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建筑科学>第13次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
第13次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

第13次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厦门
  • 出版时间: 2012-07-16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学会;清华大学

会议文集:第13次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福全古村落具有千年的历史,古村落内保留着大量的番仔楼.本文从地域自然环境、海外移民与侨汇、地域历史文化等方面剖析福全番仔楼的形成与发展的原因,并分析番仔楼空间变异的过程,揭示出传统大厝是番仔楼空间演变的原型,西式的造型与装饰是促使番仔楼形成独特形式的催化因素;同时,在变异中,竖向楼化与外部洋化这两个因素是番仔楼发展的主要特征,而其内在的精神空间成因在于家族制度的需求、精神纽带的需求与地域社会价值观与群体精神的需求等。
  • 摘要:纵观中国教会建筑在近代化过程中的发展历程,其文化基因产生的变化规律,与有机物基因重组的原理极为相似.本文试图用基因重组这一自然界变化的普遍规律,来研究和诠释中国教会建筑发展的特征与内在规律,从而开拓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新视野.指出中国近代建筑在文化进化的过程中,受到多重外力作用,产生的文化基因重组与文化变异,是文化物质与外界交换及新陈代谢的必然结果,这与有机体的进化过程具有相同的规律。因此,用基因学原理也许会为人们打开另一扇研究中国建筑发展的脉络和现象的明日之窗。
  • 摘要:文化与消费结缘,就意味着文化作为特殊的商品参与了消费,文化消费对社会建构的影响力日益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层面.本文正是以文化消费为视角,以近代商业建筑为研究对象,阐释了近代商业建筑与文化消费的深度关联,评析了当代中国对近代商业建筑的文化特征与保护利用的现状,从而提出了近代商业建筑历史文脉传承的设计策略.
  • 摘要:近代建筑技术史是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对于近代建筑史研究的深入和近代建筑的保护修缮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对近年来中国近代建筑技术史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介绍近代建筑研究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探讨其发展前景;提出创设中国近代建筑技术史研究学科领域已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以及中国近代建筑技术史研究要点.
  • 摘要:近代建筑图学技术传入中国,经历了一段非同寻常的曲折过程.这一时期,既是西方图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引进,又是东西方图学交融整合的重要时期.本文以此为题,简述《视学》、《器象显真》出现及其中国建筑制图古今沿草、东西对接的历程.图学的理论与技术,不仅是解决工程技术、建筑施工的有力工具,而且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借以表达各种空间形状与计算问题的图样,对于探索和揭示科学的规律,并以其特有的方式对各门学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将继续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中国图学,绵延数千载,其深邃的图学思想、图学理论、制图技术,为近现代图学打下了基础,并为中国传统图学向近现代的擅变与发展做出了有力的支撑。清季咸同年间的中国学者,汇通泰西,整合古今,这对于中国近代工程图学及建筑图学的发展,极有帮助。在吸纳西方图学的理论与技术时,也对西方图学加以介绍,在中外图学知识的整理与传播上做出了重大贡献,使近代中国图学,驳骚乎日进,精益求精,做出了超越前人的成果,产生了诸如年希尧、徐建寅这样的图学家和《视学》《器象显真》这样的图学专著。凡此种种,引进了西方图学、建筑制图的基本内容,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当时人们的图学知识,推动了中国工程图学及其建筑图学迅速走向近现代的进程。
  • 摘要:本文从历史演进的过程讨论淡水埔顶与鼻仔头殖民建筑的演变,讨论的内容主要以圣多明哥堡、圣安东尼欧堡、红毛城为主体,至19世纪中叶出现了加拿大宣教师教育、宗教建筑及诸多洋行,最后在鼻仔头洋行遗迹不见后,出现了淡水飞行场,这些区域都位在1897年4月24日台湾总督府以汉文公布的淡水“外国人杂居地”分布区域内。rn 整体而言,台湾淡水埔顶与鼻仔头二个地区遗留下不同世代的建筑与遗迹,包括各式殖民建筑,年代横跨西荷占领时期、汉人垦拓、开港通商到日本统治。17世纪的淡水圣多明哥堡及圣安东尼欧堡代表着当时西方重商资本主义下在东亚殖民历史的扩张,是一段变动的过程,19世纪的埔顶及鼻仔头的建筑群代表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西方殖民主义扩张及加拿大基督教长老教会至东亚传教融入汉人文化的案例,是一个较为稳定发展的过程。
  • 摘要:近代的哈尔滨是一座有着特殊文化背景的城市,大量的外来建筑文化为她装点出独特的城市风貌.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新创作的现代建筑由于很好地融合了近代建筑文化的诸多元素,使原有的城市风貌得以延续.本文选取一批有代表性的建筑实例进行分析,以探讨这种不寻常的建筑现象及其成因.早在20世纪30年代,一批有志向的中国建筑师就开始探索“外来建筑本土化”问题,一批带有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新建筑先后在上海、南京、广州等地被建造起来,南京的中山陵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有关“民族形式”的探索可以看做当年的续演。受这种大环境的影响,哈尔滨建筑创作中反映“民族形式”的风潮也比较兴盛,并显示出相当鲜明的地域特色。苏联在斯大林的倡导下,大力突出倡导国家民族传统的“民族形式”。其中以国立莫斯科大学教学主楼最为突出。近代的哈尔滨,外来建筑文化成为城市建筑的主体。来自欧洲的西洋建筑文化和俄罗斯的民族传统建筑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哈尔滨城市风貌的洋风化十分浓郁,从而构成了鲜明的城市特色。在这样一种特殊的城市文化背景下,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年当中现代建筑创作的艺术走向就成为非常突出的问题。在一些苏联建筑师的帮助下,哈尔滨建造了几座西洋建筑文化十分浓郁的现代建筑,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筑创作的罕见之笔。
  • 摘要:民国这段历史,是镇江向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本文通过梳理镇江作为省会期间的城市规划、建设史料,明晰镇江城市在民国期间的发展历程,镇江城市发展历程中从城市总体出发,较为全面地审视镇江地理、经济、社会提出城市整体规划、计划和建设始自镇江作为民国省会期间。镇江被赋予省会行政职能是镇江发展历史上的重大机遇,一个城市行政职能的提升往往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镇江在实施省会建设计划实践中,以建设道路为先导,在较短时间内建设了一批城市主次道路,形成道路网络,为城市有序扩建奠定了基础;镇江当时开创性地建设了一批省级公共建筑,满足了省会功能需求;镇江当时还建设了3个开放式公园,开创了镇江现代公园之先河。这有助于了解镇江如何从鸦片战争后的通商口岸城市发展成现代省会城市,有益于今天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现代化建设。
  • 摘要:在抗日战争期间,战时首都重庆遭到日军长达六年多的无差别轰炸,这给城市带来灾难性的破坏,但也给重庆提供了遵循现代城市功能要求重建城市的机遇.以减灾防御为目的,国民政府在重庆的旧市区进行了开辟火巷等战时特殊的城市建设,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空袭给城市造成的损失,而且在废墟中重新建设城市,也推动了近代重庆城市的现代化进程.
  • 摘要:近代是传统与现代的一个衔接期,城市中近代历史建筑存在量大,且大多与城市现有结构、肌理、功能以及形象等多方面的关联性,它们的存在不仅具有历史的意义,更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因而保护不能简单的局限于文物式的原样保护,而应关注其发展问题,实现价值的延续.文章结合昆明市近代历史建筑的保护实践,基于有机保护的思路,提出通过延续与进化的相对理论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双重目的.指出在近代历史建筑的保护中,应尊重并突出建筑的有机性、活性特征,以价值保护为目的,遵循建筑有机发展的延续与进化特征,对建筑价值进行识别与判断,实现针对性、分层次的保护策略。而有机保护的理念其实不仅适用于近代历史建筑,对于具有活性特征的其他建筑也具有适用性。
  • 摘要:在此前研究与工作基础上,本文对北海老街区环境风貌历史状况进行梳理,提取对其形成与变迁具有重要意义的五个时间点,尝试进行分期研究;分析北海老街区环境风貌现状及构成要素,总结北海老街区环境风貌特色,尝试建构其环境风貌体系;基于环境风貌体系对北海老街区现状进行审视.通过对北海老街区环境风貌的历史研究、体系建构以及现状分析,可以加深对北海老街区环境风貌历史的理解,为环境风貌整治提供历史依据和参考;可以加深对北海老街区环境风貌特色的认知,明确其环境风貌构成;可以更加系统地认清北海老街区环境风貌现状及其问题,为环境风貌整治的重点与节点的确定以及相应整治措施的提出,提供指导与支撑。
  • 摘要: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产生的中西合璧的建筑文化是武汉大学最独特、最珍贵的内容,这些特征都赋予武汉大学独特的校园文化意象,形成武汉大学的"校园文化精神".这种精神使得武汉大学校园景色产生引人入胜的印象,呈现出独特的地域性.本文通过研究其细部与装饰研究,分析武汉大学校园历史建筑的装饰与细部具体做法及特征,指出武汉大学校园历史建筑装饰与细部的特点—多种文化的共存是其最重要的特征,反映在两个层面上的结合:一是在物质层面上的结合而产生的建筑形式,二是文化层面相结合产生形式是一种意识形态上的结合。这种特征和当时整个中国大的文化背景分不开。武汉大学校园历史建筑的细部与装饰体现了东西方建筑文化的多元共存,这种共存现象大大丰富了中、西文化。一多元建筑文化共存是武汉大学建筑及其细部与装饰的首要特征。其次,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产生的中西合璧的建筑文化是武汉大学最独特、最珍贵的内容。同时,在意识层面上的中西合璧则没有完全那么一帆风顺,因为中西方之间在建筑文化观念上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例如理学院的建筑较为明显的反映了这一特点。
  • 摘要:望海楼教堂是天津最早的天主教堂,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教堂始建于1869年,经历过三次修建以及两次被焚,是帝国主义侵略和天津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的历史见证.本文从望海楼教堂的历史和现状出发,从建筑选址到建筑材料、结构、构造以及建筑装饰等诸多方面进行研究,提出望海楼教堂是中西文化碰撞下的既带有西方哥特复兴风格又体现了中国近代建筑特征的折中主义建筑.望海楼教堂建筑的立面和室内空间效果都带有典型哥特风格,却不是真正的哥特式教堂,其建筑平面布置、朝向、结构、材料等都延续了天津当地传统。在建筑装饰手法和样式上,既有西方传统元素又有中国传统元素,体现了外来建筑文化和地域建筑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望海楼的建筑风格既体现了对哥特建筑的模仿,也是对中西方元素的任意组合,符合同时代折中主义的风格和手法。
  • 摘要:嘉业藏书楼位于湖州市南浔镇,建于20世纪20年代,是一组带有附属园林的近代建筑.嘉业藏书楼在平面布局和造园叠山方面受到中国传统藏书楼和园林的影响,也采用了当时的新技术和新材料,使得整组建筑呈现出中西合壁的特征.本文在文献考证和测绘调查的基础上,对藏书楼的兴建过程,建筑、园林布局和经营意匠做了一定的梳理和分析。嘉业藏书楼兴建于20世纪20年代,是一组重要的近代建筑群,鲜明地体现了那个时代中西方文化汇合碰撞的特点。藏书楼是中国古已有之的一种建筑类型,该工程的管理者和实施者都是中国人,因此在平面布局、建筑营造、园林布置等方面都继承了传统藏书楼和园林的一些特点;同时处在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并占上风的大背景下,园主刘承斡又生活在当时西方文化最为流行的上海,因此,嘉业藏书楼也积极采用了当时的新技术和新材料,并进一步反映在建筑的外观造型和园林的布局手法上,使整组建筑呈现出中西交融的特征。嘉业藏书楼是当时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同时其将西洋建筑的影响与中国传统营造手法相结合的努力,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 摘要: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25年至今仍处在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两个含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已经正式开展并且具备能够持续深入的条件和不断扩展的可能性;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还存在深度和广度不足、学科局限性、地域性差别和不平衡性明显、研究者结构有待调整等初级特点.
  • 摘要:温州近代住宅的发展和温州市场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联.本文通过对温州地域文化、经济、生活方式的研究,探讨温州近代住宅建筑的发展概况和特点.温州近代住宅的发展是在温州地域基础上随着当时经济实力和时局的稳定情况而发展,在思维层面,经历了从排斥到观望,从观望到接纳,从接纳到磨合,从磨合到发挥的几个阶段。温州近代住宅的发展和温州市场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联,随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当然也与业主的思维有着决定性的关系。温州人有灵气又有商气,却缺乏点大气和文气。既有勤奋向上,吃苦耐劳的一面,又有爱表现、讲虚荣、讲攀比的一面。所以对近代住宅的外立面处理非常关注,中西合璧的近代住宅大多体现在此层面。大家庭组织形式逐步瓦解,小家庭的组织形式开始受欢迎,这一时期的住宅,原来的几进几院的大宅院形式基本消失,大多是小型住宅建筑加上小庭院。传统的木结构形式逐渐被砖木结构形式取代,局部还出现了钢筋混凝土构件—梁、拱券。建筑层数也由原来以单层为主发展到二、三层。屋顶仍以双坡小青瓦为主,有些沿街住宅在坡顶上加了女儿墙,个别住宅也有四坡顶。建筑材料除传统材料(木、石、砺灰等)外,多了水泥在近代住宅中的运用。温州近代住宅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住宅的外形立面上,运用西方古典建筑上的某些部件和符号,断章取义地进行拼凑、组合,结合当地的材料和工匠技术,塑造住宅建筑的立面造型,尤其在重点部位的堆砌、装饰,更是复杂多变,这些和传统住宅截然不同的立面造型,逐渐成为当时住宅建设中的主流。从开始时仅模仿西方的局部形式,慢慢发展融入中国特色的图案、纹饰,形成中西合璧的立面造型。根据地域气候特点,住宅建设中,充分考虑朝向、通风、节能等方面的需求,按现在眼光来看,也可以说是一种生态宜居型住宅。
  • 摘要:本文阐释了谘议局建筑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特点,分析了奉天省谘议局建筑的现状,提出对其进行保护性恢复设计的方案.谘议局的中心建筑是议场大楼,它具有模仿当时欧洲市政厅建筑样式的明显迹象。两层建筑中央为议场大堂,高高隆起的圆形弯顶成为议会建筑的典型标志。朝向东侧中心广场的一面呈弧形前凸,局部加高为四层,形成三开间的主入口立面,并在两侧分别以高起的两座三角形山花与它作为呼应。四层高的主入口立面,以八根爱奥尼克柱两两相叠,形成两层柱廊,并在二、三两层设挑台强调入口的构图地位。门窗皆以拱形开洞,建筑充斥着巴洛克风格的装饰。南北两座辅楼位于其前面两侧,二者呈同样风格、同样层数、同样规模的对称式布局。今天所见的谘议局老楼,虽然依旧风采绝伦,但已缺失了昔日的完整,令人难以全面体会这栋建筑当年的原貌与壮观。在对这栋建筑的历史、环境与原状进行了充分的调查与考证基础上,一个体现着对其充分尊重与呵护的保护性恢复设计跃然纸上。
  • 摘要:上海外滩中国银行大楼是一座中西文化结合的建筑,外部建筑符号具有深刻文化内涵,体现在建筑装饰、建筑材质、建筑构造以及建筑数字中,蕴涵了招财、纳福、求平安的美好愿望.建筑具有的Art Deco风格又体现出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接受.通过对中国银行大楼建筑符号的研究,可以发现当时中国银行大楼的设计者与投资方借由建筑本身表达出内心深处希望中国金融界保持中华民族气节,不断发展强大的理念,也体现了他们对西方商业文明的向往。由于岁月变迁以及使用目的的变化,如今中国银行大楼的内部装饰、铁艺大门以及栏杆都与二、三十年代建造之初发生了不少的变化。
  • 摘要:本文由对长沙近代建筑的调查结果的分析引发思考,认为外来建筑文化的传播途径、文化和心理因素直接影响到建筑活动的各方面.并究其根源,以史为鉴,为今天现代化都市中的历史建筑的生存方式找到出路.近代建筑是中西文化碰撞与交汇的结晶。近代长沙大量的历史建筑是它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其厚重的文化底蕴是长沙城市文化的灵魂。现存的近代建筑以其固态的形式积淀了近现代城市建设的发展过程,它是不可再生资源,是长沙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认为,对近代建筑也可实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这样才能挖掘出它们的潜能,充分发挥它们的社会效益,从而带来经济效益,使历史建筑变为可再生文化资源,真正地体现出历史建筑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的价值。
  • 摘要:文章在实地调查和文献考释基础上,对福州近代商业贸易建筑遗存作初步梳理.它可以分为两类:一为与近代贸易相关的洋行和银行建筑;一为传统市场物化形态的会馆、店铺和牙行.近代洋行和银行设立伴随着西方资本的输入,它破坏了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运行机制和贸易方式。福州洋行和银行的出现导致了旧式商号转营洋货,福州传统市场逐步沦落为西方资本主义输出茶叶、木材等原材料,进口鸦片、煤油等,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市场的一环。
  • 摘要:本文通过相关历史文献资料,探讨了近代教会中学在北京的演化发展过程,并对其规划、建筑、设计及建设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从1864年到1936年的72年间,北京地区教会中学建筑的发展历程,也是中国近代建筑发展历程的生动写照。作为教会建筑它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作为教育建筑,又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关。作为西方强势文化的传播者,欧美古典建筑文化如影随形,但作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北京的文化建筑,又处处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痕迹。
  •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对中东铁路沿线一些站舍和附属地内部分建筑的影响,初步探讨了中东铁路建筑遗产中的中西方建筑文化的交融现象,并为中东铁路的线性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相关依据。
  • 摘要:20世纪初扎兰屯市因中东铁路的穿越而被作为三等车站进行城镇规划建设,后因自然环境良好而成为避暑胜地.因此,城市内部建有大量近代欧洲及俄式风格特色的建筑.这些建筑类型是对特定时期历史、文化与生活方式重要的记载与反馈.本文根据对扎兰屯近代建筑的形成背景的研究、普查及测绘,解析各建筑类型的文化脉络以及风格艺术特征,从而对扎兰屯近代中东铁路沿线的历史建筑艺术特色进行初步探析.据史书记载,扎兰屯因山清水秀的优良自然环境引皇权贵族设旗于此,各民族在此融合。20世纪末期,中东铁路的修建为这里带来了欧洲近代文明,同时也形成了城市中现存的大量中东铁路历史建筑。休闲娱乐建筑的依景兴建,是作为避暑胜地而规划的城镇风格的展现,体现了俄国人将自然与建筑结合的设计理念。各类建筑功能形式独具一格,体现的是中东铁路沿线中较为独特的城镇规划与建筑设计特色。同时,多样的建筑技术如吊桥的斜拉结构、公建多用的毛石墙面砌筑以及通透的木质凉亭的卯穿插灯,都代表着当时先进的建造技术。
  • 摘要:近代天主教传入贵州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文化,也将西方天主教堂的造型引入贵州,但贵州近代天主教堂的造型和西方教堂形式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和国内其他省分的天主堂相比也有独特之处.本文从贵州近代天主教传播的历程入手,通过研究散布在贵州各地的天主堂造型,从贵州近代天主堂的实例或资料分析,大致可以总结出贵州近代天主教堂的特点:大堂空间多采用典型的巴西利卡式,为三跨,中厅高,两侧低;屋顶采用西式屋架与中国传统屋面相结合的建造法;正立面采用传统牌坊或各种山墙的变体形式;钟塔多采用楼阁式塔替代,或干脆不用钟塔。
  • 摘要:近代中国国民意识的觉醒促进了城市公共领域的扩展,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公园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类型.文章系统地研究了近代广东的城镇公园建设情况,对其建设管理、分类及造园理景方法等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近代广东城镇公园比较发达的原因在于近代社会风气的变革、新生活运动的推广以及地方政府与社会的大力推动.近代广东城镇的公园建设具有以下特点:①自主性强;②由本土技术人员自主规划设计;③由本地政府与民众合力建设;④建设时间早,市级的广州中央公园建于1908年,县级的台山县中山公园建于20世纪20年代,其建设时间在全国居于前列;⑤分布广,从广州市到地方小镇都建有公园。
  • 摘要:厦门中山公园是近代闽南地区最早的城市公园之一,产生于近代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心智碰撞的年代.本文联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性公园建设运动以及20世纪20年代厦门市政改造运动,并结合设计师朱士圭的留日教育背景及在苏州工专的执教经历,尝试从国际交流视角剖析该公园与欧日近代公园以及中国传统园林的联系与区别. 综观《厦门中山公园计画书》,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厦门技术专家的国际视野。当时,林国赓、周醒南等受过技术训练的新式官员就任于厦门市政府。他们大都接受了中西方的双重教育,渴望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尽力,推行了一系列的城市变革措施,来缓解近代城市生活中的种种弊端。在他们的倡导下,厦门市政府筹划和建造了传统中国城市所缺乏的公共开放空间—城市公园,聘请专业建筑师对其进行设计,旨在塑造市民新的身体和精神。厦门中山公园内,规则与不规则元素相结合,既营造了几何式园林,又保留且再利用了原有的湖山风景及人文古迹,同时还配备了多种运动场地和文化设施。从设计布局到设施配置,彰显了“健身”、“教育”、“政治规训”等新的理念。
  • 摘要:文章介绍清华大学胜因院地区近代建筑的历史沿革与价值、工程概况,保护更新原则与保护修复过程等内容,阐述了保护、更新、修复与合理再利用的理念及技术措施,以及对具有历史价值的近代建筑保护性更新方面的实践与认识.
  • 摘要:抗战时期,在重庆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建厂条件以及防空疏散要求下,以兵工厂为龙头的内迁工厂在重庆近郊的"两江四岸"形成多个分散式工业区,促进乡村的城市化发展.其厂区厂房建设以靠山、临水、隐蔽、因地制宜为原则,创造了战时独一无二的"山洞式"工业厂房建筑群,形成战时首都特殊的城市景观和独特的战时工业文化.抗战内迁来渝的工厂建设在中国近代工业史上占有较为重要地位,正是依靠这些从沿海一带迁来工厂的技术和设备,以及重庆城市本身便利的交通网络和丰富的工业原料资源,重庆迅速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基地,为反抗侵略者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战时分散式工业区建设,促使重庆成为战时全国的工业中心,推动了战时重庆近郊乡村的城市化进程。而因地制宜的战时山洞厂房,是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发展过程中特殊的建筑形式,是重庆近代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今后应重视对其的保护和再利用。
  • 摘要:文章以近10年来上海老厂房立面改造为研究对象,以注重历史感为切入点,通过大量实际案例的调研分析,归纳出3种老厂房立面改造策略:简单立面更新、新材料介入和符号提炼运用,并结合量化分析指出未来老厂房改造的发展方向。
  • 摘要:文章通过对我国一些近代建筑的考察,结合笔者自己的工作经验,参考了美国的历史建筑保护和维修的文献,对于我国近代建筑中最常见的砖石建筑和室外木构件提出了清洁、维护和维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更好地保护我国的近代建筑.
  • 摘要:建筑物结束寿命是必然过程.但是有的建筑物由于特有的价值被保存或改造功能后被利用.本文以世界最早原子弹爆炸城市广岛为背景,通过被炸建筑的实际状况与物理、功能、社会、经济等要素的作用下被保存和利用的状态进行了存续和用途的类型分类,进一步通过《原爆穹顶》实例保留的建筑生命过程,论述了历史性建筑物的建筑寿命及其续存形式和外界因素的关联.
  • 摘要:本文以伪满八大部为例,首次提出长春伪满建筑的警示性价值,并通过挖掘这类具有警示性的历史建筑遗产的特有价值,对这类“负面历史遗产”制定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建筑是历史的印记和见证,长春伪满建筑是日本侵略者以政治目的、靠掠夺人民财产构建起来的,凝结着人民的血与泪。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建筑的性质和用途有了很大变化,与它们相关的殖民背景虽然也已经远去,但历史却不应该被遗忘。对于这类建筑,既要看清它在历史上所承担的角色,也需明确它在现今所具有的价值。因此,挖掘长春的这些“负面建筑遗产”的警示性价值,对这类“负面历史遗迹”制定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将其打造成教育爱国基地,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警示文化内涵和教育功能,让其充分发挥对历史的见证作用以及对后人的警示作用,这对于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 摘要:本文讲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董伯川从事建筑事业的经历.包括北京前门外交通银行建筑设计的情况及20世纪30年代修缮天坛祈年殿的记载,以及董伯川与建筑有关的一些经历.董伯川不善言谈,一生扑在事业工作上,很少与人闲聊,他的业余爱好之一,就是书法。有闲空时就练练毛笔字,日积月累,练就了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自己还用线装订成册。
  • 摘要:1910年以前的传教士期刊曾经在近代文化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批文献的主要内容涉及文学描述、新闻报道、科学知识普及、工程制图方法、重要工程的设计建造、对风水的批判以及晚期对于技术问题的讨论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在对1910年以前在中国出版的传教士期刊普查的基础上,对与建筑有关的观念做出描述和初步的分析.
  • 摘要:如何构筑世界建筑体系,如何创建本国的建筑史以及它在世界文明体系中的位置,如何在西洋建筑文化的冲击下探索扎根于本国传统之上的近代化等问题,构成了近代亚洲建筑思想.本文以书写了中国以及亚洲建筑史的第一位建筑史家伊东忠太为例,分析了他的中国建筑调查、世界大旅行与他提出的世界建筑体系论与进化主义论的关联性,通过剖析他的言说,阐明了近代亚洲建筑思想初始期的状态.日本古典建筑之根在中国,所以看到贬低中国建筑的西洋中心主义的论调时,他也愤慨不已。而且,要在世界确立日本传统建筑的价值,首先要把中国文明的地位竖起来,这就促成了他的中国建筑史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砖木混合的结构,让他看到日本从木构进化到石构的可能性。而中国半殖民地的悲惨现实,又让他时时自戒奋发。所以,他洞察的目光,投向了中国的过去,与日本的未来。在近代之时,走遍中国大江南北的他,没有腾出一分笔墨去描述中国近代时期建筑的实况。
  • 摘要:在中东铁路俄式建筑中,"装饰"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手段凸显和强调着建筑的主要部分和细节部分,使得每个建筑因此而独具特色.本文选取中东铁路建筑中装饰性木构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装饰性木构件基本形态的描述及分类后,不难发现,这些装饰性的木构件无论它是何外观、在何处使用,总是会有一些很少发生变化的、基本的要素出现,然后再根据某种相应的组合规则进行连接与拼装。这种方式有别于西方古典建筑形象主要是以“雕塑”手段获得装饰的方式,而是通过一种模件化的生产,使之可以大量、快捷地使用到相应位置,从而为整个俄式木构体系中装饰体系的产生提供条件。
  • 摘要:横道河子镇因中东铁路的修建而繁荣,并且留存下来大量那一时期的俄式移民建筑.本文从建筑选材、结构形式、保温技术和建构艺术4个方面具体分析了横道河子镇中东铁路历史建筑群建造技术表现出的对场地、气候的尊重,对移民文化和工业文化的吸收,以及对结构艺术的追求.横道河子镇中东铁路历史建筑群是中国近代重要史迹和工业遗产。其表现出的营造技术和营造艺术,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无论是在建筑选材和冬季保温技术方面表现出的与环境共生的“适宜技术”营造策略,在结构技术方面反映出的“文化线路”下的移民文化和工业文化的传播,还是在营造艺术方面表现出的建构文化,都给了人们很多的书写空间。
  • 摘要:本文以1905年伊东忠太与大江新太郎等人进行的满洲建筑调查为研究对象,整理其对满洲建筑装饰研究内容,剖析他的分析方法,阐明满洲调查对大江日后建筑创作的影响.大江深化了奥山恒五郎的北京故宫装饰分类方法,在发挥自身日本古典文化及建筑修养以及西洋建筑知识的基础上,对满洲建筑装饰作了分类、研究与美学评论.在满洲看到的木石混合结构的历史建筑为大江新太郎走向进化主义建筑创作道路奠定了感性基础.
  • 摘要:2010年7月13-15日,第12次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2010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在北京清华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共同主办,出席代表102人,其中来自国外的学者及旅外学人代表7人.此次大会研讨采取主题发言与专题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专题发言人的报告和与会者的提问,两者之间的互动讨论相结合,气氛十分热烈。共有十四位代表围绕此次会议的主题作了大会发言。会议期间,代表们考察了东交民巷近代使馆区建筑、清末陆军部衙署、清末海军贵胃学堂、清末京师自来水公司东直门水少一等北京有代表性的近代建筑。在考察现场各地与会代表积极讨论,结合近代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可以说,第12次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是一次全面总结的大会,同以往的会议相比,论文数量有所缩减,论文质量有所提高,总结此次年会论文的研究内容,可概括为:学术与实践并存,宏观与细部皆重。此次年会可谓是一次全面的成果展示与拓展新的研究领域的盛会。同以往会议上对近代建筑保护案例的讨论相比,此次年会更贴近工程实际,与会学者对保护方案能否得到贯彻和实现更感兴趣,而不是简单的停留在规划和设计的层面。不过,通观此次年会所有论文,还是能发现当前中国近代建筑研究的水平仍是参差不齐。虽然大多数学者都以所在院校为研究基地,以所在省市或者地区为研究范围,坚持数年进行持续的研究,但是一些省份的本土研究由于人员及条件所限,还在停留在实例调研与资料收集阶段;一些跨省市或者地区的研究也由于地域、时间所限,难以快速有效地深入下去,这导致中国近代建筑研究所复盖的地域之间出现断层。
  •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的概要、现场考察以及特邀演讲等内容。此次年会主题为“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与近代建筑保护”,分为主题演讲、现场考察、大会发表等三个部分进行。中国近代建筑学界以张复合教授为中心,二十四年来一直坚持进行中国近代建筑研究活动,其对象和范围扩大至全国各地并得以活跃展开。虽然当前对基础资料的收集和调查仍为主体工作,但近代建筑的保存和利用的现实性问题也已经开始得到较充分的讨论。近代建筑研究意在查明近代社会综合性局面,需要扩散到基层的对象,然而现有研究依然囿于已有范畴内,缺乏从东亚及国际性角度的研究。
  • 摘要:结合调研与访谈,对土家族传统木构建筑在近代的建设流程进行梳理总结,从其建房的准备工作、集中建设、后续完善3个阶段的主要流程进行阐述,在近代的民居建设中,仍有着对于众多仪式的承续,如择址、动土、竖屋中的祭拜、开梁口、包梁、上梁以及各种建房的口彩与四言八句等,呈现出朴素然而浓郁的文化场景。土家族传统意义上的建房,不是专业工匠独享的过程,而是专业工匠、风水师、乡规民约引导下的集体行为。涉及的墨线师傅、风水先生等核心人物,以及细木师傅、瓦匠、石匠等辅助人员,可以算作是专业人士。在换工的背景下,村里的壮劳力几乎人人都算半个木工,并参与制瓦等集体工作,在房屋的基址处理级细部选择中,亦体现出屋主的多样化表达。因此,在看似严整的住房型制中,体现出集体的劳动智慧和个性化的审美追求。
  • 摘要:近代以来,中国受西方影响并产生的重大变化之一为法律法规制度的建设,其中建筑法规是近代城市形态、空间和建筑控制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本文以史料为依据着重梳理了民国"黄金十年"(1927-1937)间南京颁布的多项建筑法规条例,通过制定背景、法规内容和对城市发展和建设活动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了解中国建筑近代化历程及近代社会法制建设的部分情况.
  • 摘要:青岛的八大关地区是20世纪初建设的中国著名别墅区.介绍了八大关地区规划建设的历史沿革,评述20世纪30年代初民国政府对八大关地区进行法规指导下的规划建设,指出参与八大关建设的外国建筑师来自俄、法、德、日、英等国,有俄国人拉夫林且夫、尤力甫、帕士阔夫、尤霍茨基,法国人白纳德,德国人毕娄哈、哈林斯,日本人大西久雄、三井幸次郎等,除在青岛市区留下许多重要作品的毕娄哈之外,大多数也可算是八大关、太平角地区的社区建筑师。
  • 摘要:本研究为亚洲三个邻近国家之间天主教堂建筑的比较,选取中、韩、日近代初期天主教堂建筑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目的是了解东北亚三国接受西方教堂建筑样式时所表现出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虽然中、韩、日三国都在传统建筑技术的基础上受到了西方建筑的影响,但其本土化的状态却各不相同,这与三国对西方文化不同的选择吸收观念相关。
  • 摘要:文章以开埠前福州的经济与贸易格局与建筑为背景,对福州近代商业贸易建筑遗存作初步研究:探讨了洋行、银行建筑所体现的贸易转型,指出了会馆建筑遗存中向商会的演进,分析了开埠后的福州的牙行的变化.
  • 摘要:中东铁路作为一条线性文化遗产,从19世纪末至今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见证了中、俄、日城市和建筑文化的相互影响与交流.沿线附属地城市具有相同的或相似的城市规划格局,附属地建筑也成为东北近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构成了中东铁路遗产的特殊性和典型性.中东铁路具有作为文化线路所需要的突出普遍价值,沿线城市和建筑在21世纪面临着遗产的破坏和消失,作为一种特殊的遗产形式,保护和发展这条文化线路成为新时期的新课题.
  • 摘要:台湾近代建筑发展大致可分为1684年以前的原住民时期,1684-1820年闽客汉人移民入垦的清代初期,1820-1895年间的清代末期,以及1895-1945年的日治时期.本研究以文献分析与田野调查法,探讨苗栗县境近代聚落建筑的发展与变迁.清代初、中期(1684-1820)苗栗县境的城围聚落与民居,在原住民族方面:道卡斯族原是采集与粗耕的经济生活集村,除了汉人迁入与因人口成长而迁村外,均维持原有聚落型态。民居建筑形式则是因气候变迁而改成地面式。宗教信仰则受汉人影响。在闽南族群方面:原为有机发展与开放性的港市、鱼市,后因地理变迁,港口功能丧失,转变为一般街市。民居建筑形式与移民原乡相同。在客家族群方面:与道卡斯族有土地契约关系,但与泰雅族无契约关系且近距离接触,因此族群关系紧张,为防范原住民侵扰,客家人多姓聚居在小规模的城围内。民居建筑形式与移民原乡相同。清代末期(1820-1860),汉人族群开发大致底定,但是族群间因利益冲突引发全台长约60年的械斗,尤其在沿海城市,许多闽籍富商纷纷集资兴建城围,其中中港、后垄、房里等几座海边城围就是这样形成的。道卡族的宗教信仰空间已被汉化。泰雅族、赛夏族宗教信仰则基本不受影响。此时期英国、美国西洋势力则是透过传教士传入苗栗,但影响力极微。日治时期(1896-1945),日本政府以政治力大力改造台湾街道与建筑立面,将西洋都市计划观念、外观设计形式与建造技术从日本引进台湾,使得苗栗县境主要发展中的都市都受影响。
  • 摘要:"洋楼"民居载明了近代福建、广东侨乡社会与文化的变迁.闽南数量最多的洋楼类型,则属"五脚基".五脚基洋楼的外廊具有家务劳动及休闲生活之功能,并逐步取代了原有的天井空间,促使了传统的合院空间体制发生变化.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五脚基的起源以及其作为混杂体的空间文化形式,如何转化成闽南侨乡社会的住宅类型,分析五脚基空间的功能与意义,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指出近代侨乡住宅空间体制及生活方式的变迁.
  • 摘要:湖南大学校园内至今完好地保存着一批近代建筑,它们是由刘敦桢、柳士英等我国近代建筑史上著名的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设计建造的,体现了20世纪20-50年代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它们不仅是一所古代书院发展到现代大学的历史过程的缩影,更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的缩影.对于今天研究中国近一个世纪来的建筑发展演变有着重要的启示.
  • 摘要:《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是我国城市规划史上一部重要的城市计划案.本文对其制订背景、内容构成、特点进行概要论述和评述.最后,对于近现代中国城市规划的研究方向进行相关讨论,指出需要寻找新的研究方法或者内容.指出对于作为知识与实践的近现代中国城市规划的研究,也同样必须从现象的描述向现象作为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结果的机制研究转变,从计划案的内容和基本背景的讨论—尽管本文关于《建设计划》的讨论仍然属于这一内容—向着知识和技术的传播和演变的研究转变,从城市史的研究向城市规划的研究转变。
  • 摘要:卢氏娱园是澳门近代殖民地时期中西合璧的私家园林,与布局紧凑的岭南传统私园不同,娱园以大面积的水园、山石及植物进行造景,并融合了西化建筑风格.本文通过史料考证和现场调研,试图从历史沿革、选址布局以及造园特色对娱园进行探讨,并分析岭南画师对近代澳门私家园林的影响,并对当前澳门对近代园林与其承载的历史记忆的整理保护经验参考借鉴。
  • 摘要:文章指出京都模范监狱的建造是一场在思想、体制和物质条件方面的重大改良,也是我国近代社会法制文明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式的物质—空间载体.该建筑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仍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对其历史地位应有恰当的评价.百年前建成的这座京师模范监狱若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加以改造利用,作为监狱、法制展览场所,在当今社会中起到法治教育的积极作用,作为北京城市发展的历史印记,作为中国近代社会思想和法制变革的物质见证,一定是很有意义的。
  • 摘要:该论文建立在对新疆地区多个近现代代表性文物建筑调查的基础上,对建筑现状、类型、文物价值及经济社会价值等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估,并根据分析结论初步探讨其保护方法、利用对策等.与古建筑相比,本课题所研究的新疆近现代代表性建筑最大的区别在于价值判定、保护与管理的主体、科学系统的修缮及再利用的理念等。而《文物法》中“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大原则是适用于全部不可移动文物。因此对此原则的理解及运用在保护新疆近现代代表性建筑应有一些新的探索。由于近现代文物建筑具有不同于古建筑的特殊性,因而必须针对其特点进行保护、管理和利用。
  • 摘要:本文试图讨论历史城镇申报和保护中常见的两个问题:如何在突出普遍价值标准下评价历史城镇的价值,以及如何在未来的发展中延续并加强其核心价值.为此,针对鼓浪屿活态社区的特征,需要更为全面地认定遗产要素的构成,提出有利于遗产价值延续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建议.
  • 摘要:大智门火车站位于武汉,本文在现场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其选址规划、平面设计、空间设计、立面设计、结构构造、装饰设计等内容,揭示了大智门火车站的建筑和空间特征,旨在探究其作为近代典型铁路建筑的历史价值和西方建筑师对中国近代建筑的影响.
  • 摘要:在济南经十东路林家庄南部山坡上有一座保存完整的1908年建造的天主教堂,其形式上既具有济南乡村建筑风格,又具有哥特风格,是当时德国传教士筹资建造的一座天主教堂,也是济南现存的最早期的乡村教堂之一.本文结合济南近代天主教发展过程,对玫瑰圣母堂的历史发展、建筑风格进行调研分析并提出几条保护建议.提出玫瑰圣母堂虽然保存完整,建筑结构基本上没有变形,但建筑屋顶为木结构,通过铁质铆钉连接,经过100年的侵蚀,很容易氧化腐朽。所以应该对屋顶进行加固处理,同时定期检查建筑的牢固性。建筑不会单独孤立存在的,玫瑰圣母堂与周边环境结合是林家庄最大的特点,同时周边老村落遗址也是整个教堂建筑的附属。可以以玫瑰圣母堂建筑为中心建设出一片广场,作为整个小区居民集会休闲的区域,而老民居、古树以及水池等都可以作为广场的景观存在,发挥老建筑的使用功能同时丰富了林家庄居民的生活,增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在新教堂建成之后,老教堂面临废弃的危险,所以应该赋予玫瑰圣母堂新的功能,从而使建筑仍然保持活力。比如可以深入挖掘整理一下林家庄村落的发展史,以及天主教对林家庄的影响等内容,配合图片在教堂中展示,使其成为一个开放性的纪念馆,使林家庄小区居民更多了解自己的村庄历史。
  • 摘要:本文综述中国近代建筑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近代建筑的定义及其发展的时限、主线、分期等.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主线,循三条路径交错进行:在外力影响下,由外国人主导的各种建筑活动;在不同时期,由中国政府主导的近代建设;以及由中国民间自身主导的、在城市化程度较低的地区进行近代化建设.依据这一理论,本文将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
  • 摘要:本研究在收集整理近代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分析近二十年中国近代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探讨基于中国历史背景和开发现状的近代建筑保护与再利用体系.文章分三个时期论述中国近代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状况,第一、二阶段的分界划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起步前后。有意识地研究,标志着对近代建筑价值的认可和保护观念的建立。
  • 摘要:近代以来,以清国和日本为首的各国先后在朝鲜设立公使馆、领事馆.这些建筑物在朝鲜首都——京城的都市空间中,选择政治、经济层面有利的地理位置,并为了显示本国的势力而竞相采用以往未曾有的新建筑样式.本文着重探讨在上述过程中清国领事馆的地理位置及建筑物的构成及变迁.本馆建筑为歇山顶西洋式建筑,本馆右侧有茂密的树林,其占地面积比较大。京城府全景照片中确认的几栋附属建筑物,其形式为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其中可见正面带有阳台的建筑物,而该建筑形式同仁川清国租借地内所见的一样。作为代表中国的大使馆建筑物,体现原有传统的同时,融入了现代的设计手法。尤其是建筑外表面采用了绿色琉璃瓦。该建筑的设计忠实于大使馆建筑的功能,而冷暖设施则采用了现代方式。建筑的内部装饰在天花板上绘制了龙与凤凰的纹样,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
  • 摘要:吉林边务督办公署是清代代表延边边疆地区行政事务的最高机关,作为延吉市唯一的清代建筑而被保留下来.本文通过历史背景分析督办公署的历史价值;根据立面各细部的处理手法和形式,分析立面表象的艺术价值;通过各部件的连接和新型材料的利用,结合日、韩近代建筑及近代建筑技术、剖析督办公署的技术价值.督办公署体现了传统建筑和西洋式建筑较完美的结合形式.
  • 摘要:中法战争后,清政府在长约1020km的中越边境广西地段内修建了一道防御设施,后世称为连城.在查证文献史料的基础上,通过全线实地调查,基本理清了边防设施的历史和现状等问题,本文仅对连城的类型予以介绍,旨在提出保护我国边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笔者历经3年时间,在对连城要塞遗存全线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编制连城要塞一个总体规划和大连城、小连城两个专项规划,划清保护区划,制订保护措施,增加展示对象,完善展示设施,修建“广西百年要塞博物馆”等工作。这些措施的落实,尤其是遗存保护修缮的逐步实施,才能全面保护中国近代军事史上的重要军事遗产—清末广西边防设施。
  • 摘要:救世军是基督教新教的一个支派,以街头布道、慈善活动和社会服务而著称.本文依靠实地调查、走访,并结合相关史料、档案,介绍了民国时期救世军这一宗教组织在北京地区的发展概况,对1998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上姜中光先生的《救世军及其在北京的中央堂建筑》一文进行了部分补充,并对北京的救世军建筑遗存进行论述。
  • 摘要:公营住宅为现代建筑重要部分.中国的公营住宅,起源于民国年间.20世纪初,给平民建造廉价房屋,原为慈善事业,后来国民政府却主动承担了这个责任.本文试图以首都南京为案例,对民国公营住宅发展作一个梳理.并指出国民政府一方面想利用公营住宅,解决市民住房短缺和房费过高的问题,另一方面,亦企图把公营住宅,作为改良社会,推动集体生活居住方式之工具.民国年间的公营住宅区规划,大都讲求整齐规划,讲究卫生,配备公共设施,亦有订立居民规章,限制居民生活行为。这些措施,大大推动了集体生活的新居住模式,为日后中国的公营住宅树立模型。
  • 摘要:本文以中东铁路及沿线城市的线形遗产属性为研究背景,以中东铁路南支线附属地建筑(1898-1907)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论述;在完善中东铁路遗产的发生、发展脉络的同时,对定型标准化背景下的中东铁路南支线沙俄建筑类型、风格、结构技术特点及其地域性演变等特征展开讨论,并试图对俄国建筑的地域性演变因素以及对东北近代建筑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剖析。
  • 摘要:天主教自进入广东境内传教,长期以来教务一直被梵蒂冈教廷所控制.罗马教廷于1946年决定建立中国圣统制,在中国建立20个教省,广东教省为其一.广东教省下辖广州、香港、嘉应、江门、南韶连、汕头、北海、澳门、海南9个教区.本文对民国时期广东教省内除香港教区、澳门教区之外的7个教区的教堂做初步考察.其中广州圣心大教堂可以说是经典歌特式建筑的代表作,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德东路,双尖塔花岗石砌建筑。始建于1863年,竣工于1888年,由法国传教士建筑师设计,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东南亚最大的石结构天主教建筑。现为韶关文物保护单位的韶关西河天主教若瑟堂是广东唯一一座意大利风格建筑,位于韶关市西河光明巷内,砖石水泥结构,首层面积约800平方米。始建于1932年,由奥地利人耿其光创建,意大利鲍思高慈幼会会士设计。1897年广州教区从北海派法籍范思定神父来湛江主持教务,开始筹建圣维多尔堂,请法国建筑师设计。哥特式建筑,位于湛江市霞山区绿荫路85号,现为湛江市文物保护单位。1900年举行奠基礼,经过三年的艰苦施工落成。教堂坐西北向东南,青石砖垒砌,砖石水泥结构,墙面仿石。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能同时容纳800多人。
  • 摘要:本论文比较近代中国南满铁路与韩国京釜铁路的形成过程,并分析由这两条铁路及其支线构成的近代东北亚铁路网络的形成及其是如何影响沿线城市发展的.由于两条铁路有一些共同点,其沿线城市也具有一些相似性,且这些城市在形成上都受到过铁路的直接影响.南满铁路与京釜铁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本文选取这两条铁路进行考察,可挖掘近代铁路对其沿线城市发展演变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 摘要:近代中国持续了百余年的"走西口"浪潮改变了内蒙古的民居与村落,本文论述了近代"走西口"的产生背景及对内蒙古村落的影响,对因"走西口"影响而自发形成的汉族村落、蒙汉杂居村落和具有现代村镇意识的移民新村这三种村落进行了分析,更好地探索了近代内蒙古村落的地域性.
  • 摘要:现代意义上的公园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本文从城市公园概念的近代引入着手,从人物、景观、空间三方面对近代发展相对突出的武汉的城市公园展开空间分析和社会解读,在空间建构、景观特色等方面,近代武汉城市公园既继承了中国传统园林的审美意蕴,又借鉴了西方园林的形式美学与近现代的材料技术,表现出东西杂蹂的风格,既有大胆创造,也不免生硬地追趋仿效,但却顺应了新社会、新生活对于多元化园林环境的需求。其中的某些创作思想和艺术技法至今仍值得吸收与借鉴。
  • 摘要:在浙江南部沿海分布着一种类型的碉楼,它是当地农村住宅结合防御要求发展起来的楼居建筑,并引入了一定的西方建筑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地方风格和鲜明个性.浙南沿海碉楼真实地反映了近代以来浙南民居演变的一种方向和当地的社会状况.浙南沿海碉楼是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它蕴涵了丰富的人文历史,一座小楼就有一段不平常的故事。挺拔的碉楼轰立在民居群中,与周边的山林、农田构成一幅和谐的画卷,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其建筑特色在时代性、地域性、功能性三个方面有很强的体现,今后在史学、社会学、建筑学、军事学上有很好的研究价值,这种独特的地域文化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挖掘。浙南沿海碉楼作为中国碉楼的一支,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它的发现丰富了中国碉楼的类型和地域分布。由于浙南沿海碉楼分布分散,涉及多个县、市、区,从目前保护状况看,各地的保护力度不尽相同,乐清、温岭、玉环三地的碉楼已各自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而其他地方的碉楼保护层次还比较低,特别是艺术水平较高的路桥碉楼有的还未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在乐清、温岭、玉环等地,除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碉楼外,还存在一批未经普查登录的碉楼,其也未列入保护名单。从大的类型层面分析,今后,浙南沿海碉楼可整合为一个整体进行保护,要进行全面专项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适当时候可以“浙南沿海碉楼”的名称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摘要:本文对清陆军贵胄学堂及海军部旧址进行了初步研究,从整体原状保留情况看,建筑主体结构基本保持原状,且较为完整。根据1911年清末“陆海军重要人物”合影可以看到,东楼内立面基本保持原状,中楼现状除原有吊挂楣子被去掉外,也保存原来面貌。根据现场测量发现,限于施工水平,建筑物误差较大,本组建筑群各建筑空间尺寸相差较大,各墙柱轴线也存在偏移情况。从真实、全面记录历史与文物现状的原则出发,本次测绘图按照真实尺寸进行绘制,未进行归并简化,因此测绘工作量甚为繁重。以传统手工测绘为主,局部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校核数据,总平面在甲方提供的电子版文件基础上(全站仪等测绘),结合手工测绘数据完成。对隐蔽部位,在不影响使用的前提下,尽量揭开量测。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该建筑群在正常使用中,且刚进行了内部装修,因此,部分隐蔽部位系根据间接测量或推测绘制,待维修过程中打开后再进行补测补绘。
  • 摘要:首先通过对辽宁地区炼铁厂的建设历史的考证,挖掘出了这类工业建筑遗产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其次对近代兴建的钢铁厂现遗存的厂区、建筑物和构筑物分门别类地逐一整理和记录,并对此种类型的建(构)筑物的特征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为日后对工业建筑遗产进行合理的保护提供依据.
  • 摘要:胶济铁路为山东省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对山东地区近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整个胶济铁路相关的建筑遗产为对象,考察铁路建筑遗产的资源分布和类型,并依据实际调研情况,挑取不同类型的建筑案例阐述胶济铁路建筑遗产的保护状况.建议将铁路沿线历史建筑视为一个整体,作一个较为全面的系统的保护规划。以文化传播为无形线路,以交通组织为有形线路,以城镇、厂矿区、遗产点为核心资源,复原线路上有形遗产的生存语境,达到对胶济铁路沿线建筑历史文化价值宏观和微观的保护与利用。保护和再利用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工业企业与建构筑物,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使之重现生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涵的价值,体现工业文化线路无形的、富有生机的动态维度和文化传承。在明确线路所蕴含的无形文化意义的基础上,复原线路上一系列有形遗产的生存语境,包括线路的所有文化要素和自然要素。
  • 摘要:本文通过对沈阳奉系军阀官邸的调查,总结归纳其建筑风格,发现其在沈阳分布的特点,提出了在保护和利用官邸建筑的同时也应保护官邸建筑的区域环境,指出现存的仍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沈阳是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大量优秀的近代历史建筑。奉系军阀官邸建筑是具有沈阳近代建筑代表性的居住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水平。其中张氏帅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他的奉系军阀官邸中有14座建筑也已列入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单。这些军阀官邸建筑是沈阳历史文化内涵的体现,是应当被重点保护的重要资源。对历史建筑各项基本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并对建筑进行价值的分析,是保护和再利用的前提。只有保证收集整理的全面性和分析的正确性,才能做好进一步分级分类的保护工作。除对单体建筑的保护之外,还应加强对于历史街区的保护。原“商埠地”范围内拥有许多近代建筑,虽然“商埠地”还没有成为历史街区,但其具有划分和规划的潜质。保护规划的过程中应整体考虑其内包含的军阀官邸建筑、其他近代建筑、街区的格局和尺度、建筑轮廓线等内容。
  • 摘要:已有百年历史的斗门老街店铺以骑楼、柱式为模式,体现着中西合壁的特征.本文从整体设计观念、"针灸"式处理及修复措施等方面,介绍了斗门老街的保护与修复设计,修复后的斗门老街不应单纯地作为欣赏传统的场所,通过外观修复及内部功能的改善,使之适应当代商业、休闲及居住生活,强化老街的分时利用,促进百年老街公共性、文化性和旅游价值的充分展现。虽经多次的社会变迁,这些建筑的精美商号牌匾、装饰纹理及“楹联”被保留下来。对于以上这些重点建筑,本着“原貌保护”的原则,根据原建筑形态,加固结构,精雕细琢外立面,按照原材料尺寸、形状、色彩修复。随着清洗水枪及手工的精心清理,昔日华丽的场景又逐渐浮现在人们眼前。清洗加固后的建筑除了更换已腐朽损坏的木门窗及彩色玻璃外,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建筑原貌。对于那些近几年新建或者改建的建筑,如果在材料及造型上与原有建筑风貌格格不入的,坚持整改;保护控制区域内新施工建筑必须按设计导则要求施工,与老街风格协调统一。
  • 摘要:近代建筑传媒在中国建筑的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从几个方面探讨了近代建筑传媒的功能.首先,传递建筑信息是其基本功能,其他功能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次,近代建筑传媒具有传授知识,辅助教育的功能;具有服务社会,指导实践的功能.此外,近代建筑传媒对于增进建筑师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同起到重要作用.
  • 摘要:历史城市存在于文本之中.本文对立德的《扁舟过三峡》进行解读,对于立德笔下从宜昌到重庆的三峡城镇群的风水景观意象以及重庆城镇景观与社会状况进行归纳和讨论,指出立德在文本中体现出各种矛盾.文中进一步讨论了文本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 摘要:《济南建筑史草稿:古代近代部分》是1959年编写的一份重要的建筑资料.本文从编写的缘由和背景、内容、编写的特点、编写的意义4个方面进行介绍.《草稿》在序言中称分“古代”、“近代”和“解放后十年”三部分,但在正文中并没有记述解放后的10年的内容,仅有古代部分和近代部分。《草稿》对以往的史料如《济南指南》等也予以客观采用,对济南以外的如青岛、淄博的近代建筑也进行了横向比较,这显然是对山东近代建筑充分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草稿》不仅对以往的文献进行调研,还运用测绘、拍照、实地访谈等多种调查研究方法,取得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草稿》虽然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但其在研究方向和语言描述上也难免带有当时的政治色彩,对济南近代建筑的历史分期也是按照革命史来划分,这显然是有待商榷的。
  • 摘要:灵沼轩作为故宫内仅存的一座有百年历史的仿西洋式近代建筑,以钢铁为主要结构构件,辅以石材围合,装饰风格十分独特,具有中西合璧的建筑意趣.基于灵沼轩独特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亟待对该建筑进行研究和保护.本文对灵沼轩金属构件和石质构件的材质类型和加工方法进行调查和研究,分析现存主要病害状况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关保护意见.通过对灵沼轩建筑金属与石质构件材质、制作方法、保存状况和病害的分析,对灵沼轩这一建筑的金属和石质构件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对于结构上安全并值得保留的构件,保护处理的原则应该建立在最大限度解除病害根源的基础上,对构件进行修复和预防性保护处理,并尽可能保持建筑的整体协调与一致性,保护构件及建筑呈现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所有技术方法和使用的材料应该是成熟和经过考验的,所有保护措施需要遵循《中国文物保护法》、《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等国家法律、规范的规定。
  • 摘要:以中东铁路历史建筑中的砖的构筑形态为研究对象,分析砖的构筑方式与形式,探讨砖构筑与建筑表现力之间的关系,初步归纳了砖构筑的营造特征和表现特点.在中东铁路的历史建筑中,采用清水砖墙构筑的建筑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不仅是对自然地理条件的适宜应对,同时也承担着外来文化的移植载体的重要作用,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构筑文化。从构筑技术形态上看,其适应了不同的空间形态及立面形式的要求,显示出了砖构技术理性的一面;从砖构筑艺术形态上看,砖构筑在满足基本的结构和维护等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砖材自身的特点,以多样的加工手段和富于变化的砌筑方式达到技术和艺术的结合,显示出了砖构浪漫的一面,同时也体现了外来建筑文化的特色。因此,这种砖建筑所体现出的构筑形态与构筑文化是中东铁路建筑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相关的保护实践中得到应有的重视。
  • 摘要:本文通过调研现存的五十余栋长沙近代公馆建筑的营造技术,分析民间工匠用传统的观念去解读西方营造技术和理念的方法,并用自身所擅长的本土构造手法与之融合,不仅实现了中西合壁式的建筑造型,而且形成了一套适合国情民情的近代城市住宅营造技术,是考察内陆城市住宅建筑近代化的重要环节.
  • 摘要:20世纪30年代日本学者关野贞和伊东忠太对"热河遗迹"的考察和研究,是近代对于承德避暑山庄及周边寺庙最早进行的全面记录和研究.本文介绍了二位学者的考察和研究,及其成果在今天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性.同时,伊东忠太和关野贞的研究,也反映了二人的建筑史观和当时日本的殖民地文化政策.近代热河是经由欧洲人介绍给世界的。但是,对于热河真正意义上的全面而专业的研究始于日本学者。关野贞完成了图像资料的收集和出版,伊东忠太努力完成热河建筑的测绘图。且二人均提出了保存计划,伊东忠太更是历时几年多方筹措保护资金。其对热河古迹系统科学的记录,在中国今日的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方面反映了近代日本学者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前瞻性,另一方面,二位学者从史学角度探讨建筑价值,致力于将“热河遗迹”纳入到东洋史学的研究框架之中。其对于热河古迹记录和保存计划的科学性,以及整体环境观,自然与人工和谐观,是那个时期日本东洋史学和建筑学空前活跃的见证。关野贞和伊东忠太对于热河古迹的考察和研究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在1933年热河被日军占领后,直到1945年战争结束,热河进入了日本学者的视野,并一度成为关注点,其他诸多日本学者也对热河古迹进行了考察和研究,并出版了不少成果。日本学者对于热河古迹的考察和研究,都是在伪满洲国成立后,日本对满洲的殖民统治的背景下进行的,反映了这一时期日本的殖民地文化政策,是日本建构殖民地“新文化”的见证,也是日本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表现之一。日本和中国是侵略与反侵略的势不两立的关系,而日本内部也存在着日本军方和学者的矛盾,注定了近代对于热河的保护不可能走上正常的道路。以1944年无价之宝避暑山庄珠源寺的宗镜阁被日军强行拆卸并用军火为标志,日本学者对热河古迹的保护之路也走向了终结。
  • 摘要:文章围绕沈阳市北中街传统型民居易地保护项目展开,分别从北中街传统民居的历史价值评估,易地保护修复技术,以及保护再利用设计这三个方面来解析该地区历史建筑"重获新生"的艰辛历程,并从中总结项目实践经验,为更多处境尴尬的传统民居的保护提供借鉴意义.
  • 摘要:本文旨在介绍于1907-1937年之间,南满铁路沿线之附属地所施行的建筑规则之特征.1907年满铁在铁路附属地制定《家屋建筑限制规程》,1919年满铁施行了《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建筑规程》,1925年改正《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建筑规程》.本文介绍相关建筑规则概要和理念,考证其和铁路附属地市区建设的关系,并同中国东北其他地区所施行的建筑规则相比较,论证其历史定位与意义。
  • 摘要:借助1923年成立的沈阳市政公所的档案,对沈阳本土建筑师职业化过程、建筑术语和尺寸单位3个方面进行了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沈阳建筑近代化过程中于中国传统的营造业、于日本铁路附属地上统治经济下建筑业之间的延续、交流与改变.深层次地展示了沈阳近代的建筑制度.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