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二届东方山药师信仰高峰论坛
第二届东方山药师信仰高峰论坛

第二届东方山药师信仰高峰论坛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湖北黄石
  • 出版时间: 2016-10

主办单位:湖北省民宗委黄石市政府

会议文集:第二届东方山药师信仰高峰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健康和财富.然而财富其实是服务并从属于健康的,挣钱是为了获得生存与健康的资源.因此健康问题是现实人生中第一位的最为重要的问题.生命最根本的感受就是痛苦,最根本的痛苦则是病苦.人生之苦,一般说有八苦,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盛.八苦之中,生老病死是生理和身体方面的痛苦,爱别离和怨憎会是感情、心理和社会环境的病态,求不得则是思想方面的疾病,五蕴盛是总括前者.
  • 摘要:世上不幸,人间悲情,莫过于自杀.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资料显示,自杀已成为排在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意外死亡后的中国大陆第五大死亡原因,平均自杀率高达23/10万.全球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自杀,其中就有1/4发生在中国大陆.而在15岁至34岁的人群中,自杀更是成为首位死因.这些莘莘学子、花季少年的一念之差,实在令人触目惊心.
  • 摘要:如果将佛教与世界上的其他宗教相比较,它对于“智能解脱”的重视,即便不是绝无仅有的,也应该说是无与伦比的.从原始佛教到中观学、唯识学,印度佛学无不将“人生”问题当作立论的出发点.佛教传入中土,首先面对的就是“人学”倾向浓厚的儒家思想的挑战,而应对这一挑战的最好策略,就是去发展原本就存在于印度大乘佛学之中的“人本化”特征.
  • 摘要:在中国,药师佛信仰具有广泛影响,是老百姓礼拜的一尊神圣的佛,尤其是对中医药文化具有较大的影响.单从药师佛的名称“大医王佛、医王善逝”就可看出,他专门解决众生在此岸世界所遇到的烦恼和疾苦等问题,他所发的十二个大愿,愿为众生解除疾病之苦,其中第七大愿就有“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我之名号一经其耳,众病悉除,身心安乐,家属、资具悉皆丰足,乃至证得无上菩提”,使众生在净琉璃世界健康快乐的生活.至于如何修药师法门,有人提出了修“药师法门健康长寿七法”,即:吃好;睡好;心情好;多放生;敲打胆经;按摩心包经;药师定,此一家之言,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践行出真知.
  • 摘要:正慈方丈发慈悲,要把药师研究深入下去,决定今年继续召开第二届论坛,主题是“药师信仰与健康”.这个题目就是因为药师佛信仰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对健康关注度也超过以往,希望透过这个主题,能够将药师佛信仰在当代社会给予提升,让更多的人关注药师信仰.
  • 摘要:生活富裕与社会健康的全面并进,正日益成为当代中国所广泛认的发展导向.国务院近日颁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把健康中国建设放到了战略性的地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所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从国际通行的角度来看,各国所谓健康城市、健康生活一直提倡的理念也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从健康中国的建设方向看,“十三五”期间国家对健康体系的建立会更加清晰,开放度和包容度会更强,更会强调社会参与与市场参与.因此,考察传统佛教思想文化资源对于生命健康的诠释,理应成为当代中国佛教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本次研讨会的议题为“药师法门与大众健康”,实可谓适逢其时.如何重新审视佛教思想资源中对于当前大众健康理念的有效贡献,视角可以相当多元.或许可以说,基于药师经典思想的佛教健康哲学,可以最大限度地纳入佛教思想研究者的视野.
  • 摘要: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如果说人生成就是无数个0,那么健康就是数字1.没有前面这个1,后面的0就没有了意义.健康是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最重要的事情.药师佛亦称药师如来,因其能除生死之病,让众生身心安乐,获得解脱,故受到社会上各界人士的崇信.药师佛信仰在中国南朝刘宋之后已经在人间广为流行.佛教界宣传药师经典是“致福消灾之要法”“王者攘灾,转祸为福”,只要供养药师如来,就可以如愿得报.佛教的修行是“信”“行”合一,药师佛文化也是在实践中光大发展的.特别是与中华传统健康养生思想的结合,使得药师佛文化不仅在佛教界和历史上拥有重要地位,更是对现代人健康理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 摘要:近年来各地新涌现的药师佛道场,将药师信仰文化的慈悲济世精神与现代社会公益慈善理念相结合,充分发挥佛教的社会功能,因地制宜,以一种为社会大众真诚服务的态度走人信众,以正信的佛教教义开导信众,坚持走“人间佛教”的道路,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药师法门的人间佛教社会功能,在观念上突出一个“生”字,在参与地方“民生”工作方面做足“功课”,使药师信仰在社会各阶层方兴未艾,并成为“人间佛教”在精神文化方面的助推力之一.
  • 摘要:药师法门给予的健康启示是无限的,需要时时去发掘、体会、践行.同时,时代的发展将健康的问题非常急迫地压在人类的头上,以致于不得不感叹,2000多年前,悉达多太子追问的“生老病死”的问题,至今还广泛存在于五大洲的各个国家或部落中,深深困扰着人们.时代的发展也催生出新型问题引发出新型健康问题,干扰人类的健康发展.其中,一个重大问题就是有关物质的问题.由物质产生的思潮在现代社会时时涌现,如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等,它们不仅对人类的生理健康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对人们的心理健康、精神健康、灵性健康都释放着巨大诱惑,从而诱引许多健康问题出来.因此,对物质的观察不仅要具备经济学等实用眼光,还应该具有其他的眼光,比如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等等,这样才能发掘出物质在现代社会所沾染上的多重角色、复杂功能.
  • 摘要:依据身体社会学理论,身体是一个整体社会的隐喻,身体(body)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同时身体也是存在的表现形式之一,是社会建构的产物.身体社会学(the sociology of the body)作为一种新的理论范式与研究取向,无疑能够推动或深化传统佛教身心关系的研究,使得人们更加关注身体的信仰实践,关注在社会生活中对身体的塑造与改变,以及由此构成了经验事实的意义表征与知识系统.
  • 摘要:日本东京市中心皇宫内,有一处天皇的私家藏书机构,叫“宫内厅书陵部”(宫内厅是负责天皇家族和宫廷事务的政府机关,受内阁府管辖;书陵部除负责管辖皇家文献典籍外,还管理着历代陵园,所以叫“书陵部”).在宫内厅书陵部的图书藏量中,来自中国的古籍占有重要的位置,仅宋元版中国古籍就有140种,比美国著名图书馆所藏宋元版汉籍的总和还要多.在宫内厅书陵部所藏的宋元版汉籍中,有一部雕版于南宋的《毗卢大藏经》(以下简称《毗卢藏》).本文就对《毗卢藏》内玄奘法师翻译的《药师经》(以下简称“奘译《药师经》”)进行简单的介绍.
  • 摘要:弘一大师在《药师如来法门一斑》一文中,对药师琉璃光如来之法门于佛法修行的意义及其社会功用进行了阐释.大师从“维持世法、辅助戒律、决定生西、速得成佛”几个方面进行了说明。
  • 摘要:当代社会,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重视,不论是有钱人还是少钱人,健康的人还是亚健康、患病的人,都关心这一点.其实,健康需要从平常的点滴开始维护,疾病需要从平常的细微处预防.对于健康,中国人的文化中有医学这一部分,或称中医,中医有许多预防、养生、治病的方法,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佛教的医学部分也随之传入,成为中国佛学思想宝藏的一个部分.佛教的“五明”即五学之中就有医方明,是为佛教医学.
  • 摘要:就“师承”而论,药王菩萨是琉璃光佛涅槃后“像法”时期修行“药师”法门而为菩萨者;又《药师经》中有云:“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大菩萨乘空而来,示其道路,即于彼界种种杂色众宝华中自然化生”,药王菩萨、药上菩萨为八大菩萨之二.故今略论与药师佛渊源颇深的药王菩萨信仰.
  • 摘要:医学有着极强的实践属性,而医学的实践又离不开哲学和思想理论的指导.如果说有一个哲学命题可以持续地推动医学发展,那这个命题一定就是医学观.医学观又叫医学模式(medical mode),是一种对于人类健康观和疾病观的哲学概括.模式(Model)是人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思想与行为方式,医学模式就是人们认识和解决医学与健康问题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通常医学模式涵盖了人类对于疾病原理、诊断标准、治疗方法三个方面的哲学认识.佛教有五明之说,其中的医方明就是佛法在医学中的运用.
  • 摘要:在清代以前,考察汉传佛教文献中药师信仰的记载,除唐密有相关的修行仪轨外,其内容皆以事相感应故事为主,比较典型的例子,如《三宝感应要略》中记载的事例及《广弘明集·启福篇序》卷二十八中所收录的药师忏悔文等,此等皆说明信仰药师如来所得的功德利益.药师信仰作为一种流行的净土思想,与西方弥陀净土、兜率弥勒净土相比,缺乏系统的教理阐释与修行实践,故在流行的过程中,成为消灾免难的殊胜法门,无法彰显自身的解脱性,故显得格外的清幽与落寞.在汉传佛教宗派中,除天台宗、唐密外,至今还未见成系统的药师信仰体系.与此同时,学术界对于药师信仰的关注,大多是研究《药师经》的思想、药师净土与其他净土的关系、药师信仰流行的区域、药师佛的造像等方面,关于天台宗药师信仰的关注较少.有鉴于此,本文以天台宗的药师信仰为主要说明对象,通过《药师经直解》与《药师三昧行法》等文献的梳理,以整体药师信仰为着眼点,简单说明其主要内容,为大家了解天台药师信仰抛砖引玉.
  • 摘要:佛教认为,“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之自然规律,佛亦不例外.佛不执著于“生老病死”故,则不被其所累,能坦然面对之.而我等凡夫执著于“生老病死”故,则被其所累,不得解脱自在矣.是故佛陀四十九年说法、三百余会谈经,悉皆劝令一切行人以了生脱死为第一要务.然欲了生脱死,非借此色身肉体成就法身慧明不可,是故在未了生死前,还得善调养此身,以预防诸疾的产生与蔓延.
  • 摘要:药师佛又称消灾延寿药师佛、药师王、药师王佛、大医王佛、医王善逝、十二愿王和药师王如来,为东方净琉璃世界之主.《药师经》是药师信仰的主要经典,主要宣扬慈悲济世和消灾延寿,以及佛教了生脱死和摆脱六道轮回的终极追求与现实生活.《药师经》突出了“十二大愿”“燃灯悬幡续命”和“九横死”等这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药师佛誓愿不可思议,根据经文,如果世人身患各类疾病,现死衰相,眷属于此人临命终时,昼夜尽心供养、礼拜药师佛,读诵《药师经》四十九遍,燃四十九灯,造四十九天之五色彩幡,其人可得苏生续命.
  • 摘要:佛经说:“神农起病之源,百草才尝,平者自颠,况复药王而为先导,证味圆通,能用能照万世,仪型当明.而妙智药疗心,世药疗身,唯心与身,瓶盂一金.智之与世,二义俨存,我以正眼观此法门,如箭中的,如水合冰.掌拳之义,事合如此,非即非离,乃疆乃理,卓彼太虚,风动尘起,稽首药王,如是而已.”佛教以智药疗心与世人用药疗身是有区别的,这也就区别了佛教的健康观与世俗健康观之不同,当代民间信仰天地门教的《救苦忠孝药王宝卷》就反映了这一点,笔者稍做初步分析如下.
  • 摘要:消灾延寿作为中国民间极其盛行的一种信仰,不仅具有普遍、持久的特性,而且还具有综合儒道佛三教思想文化因素的特性,这在晚清时期流行于吴越等地的《重刻辟邪归正消灾延寿立愿宝卷》中有着充分的体现.本文所依据的《重刻辟邪归正消灾延寿立愿宝卷》,简称《立愿宝卷》,今藏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风陵文库,封面署有“同治己巳仲春镌”“上海翼化堂藏版”“苏城元妙观得见斋刷印”等字样,可知此书镌版于1869年3月份.
  • 摘要:慧能禅师创建的中国禅宗被看作是佛教中国化发展的成熟阶段,这不仅因为禅宗是一个讲究儒家宗法化“传法世系”的中国佛教宗派,更主要的是中国禅宗从思想层面实现了中国化的发展,中国禅宗可以看成是印度佛教思想与中国本土思想之儒道汇通的产物,是因应中国人心态结构与思维习性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禅宗不仅在思想层面体现了中国本土思想对外来宗教思想的吸纳与改造,关键还在于它找到东方主体的自信.相对于禅宗,药师信仰的实践在一定意义上是佛教实践法门的中国化标志,药师信仰法门不仅立足于中国人对现实与现世的关怀向度,同时它在实践层面上找到了“东土的自信”,并在一定意义上融合了中国本土道教养生法门与民间信仰法门,为佛教的现世关怀与人间品格确立了实践的法门,从而弥补了“独向西方觅净土”的信仰实践格局。
  • 摘要:在近代人间佛教思想兴起的同时,从清末至民国初年的中国佛教界,开始重视《药师经》与药师如来十二大愿的药师法门.时至近代,药师法门中重视现实生活的利益与身心健康的理想愿景,乃至于建构一个清净完美的琉璃净土世界,笔者以为这已经逐步取代了人间佛教的思潮,进而成为二十一世纪佛教发展的新趋势.
  • 摘要: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往往是从生理需求开始,生理得到满足,生活始有能量,才能进一步追求生命的质量.尽管孔子对学生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境界,备加推誉.但是众所知之,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早死,推测应是营养不良,身体虚弱所致.虽然孔子主张“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这是针对当时祭祀的一般原则而发,要求祭祀食物和祭祀饮食规矩必须严谨恭敬,并非是追求精致苛细的物质生活.换言之,物质生活可以不必过于精细,但至少要无饥饿之虞.
  • 摘要:药师信仰以关注现世生命为旨归,以消灾延寿为宗纲,处处透显出对现实生命存在的深切关照.就人类的健康而言,药师信仰希望人人生活健康、健康生活.健康是一个最具社会广泛性的话题,追求健康、享用幸福早已成为人类一个最具普遍性的生活目标.但什么是健康?如此才能达到健康呢?可见,需要建构一种恰当的、适宜的健康观,才能获得真正的健康.药师信仰对此有着重要的启示.
  • 摘要:2016年8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会议认为,编制和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保障人民健康的重大举措,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纲要》突出健康优先的原则,强调从广泛的健康影响因素入手,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显著改善健康公平.显然,这里所说的健康,不是小健康,而是大健康,这体现出大健康观已成为健康中国建设的指导性理念.
  • 摘要:本文旨在对“药师信仰”与“大众健康”的关系作一探讨,并将焦点锁定在“药师十二大愿”对“大众健康”的各种可能效用上,以:一者,分别说明“药师信仰”“药师十二大愿”与“健康”的意义;二者,逐一罗列“药师十二大愿”在“大众健康”上的各种可能帮助与功效;三者,将研究成果提供给佛教的教、官、学、产界等参考,俾利其推展“药师信仰”“药师文化”与“人间佛教”.
  •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受到西方文化思想的冲击,在这个交汇融合的过程中,中国传统的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变得越来越淡薄,人们更多的是注重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某些人变得没有信仰或者说利益至上.除了受到法律的约束,很多人在道德上变得没有底线,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为了获得利益而不择手段,这给整个社会都带来不稳定因素.在精神心灵上,当前人们虽然从物质文明的发展中得到了幸福欢乐,但是在精神上却不知不觉为烦恼苦闷、紧张压抑、空虚、迷茫、冷酷、失望等的阴影所笼罩.人类的精神、心灵生活陷入了危机状态,精神田园的荒芜,心理失调,道德沦丧,使得当今的社会自杀率、离婚率、犯罪率不断地增长.对于这种情况,建立宗教信仰是解决方式之一,宗教信仰对于社会的稳定、人类心灵生活的解脱具有重要的作用.
  • 摘要:众所周知,对于药师如来法门的信仰和对东方药师琉璃光佛的崇奉,乃是大乘佛教信仰和弘传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中国汉语系佛教中,尽管对于阿弥陀佛的崇奉及西方极乐净土的信仰相当普遍,以至于有所谓“家家弥陀,户户观音”之民谚佐证,然而对于药师如来东方琉璃净土的信仰,对于药师七佛的崇奉以及对于药师如来十二大愿的推崇,在汉语系佛教信仰中也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一般而言,对于药师如来法门具体的修学内容以及其修学的具体方法,广大佛教信徒并不特别熟悉,或者还相当的陌生.
  • 摘要:《药师经》传入中国先后有五次翻译,东晋帛尸梨蜜多罗三藏译《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是《佛说灌顶大神咒经》(十二卷本)的最后一卷.刘宋慧简法师译《药师琉璃光经》,今已失传.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为伪经,乃慧简编著,参见伍小劼《<大灌顶经研究>——以<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为中心》(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该博士论文以《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为中心,以《大灌顶经》各卷为顺序,在文献学基础上对《大灌顶经》进行了专门研究.
  • 摘要:佛教自公元前后传入中国,逐渐在中国发生影响,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净土思想.净土是印度佛教中固有的思想,它随着经典的传译进入中国.印度佛教中的净土种类很多,既包括弥勒兜率天净土、西方弥陀净土和东方阿閦佛净土以及东方药师佛净土等.这些净土由于各自的特点不同,在中国的影响和地位也不同.
  • 摘要:佛教中所言的净土,是指圣者所居之国土,其中没有五浊之垢染,如《摄论》八云:“所居之土无于五浊,如彼玻瓈珂等,名清净土.”佛所居住之地,由金银琉璃所成种种庄严且无五浊杂秽,即是净土.佛教有十方三世无数的佛,从广义上说,每一佛所居住的地方都是净土.在净土信仰中,主要有西方净土(阿弥陀佛净土)、弥勒净土、华藏净土、维摩净土等,药师净土是重要净土之一.如美国学者肯尼斯·K.田中所说:“在更广泛的大乘语境中,阿弥陀佛(Amitabha)、阿閦佛(Aksobhya)和药师佛(Bhaisajyaguru)是宇宙中掌管大量平等佛土的无量佛中最为著名的.”①肯尼斯·K.田中又援引格瑞高利·斯科彭(Gregory Schopen)关于早期梵文文献的研究,说:“安乐土最早在公元2世纪可能已经从具体的阿弥陀佛崇拜中分化出来了.
  • 摘要:药师佛在中国南朝刘宋后极为盛行,唯与阿弥陀佛信仰相比,则未及也.虽然如此,药师佛消灾延寿之功德则深入民心,治顽疾、去百病、避横祸、益寿命……屡有记之.
  • 摘要:药师法门实际上包含着双重内涵.从《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以下简称《药师经》)因缘分可以看出,该经是释迦牟尼应文殊菩萨之请,为像法时代众生消除业障所说.因此,其中介绍的方法是为像法时代的众生设计的.弘一法师将《药师经》中表述的法门概括为持名、供养、诵经、持咒“四种修法”,不过,《药师经》除了如上表诠的修行方法之外,还提到药师佛因地修行的十二大愿,提到“药师琉璃光如来正法宝藏”,“药师琉璃光如来所有功德,此是诸佛甚深行处”,这又表明《药师经》蕴含佛法甚深根本.因此,笔者认为,药师法门本身具有双重内涵:适应像法时代众生根机的《药师经》行持法门和药师佛因地修行的大乘佛法.
  •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与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在生产力提高、经济增长及物质产品不断丰富的同时,人类不仅失去了青山绿水,失去了蓝天白云,更为可怕的是人类自我的心灵也受到了现代社会物欲横流的侵蚀.人类不仅要在自我生存的环境中去寻求环境保护的意识,与此同时人类的心灵与精神家园同人类的生存环境一样,遭到了物欲横流的污染,也需要进行环保.许多人虽然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享受丰富了,但这些人并不快乐,心灵依然痛苦,精神依然烦恼.当今时代的人们普遍有一种感觉,活得太累,人们为什么会觉得活得太累,那是因为人们在当今的社会与生活中,只有物欲的诉求与满足,没有确立与寻找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 摘要:《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中的“十二大愿”,是药师琉璃光如来信仰的重要理论依据.从经文中可知此信仰存在生与苦、生与死两大悖论.这两大悖论以虔诚的信仰为根基,激发的是众生对生命的渴望与往生的祈福.无论是迎接新生命的诞育,延长亲人世间的阳寿,还是祈福往生琉璃净土,药师琉璃光如来信仰在民间发挥出积极的社会作用.
  • 摘要:药师佛是中国佛教传统的主要敬拜对象之一.据《药师经》的叙述,药师佛在菩萨位时曾发十二大愿.这十二大愿大体上可划分为两类:一类偏重于自庄严,一类偏重于济众生.其成就大愿证悟成佛后,示现东方净琉璃世界以接引众生.药师佛座下尚有十二神将,其誓愿功德不可思议.据说若有人身患重病,死衰相现,其眷属于此人临命终时,昼夜尽心供养、礼拜药师佛,读诵《药师经》四十九遍,燃四十九灯,造四十九天之五色彩幡,其人得以苏生续命.所以至今在佛教法事中,药师佛被称为“消灾延寿药师佛”,药师佛的基本神格被定义为“消灾延寿”.根据方广錩先生的研究,药师佛神格的最终形成应在南北朝时期.《药师经》先后有五个译本,后世以玄奘译本《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最为通行.
  • 摘要:佛如大医王,经教如药方.早期佛经中认为“有四法成就,名曰大医王者,所应王之具、王之分.何等为四?一者善知病,二者善知病源,三者善知病对治,四者善知治病已,当来更不动发.……谓良医善治种种病,令究竟除,于未来世永不复起,是名良医善知治病,更不动发.如来、应、等正觉为大医王,成就四德,疗众生病,亦复如是.云何为四?谓如来知此是苦圣谛如实知、此是苦集圣谛如实知、此是苦灭圣谛如实知、此是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
  • 摘要:佛教是东方的古老宗教,已有2500多年历史,其创始人释迦牟尼佛被视为“大医王”.《杂阿含经》卷第十五(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记载:“如来、应、等正觉为大医王,成就四德,疗众生病,亦复如是.云何为四?谓如来知此是苦圣谛如实知、此是苦集圣谛如实知、此是苦灭圣谛如实知、此是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诸比丘!彼世间良医于生根本对治不如实知,老、病、死、忧、悲、恼、苦根本对治不如实知,如来、应、等正觉为大医王,于生根本知对治如实知,于老、病、死、忧、悲、恼、苦根本对治如实知,是故如来、应、等正觉,名大医王.”而大乘佛教则有专门救度有情现世病苦的药师佛及由此而形成的药师佛信仰.
  • 摘要:药师文化有着广阔的社会基础.历代文人书写佛经以及《药师经》,也可视为药师文化的影响.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能诗文,精鉴赏,工篆刻,喜音乐,尤以书画成就为最高.书法初学李邕,后以王羲之、献之为宗,尤精正、行书和小楷,圆转遒丽,自成风格,世称“赵体”.与唐代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中国古代“楷书四大家”.赵孟頫曾书写各经,其中包括《药师经》,这是药师文化影响的一个方面.
  • 摘要:历史上,北京地区曾有大大小小数不清的佛教寺院,其中东北郊外怀柔县境内有一座古刹红螺寺,自古以来闻名遐迩.红螺寺是俗称,由其所在的红螺山而得名,它的正式名称,最初称为大明寺,后来叫作资福寺.昔日的红螺山僧人众多,香火旺盛,这里既是一般民众烧香拜佛的好去处,又是求道僧人专修净土的中心道场.关于红螺寺的历史,或说创建于盛唐时期,或建于金代皇统年间,现在也有人认为创建于东晋时代.红螺寺历史悠久,但是由于没有系统的史料记载,直到今天还无法对它的历史获得完整了解.这里根据一些零散的史料,就历史上的红螺寺及相关人物、事件进行考察,并顺便谈及佛教寺院的慈善施药.
  • 摘要:古代社会中治疗疾病是宗教一个重要的作用.因为疾病是人类必须要面对的一个痛苦经历,所以自古以来东西方宗教都在其教理中宣扬如何对治疾病.佛教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关众生健康的信仰之一就是药师信仰.这都是以药师如来所发的大愿为依托,祈愿一切众生远离病苦,免除一切灾殃.
  • 摘要:药师佛在广大教众的心目中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人们有时在孤立无助、贫病交加的时候,往往通过信仰的力量以寻求生存的勇气和心灵的慰藉.因此,对药师如来的崇拜是佛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药师佛的十二大宏愿和普救众生的伟大情怀,是人们对消除灾祸、祈望健康的美好向往.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