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经济财政>2012中国农村发展高层论坛
2012中国农村发展高层论坛

2012中国农村发展高层论坛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2-05-26

主办单位: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会议文集:2012中国农村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通过总结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与经验,制度创新是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过程中,现代农业的发展迫切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来突破其发展面临的瓶颈障碍。“三农”理论和政策研究工作者要深刻认识新时期“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艰巨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紧扣实践需要,大胆研究探索,积极建言献策,更好地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努力开创“三农”理论创新和政策研究工作新局面。一要弘扬科学精神,坚持求真务实。关于发现农业农村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农业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努力提高科研水平。二是要满怀深厚感情,密切联系群众。倾听他们的呼声,感受他们的疾苦,了解他们的期盼,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正为农业发展鼓与呼、为农民群众谋福利。三要理论联系实际,切实转变学风。认真总结广大农民群众的实践和经验,深入研究农业农村发展的变化和特点,准确把握农业农村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着力推动“三农”理论政策创新。四要回应现实关切,服务“三农”决策,当好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的智囊和高参。
  • 摘要:本文就河南稳定提高粮食生产问题,提出要坚持推进传统农业大省向粮食生产强省转变,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切实加强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度重视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同时,河南省还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土地流转,努力提升种粮农民组织化水平;大力促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服务好种粮农民;切实抓好粮食收购,让粮农增产又增收,保护好粮农利益;大力推进农产品流通,让农民手中的农产品卖得出、卖得快、卖出好价钱。这些都为稳定粮食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
  • 摘要:笔者以“日本的经济和农业的发展过程”为题,其中主要以制度改革和技术进步为中心,主要采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向大家展示在日本农业成长过程中技术进步取得的比较重要的作用,并探究日本农业和经济的关系,农业总产出额和生产农业收入率的变化图。以1980年为分界线,日本的农业开始进入一个下降期,主要表现为通货紧缩和日元升值。这意味着所得率的降低,也即在总产出下降的过程中投入并没有太多的下降。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日本今后技术进步革新的一个主要对策将是在增加总产出的前提下,增加产出单位收入,或者是开发一些附加价值比较高的产品。当然,还可以考虑降低技术革新投入等。
  • 摘要:针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进一步明确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思路目标,提出要准确把握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点任务,强化保障措施,努力实现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一是要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不断增加“三农”投入,要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要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积极推动种业、农垦等方面改革,加强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工作指导和支持,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统筹城乡劳动就业,统筹城乡社会管理。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四是要强化农业法制保障。完善以农业法为基础的农业法律法规体系,研究起草农业投入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快农业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农业综合执法,深入开展农业普法宣传教育。
  • 摘要:针对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滞后问题日趋突出,分析了现代农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应对农业“双高”和“双化”的挑战,从政府来说,不能仅靠单一价格手段,而应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发挥协同作用,特别要运用好“高补贴、中价格”政策工具组合。即根据农产品成本变动情况,通过对农产品市场的科学调控,保持农产品价格逐年、适度上涨,确保农业有合理的收益。同时,更加注重运用农业补贴手段,实现保供给、促增收、稳物价的目标,并针对我国农业补贴制度的现状,提出把农业补贴政策制度化,用足用活“黄箱”政策,进一步加大农业直接补贴力度,用够用好“绿箱”政策,强化对农业公共投入品的支持。
  • 摘要:通过总结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历程、特点与经验,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建设面临的问题,提出科技进步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支撑,制度创新是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要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为主要目标,推进农业制度的创新,完善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体制和机制。
  • 摘要:2012年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全面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提升农技推广能力的要求,出台了"一个衔接、两个覆盖"的重要政策,为我国农技推广体系发展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动力.在新的形势下,正确认识农技推广的重要作用和工作成效,客观分析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积极探索推进体系发展的对策措施,提出应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保障资金投入,提高人员素质,加强能力建设,努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农业相适应的农技推广体系。
  • 摘要:通过总结当前阶段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从加快建立和发展适应“三农”变化特点的多层次、低成本、广覆盖、可持续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出发,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重点是:推进和改善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发展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体系,鼓励农地抵押贷款以外的多种形式农村信贷产品创新,探索多样化的农村金融监管方式。
  • 摘要:针对当前农民科技教育培训面临的突出问题,对农民教育培训事业进行立法和执法保障,以此保障农民教育培训的组织体系、人员队伍、培训经费。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农民科技培训的实施流程,指导各地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特别要注意充分发挥国家和各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重要作用。
  • 摘要:本届中国农村发展高层论坛以“制度创新、技术进步与现代农业发展”为主题,很有意义。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农业基础,关系经济社会全局。通过分析我国农业建设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要靠“两大动力”。发展现代农业,根本出路在科技,在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通过科技进步提高生产能力,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强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根本靠改革。要按照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着眼于解决影响“三农”发展的突出瓶颈性问题,抓紧在农村改革关键环节取得积极进展。一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更好地维护和实现农民的土地权益。二是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健全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三是推动农村金融创新,满足发展现代农业对金融的需求。四是探索建立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 摘要:为了配合农业部《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20)》的实施,需要对全国各地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进行客观评价,真实地反映各地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对我国和各地现代农业发展态势和方向做出准确的判断;进一步调动各地政府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引导各地政府适时调整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明确各地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又好又快的发展,设计了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我国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应采取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强法律保障,提高农业政策支持水平,加大对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促进粮食等主要农畜产品的稳定发展,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 摘要:党的十七大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从此,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进入了加速推进期,各地按照中央部署,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上取得了很多重大突破.吉林作为农业大省、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和畜产品基地,依托自身比较优势,深入开展实践探索,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决策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把发展中国特色、吉林特点现代农业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抓手,科学规划,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力争用5~10年时间,使吉林现代农业发展再迈上一个大的台阶。
  • 摘要:最近国务院制定并通过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和《国土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粮食与土地问题同时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昭示着我国城乡转型发展新时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土地资源安全的特殊意义.因此,加快科技的创新,促进中国粮食持续高产,则更具有战略意义.通过对农业史上三次革命的简述,认为第四次农业革命——也是全新的生产效益型、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食物安全型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科技革命顺利推进。当然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需要中国乃至世界的科学家携起手来共同合作,攻克难关,以此推动一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要求我们准确把握现代农业的产业特点和发展方向.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与国民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对全球农业的影响不断加深,表现出一系列大国农业的产业特征,深刻影响着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路径、模式.适应大国农业的发展要求,必须进一步强化农业宏观调控,调控理念要转变,调控对象要拓展,调控手段要创新,调控视野要开阔,调控能力要提高,为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有力支撑.
  • 摘要:通过介绍“三化同步”是“三农”理论的重大创新,总结了其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指出“三化同步”推进必须统筹协调和处理好一些重大问题,提出加快实现“三化同步”推进的政策建议,要坚持把现代农业建设摆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坚持掌握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和基本条件,切实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实行最有力的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加快构建我国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 摘要:现代农业“三化同步”,传统农业是不可能“三化同步”的,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传统农业跟工业是同步的,城乡二元结构在这条路上只能越走越远。因此一方面要求转变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方式,另一方面要求转变农业的发展方式,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三化同步”重要的是中国怎么在城市化、工业化转变发展方式的同时,农业也要转变发展方式,而且要率先转变发展方式,不要偏分。在公益服务体系中,引进大学推广模式,设计了“121工程”,选择100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开展协同创新结盟,既吸收高新区的经验,划一块土地,政府支持,产业聚集,科技跟金融结合;也率先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第三产业,使得这一生产进行信息结盟、投资结盟、跨地区的产业合作。这套体制机制已经设计起来,正在运作,想用种业再造试一试。如果这一套金融体制和第三产业的服务支持形成一个结盟,把中国的种业再造做出来,中国的现代农业也一定能产生重大的效果。
  • 摘要:家庭经营成为最普遍的农业经营形式,是由农业的产业特征决定的。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不宜提倡工商企业大面积、长时间直接租种农户的承包地,以防止在农业人口大批转移之前出现大规模土地兼并现象。应坚持“让农民种自己的地”、“让更少的农民种更多的地”,真正做到“农地农用、自愿流转”,确保农民家庭经营的主体地位。尊重和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建立健全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发挥科技对现代农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快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条件,加快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
  • 摘要:多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农业收益下降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给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带来了深刻影响.本研究将就农业收益和生产成本变动的结构性特点进行分析,在现阶段,要高度重视价格对农业增收的积极作用,科学处理好控制通货膨胀与农民增收的关系。粮食的收益率偏低并持续下降问题要给予高度关注。当前,成本增加快于农产品产值增长是影响农业收益的大问题。为了应对农业生产成本上升,收益不高的矛盾,我国农业应该根据国内居民收入结构以及消费结构变化,走高端化、分层化、绿色化之路。
  • 摘要:本报告意图在结构变革的背景下,以一个可比较的维度,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阶段性特征进行经验研究,以历史的视角理解中国农业现代化现阶段所呈现出的新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进入新阶段后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并就未来的农村政策选择提出相应的政策思路,提出应正确认识农业份额下降后的农业基础地位和作用,客观把握农业要素投入变化的新特点,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消除造成农业与非农业竞争生产要素中的不利局面的制度障碍,完善农业基本经济制度与创新农业经营组织形式,不断收窄农民与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稳定农业经营者。
  • 摘要:本文分为五个部分。除本节外,第二节通过土地制度的初始安排及其变革,揭示了以土地保障功能为基调的内在逻辑;第三节从事实和意愿两个层面,说明了土地对农民福利保障功能的弱化;第四节利用计量分析的结果,证明了农民对土地重要性的评价,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福利保障功能及其替代问题,而是表达了农民对土地财产权利的诉求;第五节进一步阐明了从强调土地的福利保障功能转向为强化土地的财产功能的制度取向。
  • 摘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也是党在农村政策的基石.这个制度,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也符合农业产业的特征.要认识到,是农业自身特征选择了家庭经营,而不是家庭经营选择了农业.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劳力大量外出,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出现了老龄化、妇女化的状况,由此就产生了将来谁来种地的问题,社会上也产生了一些对家庭经营能不能搞好农业、能不能寄予期望的疑问.2007年以来,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快速发展,到2011年底全国注册的达到51万个。应该高度重视农民合作组织引领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作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方面要积极推动发展,另一方面加强指导,完善机制,加大扶持力度。笔者认为,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并不断完善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政策,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