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汉语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与发展高峰论坛
汉语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与发展高峰论坛

汉语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与发展高峰论坛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2-08-20

主办单位:教育部;北京语言大学

会议文集:汉语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与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通过自拟的量词习得测试卷考察留学生量词习得的准确性情况,结果表明:名量词的习得好于动量词,动量词的习得好于借用量词;高频量词好于低频量词.学生偏误的类型主要表现为过度泛化,未能建立起量词与名词的双向组合群,无法建立动作与动量、事物与借用量词间的语义关联,无法区分同一名词前不同量词的语义差异.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 摘要:本研究旨在对比自2007年新加坡小学华文课程改革后小学低年级(一、二年级)和中年级(三、四年级)的教学重点,采用文本分析和专题小组讨论两种方法,从量和质的角度来探讨小学一至四年级华文课本安排编写的合理性.通过对教材的研究发现,中年级课本与低年级相比,大大增多了教学量,并且在教学重点上也存在较为明显的由"重听说轻书写"转变为"四技并重"的跳跃.同时,教师讨论中也指出了实际的教学困难,即学生们升人三年级后仍不具备足够的书写技能,却必须同时面对突如其来的考试压力.研究结果指出在开发课程和编写课本时,教学目标应有缓慢过渡,同时教材中应增加更多过渡内容以适应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学习需求.
  • 摘要:对日本学生来说,汉语声调是一个难点.以往的研究表明,日本学生的声调产出偏误有一定的规律.本文通过不同声调F0分布直方图,进一步对中日发音人汉语二字词的声调产出模式进行了量化的考察.结果表明,中国发音人不同声调的F0分布呈现出系统性规律,而日本学习者F0分布总体上呈现出比较一致的偏误.其中,不同水平的学习者偏误特点有所不同.把握这种特定人群的偏误规律,对于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果、研发计算机辅助汉语发音教学技术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 摘要:华语热的风潮,吹向了专用领域的学习需求,特别是商用华语备受重视,因此这方面的教材与训练课程越来越被期待.值得庆幸的是刚好搭上了网络科技的便车,教学模式从实体教室进展到远距虚拟教室,从网络异步、到同步、再到行动学习,目前正发展行动社群视讯的教学.本文将以最新的社群软件Google+的视讯交谈功能为例,尝试提出一个方便、有趣、有效、符合学习者所需,而且贴近商务实境的教学设计建议:将同一群学习者设为同一社群;为了让使用者快速地找到内容,而且提供正确的数据,建议行动学习最适合的长度为五分钟;课文的设计可以商务工作中的交谈为内容,并以情境动漫来表现,生词、句型及短文练习可设计为交互式的游戏以方便学习者自行随时练习;随教学所需,可在镜头前展示实品,或播放与教学相关的影片作为补充,甚至可以移位到与教学相关的实际场所透过多人同步视讯进行教学与互动;使用实时通讯、多人视讯、共享白板、同步影片来设计听说读写或角色扮演的教学活动。此外在教材安置时,可以将同步教学的投影片或影片可上传到Google文件或YouTube,以备教学时使用;以新增相片或新增影片的方式将所有教材放在讯息串里,课前课后的互动练习可存放Google文件区,以便于预习和复习;学生也可使用Google文件协作来讨论功课和一起写作业。
  • 摘要:本文旨在调查研究新加坡小学华文课堂中教师使用非目标语进行教学的现状,并对教师所使用的非目标语的功能做出量化和质化的分析.语料显示,在新加坡小学华文课堂中,教师都不同程度地使用了学生的第一语言(英语)进行了教学.对语料进行标注后发现,教师的非目标语主要用在四个方面:词汇教学、交际促进、教学指令和课堂管理.分析发现,影响教师非目标语使用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学生的华文程度,课堂教学内容.
  • 摘要:中国国家形象的魅力影响,高等教育国际化大潮的冲击,各级各类奖学金的积极推动以及社会各界对来华专业留学生教育的高度关注,将会使来华专业留学生逐渐成为来华留学教育的主要对象.但来华专业留学生的汉语教学现状并不尽如人意,现状调查显示,既有全局管理方面的外围问题,也有实际教学中的主体问题,还出现了课程之间的衔接问题.基础汉语与专业汉语之间出现断层,大学汉语急需"补进".要改进来华专业留学生大学汉语的学习效果,应以"国际化"为高教宗旨,各部门明确职责,协调分工;以"趋同化"为努力目标,尊重差异,因材施教;以"通用化"为教材特色,兼顾专业,激发兴趣;以"规范化"为基本原则,强化师资,提高质量.
  • 摘要:词汇学习是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处理生词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会形成并使用某些特定的词汇学习策略以促进词汇的习得.本文调查了五名日本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词汇学习策略.学习者参加了一项词汇学习任务,随后完成了相关的回忆测试.实验使用有声思维法和即时访谈法调查分析出学习者的词汇学习策略,将这些策略分成四大类:分析词语特征策略、猜测词义策略、"形—义"配对巩固策略和使用生词策略.笔者认为日本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具有关注词形、关注语块学习的词汇习得特征,且通过有效地使用与之相关的学习策略,提高了词汇学习的效果.
  • 摘要:当前,来中国的留学生日益增多.除了汉语学习之外,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愿意学习商务、法律、传媒等专业汉语,这对汉语文化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探讨在国际汉语教育背景下面向多元需求的中国文化教学,包括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同专题的教学词语表的科学研制等方面.指出国际汉语教育的文化教学应为学生的多元需求服务,应探寻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知识修养和个人素质,培养留学生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和跨文化对比研究的能力.
  • 摘要:文章考察了外国人学习汉语中常见的两种偏误:一是误用已学过的双音词中的另一个汉字,产生误读;二是识词而不识已学过词中的汉字.本文认为原因在于学习者采用整体识词、整体记忆,而并不了解词中汉字的意义.针对这种现象,文章假设一种"整词—析字—系连扩展"词汇教学法,进而寻求该法的实验佐证与理论支撑,得出结论并展现实施办法.文章摆出待解决的问题,即:在什么样的教学阶段可以实施该法?哪些字可以或应该从词中析出?在一定的教学阶段被析出的字数量为几何?这些问题均有待于通过教学试验和科学研究来解决.
  • 摘要:本文以新近出版的一些汉语教材为例,讨论了汉语教材编写模式上的一些发展趋势.这些发展趋势包括:"听—说—读—写"依次推进,通过系列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开展发现式学习,细化教学流程,增强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在此基础上,论文进一步把"动态化"概括为三方面:过程化、任务型、母本式.
  • 摘要:专门用途汉语发展至今已有30多年.本文将对专门用途汉语教学的商务汉语、医学汉语、科技汉语三个领域的发展过程及现状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三个领域30多年来的教学与课程发展历程;包括论著与教材在内的研究成果;三者在语言特点、课程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研究认为,专门用途语言教学的概念不是单纯从语言社会变体角度分出来的,也不是简单地从专业知识领域划分的,也不能说有某种教学方法更适用于专门用途语言教学。教什么和怎么教,完全应该基于对学习者的需求和未来应用目标而设计,不能把所谓的商务汉语、医学汉语、科技汉语等看作是一种单一的语言社会变体,针对不同的专业领域、行业或职业的学习者,其具体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具体的教学要根据教学对象和目标以及学习者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因此,需求分析是从事专门用途汉语教学及研究的前提,应该在进行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和未来使用汉语的目标情景的调查分析基础上进行。
  • 摘要:本文以联合国公职人员汉语教学为例,针对此类学习者的特点,设计汉语教学,对海外的公务汉语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和研究。通过多方面的尝试和改革,试图建立起一个立体化的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语言实践课和个别辅导为辅,三者相结合。其中课堂教学又以必修课为主,选修课为辅;选修课围绕分技能训练展开,有目的、有重点地对各技能进行训练,并根据专业需求做一些有益补充。在教学内容上,低水平仍以语言要素的学习和训练为主,高一级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满足公务人员的特殊需求。通过联合国中文组一年的教学尝试,该模式已经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希望能为今后面向海外的公务汉语教学模式研究提供借鉴。
  • 摘要:本研究设计了包含117个填"了"句子的测试卷在二、四年级外国学生和中国研究生中进行测试.通过统计获得八大类"了"难度顺序,大类中"动+了1+宾"中的"了1"最难习得.统计数据证明46个"了"的小类可以分为31个难度等级.其中习得难度最大的是连动句和兼语句中前一动词后加"了,"的句子.很多结构与分布位置上的"了"难度较大,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强调.有的句子中的"了"可以有多种填法,母语者与外国学生在填写时有一些差异,但不同的填法反映了汉语水平的差异.
  •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名名定中复合词内部语义关系的多样性以及概念合成理论中的二元处理理论,然后分别介绍国内外关于儿童和第二语言学习者对名名定中复合词的习得研究,并简论相关研究对教学的启示,即在教学中应注意帮助学生分析其内部语义关系,解释生词时要注意利用语义关系一致的熟悉词来帮助学习理解和记忆陌生的复合词,而且由于属性类复合词是学习者理解的难点,因此要特别关注属性类复合词的教学。
  • 摘要:本文运用偏误分析理论,对中级汉语水平韩国留学生中介语语篇回指偏误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在约5万字的留学生作文语料中,零形式、指代词是留学生使用最多的语篇回指形式,主语省略不足、主语省略过度、宾语省略不足是语篇回指最突出的问题.主语省略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留学生的回避策略和过度泛化,主语省略过度、宾语省略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母语负迁移.另外,通过对教材和教师的调查发现,教师或教材对汉语语篇回指的不恰当或不充分的讲解和训练也是造成留学生偏误的重要原因.结合偏误表现和偏误成因,笔者认为应加强对汉语语篇回指的本体研究和对比研究,教材编写应吸收本体研究成果,对各种语篇回指形式的使用条件予以说明,并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教师应加强语篇回指教学意识,掌握一定的汉语语篇回指的本体知识和对比知识,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对回指进行充分讲解和练习。
  • 摘要:本文依据赴海外任教的汉语教师和志愿者的反馈和调查,提出对汉语教材进行取舍调整的迫切性和必要性.阐述了海外孔子学院教学的特殊性与教材变通灵活使用之间的关系,并以具体教材取舍调整的实例,分析了在海外孔子学院教学环境下对汉语教材进行优化处理的内容和方法:课文内容和情景的本土化调整;语言技能的针对性调整;文化因素的体验性补充.文章认为,加强对教材优化处理的调查和研究,归纳总结其特点和规律,使已有的教材改编和补充资源共享,有利于今后教材的创新和汉语国际教育师资的培养,有利于汉语国际推广和海外汉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 摘要:"华语"和"普通话"是现代汉语在世界范围内的两种社会变体.本文是以新加坡小学生对华语中方位结构的使用为切入点,以新加坡小学生考试中的作文为语料,通过方位结构内部的组成成分的使用情况(如遗漏、误加、方位词误代、名方搭配)以及方位结构对外的语序问题(即方位结构在句中的位置)对话料进行分析整理;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学者对于现代汉语方位词以及二语习得理论的相关研究来分析说明新加坡的华文环境中小学生的方位词的使用特点,并初步探讨这种现象的成因,为下一步制订针对方位词的华文教学策略提供一点参考.
  • 摘要:近几十年来汉语教学蓬勃发展,对对外汉语教师数量的需求也激增。这需要人们更加关注教师认知的研究,也需要更加关注到底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教师的课堂行为。本文采用个案追踪的方法对教师阅读专业文献前后的知识、教学观念和课堂行为进行考察.本文以纠正性反馈为考察项目,研究发现被试在教授不同年级学习者时的教学观念不同,被试对文献的吸收是经过一些过滤的.起过滤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其受过的培训、教学经验以及实际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个体差异等.本文的研究结果支持教师培训能改变教师的知识、观念以及课堂行为的观点.由此认为教师培训确实是一种可以改变教师认知的办法,故应该对教师进行适当的培训.可以让教师参加一些课程,阅读一些和教学有关的文献,这样可以更好更快地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 摘要:在实际教学中,一些由于各种原因而显得"特别"的学习者的存在,对许多教师而言意味着一定的压力、困难与挑战.本文以在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的短期班接受培训的美国学习者W为例,记录了他在半年之中的学习过程和课堂互动过程,指出了W的视觉障碍、学习障碍、情绪障碍和心理特征,针对"对特别学习者的关注、批评和鼓励""将特别学习者融入普通班"和"适合特别学习者进行的小组合作活动"等教学方案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一些教学行为的得失成败进行了反思.重点讨论了语言教师的态度和行为,并摘取了一些教学矛盾,通过实际教学中的教学行为来展开分析.笔者认为,每一个学习者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值得语言教师深入探索他们的心理特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引导新教师利用学生的多元化来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
  • 摘要:当前,在海内外的汉语教学中,高级阶段的口语教学还属较薄弱的环节.其中,如何对学习者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就是长期困扰人们的"瓶颈"问题.本文在借鉴第二语言教学与习得、语篇(话语)分析、汉语语篇(话语)研究、认知心理学及教育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建立"'表达驱动'的体验型高级汉语口语教学模式".本研究将对旨在促进学生获得高级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输入"和"输出"(尤其是后者)两个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探索,对这一教学模式中的教学资源的选取和呈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进行探讨和设计.
  • 摘要:汉语语音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语音教学实际效果的好坏,与教材的内容安排不无关系.本文提出一种考察语音教学内容覆盖率的客观评价方法,为教师和学生在教材选择时提供一个决策的参考信息.具体地,通过音位连接的分布情况对教材进行客观评价.本文使用单音子、双音子和三音子三个模型,考察比较两本教材《汉语初级教程》和《汉语会话301句》的音位连接分布情况.结果显示两本教材在单音子、双音子和三音子三个角度上的音位连接分布情况存在很大的差异.这表明借助于音素覆盖率等指标,可以为汉语语音教材的评估提供一些客观评价指标.
  • 摘要:随着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不断发展,非英语国家汉语师资培训工作已经凸显其重要性.笔者曾受国家汉办派遣赴日本东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日本高校汉语教师强化培训"工作.中日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近年来,中日交流频繁,日本的汉语教育发展迅速,这些因素既是培训工作有利的方面,同时也是不利的因素.本文将从以下三方面探讨:(1)通过汉语培训课程及培训过程的分析,探讨在亚洲国家进行汉语师资培训的模式;(2)笔者还在培训期间对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数据统计结果,分析了各类学员的需求;(3)根据日本汉语教师培训现状,探讨本土化问题.通过此次培训和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日本的汉语热正在逐步升温;孔子学院发挥很大作用,积极促进各项交流活动;日本汉语教师的培训模式正逐步走向本土化;日本汉语教师队伍以赴日华人为主,但是良秀不齐,专业差别很大,亟待培训;培训模式宜多样化,不仅仅局限于语言,还应该根据“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制定出培训大纲,应包括文学、文化、历史等更多的方面。
  • 摘要:本文基于《博雅汉语》话题语料库,标注了《博雅汉语》系列教材(共九册)中的话题(共分为八大类:个人类、生活类、故事类、哲理类、感情类、文化类、社会类、科普类),描写了不同阶段话题的分布,考察了其分布特点.考察发现,初级阶段,以生活类、个人类话题为主;准中级和中级阶段,以社会类、文化类话题为主;高级阶段,以社会类、哲理类话题为主.此外,还从话题编排上区分了四种不同类型的话题(整体上升式、整体下降式、先升后降式、曲折变化式).
  • 摘要:艺术汉语课在对外汉语教学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010年第一本艺术专业的汉语教材《艺术汉语》正式出版,但对艺术汉语课程的相关研究目前仍是空白,艺术类汉语教材开发目前也还没有扎实的课程研究基础.艺术汉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艺术领域各类文章常用的专业词语,以及艺术领域各种体裁文章的书写格式和常用句型等,能较为自如地处理各种艺术交流信息文字,胜任艺术交流活动的口笔译等与语言相关的工作.艺术汉语的专业性很强,遣词造句、语言结构都有自己的特点.本文将从这些方面着眼,对比研究相关教材,分析个案,探讨艺术汉语教材编写方式.艺术汉语课由于其课程内容的复杂性决定了教材编写不能套用原有的模式。编写艺术汉语类教材更多的问题是可借鉴的文本材料也很有限,对专业知识材料的了解程度是另一个编写“瓶颈”,因此在做筛选工作时要尽量虚心请教专业人士。此外艺术汉语类教材的编写应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主要目标,学生是最好的检验者,做课文文本筛选工作时应广泛调查学生的阅读反馈意见。针对艺术学习者的特点,艺术汉语课的教材开发应致力于语言的图示演绎形式研究。艺术汉语课是综合课,知识结构跨专业幅度大,无论是编写教材还是教学都无法照顾到个体教学对象的方方面面,因此教材编写要侧重引导自主学习,即培养艺术专业语言学习者艺术汉语知识自主建构能力。此外,艺术汉语教材首先要培养语言知识,然后才是艺术语言训练。因此在艺术汉语教材的练习设计安排中,还要处理好两种关系:第一,艺术汉语与汉语基本功训练之间的关系;第二,艺术汉语与艺术领域其他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
  • 摘要:随着形势的发展,学习者学习汉语具有了更明确的职业目的或学术目的,商务汉语教学成为对外汉语界关注的热点.以通过做事来学语言,用所学的语言来做事为核心的任务型教学逐渐被运用在商务汉语教学中.任务分为三类:真实任务、目标任务与教学任务.本文考察了20余部商务汉语教材,总结出六种商务汉语教学任务类型,即简单任务、复杂任务、获取信息的任务、加工信息的任务、焦点型任务和非焦点型任务.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商务汉语教学中如何设计突出商务特色的任务,以帮助学习者更快地掌握在商务环境中用汉语进行工作和交际的能力.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