合变化、华文的简洁提供给读者巨大的想像空间。
  • 摘要:本文选自韩小蕙的《五色眩迷》,写了作者不甘于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希望在索然无味的生活中找到乐趣。作者以自己在大山中的迷路为例,阐述了在生活中,按照心灵深处本能的呼唤,勇往直前的干上几件有价值的事,认识到生命的潜力是无限的,经常给自己一些压力,向还没有开辟的未来进军。
  • 摘要:本文写了薛憶沩对于中国现在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在今天的中国,你鄙弃的金钱已经成为了才能的标志和幸福的象征,毫不利己已经成为了十足的愚钝或纯粹的伪善。阐述了同志一词以前很流行,现在流行的是老板,表明共产主义的灵魂已经成为了隐喻,已经不在中国大地上徘徊。
  • 摘要:对于今日中国的大学生来说,文学史既是一门必修课,也是一种不证自明的知识体系;而对于大学教授来说,撰写一部完整的可以作为教材的文学史,更是毕生的追求.具体作家作品的评价可以千变万化,但写作策略以及研究思路则岿然不动.文学史家主要分为四代,以成长并活跃于1910-1940为一代;1930-1940为二代;1950-1980为三代;1980至今为四代。要反思文学史,用怀疑的眼光审视以往重重定论,对研究物件和前辈学者抱有一种理解之情。要追求接着讲而不是照着讲,培养一种境界与情怀。对于文学史来说,人文学者的关键是语言文学,教学要注重读本而不是教科书。
  • 摘要:本文记录了薛忆沩、黎紫书、吴明益、许建坤、杨翠在台中东海大学人文社会学院茂榜厅的发言。薛忆沩认为处理想象与现实之间最好的例子是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黎紫书只接受自己,用自己的方式、格调写小说。杨翠认为研究者必须要诠释、定位文本。作家都是现育中犀利的漫游者,作者若不介入,将无法写出好作品,作品其实是作家在局里、局外之间不断往返、澄清、寻找之下产生的。
  • 摘要:本文探讨了文学与戏剧,李昂认为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就文学创作而言戏剧里人物的对话,对创作有帮助。郎亚玲认为文学创作主观性很绝对的,而戏剧的可能性较多元,而是靠集体分工创作,就艺术涵义来说,戏剧更能达到跨界的效果。高祯临从戏剧的教学和当代戏剧的创作演出来看文学与戏剧的关系。魏淑珠认为不管从何种角度出发意识形式中有许多形式是想通的,所以文学与戏剧要相结合。
  • 摘要:本文选自铁凝的短篇小说《伊琳娜的礼帽》。文中讲述了主人公杜一夫不喜见人的生活,回家不开门要爬窗,很少与邻居和朋友来往,甚至与自己的儿子也很少见面,过着孤僻的生活。
  • 摘要:本文选自苏叶的散文《星空不灭》,回忆了作者与史铁生先生的一些往事,阐述了作者与史铁生先生之间的友谊。在史铁生先生临终时作者对老先生的牵挂,与在老先生去世后作者内心的痛苦与失落。整篇文章透露出了作者对史铁生先生的还念。
  • 摘要:在这个重振雄风的新世纪中国文学行列里,从知青文学、后知青文学起步的作家们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人到中年,历尽了青春激情、理想受挫、社会实践,最终形成了表达自我的成熟风格,而他们的美学追求,也构成了一个时代的文学风格。在"五四"新文学传统里,文学潮流变化非常激烈,差不多十年为一个周期,必有一代新人产生,话语中心由此发生转移。这对作家而言,好处是成名早,一般在二十出头就写出了传世之作,反过来看,其对文坛影响力也短,一般也是一二十年左右。如果把当下最有代表性的文学创作放在近百年的历史框架下加以考察,以为当下文学是毫不逊色的。一百年前20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晚清文学,是刚刚起步的现代转型,是梁启超先生大声疾呼少年中国的时代,对照两个十年的文学,其成就高低是摆明了的。不能因为有外国汉学家批评当代文学,就偏来高声赞美。如鲁迅所说的,不能因为人家提倡讲卫生,就偏要吃苍蝇。文学艺术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可能对文学作品有不同的理解,这是正常现象。但批评既然涉及自己的文学,就应该认真倾听意见,至少先理解再反驳。当理解了顾彬教授批评中国当代文学的思想脉络以后,才能与他的观点作正面讨论。顾彬教授有一个著名的论点,也是中国的许多批评者都赞同的观点,即:中国当代文学不如中国现代文学,这就是著名的"五粮液"与"二锅头"的比较。至于两个时代的男性作家的比较,情况复杂一些,原因是现代作家中鲁迅创造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峰。因此这类讨论常常会在"今天谁能超过鲁迅"这样的问题面前嘎然终止。这就是超出了"一般水平"的比较。但其实,今天说的鲁迅,已经是个充分偶像化了的、集中了几代知识分子的理想渲染的鲁迅,每一代知识分子都把最前卫的思想理论与最美好的文学想象赋予了鲁迅,使之成了一个不可取代不可超越的高峰。最后一个问题,是新世纪文学与市场的关系。在对当下文学的批评中,文学与市场的关系是一个不可绕过去的问题。既然读者有权利选择作家,作家也一定会照顾到读者群体的阅读趣味。这一点涉及到作家自己在市场上的定位。考察这一现象时不能否认,作家也会考虑到市场效应而使作品变得媚俗的现象。
  • 摘要:本文介绍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民族,都有恰如其分的文学教育.分歧在于文学的定义,以及什么才是好的教育方式.孔夫子的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篇》),与当今中国大学里中文系、外文系的文学理论或文学史课程,不能说毫无关系,但教学宗旨、论述物件以及培养目标等,均有绝大差异.文学教育在学科化之前康有为创办的万木草堂,传播维新思想,鲁迅在厦门大学讲授文学史和小说史,讲到了文学教育课堂教学,开设新文化课程。国民政府时期,南京大学开创了许多文学教育课。文学教育可以教授文学知识,但很少能交文学的创作。又讲到了词人上讲台讲课、历史学家的诗心、文学史家的情怀、师生怎样对话和对文学课堂的追念与思考。
  • 摘要:文化意义上的混血(Cultural Hybridity),若根据霍米·峇峇(Homi K.Bhaba)的观点,是指多种文化经祸撞击、冲突之后的混合.文学混血是文化混血在文学文本中的「实质化」,或者说是文化混血化为语言形象后的形态与情状.身处多元文化语境的马华文学,它的书写必然深受文化多元杂混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取向便是文体的混血.从初期的文学史发展,这种混血的范式便不断的交织与演化,虽在不同的文学史时期有个别的突出点,但混血的肉身却没有本质的改变.对不同时期的混血情状进行透视不仅揭示了马华文本美学视角的转移,同时也揭示了创作主体的文化认同与社会心理.其中,中国性、本土性与现代性的相互撞击、摆荡、渗透与交融,周而后始,形塑了马华文学混血的独特性.
  • 摘要:本文收录了选自《郭枫新诗一百首》的《秋树》、《山的哲学》、《躲在深山的湖》、《昙花》、《群蝶之梦》,展现了作者的艺术情怀,表达了作者真挚的情感。
  • 摘要:马英九指出,文学是文化非常重要的能量,而文化力量是国力重要的一部份,更可借此推广儿童读物、鼓励文学创作及扩大中书西译。华文圈子整合情况越来越密切,台湾作家的作品在大陆很多,而大陆的作品在台湾也有很多,他期许台湾能成为中华文化的领导者,并肩负起弘扬中华文化的重任。
  • 摘要: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华文文学,逐渐超越了国界和意识形态,越来越多地互相融合互相渗透彼此相容.今天,那么多华人作家学者,从世界各地来到台湾,参加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高峰会议,讨论文学的危机与前景.写作者的辛苦酬劳却又是将写作者才华诱向歧途的笑面杀手,网络与影像及时传播媒介又会使作者无所适从。读者的审美趣味和阅读选择,终究是被写作者引领、提升和改变的,而不是相反。汉语文学无可替代的功能与魅力,在于奇妙无限的汉字组合变化、华文的简洁、沉练、多义、可感。
  • 摘要:本文阐述了作者对于一些文学现象的看法,主要讲了四个问题。没有尊严的生活,在中国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命定的、无可逃避的。认同世俗的生活,在世俗的生活中因为年龄、经历、命运、经验,多少知道世俗的深浅。在世俗中做人,而尽量不做世俗的人与庄严的写作。
  • 摘要:本文收录了选自淡莹日记薄《也是人间事》的《苦吟》、《飞鸟与落叶》、《汽水与茶》、《战霾》、《秃鹰的独白》,表现了作者的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真挚的情感。
  • 摘要:当代诗人比较稳定、开放、多元的社会时期,人们的精神生活日益封富,那种重大而统一的时代主题往往拦不住民族的精神走向,于是价值多元、共生共存的文化状态就会出现。文化工作和文学创造都反映了时代的一部分主题,却不能达到一中共名状憋,把这样的状态称作无名。无名不是没有主题,而是有多中主题并存。通常的情况下,在共名的文化状态下的文学创造出现三中可能:作家自觉地把握了时代的主题,并在艺术创作中进行图解。作家拥有独立的精神立场,他也认同时代共名。作家拒绝认同共名,有意回避时代的主题,他们以较强烈的个人因素突破时代共名的限制,在创作里完全表现了个人的生活经验、审美情绪和精神立场。无论是包容还是拒绝时代共名,能在这种艺术搏斗中生存下来的文学刽作,通常都需要比较强大的艺术力量。
  • 摘要:本文介绍了作者主编自立副刊时代的回想.1984年作者主编的自立副刊因为刊登了错误文章而被约谈,认识到副刊只能传播执政者的意识形态不能透露人民心声。1970年作者提出自立副刊要强调台湾意符,于是本土性成为了主要内容定位与走向。1987作者离开副刊编辑职位,回想过去的副刊编辑生活感触颇深。
  • 摘要:本文介绍了艾克拜尔·米吉提的散文《哈纳斯湖畔之夜》,歌和马是哈萨人的两只翅膀,马对于哈萨人来说既是浪漫的象徽,又是生活的依托。阐述了伊犁马被内地农业机械所取代重新回归草原,回忆了骑士们在天马节时的募马过程,赞扬了伊犁马。
  • 摘要:本文探讨了散文的艺术性与时代性,韩小慧认为两者是共荣的,散文创作有不同的层次,真情实感,内容扎实;文字漂亮、诗意充盈;意见读到,启人心智;学问深厚,学养超人;目光高远,胸襟远大。董淑明认为也许作家最重要的意义,就是留下他的作品,这个作品也许是涸纪念品,作为一个读者,若能从中捡到一个碎片、碎块,照亮自己心灵中的某时片刻,也许对作家而言,这一生很值得了。向阳认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必须要有丰富创造力。彭锦堂认为散文是表现作者个人隐私较多的一种文类,但不是把隐私全写出来,而是透过艺术的手法呈现,但呈现的方式要很小心,否则容易变成滥情。陈广元认为散文要真实。
  • 摘要:本文探讨了新诗的现在与未来,于坚、舒婷、陈義芝、詹澈、百灵、萧萧分别做了演讲,发表了各自的观点,于坚谈到了新诗的出现及发展历程。陈義芝认为文学表现与时代有关,对于诗的创作在内容上讲究时代性。百灵认为诗是一种全脑运作,使用语言和文字表现右脑图像、书面以前只能用文字展现,现在与科技相结合。萧萧认为新诗里很多东西都是共存的,才形成了台湾文化的多元化。
  • 摘要:本文选自《牡丹的拒绝》,草原深处其实没有路.因为草原上根本就不需要路.在草原上行走,只需要方向.方向便是草原的路.平坦而辽阔的草原,手随便往哪儿一指,就是路了.无论夏天还是冬季,路在草原根本就不是个话题,路在草原那地方,是一种随着你的脚步而无限延长的飞毯.草原没有路,所以处处都是路了,所以是很容易迷路的,为为了那些迷路的人还是留下了一种被称为路的印痕。因此即便草原有路,那也会是不固定的。如果有一天,草原上的路被笔直坚固而不可随意更改的高速公路取代,那么将不再拥有自由的草原。
  • 摘要:舞动的海洋鳞片是兰屿达悟人长时间观察海洋律动的环境感知,诠释大海在每天舞动变换,海面形成凹凸的暗明浮影,在冬末春初的岛屿气质处于食物的贫乏,期待丰腴而形容为鱼类的鳞片粼光隐喻为飞鱼鳞片的银光,期待来年丰腴的食物使肚皮处于中潮,岛民的思维也变的有想像力,有生命能源.《天空的眼睛》在描写掠食大鱼猎杀弱小鱼群的不便规律,描述了两个场景,最后作者写了读后感。《天空的眼睛》追求的不是文字的流畅,也非追求小说创作的技巧,只是单纯的喜欢创作。在幽暗的水世界,当掠食大鱼在黎明之前所动猎杀飞鱼的进鱼仪式的时候,作者愿是那尾鱼瑞寂静的聆听稀有的,夜里孤航的老渔夫的歌声。他的歌洞,只为天空的眼睛,汪洋大海,有灵性的鱼类服务。
  • 摘要:八十年代出现了庄子精神在当代文学创作中的回归现象,这一回归最大的结果,就是文学创作中政治意识形态的消减,文学重新返回对个体生命的关注。高行健的《灵山》创作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这部小说从创作技巧上说,是以人称代替人物、以心理节奏代替故事情节的新文体尝试;而从精神内涵而言,它则是一部大文化小说。这部作品的文化理念非常清楚。它呈现的是中国主流文化(儒家文化)之外的四种文化:士人的隐逸文化;道家的自然文化:禅宗的感悟文化;失傅的民间文化。庄子在<逍遥游>中所体现的精神,乃是个体精神的精神,这种精神渗透到高行健的每部作品。
  • 摘要:本文收录了选自董恕明《缠来缠去》的《诗人》、《本质》、《即事》、《生活》、《交流》,展现了作者的艺术情怀,表达了作者真挚的情感。
  • 摘要:不久前﹐在台湾新地文学社﹑台湾艺文作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届21世纪世界华文文学高峰会"上﹐作者再次见到了已经82岁高龄的台湾着名作家﹑文学活动家﹑出版家﹑实业家郭枫先生。而他的最了不起之处﹐或者也可以说他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文学的最大功绩﹐在与当年﹐他是推行两岸文学交流的第一人,他的祖辈父辈在大陆﹐他是在大陆出生长大的﹐他是归乡的游子。在台湾风风雨雨60年﹐郭枫一直这样实践着自己的誓言。他只出入于文学和企业交错的时空﹐他的投身企业﹐赚钱﹐也还是为了文学事业而筹措资金。而当初﹐正是因为有着这样高纯度的文学背景﹐当上世纪80年代过半﹐郭枫眼看着海峡对岸的大陆新时期文学如火如荼﹑一浪高过一浪﹐几乎每天都涌现出好作家﹑好作品时﹐他的心被撞击﹑被搅动﹑被激情所催促﹐终於再也坐不住。冒着被抓捕被绳之于法的危险﹐他迈出了第一步﹐从台北搭上了飞往北美的飞机──这也是海峡两岸文学交往的历史的第一步,又同时在几个领域齐头并进﹐首创台湾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平台,跨越禁区,率先推动"1949年以前文学"讨论会,设立"北京大学郭枫文学奖",创办两届"21世纪世界华文文学高峰会议"等。
  • 摘要:本文记录了马英九参加第二届二十一世纪华文文学高峰会。马英九致辞表示观察到华文文学的创作,有越来越密切的整合趋势,主张推动中华文字的大字典透过云端的方式促成中华语言的知识库。指出,华文文学在世界上愈来愈重要,因为华文读者庞大,作家众多,在这样的情况下举办此活动,意义非凡。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