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社会科学>第三届东亚人文学论坛(暨两岸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讨会)
第三届东亚人文学论坛(暨两岸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讨会)

第三届东亚人文学论坛(暨两岸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讨会)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2-03-16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

会议文集:第三届东亚人文学论坛(暨两岸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探讨了“小诗”运动的发生机制,学界普遍承认其殊于整个新诗的西方诗歌引发模式特征,而源于印度的泰戈尔与日本和歌、俳句的东方性影响。唐人绝句被视为“五四”小诗的本土传统一样,日本徘句乃是“五四”小诗域外传统的主体,这是本文写作的学术动机所在。
  • 摘要:本文拟以安西冬卫1920年代中期至1930年代前期、特别是《诗与诗论》(1928-1933)时期的诗作为重点进行考察。首先以安西诗作中出现的地名为线索,理清他的“旅行”轨迹,同时结合对他的读书状况的调查,探究其政治地理学式想象的源泉。本文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把安西冬卫的诗作仅仅还原到他的传记式的“历史”,而在于分析安西以诗的语言所构筑起的地理空间,与当时日本的“东洋学”、大陆探险记等言说之间的交涉与“互文”关系,希冀通过这一个例研究,对日本现代主义诗歌的空间表现提出另一种解读。
  • 摘要:峇峇语(Baba Malay)是麻六甲及新加坡一带的峇峇人(BabaChinese)所使用的语言。在稍早之前,有学者如.峇Tan(1979)、Pakir(1987)认为峇峇语是马来语的其中一个方言;亦有学者如Ansalso&Matthew(1999)认为峇峇语应被视为一种克里奥语(Creole)。本篇研究将从峇峇语的音韵、构词、词汇及句法等四方面观察,并以闽南语的特殊句式来分析是否在其中存在底层效应(substrateeffect),并进一步检视Claire Lefebvre的词汇重整(relexification)理论是否可套用在此。从现存的语料观察,在峇峇语里,出现多数与亲属称谓或文化相关的闽南语借词。即便如此仍旧有学者认为峇峇语只是英语、马来语以及闽南语的混合体,似乎也和马来语其他的方言没有太大的差别。但如果我们进一步看它的语音系统,不难发现它缺乏擦音等音素:就音韵方面,峇峇语与闽南语有相同之处:多音节的词少:就构词而言,马来语中常见的加缀程序在峇峇语中不常见:就句法而言,峇峇语中的给予动词kasi也和闽南语hoo7的六种用法相对应。基於上述理由,本篇研究将论证峇峇语是有闽南语底层效应存在的克里奥语.
  • 摘要:1900年庚子事变,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向西安奔逃,行程千里,颠沛仓皇,史称“庚子西狩”。自此在清朝最后的十年里,中国士人和报章作者纷纷以各自的笔触书写这一中国历史上最后的帝王“巡狩”的行旅,体裁包括诗文、小说、弹词和新兴的报刊文章,作者们的立场姿态各异,但也有其共通的旋律。经过对相关作品的分析和梳理,本文认为,此次“西狩”虽当然意味着国破失都之辱,但传统天子巡狩的神话已经无法继续,“精忠报国”的忠诚与豪情已不现于彼时晚清士人作者们的笔下,在他们对“庚子西狩”的书写脉络中,对帝王形象的“除魅”已跃然纸上,传统意识形态的崩毁迹象已无可遮掩,迥别以往的崭新的国家相像也已稍露端倪,这或许意味着彼时中国在社会心理、意识形态、公共想像等领域已为某种变局蓄积着微妙的能量。
  • 摘要:罗芳伯是一位清朝广东嘉应州石扇堡(梅县石扇镇)人士,18世纪时前往西婆罗洲(今印度尼西亚西加里曼丹)坤甸开采金矿。罗芳伯及其同时代矿工的金山梦,所带来的广东客家人在西婆罗洲迁徙与离散的现象,今日在海外客家研究中成为相当有意义的议题。他所建立的兰芳公司一度被传为是华人在海外所建立的一个共和国,而且还是世界上最早,比华盛顿所建的美利坚合众国还早的共和国体制。本文的讨论主要分成三部分,首先说明18世纪当时的移民背景;其次阐述西加里曼丹兰芳公司历史遗迹考察的田野心得;第三部分则是石扇镇的田野考察与心得,包括访问罗芳伯家族与后人、罗氏家族族谱,罗芳伯纪念馆考察等田野见闻。除田野观察的心得外,也提出若干值得进一步考察的议题。
  • 摘要:本文通过追寻“葵祭”的起源,理解流摘马神事这个祭祀活动的深层含义,其实与理解日本古代文化,特别是理解日本古代祭祀文化联系深致。
  • 摘要:本文不拟直接进入对于具体研究成果及其结论的评判,而是以方法论问题为中心,结合各种研究路径,对“区域作为方法”这一问题做一点分析。跨越不同的研究领域,观察“区域”在经济史、人类学和民族史等领域的不同运用及其相关性。
  • 摘要:自二战结束至1949年两岸分治起,随国民政府迁台,大批的大陆居民也跟着迁徙到台湾。这些居民,一方面在台湾展开新的生活,另一方面对於往昔的岁月也产生浓厚的思乡之情。他们如何排解、表述这划时代的乡愁?除了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着作之外,有没有其他书写的方式?本文将从民俗书写,提供另一种观察与论述,希望藉由探讨迁台作家、学人与一般民众对民俗的书写方式,剖析民俗作为一种集体记忆,所涵具的内容与方法。广义的民俗包括岁时节庆、饮食、游憩、地方风物、民间传说与各种习俗等。民俗是一种生活文化,也是民族、族群文化的特徵。它不会随着族群移动而消失,反而形成内在的记忆,在异乡的生活中再现,以保固族群的特有文化。本文将从作家、学人与一般民众在报刊、杂志、同乡会刊物等发表有关家乡民俗的回忆,或者撰写民俗专书等相关的作品,解析其中所呈现的日常生活琐忆、家乡饮食习俗、休闲游憩方式、地方风物之内容与意义;并更进一步指出,民俗书写与怀乡文化的重要关系。
  • 摘要:本文对《无名书》中主人公印蒂的证道历程和寻找精神家园的过程,《无名书》是一部象征主义的哲理性长篇江河小说,与一般的现实主义的文学不同,它是作者凌驾于生活世界之上的高空飞行,心灵历险。分析这部作品的方式是首先注重对《无名书》的思想脉络的宏观整体把握。将《无名书》纳入到其所产生的具体时代语境中去考察,认为《无名书》的主要意义在于小说中的主人公走过了一条独特的探索宇宙和人生的心路历程,在此过程中,主人公与其时代极具代表性的观念、情感、心理、精神现实进行了一种激烈的抗辩式的回应和对话,从而表现出他对于“时代问题”和“人生问题”的独到的关注和理解。《无名书》中的主人公印蒂主要经历了三个精神探索阶段:即唯理主义的社会改造之梦:浪漫主义和恶魔主义的感性沉醉之梦:阪依宗教的精神救赎之梦。最后形成他自己的融通中外、贯通古今的星球哲学。
  • 摘要:本研究探讨台湾高等教育性别隔离的影响因素。20世纪後半期起.各国高等教育相继扩张.男女学生高教入学机会渐趋平等.但是男性集中於理工领域、女性集中於人文艺术领域的性别隔离现象仍十分明显:台湾亦不例外。关於女性持续低度参与传统男性领域的现象探讨,国外研究成果丰硕,但探讨影响男性低度参与传统女性领域研究仍十分有限。本研究从学生科系选择的角度切入,探讨跨越性别疆界选择非传统性别科系的男女学生的特质,及影响他们跨界抉择的因素,并特别考虑台湾分流学制与升学考试的制度性因素在性别科系抉择过程中的作用。本文运用厂台湾高等教育资料库』2005年大一新生调查资料.分析结果显示.制度性因素对学生的跨界选系抉择有显着的约制作用,技职体系学生的路径依赖现象尤为显着:关键学科成绩对於综合大学学生的跨界抉择有显着影响:而家庭背景、重要他人建议、兴趣与未来就业考量的作用则因性别而异.显示技职体系与综合大学学生之间、男女两性之间的性别跨界选系抉择过程皆有所差异:研究假设大致获得男性样本的支持.却多与女性样本分析结果不符.本文亦对此发现进行深入讨论。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