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8、9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
第8、9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

第8、9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湖北襄阳
  • 出版时间: 2011-10

主办单位:中国文物学会

会议文集:第8、9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根据北京联合大学历史系安排,首都博物馆对文物博物馆专业的学生讲授古陶器修复方面的专业课程.校方制定总课时为30个课时,其中讲授理论知识10课时,实训操作20课时.成绩考核:总100分,其中作业题40分,陶器修复20分,瓷器修复40分.实训课中每位同学按教师讲授的方法,修复破损陶器、瓷器各一件,每件作品标注修复者姓名,教师根据每件陶瓷器修复的完好程度评分.
  • 摘要:瓷器是古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发明,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杰出贡献.我国瓷器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器型丰富,技艺精湛,而其中的红瓷更是瓷中的珍品.红釉瓷器在元代已相当精美,至明初永乐、宣德年间(1403-1435年)以“鲜红”、“宝石红”扬名中外,后至康熙、乾隆年间(1662-1795年)时“豇豆红”、“郎窑红”等名品迭出.红釉瓷器制作技艺精湛、绝妙,外观尊贵、雅致,且烧成极为困难,因此有“千年一宝”、“十窑九不成”等之说.基于此笔者论述了其修复清代的红釉瓶的过程。
  • 摘要:2006年作者修复了一件磁州窑大罐。这件元代磁州窑大罐,直口、溜肩、收腹、宽圈足。作者外施白釉到底,器内壁、圈足端及足内无釉。这类大罐为典型磁州窑系产品,在河北、河南、山东及山西各窑口都有烧制。纹饰生动,装饰性强,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 摘要:在从事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工作时,陶器的保护与修复是作者经常遇到的.陶器多数属于低温烧制而成,结构不坚硬,内部疏松,孔隙较多,吸水性强,加之出土陶器长期埋藏于地下,处于潮湿环境中,地下水中含有的许多可溶性盐,如碳酸盐、硫酸盐、卤化物等,就会侵蚀到陶器内部,这样长年累月地侵蚀就会造成器物的毁坏.而对于彩绘陶器由于历史长久导致颜料内部胶性老化,极易脱落,所以对颜料的保护更需慎之又慎.
  • 摘要:2007年12月,福厦高速铁路的建设正好穿过皇冠山,建设中发现一批东晋至南朝时期的墓葬群,为了配合高速铁路建设,泉州市博物馆考古部对该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其中,在古墓群的北侧M35号墓中出土一件东晋时期的五联罐.这件五联罐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可以作为断代的参考依据,具有比较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但可惜已经残破,经笔者修复后现已还原其本来面貌.
  • 摘要:古陶瓷修复是文物修复界首推难度最大、质量要求最高的一门技术,如何将这一门技术发扬光大是当前业界的紧迫任务。笔者以为,首先,古陶瓷修复从业人员应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质,掌握不同时期、不同窑口产品的特征,加强美术、化学、历史文化的学习,从而做到准确修复的目的。其次,突破传统“父子相传”的旧习,发现人才并传授修复技艺,不让这门具有重要实践价值的技艺失传。最后,古陶瓷修复仍是业界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课题,因此各从业人员应加强互相学习和技术交流。
  • 摘要:2008年11月,笔者接了一件清代残破鎏金度母像的修复任务.这件器物的肚腹部凹陷有两条陷裂口,度母像的左臂肘部与左腿膝盖处各有一条折裂口,在制订修复方案前,仔细地对变形处进行观察,发现壁较厚,均在4毫米左右,最好的办法是加热使铜质回软,矫形较易。但用火烤会造成铜像婆金层与彩绘物质的破坏,所以选择冷挤压的方法。由于壁厚,很难达到如意效果。经实验,坚持在最小干预的修复原则下,将整形部位开引导槽,使凹陷部位能较准确地恢复到原状,又不伤及到周边部位。但要求引导槽的位置开得一定要准确,要少,开槽越少,对文物的干预越小。
  • 摘要:“修旧如旧”历来被文物修复界视为文物修复的法则.这主要是由修复的目的及原则所决定.修复的目的是为了恢复修复对象的历史本真,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古代器物的伤害.修复的原则是实事求是,不以主观想象改变器物原貌.“修旧如旧”虽为文物界约定俗成的修复技法之一,但具体到不同的修复对象,甚至于同类质地的不同器物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斟酌处置.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青铜器的修复为例,修复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化学、物理、生物、矿物、冶金、铸造等专业科学技术以及历史学、美学、器物学等相关人文学科.
  • 摘要:青铜,是纯铜与其他金属元素的合金.青铜与纯铜相比,具有熔点低、易于铸造、硬度高、抗腐蚀性能强等优点.常见的有铜与锡的合金——锡青铜,加锡的合金具有较高的硬度和金属光泽.铜与铅的合金——铅青铜,铅不能熔于铜,只能在铜液中均匀地分布作滴状,在铜中加铅,可以加强铜液的流畅性.考古发掘的青铜器,由于长期埋藏在地下,经过千年的水浸土埋,必定会引起青铜本身的质变,使金属从元素状态转化为化合物状态,形成铜锈.由于铜质的差异以及水土条件的不同,锈色有红、绿、蓝、黑、紫、灰等各种颜色,斑驳陆离,形成古青铜器一种特有的庄重古朴的美感.由于年代的久远,很多青铜器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需要对青铜器进行修复保护.2007年贵州省博物馆举办青铜器修复培训班,笔者有幸参加了这个培训班,在陈学忠老师的指导下学习青铜器修复,并对各地区的青铜器进行修复.
  • 摘要:三足鼎重新粘接,缺失部分补配,断痕和补配部分随色并绘制修复部分的开片纹,修复后所修复部分要在视觉效果以及釉色上与器物整体相似并接近一致,达到比较理想的展出效果。
  • 摘要:其实并不是所有古旧书画送到修复部门都要进行揭裱修复的,有些送修的字画类文物的画心完好,而有些镶料的丝织品质地紧密,织工精细,手工技艺高超。又有些装裱款式或古朴、或新颖,都有很大的保留价值。以往按照传统的修复方法,一般会采取揭裱修复,首先揭裱本身对书画的画心就是一种伤害,再有也是一种对装裱款式的破坏(书画破损严重的除外)。而现在对于破损不是很严重的书画文物,只揭取措纸,或是清洗画心及镶料,局部加固,并对破损处用相近的材料补配,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文物的原状。
  • 摘要:2006年12月底,江西省靖安县发现了一座东周时期的大型墓葬.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靖安县博物馆成立联合考古队,于2007年1月6日开始对墓葬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纺织品为有机质文物,历久的地下埋藏,位置多紧挨尸身,除与他类文物同受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因素的侵害使文物糟朽外,又多了尸腐过程复杂因素的侵害,决定了纺织品从文物质量到现场提取、保护与后期的修复都处在最难处置的地位。因纺织品文物出土后环境的骤变,故考古现场的妥善处置和应急保护尤为重要,稍有不慎即被损毁。因受当地气候湿热多雨,且无法控制开棺现场的温湿度等多方面条件限制,不适宜进行现场清理这种糟朽文物,这个墓葬的棺木采取的是现场开棺做临时性处理,然后运到准备好的现场临时清理工作室内进行进一步清理的办法。
  • 摘要:1987年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了一只漆木胎碗,引起了轰动.因为它是迄今为止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漆器,时间距今约为7000年.从它加工的纯熟度分析,中国使用漆器的年限绝不限于此,笔者认为还应早许多,因为碗的外部已形成朱红色,证明7000年前已经使用银朱来调制朱漆了.而自然漆是无色的,与空气接触后会变成黑色.漆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伟大的贡献之一,7000年以来,“漆”演变成一个十分庞大的门类,品种繁多.而文章要介绍的,就是众多中的一项——螺钿.
  • 摘要:博物馆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出现较早,被西方公认的最早的博物馆是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博物馆,建于公元前290年左右,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博物馆的兴起和发展为传承和推动人类文化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博物馆是公益性社会文化事业单位,是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博物馆文物藏品的收藏、研究和展出代表着博物馆的性质和任务,一个博物馆所收藏藏品的珍稀程度、研究水平的高低和展示手段的优劣决定着一个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和地位,同时,藏品的特殊性或区域性又决定着该博物馆研究发展方向.博物馆所典藏藏品大多十分珍贵,往往得之非常不易,其中有很多已成为绝品或孤本.因此,为使这些人类文化史遗存能够完整地、更好地、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对此给予一个更为科学的藏品环境是本文提出的一个与大家共同探讨和进一步深究的方面,以期进一步做好对藏品的保护工作.
  • 摘要:我国不仅是最早认识和开发利用宝石资源的国家,也是玉石雕刻的发源地.“玉不雕,不成器”,经过雕琢的宝玉石方能完美地展现出它的光彩.近年来在红山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及石家河文化等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玉器.其中良渚文化玉器的品种繁多,加工工艺主要有开料、制坯、钻孔、刻纹、起凸、抛光、线切割等技术.近年来发掘的文物中出土了一批珍贵的玉石类器物.在长江中下游的大溪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较多的玉璜、玉璧、玉琮.1973年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塔拉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墨绿色玉龙高26厘米,长21厘米,龙体断面直径2.3~2.9厘米,背有对穿之孔,外径0.95厘米,内径0.3厘米,可以悬挂.该器是新石器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山西陶寺出土的夏时期的内圆外方的玉琮和玉铲、玉瑗,制作精细,已显示出很高的工艺水平.在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的600件玉石器中,有人像和各种动物雕刻品,其表象手法有深刻、浅刻、浮雕、立体雕及镂空.由此可推断,商代已具备了相当规模的琢玉作坊.云南江川李家山47号墓出土了一套西汉时期的珠被,是用数以万计由金、玉、玛瑙、绿松石及玻璃制成管、珠、扣型的饰件,缝缀在一块长方形的白色帛布上而制成的.器物出土时帛布朽殁,珠宝散落.从复原的珠被局部可见,宝石光洁润滑,色彩鲜艳,雕琢精细.另外,从大量出土的嵌宝石类文物中可知,当时我国宝石原石的加工技术已达到了一定高度.在出土的各朝代金银器中,有许多器物上镶嵌着不同的宝石,以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钻石、绿松石、翡翠、琥珀、水晶、玛瑙等居多。
  • 摘要:各类质地的文物在出土以前长时间受到土壤内地下水中的酸、碱、盐等各类物质的侵蚀以及土壤压力、温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因地震、墓穴塌陷等灾害,大部分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部分损坏严重的,如不及时进行保护和修复,将毁于一旦.馆藏文物受到环境温湿度、光线、有害气体等的影响,可能产生新的破坏或加深原有的损坏程度.所以要对出土文物及时进行各种保护,包括清洗、粘接、加固、修补、缓蚀和表面封护等工作.对馆藏文物要经常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保护,同时还要注意防腐、防霉和杀虫,以求尽可能地保持文物的原状和延长文物的寿命.在对这些文物进行保护时,根据文物质地的不同、损害状况和保护目的要使用到各种化学试剂,包括酸、碱、盐、络合物等无机试剂和醇、酮、芳烃、酯、高分子聚合物等有机试剂.这些试剂在使用时大部分都要配制成溶液使用,这就牵涉到溶液的配制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无机试剂和部分醇、酮、芳烃、酯配制起来比较简单,但有些聚合物类,特别是一些高分子粘接材料由于溶解度比较低和黏性比较大,在配制时就会比较麻烦.基于此笔者将在工作中遇到的几种常用的保护修复试剂的配制经验进行论述。
  • 摘要:目前,各国的陶瓷材料研究与生产,正在形成新一轮的生产高潮与竞争更加激烈的市场局面。世界陶瓷材料产品的发展趋势为产品门类越来越多,陶瓷材料已经被成功用于热传导、热机械、核能、微电子技术、自动化装置、敏感传感器、光学领域、医疗领域及新能源等领域。作为为新兴产业战略立下汗马功劳的陶瓷材料,国家应在财政、金融、税收、科技投人、人才引进、产品推广等方面进一步给予支持,从而实现我国材料、能源和信息产业的比翼齐飞。
  • 摘要: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作为一个学术性社团组织,在促进文物修复事业科学发展方面负有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本委员会将在中国文物学会领导下,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精神,继续在学术领域为广大会员和全国文物修复工作者搞好服务,在行业领域发挥好业者与政府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以切实有效的工作努力为促进文物保护与修复事业的持续发展,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步伐,做出新的贡献。同时,本委员会也完全有信心,在党的英明决策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下,通过全体文物修复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使我国文物修复事业不断开创出新的局面,使本会的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 摘要:魏晋青铜马于1991年10月3日在甘肃省酒泉市行署院内的新建办公楼地基下出土,器物长37厘米、高36.5厘米,甘肃省肃州博物馆收藏.2008年作者承担了该器物的保护修复工作,在保护与修复过程中,通过分析检测等科学的手段对青铜器的相关病害进行了研究并成功地保护修复了这件国家二级文物.
  • 摘要:在贵州省大方县“奢香博物馆”陈列大厅内,陈列着一口铸铭汉、彝两族文字的青铜吊钟.该钟铸于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系水西彝族贵州宣慰使安贵荣和夫人奢脉为祈福捐资铸造.文章阐述了铜钟保存现状及历史意义,并论述了修复经过。
  • 摘要:铁炮作为铁质文物的一种,具有铁质文物的普遍性质.由于铁的性质较活泼,极易被腐蚀,这些无价之宝都在经受着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损害,亟待保护.首都博物馆于2006年承担了北京市科委“铁质文物脱盐清洗及封护研究”课题,研制出了一种脱盐清洗液和铁质文物封护剂.脱盐清洗液具有良好的脱盐清洗能力并在脱盐清洗过程中避免了对文物的腐蚀;复合封护剂具有良好的耐老化及环保性能,封护膜不与文物发生反应并且可以随时被去除从而确保文物安全,符合“最小干预原则”.封护膜还有一个特性就是可以溶解于自行研制的脱盐清洗液中从而实现封护剂的可逆性,符合文物保护的“可逆性原则”.
  • 摘要:青铜壶残片经清点后拍照,进行图像档案保存,同时以文字方式记录了残片情况和数量。初步建立了修复档案。首先用纯净水对残片进行清洗,去除附着在器物残片上的土和杂质。经观察分析发现,残片经两千余年地下埋藏已被严重氧化锈蚀,铜质基本失去,不具有焊接条件。决定采用"914”快速粘接剂和“AAA”树脂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粘接。粘接处内壁拉铜网加固,大块缺失部分采用低熔点锡铅合金铸造补配,小块部分采用进口铜质修补剂做补配材料。最后用虫胶漆汁拌矿物质颜料相结合的方法对补配处进行做旧处理。
  • 摘要:中国的青铜时代始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历经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延续了1500多年.在这一时期内古代工匠运用娴熟的技巧和丰富的艺术想像力,创作出司母戊方鼎、四羊方尊、曾侯乙尊盘等无数青铜瑰宝,为中国青铜文化书写了光辉灿烂的一页.青铜器由器物造型和纹样装饰这两部分组成.商周时期青铜器的装饰纹样题材相当广泛,不同时期的纹样也不尽相同,大致可以归纳为动物纹、几何纹、自然景象纹、人类社会生活纹四大类.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装饰纹样,承载着不同的信息,反映着社会政治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对青铜器纹饰的研究,充分认识它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与社会变革的相互关系,从而了解青铜器纹饰的实际功用和艺术价值,使得青铜器纹饰的文化和社会内涵有一个完整全面的展示.
  • 摘要:2008年6月,新乡市博物馆技术部为海南省博物馆修复了两件铜釜和一件铜鼓.铜釜和铜鼓都比较完整,几乎没有变形.一号铜釜缺失一耳,二号铜釜底部有残缺,铜鼓鼓面缺失部分蛙饰.修复时对缺失的釜耳和蛙饰采用精密铸造方法制取.首先是利用铜釜和铜鼓取模,取模时用RTV-2模具硅橡胶.先在釜耳及蛙饰上涂抹脱模剂,然后把硅橡胶一层层均匀的抹上去,硅橡胶的固化时间大约为3小时,待固化后翻制石膏托模完成制模.然后用硅橡胶模具涮制釜耳及蛙饰蜡型,将涮制的蜡型用精密铸造工艺浇铸青铜的釜耳及蛙饰,经打磨抛光后焊接复原.釜底的残缺部分用铜板画形剪裁后焊接,最后对补配处打底做旧完成修复.
  • 摘要:斗彩,又称“逗彩”,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彩瓷工艺,是明宣德时期的创新品种.成化年间(1465-1487年)的斗彩是明代最脍炙人口的瓷器,以官窑瓷器为主,主要供宫廷赏玩,数量有限,在当时就已经十分珍贵,现今的价值更是居于古今瓷器之首.基于此文章论述了对大明成化斗彩葡萄杯的修复过程。
  • 摘要:纸质文物主要包括书法、绘画、古籍、碑帖和档案等,在所有文物种类中所占的比重很大,有调查表明,在全国范围内,纸质文物数量占文物总数的一半以上,在纸质文物保护中霉变和虫害极易出现,也是比较棘手的问题.因此,在认真研究霉变和虫害形成机理的基础上,筛选有效的使用安全的防治技术是摆在文物保护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 摘要: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家具来源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来自社会的捐赠;二是由故宫博物院和国家文物局调拨;三是近几年海外征集.故宫博物院调拨的一批家具占主要部分,当年调拨的主要目的并非藏品,而是充当办公家具用品.虽然历时50多年,这批家具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保护下得以幸存,其中不乏有很多优秀的明清家具掺杂其中.由于对古代家具历史阶段的不同认识,尤其被充当为实用家具,其历史阶段多次修复,对家具造成不同的破坏和损伤.随着社会对古代家具认识的不断提升,国家博物馆由历史博物馆和革命博物馆合并后,首先提出增设一个古代家具馆,馆内家具藏品的修复也提到日程上。2007年经过多次考察后,叙和堂家具修复小组承接了这批家具的修复任务。国博工作人员汇总所有的馆藏家具,分类、造册、拍照,聘请家具专家评定,挑选一批有代表性和价值较高的家具作为首批修复对象,共同制定了修复计划和修旧如旧的修复原则。
  • 摘要:有一尊馆藏北魏释迦牟尼鎏金佛像,非常精美.近期,馆里安排由笔者为延庆博物馆复制一尊,用于展陈.笔者是第一次接触具体从翻模、制胎到贴金箔与随旧色的复制工作全过程.在姚老师指点下,具体的操作过程全靠自己斟酌,最后圆满地完成了复制工作.
  • 摘要: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也是唐代彩色釉陶的总称.唐三彩所烧作品除黄、绿、白(或红、绿、白)三色外,还包括蓝、赭、紫、黑等颜色.它多以纯净的白色高岭土烧造而成,烧成后的胎体颜色有白色、淡粉色或淡黄色等多种.20世纪初,唐三彩首次发现于洛阳,目前出土多集中于西安、洛阳等地.作为华夏文化的一朵奇葩,唐三彩继承了我国历代工艺品的优秀传统,创立了唐代彩色塑陶艺术的独特风格.唐三彩器物的造型浑厚丰满、做工细腻、刀法质朴、线条流畅,它采用我国独有的低温烧制工艺,各种釉彩自然融熔流动,互相渗化,产生了五光十色、绚丽多姿,人工彩绘难以期冀的艺术效果,体现了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成就.
  • 摘要:文章修复的这件龙泉窑盖罐从器形和发色上呈现明显的元代风格,造型规整,釉色青中微微泛黄,器身有冰裂纹和类似铁线的浅色开片。釉面饱满莹润。器身大部刻有暗花,口部及圈足火石红特征明显。此罐圆口,短直颈,鼓腹,圈足稍高,通体饰以瓜棱形,足底无釉,胎质细腻坚硬,胎体厚重。
  • 摘要:《设色八猫图》为画家孙菊生20世纪70年代末所创作,此幅作品在保存利用过程中,纸张由于受到自然界各种外部因素影响,出现了自然老化现象,发黄、发脆、机械强度降低,整幅作品已经千疮百孔,画面残缺不全,顶部有大部分缺失,顶部至中间部分有三道长约10厘米的撕裂迹象,原裱料已基本不存在,画心脱落,画意不全,已无法展示.所以,及时修裱此幅作品对于延长其寿命,为书画爱好者提供研究、学习的材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摘要:中国的装裱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古代字画能够保存、流传和收藏,是离不开装裱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古旧字画会出现自然老化、破损等现象,而许多艺术珍品,由于残破和污渍,使其无法悬挂欣赏,需重新修复揭裱才能恢复作品的原貌,再现原作的艺术风采.但修复方法得当才能延其寿命,反之就可能会出现遗憾,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在古旧字画的修复保护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因为这是关系到其寿命存亡的大事.
  • 摘要:当前国家已为文物保护科技事业的发展创造了空前优越的环境,在机构建设、资金投乳、仪器设备等方面已显著改观。但抢救修复文物的工作量和文物保护修复科技工作者的人数是极不相称的,保护修复文化遗产的任务艰巨,而保护修复科技人员却严重不足,为数不多的资深文物修复师在他们年富力强时,也要照章退出修复工作岗位,文物修复才人匮乏是阻碍修复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应在抢救修复文化遗产的技术实践中,培养相应数量的高素质文物修复师,共同肩负起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历史使命。文物修复技术任重而道远,作为文物修复学术团体的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将继续努力为文物保护科技事业的更加繁荣作出新成就。
  • 摘要:我国在配合基本建设考古发掘中,每年都会出土大量珍贵的青铜器文物,其中有不少文物因地下埋藏环境的影响,出土时多数器物表面都覆盖有厚薄不等的青铜锈和遗物粘连信息,也有的已经严重锈蚀矿化并扭曲变形或残碎.因而发掘出土青铜器经常需要表面保护处理和残碎器修复复原,如何对青铜器进行保护修复,应根据青铜器不同特点要求、腐蚀程度、残损及变形情况等具体条件分析选用不同技术处理方法.但在考古工地发掘出土青铜器时由于技术上的原因,青铜器文物起取保护问题很多,如不及时解决,势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保护好青铜器文物是文物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一件文物出土时一定要观察器物本身锈蚀残损情况,做好技术保护处理方案,采取科学保护措施才能有效的起取到室内再进行保护修复,争取更多的文化信息.
  • 摘要:中国书画装裱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书画装裱的出现是中国书画从初级到高级发展阶段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各个时期,一直伴随着中国书画艺术的蓬勃发展,并随着书画艺术的兴起,装潢工艺也相应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完善和提高,现代书画装裱不仅传承与综合了古代装裱工艺的各种技艺,而且也为中国书画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广阔的道路,促进了中国书画的空前繁荣,使其书画装裱名誉于世.同时,也成为中华民族文化最具有特色的传统工艺,赢得了国内外人士的赞誉.赵金简书法作品由于作品历经数百年之久,迭经多代收藏、鉴赏家的传承,或保管不善及自然风化,其纸质脆弱,并有多处断裂受损,局部受潮伴有水迹和霉斑,已无法观赏和研究,若不及时修复装裱,将丧失殆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重新揭裱,加以修复和拯救势在必行。
  • 摘要:宋朝建立以后,仿效五代南唐,设置了更大规模的宫廷画院,书画艺术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宫廷不止对内培养书画人才,对外更是大力访求法书名画.高宗南渡后,承继先祖大力搜求法书名画不遗余力,并设榷场收购北方遗失之物.南宋宫廷对汗牛充栋的书画收藏是如何进行保管装潢的呢?本文即从以下的两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 摘要:刺绣是基于“丝”的发现和利用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适用技术,它不仅充实和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同时也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刺绣作为中华民族的一支古老的艺术奇葩,虽历经千年而不衰,我国历代流传下来的刺绣珍品,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宝贵遗产,同时也是全世界的宝贵财富。因此,对传世及出土刺绣文物的修复和保护已成为广大文博修复人员刻不容缓的职责。对于古代刺绣的修复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缺少系统的研究,古代刺绣文物的修复与保护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化学、物理学、考古学、纺织科学,对古代刺绣的保护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文物的清洁处理、修复、消毒、储藏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
  • 摘要:古代纺织品的保护处理,根据其具体的保存状况,涉及纤维及其呈色物质的分析检测、清洗、加固、修复等。在选择具体的保护处理方法时,有必要重视各种保护手段对呈色物的影响。本文探讨了光、溶液酸碱性和溶剂对染料作用以及染料的色牢度对修复丝织品的影响。
  • 摘要:保护文物需要并且必须引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才能进步、发展和提高,但文物保护事业,不同经济产业部门,不创造物质财富,仅是被动地延缓文物的存在寿命.因此,就不能盲目地照搬或机械地运用,而要区别情况,选择性运用.探求文物运行原理、化验分析结构成分、测试抢救等应当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对于文物本体的加固、修复、填充、复原应当采用原始材料和传统工艺;还可以超常思维,用特别方法保护文物.
  • 摘要:博物馆是文物的归宿,库藏架柜是文物的窝巢.除少数超大件外,绝大多数文物要在窝巢内度其终生,暂短的离巢是经常的,但终究要在架柜上寿终正寝.因此理性化的库藏柜架成了养护文物的重要设施.所谓理性化的库藏柜架,就是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研究总结历史经验,从实际出发,按照一定原则、标准和方法,制造出来的架柜;而不是盲目跟风、凭感觉、凭感情随意购置的现成柜架.加深对库藏柜架的理性认识、实施架柜理性化是当前科学管理的重要一步.
  • 摘要:博物馆实验室的任务:第一是对考古出土、馆藏和民间收藏的各类文物,用科学仪器进行成分分析和检测,达到判断文物病害的目的.第二是对已残破、损坏、脆弱的文物进行保护与修复.前者是文物的科学分析仪器,如X荧光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离子色谱等.这些仪器均有生产厂家.后者是保护修复文物需要的应用技术仪器,该类仪器却没有标准的固定模式与样机,一般都是文物科技人员根据残损文物保护修复的特点,因地制宜的设计并制作.脆弱文物减压渗透加固仪是针对脆弱的青铜、陶器、木器、砖石等文物的特性,经过减压渗透加固,以提高文物的强度,达到文物保护的目的.该仪器操作简单、方便.
  • 摘要:对于民间收藏文物的管理与保护,历来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从新中国成立到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公布之前,曾几度出现过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局面.尤其是“破四旧”、“文化大革命”、“打击投机倒把”等运动,使民间收藏文物的管理与保护无所适从.改革开放之后,出现了较好转机,但仍然沿用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如今在市场经济下,还使用这套管理模式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因此要求基层管理部门与工作人员,认真转变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变换工作方式方法,把握民间收藏文物管理的特点,区分执法与服务的关系,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学会在服务中管理保护民间收藏文物.
  • 摘要:文物摄影是记录本地区人文历史的重要途径,所形成的影像资料包含有重要价值的信息资源,是对文物资源的有效保护.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文物影像在科研、展览、宣传等方面的需求大大扩展,在今后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博物馆影像工作的目的是“服务大众、促进学术”.所以,文物保护不仅包括修复、剪贴、复制等,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对于影像的要求,然而对于影像绝不应局限于拍摄馆藏文物(古器物),它的使命应包括拍摄、收集、收藏、研究、利用本地区文化遗产(包含可移动、不可移动非物质形式文化遗产)的影像资料.
  • 摘要:越来越多的人对考古感兴趣,反映了人们脱离现代生活压力的愿望以及对过去了解的渴望.祖先遗留下的丰富的文化遗产,把考古学家(工作者)、保护工作者、公众连接在一起.考古工作者发现、阐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通过科学技术手段鉴别、保护文化遗产、体现文物的价值、并使其传承给后代,公众通过欣赏文物了解人类发展的足迹.科学技术在遗产保护中显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在充分研究所获得的科学信息的基础上,才能制订出适宜的保护方案。
  •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在塑造民族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成为该民族自立和发展的原动力.藏文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其经典文献、古籍著作和译作浩如烟海。这些古籍记载了藏族的宗教、历史、科技、文化,是极其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藏族先民们留下的这些珍贵藏文古籍,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各历史时期藏族人民的生活状况。对于珍贵藏文古籍的保护与研究是一项重大国际课题,全世界有不少学者长期致力于对藏文古籍和藏文化的研究,尤其日本等国家已经取得重大研究成果。西北民族大学近几年来,在对馆藏珍贵藏文古籍的开发研究与保护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使我国各族人民历史地、全方位地了解藏族文化,真切感受藏族社会的宗教习俗,推动当代藏族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更让全世界人民都感受到藏文化的魅力和我国各民族人民和平共处、共建繁荣的民族政策。
  • 摘要:文物修复保护工作的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延长文物的寿命,在这一明确的指导方针下,可以说文物修复工作的直接价值就是保护文物;间接价值才是经修复还原了文物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即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也就是文物所带有的人类活动的信息,体现出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标志.中国的古旧书画修复技术在保护传世纸质品文物方面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几十年来虽有改进,也只是在所用材料和所用工具上,其传统装裱修复技术却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与以往相比较,所不同的只是在修复理念上的变化,由于受历史条件限制,以前主要侧重于修复保护技术的操作实践,无暇涉及修复理论的研究和探索,以至于许多珍贵的原始资料没有得到很好的保存,给后人留下太多遗憾.作者现在想做的是,希望通过这次针对性地研究,能够把老一辈的修复保护经验保存下来,同时为以后的修复保护研究开创出新的道路.
  • 摘要:书画装裱是我国特有的一门传统工艺,对书画的保存和传世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博物馆是一个集收藏、研究、教育等多种功能并存的社会文化机构.首都博物馆文物中,书画文物占据了相当比重.于是,书画修复室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带着这些熟知的知识,作者走入首都博物馆书画修复室,开始了自己的实习.作者这次实习是首都博物馆与高校合作项目的一部分.正是通过这个平台,博物馆成为作者的第二课堂,拓展了作者的视域,让所学的知识变得生动而立体.
  • 摘要:2010年11月,在清水河县窑沟乡前塔尔梁村北,当地煤矿施工部门进行土层剥离时发现了一座古代墓葬,其墓室四壁以拙朴写实的画工,生动细致地描绘出五代时期的生产、生活、宗教信仰等场景,表现内容颇为丰富繁杂,包括出行、行商、惩戒、操琴、渔猎、宴饮、殡葬、农耕、冶炼工具、供养人等.这些壁画色彩艳丽,具有很高的五代史料研究价值.由于墓葬位于煤矿开采区域,无法延时,更不能进行回填保护,有鉴于此,受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委托,由内蒙古博物院文物保护基地组织专人对该墓葬壁画进行了抢救性保护揭取.在揭取前,作者对该墓葬壁画颜料进行了取样,并对墓葬壁画出现的病害种类及特征进行了初步调查.
  • 摘要:本文旨在介绍欧洲及北美地区使用的古陶瓷修复材料,并且集中在黏结剂的部分,因为优良的黏结材料可以延缓修复部分老化变黄的发生,避免重复修复对文物造成信息扰动和损伤,而且实用有效的修复材料可以大幅度降低技术操作难度。
  • 摘要:彩塑是我国北方,特别是丝绸之路佛教文化的重要遗存,是极为重要的优秀文化遗产.但由于年代久远,有许多的彩塑发生了严重的病害,显得脆弱不堪,如彩塑表面颜料褪色、变色,塑像泥层中胶凝物、植物纤维组织老化、糟朽,文物内部结构酥松、脱落,滋生霉菌等.南京博物院早期在山西征集的两尊明代彩塑——佛弟子像,已发生了严重的病变,对其进行保护和修复尤为迫切.
  • 摘要:《山水图轴》,作者为张天培,清代,生平不详.现藏于烟台博物馆.画心纵136厘米,横38.5厘米,绢本,淡设色.此幅书画小楷题款“仙山楼阁,甲子新秋写,祝懋老老亲家荣寿,弟张天培”,落笔不苟,而点书所至,皆有意态.显然,这是张天培为其亲家祝寿而画的一幅作品.款下钤有阳纹和阴纹的两枚篆书印.图中奇峰深壑,殿宇楼阁,仙气云绕.山石悬岩陡峭,苍松虬曲,山泉飞下,石道围栏弯曲,伴着松涛阵阵,有高士正携仆观泉听风,悠然自得,不禁令人留恋于此,画面既清润秀雅又浓重雄健.画兼高远、深远、平远于构图布景中,布置精密,颇见生机.
  • 摘要:《钟馗驾牛图》此画为明代人所画,画的是钟馗驾牛.此次修复,使用了分光测色仪对画的颜色进行了观察分析,并对全色后与原画的色彩进行了分析对比,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对今后此类字画文物的全色积累了一定经验。同时,还使用了数显千分尺对纸张的薄厚进行了测试,并根据纸张的薄厚程度,进行增减了装裱时用的纸张,以达到整体薄厚均匀的效果。
  • 摘要:中国是陶瓷之国.古陶瓷是古人遗留给人们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和修复它们是每个修复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以往的陶瓷修复师,部分通过文物经营机构中师徒相授的途径,来传承相关经验技能;部分是考古工作者为保护抢救出土大量残损陶器而从事修复工作.相比之下,欧洲早在20世纪30年代,意大利修复专家布兰迪就于罗马设立了罗马中央修复学院,开设针对文物艺术品修复的专业课程,培养具有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的修复师,并强调“真实性、可逆性、可识别性”的修复理念.近年来,随着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我国一些艺术院校也开始创设文物修复专业,为我国文物修复事业培养人才.在修复理念和修复教育领域,国内外的交流进一步加强,提供了多元的修复思路和探索模式.
  • 摘要:中国是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灿烂的古文化,考古发掘和传世保存下来的文物品种多,数量庞大,大部分都保存在博物馆内,因此博物馆的环境对文物的影响较大.对于文物的保存环境,由于受到技术及资金的限制,大部分博物馆都不了解真正的情况.首都博物馆作为北京地区的中心馆,应该对博物馆的环境监测及控制进行研究,真正为首都文博事业服务.目前国内外对博物馆环境的研究比较多,对温湿度环境研究得较多,现在很多博物馆都意识到了温湿度的重要性,都采取了温湿度监控措施.这样温湿度的监测技术也一直在发展,从最初的毛发温湿度计、然后电子温湿度计、可存储温湿度计,到现在应用最多的有线温湿度变送器,这些改变无论从技术还是从使用便利性都有很大提高,但目前正在发展的无线温湿度监控设备在此基础上又得到了较大提高.首都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与郑州枫华实业有限公司合作研究了一套博物馆无线温湿度监控系统,就是采用无线电技术与传感器技术来进行数据传输的,从而避免了有线温湿度变送器的复杂施工.
  • 摘要:本文将在国外文献调研和法国考察的基础上,系统归纳国外古陶瓷修复使用的各类仿釉基料,介绍其特性与用途,并重点关注使用广泛的古陶瓷修复专用光漆,以期对国内开展古陶瓷修复材料研究有所助益。
  • 摘要:采用10%的三乙基硼四氢呋喃在真空状态下熏蒸消毒效果明显,试验菌种的灭活浓度<45克/立方米(450克/立方米溶液),属高效的熏蒸灭菌剂。熏蒸废气经过洗气处理后,试样中三乙基硼及其溶剂四氢呋喃的残留经中科院有机化学研究所和浙江省化工产品质量检验站检测,未发现残留物或不在仪器检测下限。有机气体变送器经过北京北斗星化工研究所的灵敏度检测,当下限设置为10ppm时,气体报警器的三个监测点在熏蒸试验及洗气期间均未发生报警,说明三乙基硼熏蒸消毒系统是安全的。即使文物上残留微量烷基硼,在空气中也会缓慢氧化成硼酸盐,鉴于微量的硼酸盐能使文物表面呈弱碱性,在现阶段工业和汽车废气大量排放的酸性大气环境下可提高文物的耐久性。反应释放的热量非常有限,不足以对文物造成损害。
  • 摘要:笔者从事书画文物修复工作十余年,针对此次大型绢本屏风修复,作者认为修复像如此残损的大型绢本屏风书画,按常规的修复方法是绝对行不通的。所以,在不违背修复客观规律的情况下,修复小组研究讨论出一套修复方案,并加以论述。
  • 摘要:青铜器复制工艺是青铜器修复的一项基本技能,在青铜器的修复工作中经常用到.它包括塑泥型、翻死模、石膏刻花、翻活模、浇铸、錾刻、做旧等多种修复技法,也是传统青铜器修复工艺的一个基本课程.
  • 摘要:对洛阳青铜鼎的修复和以往修复的青铜器有所不同,不仅运用到了一般青铜器修复的传统方法,而且还跟实验室合作开辟了一条科学修复的新路。一些独特的方式方法第一次运用到了铜鼎的修复过程中,比如对裂缝运用对点加固粘接的方法,对器物整形采用局部对接整形的方法。
  • 摘要:加固是油画作品结构修复的重要环节之一,包括临时贴面固定、加固画底和颜料层、加固和加强支撑物(衬托)等措施。薪合材料及加固方式的选择会对具体油画作品修复后的外观和结构的稳定性等诸多方面产生长远的影响。本文侧重分析加固处理措施中目前常用的新材料性能和现代设备的运用。
  • 摘要:中国古代的青铜器种类繁多,形式各异.两宋之际,随着金石学的诞生,对青铜器的关注不仅成为文人雅士的一种收藏爱好,青铜器本身更成了学者探寻、考证历史真像的实物佐证.为了更好地收藏、研究、展示、传播青铜文化,不知经过了多少代人的探寻、摸索,直到清末,才出现了一种全新技艺——青铜器全形拓,使之成为西洋照相术传入中国之前的金石“影像照片”.这让原本简单、粗略的青铜器线描图或局部拓片图,有了质的变化,并且逐步衍化为了一门新颖的艺术形式.
  • 摘要:2007年,笔者参加了中意文物保护修复培训班,同年10月接修清代妆金缎花幡一件.从前期的文物基本情况记录,纤维面料的显微观察,文物修复信息档案卡片的建立,修复保护方案的制订以及修复保护的实施,预防性保护和环境参数控制等,均在意大利老师指导下进行.在幡的修复过程中基本遵循意方的修复理念,因此该文物的修复可以说是意大利修复理念的一次实践.
  • 摘要:青铜器修复技术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古老而又随着时代发展历久弥新的行业.青铜器的复制、修复、仿制、伪造,在历史的长河中,相互浸润,虽说是几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彼此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抛开最终的目的不论,单技术方面,甚至有些是互相继承,共同发展的意味,呈现着共消共涨的趋势,共同反映着青铜器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 摘要:近年来,首都博物馆与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开始联合办学,为文博专业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们通过文物保护等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及实训课的实践,对文博及相关专业的学习有了更深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将大学里单纯的理论学习变为动手实践,为今后步入社会工作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笔者是一名该校文博专业的本科生,毕业后来到首都博物馆技术部从事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并在专家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文物修复等工作,首都博物馆作为该系文博专业的教学基地,有多位专家应邀为该校学生讲授文博专业等相关课程,笔者也有幸以一名从事文物修复工作者的师姐身份为师弟师妹们讲授本人所学的专业及工作经验.为配合母校文物保护技术课程的教学,笔者协助贾老师教学,承担了文保实验室实训课的教学工作,将本人在首都博物馆工作中所学到的知识及技术,通过两个学期实训课的指导实践,传授给两届三个班的同学,并按贾老师制定的实训课内容指导教学,手把手地指导同学们进行操作.
  • 摘要:随着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理念的推广,该领域的国际合作不断加强,互相借鉴保护修复材料和修复方法的同时,不同保护修复的理念和其背后的文化历史差异也产生了碰撞.其中,日本吸收中国传统修复方法的同时融合现代西方修复方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古陶瓷修复传统,它所体现的对器物的认识和修复的理念,值得古陶瓷修复乃至其他文化遗产保护修复工作者思考和借鉴.
  • 摘要:吉林省博物院新院陈列展览需要复制五方东夏国铜印.这五方铜印现藏于延边博物馆,而当地又不具备修复复制的技术力量,更不具备相关的设备工具材料等.但将本院修复中心的工具设备材料都带去也是不现实的,展览的时间又非常急.基于此本文就此次及相关复制经历进行总结与探讨.
  • 摘要:南头古城博物馆位于深圳市南山区,主要收藏、展示和研究南山区的历史文化.藏品中现藏青铜、陶瓷、玉石等出土文物2000多件,全面展示深圳1600多年的城市发展史,充分阐明南头古城是深、港、澳地区的历史源头.此次保护的文物主要为日军侵华罪证等近现代文物以及一些历史时期的铜斧、铜剑、铜镜、铜币、棺钉、农具等共计70件,其中铜器50件、铁器20件.在经过稳定性处理及渗透加固后,铜器及铁器的质地强度明显加强,鉴于博物馆所在地区属于海洋性气候,存在高湿、盐雾等保存不利因素,建议尽量对文物进行控温控湿保存,并注意日常观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摘要:元上都遗址位于正蓝旗东北约20公里处的金莲川草原上,因地处滦河北岸,又有滦阳、滦京之称,是世界历史上最大帝国——元王朝的夏都,由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于13世纪中叶在中国北方草原上建立.史学家称可与意大利古城庞贝媲美.是元朝辉煌历史的实物见证,对于研究元朝历史及文化具有独特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它既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各民族人民的宝贵遗产.文章这件出土于元上都古城遗址的汉白玉高浮雕龙柱,是元上都帝宫中的遗物,属国家一级文物。柱上浮雕的五爪盘龙气势雄壮、纹理精美、生动,显示出非常高超的雕刻技艺,实属难得的元代石刻文物精品。
  • 摘要:居延文化遗址为内蒙古重要的大型古文化遗址,主要包含汉代张掖郡居延县、居延都尉和肩水都尉所辖城障、烽燧和塞墙等遗址.这些古建筑大多始建于西汉武帝太初三年(前102年),废弃于东汉末年.遗址大部分分布在今额济纳旗境内,北起额济纳旗苏泊淖尔东南方,沿额济纳河两岸,延伸至甘肃省金塔县以南地方;边塞遗迹自东北斜向西南分布,全长约250公里.居延遗址所处环境的特点是长年干燥,因此许多文物得以保存,如木简、文书等。探索文物的保护环境与保护状况的关系,对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2010年12月15日,战国青铜箕型器与战国青铜麒麟尊、南朝骑马人物瓷俑、南朝牛车人物俑一起成为贺州四件最具代表性文物赴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参展.这些展品是经过近三年时间的反复比对之后,最终选取的.官方对于这件战国青铜箕型器的入选原因是:其造型具有世界唯一性,且其功用目前尚无法解读,具有较大的潜在学术研究价值.
  • 摘要:华阳洞位于句容茅山老虎岗西北坡林间的山岩之下,南离顶宫2公里,北距印宫300米.相传洞中有天市坛,且有天窗洞在洞中央,秦时名为“句金之坛”,又称“金坛百丈”,故有“第八洞”之称.茅氏三兄弟、陶弘景等曾在此洞中修道传教、著书立说.清康熙南巡,给此洞题过“第八洞天”4个大字.唐代诗人刘长卿以“渐临华阳口,微路入葱茜,七曜悬洞宫,五云抱深殿”的诗句,赞美华阳洞.华阳洞摩崖石刻始刻于唐代,终于清代,历经1000余年.现存的20多块名人石刻,对研究历代书法、石刻及道教史有很高的历史价值.2006年华阳洞摩崖石刻被列为江苏省级重点文物.
  • 摘要:孙中山铜像高2.6米,重1吨多,以孙中山向民众发表演讲的姿势为造型,气势磅礴,栩栩如生。为使孙中山立像显得更加肃穆庄严,铜像表面原来是由一层黑色锈层覆盖的。但由于多年来孙中山铜像一直处于室外的自然环境中,致使铜像的黑色锈层表面出现夹杂了淡绿色和白色的锈蚀污染物。这些斑驳的白色锈蚀污染物,严重影响了孙中山先生的形象。对此,按照南京市委、市政府和中山陵园管理处的指示,本院开始对孙中山铜像进行去除白色锈蚀污染物的保护处理工作。
  • 摘要:景德镇明代御窑遗址经近几年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明代御器厂的残损器物,极大丰富了明代御窑的品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这些出土器物中的宣德时期的孔雀绿釉、洒蓝釉瓷器多有“剥釉”现象,本文将对其“剥釉”原因进行分析讨论.
  • 摘要:彩绘类文物是指通过胶结材料的黏合作用使颜料附着于某种载体材料上的文物,包括彩绘陶器、壁画、彩绘泥塑、字画、古建油饰彩画等.彩绘类文物由于表面色彩绚丽的颜料,使得其形象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通过文物颜料的分析鉴定可以深入了解彩绘类文物颜料组成材料、施彩技术,有利于考证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状况.此外,还可以明确颜料的褪变色情况、颜料的风化产物,以确定风化机理,为进一步修复保护提供重要信息.
  • 摘要:青铜器文物的锈蚀物按危害类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无害锈,主要是指在青铜器表面上的古斑、皮壳等,特点是锈层坚硬、结构致密(例如碱式碳酸铜等);另一类是有害锈,形同粉状,通常称为粉状锈(例如碱式氯化铜).泡锈腐蚀是青铜器中有害锈中较为典型的一种腐蚀形态,其形貌特征随文物的表面层突起、互不相连的、孤立的,似自然界中沉积的岩石.本文就1985年江苏镇江地区出土的东周青铜戈呈现泡锈进行研究,拟通过泡锈形貌观察、泡锈区域逐层EDS分析、青铜戈基体金属的金相显微组织分析,并对青铜戈泡锈的形成过程腐蚀机理作粗浅的探讨。
  • 摘要:老前辈们有一句辨伪谚语,这是经过多少人长期经验而总结的:先看型,后看花,拿在手里看底下;紧睁眼、慢开口;铭文要细查,锈斑、地子是关卡。先看型,就是每个时代所造的器物都有它的时代特征。后看花,即观察花纹,每个时代都有它主要的纹饰和造型是相辅相成的。拿在手里看底下,即细看底下所留范线,铸疣、垫片、铸补和网纹等。紧睁眼、慢开口,即先看后说,经过分析后加以判断。铭文一般有固定方位,有个别并非如此,且有锈覆盖铭文影响判断,故观察铭文款式时须细察。青铜器锈斑,地子是年代久氧化而成,故真锈质坚硬,分层次和有断面在阳光或日光下有结晶点,真地子很亮。假锈则相反,因此,锈斑及地子是辨伪的关键。铸花上窄下宽,留有范瘤及碎裂纹者必真,同样,铸铭有范痕,而且原来的氧化层未动者必属真铭。相反,如上有假锈假地,缺少氧化层者、破坏者,不仿即假。
  • 摘要:汝窑因位于北宋时期的汝州而得名.在宋人史料中有“汝窑为魁”之美誉.明清文献中所谓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定、钧”,往往把汝窑排在第一位,把汝窑列于名窑之首,反映了明清时期从皇帝到士大夫对汝窑的喜爱.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几代陶瓷及考古工作者为寻访汝窑遗址颇费周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1987年首次对宝丰清凉寺窑址进行考古钻探与试挖掘,发现典型御用汝瓷片及较完整的汝瓷器.从1987年到2000年先后对该窑进行5次钻探和发掘,出土了大量汝窑瓷片,从而确认了宋代汝窑烧造区的具体位置和范围,确定该窑为汝窑遗址,这是中国陶瓷考古的一大突破.
  • 摘要:油画是一个多种物质的组合.在特定情况下对溶剂的选择,除了要考虑具体操作、健康和环保等因素之外,主要取决于它是否能够有效地溶解一种物质,同时又不影响与之相邻和共存的其他物质.在这方面,完全凭借不断地实践和摸索、成功和失败所积累起来的直觉和经验,是不能够代替科学认识的.本文将根据油画修复和保护的需要,对物质溶解性能的相关原理、运用和发展,作一个简略的回顾和介绍.
  • 摘要:书画修复中的接笔全色是中国书画修复的一大技术要点,是技术优势所在。在修复书画文物时对于“最小干预”如何理解,如何执行,需要区别对待。在引进国外好经验、好理念的同时,不能妄自菲薄,把自己的优势抛弃。一切应以保持文物原貌和最大信息为准。这里对于“原貌”的理解可能有所不同,以中国传统审美观认为画面颜色统一、内容完整才称得上保持原貌。因此,作者认为在与各国同行交流时,一定要把我国的技术优势保持下去并且发扬光大,不能人云亦云。否则,长此以往将使我国的技术优势不复存在。
  • 摘要:在众多的文化遗产宝库中,中国壁画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反映了各个朝代的发展历程,再现了不同时期的风土人情、服饰特点,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博大精深的绘画艺术传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壁画多绘制于墓室和寺庙、道观的墙壁之上,故受保存的环境所限,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破坏,尤以墓葬壁画为甚,这就给壁画的保存带来很大的难度.由于墓葬壁画都在地表以下,常年受地下水的侵害,所以除少部分不易揭取回填保护外,有大部分壁画能被揭取下来移至库房内保存,揭取后的壁画怎样保存,怎样有效防止壁画进一步损坏就成了文物保护工作者多年探索的难题.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和探索,现采用传统壁画保护修复技术与现代新技术新工艺相结合的方法,对壁画进行有效的修复,使揭取后的壁画得以长久保存.
  • 摘要:首都博物馆与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联合办学,首都博物馆技术部作为该校教学实习基地,历史系多届文博专业学生来此实习.笔者受该校之邀,担任了“文物保护技术”课程的主讲教师,由李瑾参与协助实验室实训课的辅导教学,连续教过了四届学生.笔者先后担任过北京城市学院2002届文物保护专业学生的该课程教学与中国防卫科技学院文物系连续三届学生的“金属文物保护修复”课程的教学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近年来,各地越来越多的普通高校文博专业将“文物保护技术”作为一门新增的课程纳入到教程范围内,但到目前为止没有统一教材,教师基本聘请当地文博单位从事文保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本文试将在教学中所涉及的知识范畴、教学方法及其相关问题是如何改进完善的作一介绍.
  • 摘要:作为基层文物保护与管理单位,何应钦故居陈列馆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文物保护”是陈列馆重中之重的工作内容。通过常年具体工作的开展,在实践中得出一些认识:作为专题性陈列馆,采取多渠道文物保护工作,切实可行。
  • 摘要:圆明园位于北京市西北郊海淀区,始建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占地350公顷,建筑面积16万余平方米.圆明园曾是清朝多位皇帝长年御居之地,是当时北京除紫禁城外的又一个政治中心.盛时的圆明园不仅继承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精华,而且融入了西方园林的特色,被誉为“万园之园”,“一切造园艺术之典范”和“东方凡尔赛宫”.清咸丰十年(1860年)十月圆明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劫掠焚毁,园内建筑大部分化为灰烬.此后圆明园的山形水系、建筑基址不断遭到破坏,砖石被盗掘,致使大量文物流失.1976年圆明园管理处成立,开始对遗址进行清理.1988年圆明园遗址公园对外开放,同年圆明园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三园的古建筑仅残存正觉寺一处,大量留存的是原有建筑的石质构件,其中西洋楼石构件保存相对完整,残留最多,价值也最高.这些石构件用材讲究、雕刻精美,体现了清王朝鼎盛时期的风貌和高超的工艺水平.由于这些石构件多处于室外,长期受到自然力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石质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不仅影响了文物的美观和完整,严重的已危害到建筑遗址的稳定性.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